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Z123跨境卖家导航
拖动LOGO到书签栏,立即收藏AMZ123
首页跨境头条文章详情

一次看完:6家海外明星DTC品牌招股书全解

4397
2021-09-22 10:54
2021-09-22 10:54
4397

上次独角猫直播的时候,很多朋友问到了DTC在资本市场的表现问题,确实,从十年前DTC开始在美国火起来之后,无论是从商业模式还是估值上,这些明星公司都遭遇了很多争议,各方也都在密切关注着它们的动向。应该说,2020年是DTC上市的元年,随着Casper和hims的上市,终于让“这些小品牌无法上市”的论调告一段落。虽然股价表现有点差强人意,但至少让后来者看到了一条路径。


今年来,踏着前人的脚步,趁着一级市场DTC的投资也稍有回暖,一批比较知名的DTC品牌也纷纷提交了上市申请,所以以下文章你会看到:


  • “眼镜教父”Warby Parker

  • “羊毛鞋先驱“allbirds

  • 知名女星的母婴日化The Honest Company

  • “植物奶第一股”Oatly

  • “大码女装元老”Torrid

  • 天王费德勒站台的球鞋品牌On Running


本来小猫是想连载6篇,把这6家逐一分析一下的(而且别人跟我说连续发比较容易涨粉),不过对于自己的拖稿能力一直很有自知之明的小猫感觉,要连着写6篇,不知道要更到啥时候去了,所以呢,干脆一鼓作气,一不做二不休,6家一起写了吧。这样正好也可以交叉比较一下,看看不同品牌的各种数据指标有啥差异。(ps. 以下数据单位均为美元)


看在小猫这么勤奋的精神上,请大家多多关注转发在看支持一下哦~~


01

Warby Parker


Warby Parker也算我们DTC的老朋友了,作为这个模式的大哥级代表人物,历经11年才提交上市,也是好事多磨了。关于这家公司的历史,之前小猫在万字长文,DTC的前世今生终于说明白了这篇文章中比较详细写过,大概总结一下,就是从线上买眼镜起家,到集验光配镜为一体的眼部护理品牌。



先看一些首页总结的公司亮点,20年收入4.87亿美金,增长率33%,NPS(推荐指数)83,活跃用户200万,毛利60%,门店145家。



作为DTC的大哥,Warby Parker自然也得来定义一下到底啥叫Direct-to-Consumer Model。


一般大家读招股书最在意的就是财报,但其实在小猫看来,这种对于公司商业模式的解读往往是非常值得看的。特别是DTC本身作为一种比较新的商业模式,WP又是灵魂级代表,它概括了这个模式的几个关键点:


1) 用户第一,直面消费者

这个部分他着重阐述了什么叫“无缝衔接的用户体验”(seamless customer experience ),就是无论线上还是线下,操作简单直接、价格透明统一,一句话,用户觉得简单,不麻烦。


2) 可持续,可预期的增长。

这个部分主要讲到了客户留存复购和忠诚度的问题。这里有一个数据,从2015到19年来的所有客户里,24个月复购50%,48个月100%。这个在验光配镜行业是比较罕见的。


3)垂直渗透

这个讲到了上下游产业链的延伸,从卖眼镜到验光、实验室和制造商。


4) 强劲的经济模型

这里讲到的2020年客单价高达218美金,其中单客户贡献收入45美金。


这四点基本上概括了DTC这个模式的几个核心方面,也是目前大多数独立站可以参考的几个指标。


投资人都非常关注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这几个点看着好像门槛不高啊,所以这个模式的壁垒是啥?


所以WP也详细列出了自己的特色:


1) 变革性的品牌

这个太虚了,但是很重要,所以啥叫品牌?他定义了4个最重要的:愿景(mission),价值观( value),风格( style)和质量(quality)。这个衡量的指标就是nps。


2) 数据驱动的决策

好吧这个也算蹭热点了,说白了就是个IT系统吧。


3) 垂直渗透。


4) 持续创新

这个点我觉得还是比较重要的,他特别列出了每一年推出的新东西,显示不是一直在吃老本。

这里面写了他每年具体的创新:

2016年推出电商app

2017年在线验光app

2018年推出防蓝光眼镜

2019年虚拟试戴和隐形眼镜

后文有个图大概概括了这个进程,不过小猫感觉总体这些创新就比较常规,所以对应的客户人数也就是平稳增长吧。

5)经济模型


既然说到了它的UE模型,那就把后面更具体的ue拿到这里来看吧。这个模型小猫觉得还比较有参考意义,基本40% COGS, 14-19% CAC, 20% SG&A, 所以一个订单净毛利20%。从18到20年看来,COGS和CAC涨的是比较多的,说明产品确实投入了不少,流量也确实涨价啦。

6) 团队

这家公司团队确实还是比较明星,毕竟4个沃顿MBA,还是可以拿出来说两嘴。


7) 影响力

 

那么之后的计划呢?这部分我个人觉得讲的都比较虚一些,也是小猫之前写过的大概几种套路吧。不过以后如果有人问DTC天花板问题如何解决,以下可以当标准答案套用,作业请收好:

  • 持续服务客户

  • 大力塑造品牌

  • 开线下店

  • 投入科技与数字化

  • 加强设计

  • 全产业链布局

  • 出海到其他国家


再就是大家都比较关心的财报和增速,这个很多文章都分析比较多了,小猫也就简单列举一下。

2018年到2021年H1数据:

营收:2.73亿,3.71亿,3.94亿,2.71亿 (增速19年30%,20年5%,21上半年相对20年60%)

毛利:1.64亿,2.23亿,2.32亿,1.62亿

毛利率:平稳在60%左右


这个营收增速确实不高,公司解释主要是由于20年疫情影响很多线下门店受影响较大,所以21年回升较多。

这个又要说到后面的渠道分布了。从18到21年,WP终于成功把自己的线上线下比从6:4做到4:6,也就是说线下收入已经超过了线上。这一点对很多DTC公司来说是一个很先进的事,因为线下零售其实跟线上差别还挺大的。(后面有几家会看到完全相反的线下转线上的,可以对比一下)


WP应该是花了很大力气在线下扩张这个事情上,没想到碰上个疫情,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通过收入估算,145家门店,单店全年收入大概160万美金左右。


从利润上来看,公司净利润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虽然调整后ebitda还算勉强,但18-21上半年净亏损分别为2500万、5700万、5600万和2000万。考虑到公司之前在私募市场至少融了超过5亿美金,不禁感叹这烧钱能力还是杠杠的。



WP在一级市场的最后一轮融资大概30亿美金,按照20年3.9个亿的收入来算,PS差不多10,鉴于21年比去年还增长不少,按TTM算可能还更低点。这次上市还是direct listing,看起来市场情绪可能还不错,后面表现怎么样可以拭目以待一下。


02

Allbirds


Allbirds也是DTC这个领域的老朋友了,从一个桉树新材料出发,首次提出“羊毛鞋”的概念,随后扩展到服装家居等,基本上国内做运动生活类的品牌都会参考一下他家。


相比于WP这种11年媳妇熬成婆的故事,allbirds发展还是很快的。2015年成立,2021年报IPO,也算后起的明星了。


这公司真不愧是造概念的大师,上来先给自己整一大词儿,人家不叫IPO,叫SPEO (sustainable public equity offering),啧啧,这么一比你们什么SPAC都弱爆了。而且人家也不是卖鞋的,人家做的是碳中和,拯救地球,环保企业。开头先讲了一大堆全球变暖啊环境恶化啊,堪比联合国演讲稿,这水平只能让小猫感叹:人家这才当之无愧是做品牌的,看看这讲故事的能力,能不能学一学!


