紧急!亚马逊 “赃物新政” 今日生效,赶紧做好以下准备吧

精准赋能独立站0-1稳定增长,点击立即报名>>>
近日,亚马逊发布了一项即将生效的重要政策变动,引起了广大卖家的高度关注。自 2025 年 6 月 30 日起,亚马逊将正式推行 “赃物商品销售专项政策”,旨在打击平台上可能存在的非法商品交易,维护平台的正常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这一政策的实施,可能会对卖家的运营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引发大面积的账号审查和潜在封号风险...
01
违规处罚措施严厉,审核材料要求严格
随着全球瞩目的亚马逊会员日临近,亚马逊在这一关键节点启动的严查打击行动意义深远。帮助消费者从商品源头就有效排除了潜在风险,确保买家能在会员日期间安心选购心仪好物,享受高品质的购物体验;此次严查也为卖家群体树立了更高的运营标准,推动整个电商生态向更规范、更健康方向发展。
亚马逊此次推出 “赃物政策”,很可能与近期美国国内 “0 元购” 现象的猖獗有关。一些不法分子通过线下 “0 元购”、盗抢、欺诈等手段获取商品后,在二级市场甚至正规电商平台进行转售,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为了应对这一问题,美国多地政府出台了相关法规,要求电商平台加强对高风险商品来源的验证。亚马逊的这一政策调整,正是对监管要求的回应,重点关注供应链的可追溯性和商品来源的合规合法性。
02
关键审核材料详解,细节之处不容小觑
在具体的审查过程中,亚马逊将主要围绕以下几类材料进行严格审核:
近 365 天内的发票
发票必须详细、清晰地显示买卖双方的全名、详细地址、各自税号,以及商品明细中的型号、数量、单价等信息,任何细节都不容遗漏。
供应商合法经营证明
包括供应商的营业执照、进出口许可证明等,并且这些证件需要通过官方指定的权威渠道进行验证,以确保供应商的合法经营资质,杜绝与 “三无” 供应商合作的可能。

物流凭证
卖家需要提供能够证明物流环节真实性且未被篡改的凭证,例如头程提单或空运单,发货人、收货人信息必须与供应商信息完全一致,以此证明产品从采购到仓储的全流程透明性及合规性。
品牌授权文件(如适用)
对于销售品牌商品的卖家,必须确保授权链完整,否则将可能面临品牌方的打假行动,导致商品下架甚至账号被封。
03
卖家担忧与风险预判,警惕潜在审核雷区
这一政策的出台,在卖家群体中引发了广泛的担忧。许多卖家担心,由于政策审核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且亚马逊保留对商品来源的最终解释权,“来源无法验证” 可能成为新的风险点,从而引发新一轮的封号潮。
不过,也有专家认为,该政策并非针对所有产品。亚马逊可能会通过行为识别模型、买家投诉情况、品牌方举报等多维度数据,对 “可疑商品” 进行标记。例如,一些 IP 衍生品、退货率极高的产品、频繁大幅修改 listing 的商品,以及价格波动异常的商品,触发审核的几率可能相对较高。

如果卖家收到亚马逊平台发送的审核通知,首先应立即自查产品是否存在违规情况。
若产品本身不存在问题,卖家需迅速准备齐全且符合规范的合规文件,以证明产品来源的合法性;
若产品确实存在违规行为,应立即下架相关产品链接,并提交详细的行动计划书,对于使用 FBA 服务的卖家,还需及时移除相关库存。
若卖家认为存在误判情况,则需要提供更加丰富、权威的证明材料,如第三方检测报告、清关记录、品牌授权书等,向亚马逊提起申诉。
04
写在最后
总体而言,亚马逊的 “赃物政策” 标志着平台对商品来源合规性的监管进一步加强。卖家应密切关注政策动态,提前做好供应链的梳理和合规文件的准备工作,以避免因政策调整而导致的运营风险。
在下半年销售旺季启幕之际,传统节日与平台促销活动的叠加效应逐步显现,电商行业即将迎来交易高峰。在此关键节点,企业需切实做好供应链合规文件的前置准备工作,建立健全风险管控体系,把握旺季流量红利,实现销售业绩上的新突破。






















