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周三,美国邮政局戏剧性反转了前一天的政策决定,宣布解除对香港和中国大陆包裹的投递禁令。
这场政策拉锯战始于周二USPS突然宣布暂停处理来自中国邮政和香港邮政的包裹业务,仅保留信件和扁平件的正常投递。
尽管官方未说明政策反复的具体原因,但声明中提及将与海关部门合作建立新的关税征收机制。
这一系列事件的直接起因,可追溯到数日前特朗普总统的一次“惊人举动”。当地时间2月1日,特朗普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废除了美国对“价值不超过800美元”的小额商品所享有的“最低限度”关税豁免权,并决定对中国进口商品额外征收10%的关税。
紧接着,在2月3日,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在联邦公报上发布公告,明确指出根据新的关税政策,所有来自中国的邮寄包裹均需履行正式的海关入境程序。显然,美国邮政服务(USPS)突然宣布暂停接收来自中国的包裹,正是为了响应这一系列海关政策的调整。
截至目前,尽管USPS已有所行动,但其主要竞争对手如联邦快递(FedEx)和联合包裹(UPS)等其他大型国际快递公司,尚未就如何应对这一新政策发表正式声明,它们的清关工作仍在照常进行。
此次邮政政策波动恰逢特朗普政府关税新政实施窗口期。
根据白宫最新签署的行政命令,美国在推迟对加拿大、墨西哥关税措施的同时,仍维持对中国商品10%的关税税率。
更为关键的是,新政取消了价值800美元以下进口商品的免税优惠,这一政策变动直接冲击了跨境电商的商业模式。
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处理了超过13亿件低值免税包裹,其中Temu和Shein两大平台可能占据来自中国包裹总量的近半份额。
美国国会报告指出,这两家企业通过"小额分散"的物流策略,将单件商品价值控制在免税门槛之下,从而构建起价格竞争优势。
面对政策风险,中国电商企业已启动战略调整。Temu和Shein公开表示,其商业模型并非完全依赖免税条款。
据悉,两家平台自2023年起加速在美国本土建立仓储网络,通过"前置仓"模式将商品预先运抵美国境内仓库,既规避关税风险又提升配送时效。
行业调查显示,目前已有超过60%的中国跨境电商企业采用类似策略,在美西海岸主要港口城市布局仓储设施。
易派国际物流分析认为,虽然关税政策可能压缩平台利润空间,但中国电商凭借成熟的供应链体系和数字化运营能力,仍有望通过本土化仓储、智能物流调配等手段维持竞争优势。
不过新政实施后,跨境电商行业或将迎来新一轮洗牌,中小型平台可能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
易派国际物流年出货逾万吨,货量排行机场大庄前列,是机场口碑一级代理大庄,经常性促销拓展客户群体,性价比极高,值得您一试。易派国际物流会是忠实可靠的物流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