对于商业模式的解读,allbirds是跟WP没太大区别,差不多也是经营客户啊,垂直渗透啊那套话术(小猫感觉他俩也不知道谁借鉴了谁,不仅模版长得像,基本词儿用的都差不多)。


它比较有特色的其实就两点:一是有个原材料的创新,比如桉树叶啊甘蔗啊之类的,这样比WP多了个科学的说头,二就是客群特别精准,强调无数次它的客户买东西都是要看对地球的影响的,所以一开始从这种特别垂直的人群打入,品牌力和忠诚度都比较好。


比较一下它这个亮点总结和WP的,它俩nps差不多,都是80多分,它俩这个线下比较有可比性,WP是145家店,allbirds是27家店。



它家的财报其实小猫觉得就很平淡吧,非要说亮点也就跟WP差不多,但它成立晚几年,所以增速可能快一些。



2018到2021上半年:

营收:1.26亿,1.93亿,2.19亿

毛利:47-51%

利润:19年亏损1450万,20年2590万,21上半年2100万



关于客单价和UE这块它讲的就非常模糊,他先说毛客单价是124块(average order value further expands from a strong level of $124 on a gross basis in 2020),然后又说前25%的顾客的LTV是446块(average lifetime spend of the top 25% in each cohort is $446)。除此之外,鉴于它的复购率维持在30-50%左右,所以这么算一下它的主要驱动力还是高忠诚度的一小部分用户。这点跟WP接近100%复购差距确实不小,但是WP毕竟是配眼镜,竞品相对没有那么多。


怎么说呢,看了这份财报心里默默有点为casper鸣不平啊,真是生的早不如生的巧。


后面还讲了一大堆拓展品类、开发新能源之类的,感觉很有道理不过比较虚,我就不多写了。但是我觉得从立意来说它这个招股书的文笔确实很好,建议有志于提高public speaking水平的朋友们好好研读一下。



03

The Honest Company


上面两家是圈里基本耳熟能详的公司了,后面这几家相对小众一些,就属于知道的肯定知道,不知道的也就不知道了。


The Honest Company这名字听起来感觉有点老土,但这家绝对是名副其实的“网红”带货元老。因为它的创始人Jessica Alba当年可是妥妥一线女明星,虽然现在很多人可能已经不知道这名字了,小猫小时候各种学英文的杂志上经常都是《神奇四侠》,这个姐姐可以理解为“小甜甜”时代的偶像吧。2012年她因为自己有了孩子却发现没有无化学添加的尿布,于是创立The Honest Company,旨在提供安全无害的母婴产品。


好莱坞明星开公司的很多,但真正做上市的,阿尔巴姐姐绝对算翘楚,后来这些Rhanna, Kylie这些,都还且看着呢。所以这个招股书可以说是颜值最高了,不仅一开头就是小姐姐各种美图,还有情真意切的长信,基本上眼下政治正确的词儿全上了:环保啊,社会责任啊,良心啊,女性创业啊,有色人种创业啊(惭愧啊,这些年小猫一直以为她是白人来着)。


小姐姐绝对是人生赢家的代表,要颜有颜,要钱有钱,你真别觉得人家就花瓶,人家营收一点不比allbirds差。


2019到2020年:

  • 营收分别为2.36亿,3亿

  • 尿不湿、个护和健康三个部分增长率分别为16%,35%和116%

  • 毛利从32%提高到35%

  • 2020年净亏损1450万,调整后EBITDA为1100万



从它这些数据看,基本上就是中规中矩,十年做到3亿美金销售额,大概就是卡戴珊家一年的水平吧。它的几个特色,一是它的毛利30%多,跟前两家公司比起来确实差了一些,不过可能确实也体现了真的是honest,性价比感人。二是毕竟它2012年就成立了,所以进渠道也相对比较早,它的线上线下占比是最均衡的,线上55%,线下45%。三是它基本完全在美国本土销售,海外占比仅2%,难怪在中国一点名气都没有。


这家公司一度也是这个领域的明星独角兽,也一度传出上市新闻,这次不知道阿尔巴女士会不会成为最美女老板呢?哎,人跟人真的是不能比,小猫酸了。



04

Oatly


这家公司在食品饮料行业还是相当火的,特别是今年国内一波植物奶的创业热潮,曾经有人总结说现在新消费就是“假酒,假肉,假牛奶”,假酒假肉目前还没上,这家就是假牛奶的代表了。


这家公司的概念是特别时髦的,但历史真的是最老的,它成立于90年代的瑞典。一开始是隆德大学的一帮科学家,在研究乳糖不耐受的问题时,发现可以通过燕麦萃做植物奶这件事,于是2001年正式推出第一款燕麦奶。


毕竟也是植物基的代表,所以概念上肯定也是各种往环保啊科学上靠,不过我觉得这家公司除了这个噱头以外,还有几个比较大的特色:


一是它选的市场非常巧,整个奶制品市场是千亿美金市场,所以它作为一个替代品想象空间就特别大。二是它的地区扩张非常稳健,虽然它是一家瑞典公司,但是它其实2016年才进入德法英,2017年才进美国,2018年进中国。这是因为它13年做了一个整体的品牌升级,重新制定了战略和打法,然后才开始全球化。三是它的渠道全都是各种餐厅和咖啡馆,线下占它70%。它在美国进了7500家零售和10000家咖啡店,但完全没有自营的店,所以线下比上面那几个都轻。



Oatly我觉得是一个老牌生产研发型企业转型dtc非常成功的案例。基本从1995年开发这个产品一直到2013年,它就一直在深耕产品和供应链,包括各种谷物农业的上下游,积累技术,差不多20年一直呆在瑞典。2013年换了一个完全不是食品饮料行业的CEO来,整体转型做消费品之后,厚积薄发,势如破竹,很快就在全球攻城略地。这点小猫很佩服:前期深刻积累,后期全面换管理层,思路转换相当彻底。


它的财报表现还是比较亮眼的,体量倒也说不上大,但主要是它是这几家里面唯一一家有接近100% YoY增长的。


2019到2020年数据分别为:

营收:2.04亿,4.21亿

毛利:6700万,1.29亿

利润:亏损6000万,亏损3600万

调整后ebidta:亏损2000万,亏损3200万


不过它的毛利也不高,一直在30%左右,SG&A却有将近40%,所以说快销品要精细化也是门学问。


说句题外话,小猫就是乳糖不耐受,但是看了这个招股书还是第一次知道全球有2/3人都有这个问题,这是真的吗?咋感觉我周围人都没有呢?经常有朋友觉得我不能喝咖啡牛奶很不可思议,真的2/3的人不耐受吗?