近日,亚马逊发布了一项即将生效的重要政策变动,引起了广大卖家的高度关注。自 2025 年 6 月 30 日起,亚马逊将正式推行 “赃物商品销售专项政策”,旨在打击平台上可能存在的非法商品交易,维护平台的正常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这一政策的实施,可能会对卖家的运营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引发大面积的账号审查和潜在封号风险...
01
违规处罚措施严厉,审核材料要求严格
随着全球瞩目的亚马逊会员日临近,亚马逊在这一关键节点启动的严查打击行动意义深远。帮助消费者从商品源头就有效排除了潜在风险,确保买家能在会员日期间安心选购心仪好物,享受高品质的购物体验;此次严查也为卖家群体树立了更高的运营标准,推动整个电商生态向更规范、更健康方向发展。
亚马逊此次推出 “赃物政策”,很可能与近期美国国内 “0 元购” 现象的猖獗有关。一些不法分子通过线下 “0 元购”、盗抢、欺诈等手段获取商品后,在二级市场甚至正规电商平台进行转售,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为了应对这一问题,美国多地政府出台了相关法规,要求电商平台加强对高风险商品来源的验证。亚马逊的这一政策调整,正是对监管要求的回应,重点关注供应链的可追溯性和商品来源的合规合法性。
02
关键审核材料详解,细节之处不容小觑
在具体的审查过程中,亚马逊将主要围绕以下几类材料进行严格审核:
近 365 天内的发票
发票必须详细、清晰地显示买卖双方的全名、详细地址、各自税号,以及商品明细中的型号、数量、单价等信息,任何细节都不容遗漏。
供应商合法经营证明
包括供应商的营业执照、进出口许可证明等,并且这些证件需要通过官方指定的权威渠道进行验证,以确保供应商的合法经营资质,杜绝与 “三无” 供应商合作的可能。

物流凭证
卖家需要提供能够证明物流环节真实性且未被篡改的凭证,例如头程提单或空运单,发货人、收货人信息必须与供应商信息完全一致,以此证明产品从采购到仓储的全流程透明性及合规性。
品牌授权文件(如适用)
对于销售品牌商品的卖家,必须确保授权链完整,否则将可能面临品牌方的打假行动,导致商品下架甚至账号被封。
03
卖家担忧与风险预判,警惕潜在审核雷区
这一政策的出台,在卖家群体中引发了广泛的担忧。许多卖家担心,由于政策审核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且亚马逊保留对商品来源的最终解释权,“来源无法验证” 可能成为新的风险点,从而引发新一轮的封号潮。
不过,也有专家认为,该政策并非针对所有产品。亚马逊可能会通过行为识别模型、买家投诉情况、品牌方举报等多维度数据,对 “可疑商品” 进行标记。例如,一些 IP 衍生品、退货率极高的产品、频繁大幅修改 listing 的商品,以及价格波动异常的商品,触发审核的几率可能相对较高。

如果卖家收到亚马逊平台发送的审核通知,首先应立即自查产品是否存在违规情况。
若产品本身不存在问题,卖家需迅速准备齐全且符合规范的合规文件,以证明产品来源的合法性;
若产品确实存在违规行为,应立即下架相关产品链接,并提交详细的行动计划书,对于使用 FBA 服务的卖家,还需及时移除相关库存。
若卖家认为存在误判情况,则需要提供更加丰富、权威的证明材料,如第三方检测报告、清关记录、品牌授权书等,向亚马逊提起申诉。
04
写在最后
总体而言,亚马逊的 “赃物政策” 标志着平台对商品来源合规性的监管进一步加强。卖家应密切关注政策动态,提前做好供应链的梳理和合规文件的准备工作,以避免因政策调整而导致的运营风险。
在下半年销售旺季启幕之际,传统节日与平台促销活动的叠加效应逐步显现,电商行业即将迎来交易高峰。在此关键节点,企业需切实做好供应链合规文件的前置准备工作,建立健全风险管控体系,把握旺季流量红利,实现销售业绩上的新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