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2页报告揭示全球货物贸易最新数据,货物运输距离创下新纪录!

,选品、合规、物流等官方团队为您保驾护航,打造从 0-1 的转型之路>>>

未来几年,贸易模式将如何演变?关税冲突会产生什么影响?哪些国家和地区将在贸易增长中占据领先地位?DHL和New York University Stern School发布了《DHL Trade Atlas 2025》,对全球贸易中最重要的趋势进行全面分析。

图片来源:DHL
面对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对美国关税普遍上涨的担忧,《DHL Trade Atlas 2025》提供了详实的数据分析,涵盖全球贸易趋势及前景,总结了近200个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模式,涵盖超过99%的全球贸易总量、GDP及人口数据,为企业高管、政策制定者、学者、学生、媒体及公众提供权威参考。
该报告由DHL委托编写,作者为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的Steven A. Altman和Caroline R. Bastian,最终报告于2025年2月完成,并基于截至2025年1月的数据和预测更新。
1全球货物贸易增长略有加快
美国新任总统上任后,未来的贸易政策充满不确定性。不过《DHL Trade Atlas 2025》强调,在多重冲击下,全球贸易增长表现出惊人的弹性。即使美国开始提高关税,这一趋势也有可能会持续下去。
最新的预测显示,从2024年到2029年,全球货物贸易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为3.1%。基本与全球GDP的增长率保持一致,且相比于过去十年,贸易增长略有加快。即使美国新一届政府全面实施其关税上调计划,并引发其他国家采取对应措施,全球贸易在未来五年内仍然预计将保持增长,不过增速将有所放缓。
DHL快递首席执行官John Pearson表示:“《DHL Trade Atlas 2025》呈现出极具鼓舞性的洞见。全球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仍有巨大的贸易增长潜力。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国际贸易经受住了2008年金融危机、新冠疫情、关税政策和地缘政治冲突等各种挑战。”
2贸易增长的新领导者
2024年至2029年,预计有4个国家将在贸易增长速度(speed)(增长率/growth rate)和规模(scale)(绝对数量/absolute amount)方面都跻身于全球前30名,分别是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其中,印度在全球贸易增长的规模中排名第三(占全球贸易增长的6%),仅次于中国(12%)和美国(10%);从地区来看,未来五年全球贸易增长的主要贡献者分布在亚洲、欧洲和北美,而贸易增长最快的国家还包括非洲和拉丁美洲的部分国家。
在世界主要地区层面,预计从2024年到2029年,南亚和中亚、撒哈拉以南非洲和东盟国家的贸易额增长最快,年均复合增长率在5%至6%之间,其他地区预计将以2%至4%的速度增长。
3长距离贸易创下新纪录
近年来,近岸外包(nearshoring)和本地化生产趋势受到广泛关注,但《DHL Trade Atlas 2025》表明,全球贸易并未变得更加区域化,实际的贸易流量显示出相反的趋势。2024年前9个月,全球货物贸易的平均运输距离达到了创纪录的5000公里,而区域内贸易的占比则降至新低,仅为51%。
4美国政策变化下的乐观因素
虽然美国的贸易政策趋于收紧,《DHL Trade Atlas 2025》仍列举了全球贸易前景向好的几个关键因素。例如:大多数国家继续将贸易视为重要的经济机会,而美国的贸易壁垒可能反而促使其他国家加强彼此之间的贸易联系。
此外,特朗普政府提出的关税威胁可能会被调整或者推迟,以避免美国国内通胀的大幅上升。目前,美国在世界进口中所占的份额为13%,在世界出口中所占的份额为9%,这足以让美国的政策对其他国家产生实质性影响,但不足以单方面决定全球贸易的未来。
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未来管理中心高级研究学者兼DHL全球化倡议主任Steven A. Altman表示:“虽然全球贸易体系面临挑战,但贸易的巨大经济和社会价值使其展现出极强的韧性。美国或许会减少贸易往来,但其他国家不太可能跟随其步伐,因为规模较小的经济体在全球贸易退缩中受到的损失更大。”
5中国制造商品通过新渠道进入美国
《DHL Trade Atlas 2025》对全球贸易格局受地缘政治影响的变化进行了最新分析。数据显示,2022年和2023年,美国及其盟友和中国及其盟友之间的贸易占比有所下降,相较于各自内部贸易的占比缩小,但这一变化幅度较小,并且在2024年没有延续。
美国和中国的双边贸易占全球贸易总量的比重有所下降,从2016年的3.5%下降至2024年前9个月的2.6%,但不足以构成有意义的“脱钩”。不过,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占比依然与全球平均水平保持一致。而且有迹象表明,美国从中国的进口额可能被低估。此外,若将美国从其他国家进口但含有中国零部件的产品计算在内,美国对中国制造商品的依赖度并未出现实质性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