05


Torrid


大码女装,也是最近国内火到不行的一个话题,因为美邦的公子去做大码女装,顺带带火了Torrid这家公司,这家专做10号以上女装的公司,正好也在最近上市。


按照市场报告,美国有2/3女性要穿大码女装,接近9000万人,这个也让我有点震惊:2/3的人乳糖不耐受,还有2/3的人穿大码女装,这不科学啊?



这家公司其实历史也挺悠久了,2001年成立,之前是Hot Topic的子公司。本来大码女装这么政治正确的故事我还以为又要大写特写一番,但其实这个招股书写得是最实在的,各种数据直接往上怼,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各种被卖来卖去好几次,所以有点累觉不爱的意思。


其实它的财务数据还是很不错的,2018-2020年数据分别为:

收入:9.1亿,10.4亿,9.7亿

利润:8700万,4200万,2500万

调整后ebitda:9700万,1.32亿,1.01亿



它的几个亮点:一是它的线上销量占比在20年有一个质的飞跃,从18、19年的40%左右提升到70%。二是它的会员模式做的不错,95%的客户都是它的会员用户,所以虽然它家的nps只有55(几步只是WP和allbirds的一半),但还是比同行几乎高了一倍。三是它的营销成本特别低,18、19年分别只有5%-6%,让小猫有点难以置信,不知道是不是把一部分算在SG&A里了。


但是奇怪这家公司上市市值只有20多亿美金,其实相对于它的收入来说给的并不高,小猫感觉可能是它历史沿革比较复杂,卖了好几次之前又上市失败过,加上资产负债表里债务比较多,所以也许整体现金流不是太健康。



06

On Running


很惭愧这又是一家表现相当不错但小猫之前也没太听说的公司,不小心暴露了小猫缺乏运动的本性。


虽然这家公司在PR里主打的噱头是费德勒投资站台的球鞋公司,但他的创始人也不是一般人:人家是正儿八经的六次铁人三项冠军。所以这个故事就非常顺理成章了,铁人三项嘛,那必然需要一双好鞋了,瑞士人嘛,那必然很会精工细作了,所以研发出一系列高科技让跑步如同云端一样舒服。


前面那个the Honest Company插图全是居家美女,Torrid全是丰满女郎,这个全是运动健将肌肉女,今晚会不会流鼻血啊?


这家公司一家是典型的产品公司,2010年成立,对户外运动是真爱,对产品也是打磨非常精细,从材料到设计都有自己的创新,企业文化也是非常热血,基本对标nike、patagonia这种故事吧。跟Oatly很像,它也是2013年引入了两个商业层面的高管,然后开始扩张。似乎欧洲公司都是这个路线,一开始几个极致用户打造产品,然后引入商业人才扩张,从老牌奢侈品到新玩家都是这个路线,不知道中国为啥很少有这种路线走成功的。


它的几个亮点:一是增速比较高,2020年收入4.25亿瑞士法郎,CAGR85%,2021年上半年相比2020年增长84.6%。看了前面那么多小两位数的增长率,确实比较厉害。二是DTC线上占比提升很多,2020年和2021上半年DTC占比都达到37%,虽然这个数字跟allbirds那种89%都是线上没法比,但作为一个比较传统的进线下渠道的运动品牌,也算大幅提升了。


从毛利上看,2018年到2021年从54%提升到59%,这个毛利水平在这几家里面也算比较高的,基本可以和WP并列第一了。



小猫觉得这个公司做的比较值得一提的有几个地方:一是社群做的非常紧密,口碑营销做的很好。它主打非常热爱运动的人群,经常都是和各种世界级冠军合作(不过这确实是欧洲人优势,好像这种户外运动类的冠军特别多),所以天生带着欧洲人的高端。


二是如前文所说,它真的是一家产品公司。如下图所示,作为一个经历10年的公司,其实它的发展真的可以用厚积薄发来形容,前7年基本没啥出货量,一直到2017年销量都没过亿,但是18年之后基本每年都翻倍,这个跟前面好几个后劲不足的公司对比还是很鲜明的。


猫说


六家公司写完了,大家各有特色,小猫也来总结一下自己的感受吧:


第一,讲故事的能力很重要!


纵观这6家公司,几乎每个都能发表教科书级别的演讲,不管是全球变暖还是女性独立,个个都能去联合国发言了。这个对咱们国人来说其实没啥感觉,毕竟要跟咱们说你买双鞋就能拯救地球,大部分人估计会觉得是智商税,但是老外是真的认这套,所以你怎么讲一个故事跟你的品牌力很相关。


小猫感觉尤其对于中国卖家来说,这个能力非常稀缺,很多公司东西做的是挺好,但是讲不出个花来,所谓“价值观”就是差点意思。怎么提升呢?欢迎加独角猫(wx:unicornkitten)并关注小猫的后续更新。


第二,毛利这个东西真是一门玄学。


小猫见过很多中国卖家,动辄80%、90%毛利,还不挣钱。但是这几家的毛利,从30%到60%,放到中国简直无法想象了。难怪几乎每家的风险提示第一条都是“有长期无法盈利的风险”。所以通过DTC赚快钱目前看来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在这种成本结构下,怎么做才是赚钱的,或者说多久能赚钱呢?这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大家可以交流一下。


第三,品牌是一件重积累的事,厚积薄发的往往后劲强。


回到上面这个问题,既然都不赚钱,那他们做这个干嘛?二级市场还买他们,是傻吗?小猫的感觉是,产品驱动的公司,长线是可以通过复购把成本降下来的。


这里要特别提一下,小猫觉得很有意思的一点是,大家有没有发现,美国之外的这几家公司,allbirds, Oatly和On,都是有比较核心的产品创新的,反而美国本土的这三家感觉比较炒概念。这是因为新西兰,瑞典,瑞士这些地方是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资源的,反而美国制造业都是外包,所以产品力反而说不上强。这个我觉得是中国卖家可以好好思考一下的。人人都在说德国路线,啥叫德国路线?可能欧洲这几家比美国更有参考意义。


总体来说,读了这几个招股书之后,小猫感觉之前的理念再一次得到了印证:品牌是壁垒,产品是核心,DTC是一件长期的事。

免责声明
本文链接:
本文经作者许可发布在AMZ123跨境头条,如有疑问,请联系客服。
最新热门报告作者标签
墨西哥Hot Sale电商销售额达25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AMZ123获悉,近日,墨西哥在线销售协会(AMVO)数据显示,2025年墨西哥Hot Sale电商促销活动创下历史新高,总销售额达427亿墨西哥比索(约合25亿美元),同比增长23.7%。作为墨西哥规模最大的年度电商促销活动,今年Hot Sale共吸引了超过700个品牌参与,活动由Mercado Pago赞助举办。数据显示,墨西哥全国有四成网民在Hot Sale期间完成了至少一次购买。90%的消费者通过数字渠道购物,其中60%完全在线购买,共生成1920万笔订单,累计售出3880万件商品。平均每笔订单金额为1100比索,每单大约包含两件商品。
ozon精铺和跟卖区别
一直有新人问精铺和跟卖,今天帮助新手了解Ozon平台目前的两种运营模式。我用简短的时间、相对清晰的逻辑去解析当前的两大玩法模式精铺、跟卖。个人认为做电商的核心就是“抄”,精铺和跟卖都是抄,只不过抄的内容不一样。一个有自己的心血、另一个是照搬。你这么去理解:精铺就是抄国内的商品(对淘B、1688上的商品进行一个二次创作),然后做成链接到Ozon上售卖。跟卖就是你二次创作的链接被人家直接搬到Ozon上售卖。哈哈,不都是抄作业吗,看你咋抄了!当然精品店铺就是完全自己创作了!先讲精铺,精铺是打造长线价值的一种玩法,字面意思就是精细化运营店铺。通过平台之间的链接去上品,从选品、作图、填写属性、上架、测品、推广、优化、运营。
TikTok大动作!GMV Max成唯一推广,将于7月15日开始实行
AMZ123获悉,TikTok将于7月15日起强制所有卖家切换至GMV Max,使其成为唯一推广路径。这一变革标志着TikTok电商广告投放进入全新阶段,将深刻影响卖家的运营策略。 自6月起,TikTok就已逐阶段淘汰传统Ads广告模式。6月1日起,新店无法创建传统广告;6月25日,传统Ads全面淘汰;到了7月15日,老店也需完成向GMV Max的切换。GMV Max作为官方主推的AI自动化投放工具,以最大化带货GMV为目标。它通过AI算法自动选择投放位置、优化人群及时段,聚焦ROI,适配电商投产需求。该工具能自动筛选高效果素材,覆盖多购物广告位,优化整体ROI,还能减少运营成本。
浴室追剧神器在TikTok上爆火,超千万人求同款
刚上架就遭疯抢,TikTok浴室“神器”再添爆款
印度三线城市夏季线上销售增长21%,家居类产品订单量增长100%
AMZ123获悉,近日,Unicommerce发布的2025年印度夏季线上销售趋势报告显示,印度三线城市在该季电商销售中实现21%的同比增长,成为推动整体8%电商订单量增长的关键力量。这一增长体现出印度小城镇居民对线上购物的接受度不断提高,正在成为电商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显示,今年夏季促销自5月初启动,期间持续推出多个主题促销活动,涵盖电子产品、服饰、鞋履、美妆和家居装饰等多个品类,吸引了大量消费者下单。其中,一线城市和大都市仍占据主导地位,占据42%的订单份额,但三线城市紧随其后,占比达38%,二线城市则贡献了20%。
25-cv-05946,keith代理纽约时装品牌隐匿连发四案,119店涉案!
Keith在4月底和5月底代理Rumored Inc.,针对其21个服装版权在伊利诺伊州发起4起案件维权,共119店涉案!目前涉案店铺已收到法院传票,但暂未获批TRO临时限制令,涉案卖家需尽快排查并下架相关产品,及时提现确保账户资金安全。
DHL投资5.5亿英镑扩展英国物流业务,部署2000+机器人
AMZ123获悉,近日,DHL宣布,将在英国和爱尔兰投资5.5亿英镑(约合7.47亿美元),用于扩大物流基础设施并加速自动化部署,以满足电商和生命科学医疗领域不断增长的需求。此次投资是DHL集团“2030战略”中的一部分,旨在通过自动化、机器人和数字化技术推动全球合同物流业务的规模化发展。此次投资是在过去三年中已投入10亿欧元用于自动化基础上的进一步升级。迄今为止,DHL已在英国、爱尔兰及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部署超过3,200个数字化项目,目前已有超过2,000个机器人与员工协同工作。
 中国在美进口占比跌至7.1%,亚洲邻国分流明显
AMZ123获悉,2025年5月,中国在美国进口中的占比降至7.1%,为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最低水平,较去年同期下降4.3个百分点,反映出中国商品在美市场份额持续萎缩的态势。 下滑趋势的出现始于特朗普第一任期,其重返白宫后对中国进口加征新关税,进一步加剧了份额收缩——2024年9月该占比仍为14.8%,短短8个月内降幅超7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美国于2025年5月初取消中国低价值包裹(800美元以下)免税政策,直接影响跨境电商物流成本与流量结构。
电商税施行!从灰色地带开始进入合规赛道
在全球贸易数字化浪潮中,跨境电商已成为我国外贸增长的新引擎。据数据显示:2024 年我国跨境电商出口达 2.15 万亿元,同比增长 16.9%,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活力。然而,近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两份涉税公告,如巨石投入平静湖面,在电商领域激起千层浪,或将重塑整个行业格局...公告核心内容解析2025 年 6 月 26 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第 15 号公告《关于互联网平台企业报送涉税信息有关事项的公告》,正式建立 “平台 - 税务机关” 直连机制。此机制要求所有互联网平台,包括跨境电商平台、直播平台、用工平台等,按季度向税务机关报送入驻商家的身份信息和收入数据。
Prime Day大促首日,亚马逊超级转化标签产品爆单了!
最近不少卖家在后台惊呼:我的链接多了一个新标识?!没错,亚马逊又上线了新功能——Rufus“超级转化标签”,这个标签正悄悄出现在搜索结果页里,位置相当醒目,紧贴着评分上方。别小看这个符号,它不是装饰品,而是系统基于用户评价、QA问答和行为数据提炼出来的“标签化卖点”。比如你卖耳机的,评论区大家都夸“降噪好”,那Rufus就很可能直接在你的产品下打上“强力降噪”这样的吸睛提示。这类标签一旦挂上,不仅能帮你在一众竞品中脱颖而出,还能大幅缩短用户的决策链路,提高转化率。尤其是移动端用户,在Prime Day、黑五这些节点,看到这个标签就可能直接下单了。
PD首日爆冷!卖家互卷“更低价”
在关税风波持续发酵之际,2025年亚马逊Prime Day于7月8日正式启幕。据Adobe Analytics的预测,今年亚马逊为期四天的Prime Day期间,美国电商销售额预计将达到238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8.4%,相当于两次“黑五”的线上销售总额,创下历史新高。然而在强劲的增长预期下,今年Prime Day首日的销售表现却略显疲软。【智能家居品牌如何快速捕捉热点,高效规划出海路径?☞点击获取《方舟品类出海报告-智能家居篇》】AMZ123获悉,根据亚马逊官宣消息,2025年Prime Day为7月8日至7月11日,首次持续4天。
特朗普关税炸弹!半个东南亚被炸翻
特朗普宣布对14个国家征收高额关税,近一半名单是东南亚国家!全文共约2003字预计阅读4分钟文:西之羊2025年7月7日,特朗普政府的一纸声明,如同向东南亚经济生态池中投入了一块核弹。针对14国的差别关税计划——日本韩国25%,老挝缅甸40%,而作为中国产业链转移重镇的越南、柬埔寨、泰国,则分别面临20%(越南本土)、40%(越南转运)以及36%的税率——瞬间打破了原有的区域贸易平衡。这不仅仅是数字的变动,更是一道最后通牒:8月1日前未能与美国达成协议的国家,将恢复4月时更为严苛的税率(如越南46%,柬埔寨49%)。更关键的是,特朗普在信函中毫不掩饰地画出了“逃生路线”:在美建厂者豁免关税。
2025 Prime会员日,大家爆单了吗?
大虫子6666我的C位2025 Prime 会员日正式开始了,提前占楼分享今年的出单情况,提前晒截图沾沾喜气,预祝大家爆单。
京东全球售开启“半托管”招商,覆盖九大市场!
AMZ123获悉,7月9日,京东全球售宣布启动种子商家招募计划,推出以海外仓为核心的半托管运营模式。该模式下,平台将承担海外市场的用户营销推广职能,商家则专注于商品发布、定价策略、订单履约及售后服务,大幅降低跨境运营门槛。据悉,本次开发招商的国家覆盖美国、英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澳大利亚、日本与韩国9大市场,要求申请商家具备覆盖目标国家的海外仓库存能力,并持有中国香港或海外注册的公司主体资质。符合资质的商家通过入驻京东POP店铺,可一站式精准触达海外华人用户。平台同步推出多项扶持政策:入驻首年提供佣金5折减免,开放官方粉丝群私域运营支持,并配置京东海外站点营销资源(开机屏、首焦等)。
Temu法国年销售暴涨129%,市场占有率升至19%
AMZ123获悉,近日,根据法国购物应用Joko发布的研究报告,Temu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张法国市场。在2024年实现129%的销售额增长后,Temu于2025年初进一步加快在法国的发展步伐。Temu自2023年进入法国以来,其在折扣类平台中的市场份额(按销售额计算)从8%迅速增长至2025年前五个月的19%。
消费节奏延长,Prime Day英美消费或创历史新高
AMZ123获悉,近日,Adobe Analytics的预测指出,今年亚马逊Prime Day促销活动有望成为历史上最强劲的一次。美国在线支出将高达238亿美元,较2024年增长28.4%,相当于两个黑色星期五的线上销售总额(2024年黑五线上消费为108亿美元)。英国市场同样表现强劲,消费者预期支出将达19亿英镑(约24亿美元),英美市场合计有望实现60%的年同比增长。此次Prime Day不仅推动了亚马逊平台的销售,也带动了Walmart、Target等大型零售商加入竞争,纷纷推出促销活动。
《2024中国塑料及相关行业海外拓展现状与趋势分析报告》PDF下载
“出海”不仅为中国企业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有效缓解国内市场内卷带来的压力,更是企业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塑造卓越品牌形象的关键举措·通过多元化市场布局,企业能够更好地应对单一市场波动带来的挑战,确保业务的稳定与持续增长。
《2024年3C消费电子出海解决方案白皮书》PDF下载
3C 消费电子全球市场分布呈现出成熟市场如北美、欧洲等地区消费规模大、需求稳定且注重产品体验与创新,而高潜市场如中东、东南亚、拉美等地区则增长迅速、潜力巨大,正逐步成为行业新的增长点。
《中国企业在欧盟发展报告(2024-2025)》PDF下载
欧洲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企业在德国、匈牙利、西班牙等地设立了大量的研发中心、设计中心、数据中心、安全设施和生产基地,在为欧盟贡献税收、投资和就业机会的同时,也在产业升级、技术革新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这些项目的落地,使双方经贸合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也助力中欧关系长远发展。
《2025年中国对外贸易潜力产品分析报告》PDF下载
贸易潜力产品指一国对外贸易中具有潜在贸易优势和发展空间的产品,贸易潜力产品包括的范畴有很多,既包括国内生产技术已经成熟但海外市场尚未完全开发的产品,也包括国内技术趋于成熟但尚未达到出口阶段的产品。
《2026春夏女鞋色彩趋势预测》PDF下载
随着消费者将目光转向百搭、耐看、治愈的色彩,深色仍然至关重要。值得注意的是,社媒对于色彩中性色的趋势愈发强烈。在此趋势下,受创新混搭文化启发彩色中性色势必会日益流行。基调色目前任是市场主流,如沙色、浆果红、南瓜布丁,既可保持配色创新,又承载着基础人群需求。
《2025年全球电商营销趋势报告》PDF下载
在全球零售市场增长趋于平稳的背景下,电商依旧保持增长的韧性。根据 Statista 数据,电商市场以 7.8%~9.7% 的增速,高于全球零售市场 4%~5%的预期增长率。这意味着,电商将持续在全球零售市场中占据更大的份额。同时,2025年电商用户全球渗透率将达到42.4%,预计到2029年进一步提升至 49.1%,电商购物逐渐成为全球日常消费的主流选择。
《2026春夏女装防晒属性单品报告》PDF下载
2026春夏女装防晒属性单品报告
《2025年亚太服饰与护肤品牌全球数字广告投放洞察》PDF下载
美国依然是服饰品牌数字广告投放最高的市场,近12个月支出超62亿美元
亿邦动力网
消除一切电商知识鸿沟,每日发布独家重磅新闻。
亚马逊全球开店
亚马逊全球开店官方公众号,致力于为中国跨境卖家提供最新,最全亚马逊全球开店资讯,运营干货分享及开店支持。
跨境平台资讯
AMZ123旗下跨境电商平台新闻栏目,专注全球跨境电商平台热点事件,为广大卖家提供跨境电商平台最新动态、最热新闻。
欧洲电商资讯
AMZ123旗下欧洲跨境电商新闻栏目,专注欧洲跨境电商热点资讯,为广大卖家提供欧洲跨境电商最新动态、最热新闻。
AMZ123选品观察员
选品推荐及选品技巧分享。
跨境学院
跨境电商大小事,尽在跨境学院。
亚马逊公告
AMZ123旗下亚马逊公告发布平台,实时更新亚马逊最新公告,致力打造最及时和有态度的亚马逊公告栏目!
跨境电商干货集结
跨境电商干货集结,是结合亚马逊跨境电商卖家交流群内大家在交流过程中最常遇到的问题,进行收集整理,汇总解答,将会持续更新大家当前最常遇见的问题。欢迎大家加入跨境电商干货集结卖家交流群一起探讨。
首页
跨境头条
文章详情
热门活动
跨境资讯
跨境资讯
跨境早报
跨境社群
品类交流群
宠物品类交流群宠物品类交流群
加入
宠物品类交流群
扫码进群
家居品类交流群家居品类交流群
加入
家居品类交流群
扫码进群
母婴用品交流群母婴用品交流群
加入
母婴用品交流群
扫码进群
品类交流群
加入
跨境资料
亚马逊运营干货包亚马逊运营干货包
加入
亚马逊运营干货包
扫码进群
TikTok运营干货包TikTok运营干货包
加入
TikTok运营干货包
扫码进群
跨境电商行业报告跨境电商行业报告
加入
跨境电商行业报告
扫码进群
跨境资料
加入
官方社区
跨境电商交流群跨境电商交流群
加入
跨境电商交流群
扫码进群
亚马逊卖家交流群亚马逊卖家交流群
加入
亚马逊卖家交流群
扫码进群
独立站卖家交流群独立站卖家交流群
加入
独立站卖家交流群
扫码进群
官方社区
加入
立即扫码咨询
立即扫码咨询
一次看完:6家海外明星DTC品牌招股书全解
独角猫说跨境品牌
2021-09-22 10:54
4397

上次独角猫直播的时候,很多朋友问到了DTC在资本市场的表现问题,确实,从十年前DTC开始在美国火起来之后,无论是从商业模式还是估值上,这些明星公司都遭遇了很多争议,各方也都在密切关注着它们的动向。应该说,2020年是DTC上市的元年,随着Casper和hims的上市,终于让“这些小品牌无法上市”的论调告一段落。虽然股价表现有点差强人意,但至少让后来者看到了一条路径。


今年来,踏着前人的脚步,趁着一级市场DTC的投资也稍有回暖,一批比较知名的DTC品牌也纷纷提交了上市申请,所以以下文章你会看到:


  • “眼镜教父”Warby Parker

  • “羊毛鞋先驱“allbirds

  • 知名女星的母婴日化The Honest Company

  • “植物奶第一股”Oatly

  • “大码女装元老”Torrid

  • 天王费德勒站台的球鞋品牌On Running


本来小猫是想连载6篇,把这6家逐一分析一下的(而且别人跟我说连续发比较容易涨粉),不过对于自己的拖稿能力一直很有自知之明的小猫感觉,要连着写6篇,不知道要更到啥时候去了,所以呢,干脆一鼓作气,一不做二不休,6家一起写了吧。这样正好也可以交叉比较一下,看看不同品牌的各种数据指标有啥差异。(ps. 以下数据单位均为美元)


看在小猫这么勤奋的精神上,请大家多多关注转发在看支持一下哦~~


01

Warby Parker


Warby Parker也算我们DTC的老朋友了,作为这个模式的大哥级代表人物,历经11年才提交上市,也是好事多磨了。关于这家公司的历史,之前小猫在万字长文,DTC的前世今生终于说明白了这篇文章中比较详细写过,大概总结一下,就是从线上买眼镜起家,到集验光配镜为一体的眼部护理品牌。



先看一些首页总结的公司亮点,20年收入4.87亿美金,增长率33%,NPS(推荐指数)83,活跃用户200万,毛利60%,门店145家。



作为DTC的大哥,Warby Parker自然也得来定义一下到底啥叫Direct-to-Consumer Model。


一般大家读招股书最在意的就是财报,但其实在小猫看来,这种对于公司商业模式的解读往往是非常值得看的。特别是DTC本身作为一种比较新的商业模式,WP又是灵魂级代表,它概括了这个模式的几个关键点:


1) 用户第一,直面消费者

这个部分他着重阐述了什么叫“无缝衔接的用户体验”(seamless customer experience ),就是无论线上还是线下,操作简单直接、价格透明统一,一句话,用户觉得简单,不麻烦。


2) 可持续,可预期的增长。

这个部分主要讲到了客户留存复购和忠诚度的问题。这里有一个数据,从2015到19年来的所有客户里,24个月复购50%,48个月100%。这个在验光配镜行业是比较罕见的。


3)垂直渗透

这个讲到了上下游产业链的延伸,从卖眼镜到验光、实验室和制造商。


4) 强劲的经济模型

这里讲到的2020年客单价高达218美金,其中单客户贡献收入45美金。


这四点基本上概括了DTC这个模式的几个核心方面,也是目前大多数独立站可以参考的几个指标。


投资人都非常关注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这几个点看着好像门槛不高啊,所以这个模式的壁垒是啥?


所以WP也详细列出了自己的特色:


1) 变革性的品牌

这个太虚了,但是很重要,所以啥叫品牌?他定义了4个最重要的:愿景(mission),价值观( value),风格( style)和质量(quality)。这个衡量的指标就是nps。


2) 数据驱动的决策

好吧这个也算蹭热点了,说白了就是个IT系统吧。


3) 垂直渗透。


4) 持续创新

这个点我觉得还是比较重要的,他特别列出了每一年推出的新东西,显示不是一直在吃老本。

这里面写了他每年具体的创新:

2016年推出电商app

2017年在线验光app

2018年推出防蓝光眼镜

2019年虚拟试戴和隐形眼镜

后文有个图大概概括了这个进程,不过小猫感觉总体这些创新就比较常规,所以对应的客户人数也就是平稳增长吧。

5)经济模型


既然说到了它的UE模型,那就把后面更具体的ue拿到这里来看吧。这个模型小猫觉得还比较有参考意义,基本40% COGS, 14-19% CAC, 20% SG&A, 所以一个订单净毛利20%。从18到20年看来,COGS和CAC涨的是比较多的,说明产品确实投入了不少,流量也确实涨价啦。

6) 团队

这家公司团队确实还是比较明星,毕竟4个沃顿MBA,还是可以拿出来说两嘴。


7) 影响力

 

那么之后的计划呢?这部分我个人觉得讲的都比较虚一些,也是小猫之前写过的大概几种套路吧。不过以后如果有人问DTC天花板问题如何解决,以下可以当标准答案套用,作业请收好:

  • 持续服务客户

  • 大力塑造品牌

  • 开线下店

  • 投入科技与数字化

  • 加强设计

  • 全产业链布局

  • 出海到其他国家


再就是大家都比较关心的财报和增速,这个很多文章都分析比较多了,小猫也就简单列举一下。

2018年到2021年H1数据:

营收:2.73亿,3.71亿,3.94亿,2.71亿 (增速19年30%,20年5%,21上半年相对20年60%)

毛利:1.64亿,2.23亿,2.32亿,1.62亿

毛利率:平稳在60%左右


这个营收增速确实不高,公司解释主要是由于20年疫情影响很多线下门店受影响较大,所以21年回升较多。

这个又要说到后面的渠道分布了。从18到21年,WP终于成功把自己的线上线下比从6:4做到4:6,也就是说线下收入已经超过了线上。这一点对很多DTC公司来说是一个很先进的事,因为线下零售其实跟线上差别还挺大的。(后面有几家会看到完全相反的线下转线上的,可以对比一下)


WP应该是花了很大力气在线下扩张这个事情上,没想到碰上个疫情,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通过收入估算,145家门店,单店全年收入大概160万美金左右。


从利润上来看,公司净利润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虽然调整后ebitda还算勉强,但18-21上半年净亏损分别为2500万、5700万、5600万和2000万。考虑到公司之前在私募市场至少融了超过5亿美金,不禁感叹这烧钱能力还是杠杠的。



WP在一级市场的最后一轮融资大概30亿美金,按照20年3.9个亿的收入来算,PS差不多10,鉴于21年比去年还增长不少,按TTM算可能还更低点。这次上市还是direct listing,看起来市场情绪可能还不错,后面表现怎么样可以拭目以待一下。


02

Allbirds


Allbirds也是DTC这个领域的老朋友了,从一个桉树新材料出发,首次提出“羊毛鞋”的概念,随后扩展到服装家居等,基本上国内做运动生活类的品牌都会参考一下他家。


相比于WP这种11年媳妇熬成婆的故事,allbirds发展还是很快的。2015年成立,2021年报IPO,也算后起的明星了。


这公司真不愧是造概念的大师,上来先给自己整一大词儿,人家不叫IPO,叫SPEO (sustainable public equity offering),啧啧,这么一比你们什么SPAC都弱爆了。而且人家也不是卖鞋的,人家做的是碳中和,拯救地球,环保企业。开头先讲了一大堆全球变暖啊环境恶化啊,堪比联合国演讲稿,这水平只能让小猫感叹:人家这才当之无愧是做品牌的,看看这讲故事的能力,能不能学一学!


对于商业模式的解读,allbirds是跟WP没太大区别,差不多也是经营客户啊,垂直渗透啊那套话术(小猫感觉他俩也不知道谁借鉴了谁,不仅模版长得像,基本词儿用的都差不多)。


它比较有特色的其实就两点:一是有个原材料的创新,比如桉树叶啊甘蔗啊之类的,这样比WP多了个科学的说头,二就是客群特别精准,强调无数次它的客户买东西都是要看对地球的影响的,所以一开始从这种特别垂直的人群打入,品牌力和忠诚度都比较好。


比较一下它这个亮点总结和WP的,它俩nps差不多,都是80多分,它俩这个线下比较有可比性,WP是145家店,allbirds是27家店。



它家的财报其实小猫觉得就很平淡吧,非要说亮点也就跟WP差不多,但它成立晚几年,所以增速可能快一些。



2018到2021上半年:

营收:1.26亿,1.93亿,2.19亿

毛利:47-51%

利润:19年亏损1450万,20年2590万,21上半年2100万



关于客单价和UE这块它讲的就非常模糊,他先说毛客单价是124块(average order value further expands from a strong level of $124 on a gross basis in 2020),然后又说前25%的顾客的LTV是446块(average lifetime spend of the top 25% in each cohort is $446)。除此之外,鉴于它的复购率维持在30-50%左右,所以这么算一下它的主要驱动力还是高忠诚度的一小部分用户。这点跟WP接近100%复购差距确实不小,但是WP毕竟是配眼镜,竞品相对没有那么多。


怎么说呢,看了这份财报心里默默有点为casper鸣不平啊,真是生的早不如生的巧。


后面还讲了一大堆拓展品类、开发新能源之类的,感觉很有道理不过比较虚,我就不多写了。但是我觉得从立意来说它这个招股书的文笔确实很好,建议有志于提高public speaking水平的朋友们好好研读一下。



03

The Honest Company


上面两家是圈里基本耳熟能详的公司了,后面这几家相对小众一些,就属于知道的肯定知道,不知道的也就不知道了。


The Honest Company这名字听起来感觉有点老土,但这家绝对是名副其实的“网红”带货元老。因为它的创始人Jessica Alba当年可是妥妥一线女明星,虽然现在很多人可能已经不知道这名字了,小猫小时候各种学英文的杂志上经常都是《神奇四侠》,这个姐姐可以理解为“小甜甜”时代的偶像吧。2012年她因为自己有了孩子却发现没有无化学添加的尿布,于是创立The Honest Company,旨在提供安全无害的母婴产品。


好莱坞明星开公司的很多,但真正做上市的,阿尔巴姐姐绝对算翘楚,后来这些Rhanna, Kylie这些,都还且看着呢。所以这个招股书可以说是颜值最高了,不仅一开头就是小姐姐各种美图,还有情真意切的长信,基本上眼下政治正确的词儿全上了:环保啊,社会责任啊,良心啊,女性创业啊,有色人种创业啊(惭愧啊,这些年小猫一直以为她是白人来着)。


小姐姐绝对是人生赢家的代表,要颜有颜,要钱有钱,你真别觉得人家就花瓶,人家营收一点不比allbirds差。


2019到2020年:

  • 营收分别为2.36亿,3亿

  • 尿不湿、个护和健康三个部分增长率分别为16%,35%和116%

  • 毛利从32%提高到35%

  • 2020年净亏损1450万,调整后EBITDA为1100万



从它这些数据看,基本上就是中规中矩,十年做到3亿美金销售额,大概就是卡戴珊家一年的水平吧。它的几个特色,一是它的毛利30%多,跟前两家公司比起来确实差了一些,不过可能确实也体现了真的是honest,性价比感人。二是毕竟它2012年就成立了,所以进渠道也相对比较早,它的线上线下占比是最均衡的,线上55%,线下45%。三是它基本完全在美国本土销售,海外占比仅2%,难怪在中国一点名气都没有。


这家公司一度也是这个领域的明星独角兽,也一度传出上市新闻,这次不知道阿尔巴女士会不会成为最美女老板呢?哎,人跟人真的是不能比,小猫酸了。



04

Oatly


这家公司在食品饮料行业还是相当火的,特别是今年国内一波植物奶的创业热潮,曾经有人总结说现在新消费就是“假酒,假肉,假牛奶”,假酒假肉目前还没上,这家就是假牛奶的代表了。


这家公司的概念是特别时髦的,但历史真的是最老的,它成立于90年代的瑞典。一开始是隆德大学的一帮科学家,在研究乳糖不耐受的问题时,发现可以通过燕麦萃做植物奶这件事,于是2001年正式推出第一款燕麦奶。


毕竟也是植物基的代表,所以概念上肯定也是各种往环保啊科学上靠,不过我觉得这家公司除了这个噱头以外,还有几个比较大的特色:


一是它选的市场非常巧,整个奶制品市场是千亿美金市场,所以它作为一个替代品想象空间就特别大。二是它的地区扩张非常稳健,虽然它是一家瑞典公司,但是它其实2016年才进入德法英,2017年才进美国,2018年进中国。这是因为它13年做了一个整体的品牌升级,重新制定了战略和打法,然后才开始全球化。三是它的渠道全都是各种餐厅和咖啡馆,线下占它70%。它在美国进了7500家零售和10000家咖啡店,但完全没有自营的店,所以线下比上面那几个都轻。



Oatly我觉得是一个老牌生产研发型企业转型dtc非常成功的案例。基本从1995年开发这个产品一直到2013年,它就一直在深耕产品和供应链,包括各种谷物农业的上下游,积累技术,差不多20年一直呆在瑞典。2013年换了一个完全不是食品饮料行业的CEO来,整体转型做消费品之后,厚积薄发,势如破竹,很快就在全球攻城略地。这点小猫很佩服:前期深刻积累,后期全面换管理层,思路转换相当彻底。


它的财报表现还是比较亮眼的,体量倒也说不上大,但主要是它是这几家里面唯一一家有接近100% YoY增长的。


2019到2020年数据分别为:

营收:2.04亿,4.21亿

毛利:6700万,1.29亿

利润:亏损6000万,亏损3600万

调整后ebidta:亏损2000万,亏损3200万


不过它的毛利也不高,一直在30%左右,SG&A却有将近40%,所以说快销品要精细化也是门学问。


说句题外话,小猫就是乳糖不耐受,但是看了这个招股书还是第一次知道全球有2/3人都有这个问题,这是真的吗?咋感觉我周围人都没有呢?经常有朋友觉得我不能喝咖啡牛奶很不可思议,真的2/3的人不耐受吗?



05


Torrid


大码女装,也是最近国内火到不行的一个话题,因为美邦的公子去做大码女装,顺带带火了Torrid这家公司,这家专做10号以上女装的公司,正好也在最近上市。


按照市场报告,美国有2/3女性要穿大码女装,接近9000万人,这个也让我有点震惊:2/3的人乳糖不耐受,还有2/3的人穿大码女装,这不科学啊?



这家公司其实历史也挺悠久了,2001年成立,之前是Hot Topic的子公司。本来大码女装这么政治正确的故事我还以为又要大写特写一番,但其实这个招股书写得是最实在的,各种数据直接往上怼,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各种被卖来卖去好几次,所以有点累觉不爱的意思。


其实它的财务数据还是很不错的,2018-2020年数据分别为:

收入:9.1亿,10.4亿,9.7亿

利润:8700万,4200万,2500万

调整后ebitda:9700万,1.32亿,1.01亿



它的几个亮点:一是它的线上销量占比在20年有一个质的飞跃,从18、19年的40%左右提升到70%。二是它的会员模式做的不错,95%的客户都是它的会员用户,所以虽然它家的nps只有55(几步只是WP和allbirds的一半),但还是比同行几乎高了一倍。三是它的营销成本特别低,18、19年分别只有5%-6%,让小猫有点难以置信,不知道是不是把一部分算在SG&A里了。


但是奇怪这家公司上市市值只有20多亿美金,其实相对于它的收入来说给的并不高,小猫感觉可能是它历史沿革比较复杂,卖了好几次之前又上市失败过,加上资产负债表里债务比较多,所以也许整体现金流不是太健康。



06

On Running


很惭愧这又是一家表现相当不错但小猫之前也没太听说的公司,不小心暴露了小猫缺乏运动的本性。


虽然这家公司在PR里主打的噱头是费德勒投资站台的球鞋公司,但他的创始人也不是一般人:人家是正儿八经的六次铁人三项冠军。所以这个故事就非常顺理成章了,铁人三项嘛,那必然需要一双好鞋了,瑞士人嘛,那必然很会精工细作了,所以研发出一系列高科技让跑步如同云端一样舒服。


前面那个the Honest Company插图全是居家美女,Torrid全是丰满女郎,这个全是运动健将肌肉女,今晚会不会流鼻血啊?


这家公司一家是典型的产品公司,2010年成立,对户外运动是真爱,对产品也是打磨非常精细,从材料到设计都有自己的创新,企业文化也是非常热血,基本对标nike、patagonia这种故事吧。跟Oatly很像,它也是2013年引入了两个商业层面的高管,然后开始扩张。似乎欧洲公司都是这个路线,一开始几个极致用户打造产品,然后引入商业人才扩张,从老牌奢侈品到新玩家都是这个路线,不知道中国为啥很少有这种路线走成功的。


它的几个亮点:一是增速比较高,2020年收入4.25亿瑞士法郎,CAGR85%,2021年上半年相比2020年增长84.6%。看了前面那么多小两位数的增长率,确实比较厉害。二是DTC线上占比提升很多,2020年和2021上半年DTC占比都达到37%,虽然这个数字跟allbirds那种89%都是线上没法比,但作为一个比较传统的进线下渠道的运动品牌,也算大幅提升了。


从毛利上看,2018年到2021年从54%提升到59%,这个毛利水平在这几家里面也算比较高的,基本可以和WP并列第一了。



小猫觉得这个公司做的比较值得一提的有几个地方:一是社群做的非常紧密,口碑营销做的很好。它主打非常热爱运动的人群,经常都是和各种世界级冠军合作(不过这确实是欧洲人优势,好像这种户外运动类的冠军特别多),所以天生带着欧洲人的高端。


二是如前文所说,它真的是一家产品公司。如下图所示,作为一个经历10年的公司,其实它的发展真的可以用厚积薄发来形容,前7年基本没啥出货量,一直到2017年销量都没过亿,但是18年之后基本每年都翻倍,这个跟前面好几个后劲不足的公司对比还是很鲜明的。


猫说


六家公司写完了,大家各有特色,小猫也来总结一下自己的感受吧:


第一,讲故事的能力很重要!


纵观这6家公司,几乎每个都能发表教科书级别的演讲,不管是全球变暖还是女性独立,个个都能去联合国发言了。这个对咱们国人来说其实没啥感觉,毕竟要跟咱们说你买双鞋就能拯救地球,大部分人估计会觉得是智商税,但是老外是真的认这套,所以你怎么讲一个故事跟你的品牌力很相关。


小猫感觉尤其对于中国卖家来说,这个能力非常稀缺,很多公司东西做的是挺好,但是讲不出个花来,所谓“价值观”就是差点意思。怎么提升呢?欢迎加独角猫(wx:unicornkitten)并关注小猫的后续更新。


第二,毛利这个东西真是一门玄学。


小猫见过很多中国卖家,动辄80%、90%毛利,还不挣钱。但是这几家的毛利,从30%到60%,放到中国简直无法想象了。难怪几乎每家的风险提示第一条都是“有长期无法盈利的风险”。所以通过DTC赚快钱目前看来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在这种成本结构下,怎么做才是赚钱的,或者说多久能赚钱呢?这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大家可以交流一下。


第三,品牌是一件重积累的事,厚积薄发的往往后劲强。


回到上面这个问题,既然都不赚钱,那他们做这个干嘛?二级市场还买他们,是傻吗?小猫的感觉是,产品驱动的公司,长线是可以通过复购把成本降下来的。


这里要特别提一下,小猫觉得很有意思的一点是,大家有没有发现,美国之外的这几家公司,allbirds, Oatly和On,都是有比较核心的产品创新的,反而美国本土的这三家感觉比较炒概念。这是因为新西兰,瑞典,瑞士这些地方是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资源的,反而美国制造业都是外包,所以产品力反而说不上强。这个我觉得是中国卖家可以好好思考一下的。人人都在说德国路线,啥叫德国路线?可能欧洲这几家比美国更有参考意义。


总体来说,读了这几个招股书之后,小猫感觉之前的理念再一次得到了印证:品牌是壁垒,产品是核心,DTC是一件长期的事。

TikTok开户服务
TikTok开户服务
TT123推出的TikTok广告开户服务,深度洞察TikTok平台的流量优势与用户行为,帮助客户快速完成广告账户注册、资质审核及账户搭建,缩短启动周期,助您精准触达全球亿万活跃用户
立即咨询
交流群
全球电商平台开店交流群
扫码入群
咨询
官方微信群
官方客服

扫码添加,立即咨询

加群
官方微信群
官方微信群

扫码添加,拉你进群

更多
订阅号服务号跨境资讯
二维码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最有料的跨境电商资讯

二维码

90% 亚马逊卖家都在关注的微信公众号

二维码

精选今日跨境电商头条资讯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