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新政6月30日生效,跨境卖家遍地无语

“一张发票地址不全,链接全挂、资金冻结,六年心血差点归零。”深圳某3C卖家在社群的吐槽,道出了即将到来的亚马逊新政下,卖家的普遍焦虑。
2025年6月30日,亚马逊一项名为“专门赃物政策”(Stolen Goods Policy)的新规将正式生效。这并非简单的政策重申,而是亚马逊在政府法规压力下,对卖家供应链合法性发起的史上最严苛审查风暴。

距离大限只剩不到一周,Prime Day大促又近在眼前(7月8日开启),卖家们却面临着一场关乎生存的“供应链大考”。
01
新规核心:
穿透式溯源,四大“铁证”缺一不可
新政策的核心,是要求卖家360度无死角证明其销售商品的来源绝对合法,绝非赃物。它强化了现有责任,并将其独立成规,凸显其重要性。关键要求直指“供应链透明化”:
1. 追溯源头,文件闭环:必须提供清晰、完整的供应链文件(如发票、收据),能完整追踪到商品的原始制造商,无论你经过了几级分销。即使你不是直接从制造商拿货,也需要供应商提供其上游的文件。
2. 365天销量匹配:提供的文件必须能覆盖过去365天内在亚马逊所有站点销售该商品的总量。这意味着,小批量试单后的大规模铺货,需要补足所有采购证明。
3. 信息齐全,拒绝模糊:文件必须清晰展示👇
🔸 商品的生产/制造来源地;
🔸 完整的供应链路径(供应商、制造商);
🔸 供应商和原始制造商的有效联系信息(亚马逊保留直接联系验证的权利);
🔸 接受审核的具体ASIN需在文件中清晰标注(如圈出或高亮)。
4. 清晰可见是底线:虽然允许遮盖定价信息,但文件的其余部分(尤其是关键信息)必须清晰可辨,任何模糊、缺失都可能导致审核失败。
02
违规代价:
绝非儿戏,三重打击直击命门
亚马逊明确表示,销售赃物是非法行为,触碰红线的后果极其严重,且叠加生效:
🔸 即刻损失:涉事商品被立即移除下架
🔸 账户危机:销售权限被立即暂停,甚至永久封禁;
🔸 资金冻结:账户资金被冻结,丧失提现资格;
🔸 库存弃置:FBA仓库中的相关库存可能被亚马逊直接弃置,且所有费用由卖家承担;
🔸 法律风险:可能面临品牌方、执法机构或其他权利方的法律追责。
亚马逊此时祭出重拳绝非偶然,跨境知道获悉,在全球监管铁拳落下,美国《INFORM消费者法案》、欧盟及澳洲等地日益严格的电商法规,都在迫使平台加强卖家身份和商品来源验证。新规是亚马逊应对监管的“合规自救”。
此外,如今亚马逊等电商平台的信任已岌岌可危,赃物、假货问题严重侵蚀消费者对平台的信任。数据显示,因商品来源不明引发的投诉和客户流失率持续攀升。新规是亚马逊发起的一场“供应链净化运动”,旨在重塑平台信誉。
03
卖家自救指南:
倒计时6天,分秒必争!
距离6月30日大限仅剩6天,卖家必须采取战时状态,紧急避险:
1. 供应链“大扫除”与“验明正身”:
🔸 高危供应商排查:立即核查所有供应商资质!要求提供有效的营业执照、税号、准确完整的联系信息(地址、电话),对于无法提供、信息模糊或存在疑问的供应商,果断暂停合作,优先保障现有库存的合规性;
🔸 签署合规承诺:要求核心供应商签署《供应链合规承诺书》,明确商品来源合法性及违规赔偿责任,增加法律保障;
🔸 溯源能力验证:确认供应商是否能提供追踪到原始制造商的上游文件(即使你目前不需要,也要确保其具备此能力)。
2. 文件库“闪电”整理与数字化:
🔸 建立ASIN专属档案:为每个活跃ASIN(尤其是热销、高价值、易仿品)建立电子档案库,按类目整理存储——完整发票(含供应商/制造商信息)、授权链(如适用)、物流单据等,确保能在48小时内响应亚马逊的任何审核要求;
🔸 发票是生命线:重点检查现有发票是否符合新规?是否清晰显示供应商/制造商信息、商品信息、数量?能否覆盖365天销量?模糊、缺失、信息不全的发票是“定时炸弹”,立即联系供应商补开或更换合规发票;
🔸 善用工具提效:使用ERP系统的供应商管理、文档管理功能,自动抓取、归档关键文件,减少人工失误,提高调取速度。
3. 高风险SKU“断舍离”与策略调整:
🔸 主动下架“高危品”:对于存在以下问题的商品,立即下架或做好被审核的准备:
来源存疑、无法提供完整溯源文件的;
涉及知名品牌/IP但授权链不完整或模糊的(动漫周边、设计师款等是重灾区);
退货率畸高(如>20%)的商品,易被算法标记为“问题商品”触发审核。
🔸 小批量试单验证:对于电子、奢侈品、大牌周边等高敏感品类,新供应商或新商品,务必采用“小批量试单+严格文件审核”策略,验证通过后再扩大规模;
🔸 欧洲站特别注意:结合GDPR等法规,确保文件中的个人信息处理合规。
4. 申诉准备:黄金72小时应对包
若不慎触发审核且自认合规,务必在收到通知后72小时内提交完整、有力的证据包:
🔸 供应商清晰有效的营业执照、税号副本;
🔸 覆盖审核商品、对应销量、显示完整供应链(供应商、制造商信息)的清晰版发票/收据(高亮ASIN);
🔸 完整的品牌授权书/商标注册证明(如适用);
🔸 ERP系统导出的相关商品库存采购、销售记录截图(佐证365天销量);
🔸 跨境卖家提供对应的海关报关单、物流提单等清关记录(证明合法入境);
🔸 供应商签署的合规承诺书(加分项)。
跨境知道了解,材料齐全、逻辑清晰的申诉,恢复成功率显著提升。
04
长远之道:
合规是未来生存的基石
可以说,当亚马逊开始进入“全链路穿透式监管”时代,合规能力将从“加分项”变为“生死线”。如想在亚马逊平台做得更稳更长久,卖家们可以在经营上做好以下准备:
🔸 设立合规专员/团队:中大型卖家应配置专人负责政策解读、供应商资质动态管理(每季度更新)、文件合规性审查及风险监控(如退货率预警);
🔸 构建“政策雷达”:密切关注亚马逊“受限商品政策”更新、卖家中心公告,加入可靠行业社群获取预警信息。下一个风口浪尖可能是欧洲站GDPR退货条款或美国站DOE能效认证(家电/卫浴类);
🔸 优化供应链结构:逐步向有资质、可溯源、文件规范的一手供应商或品牌方靠拢。考虑“无货源模式”(Dropshipping,需确保供应商能直接合规发货)以降低自身库存风险及合规压力;
🔸 将合规成本纳入定价:将文件管理、供应商审核、潜在合规服务费用纳入成本模型,合理定价。
▪ 最后的话
亚马逊在公告中强调:“销售赃物属于非法行为。”这句话掷地有声。6月30日,对于心存侥幸、供应链薄弱的卖家,可能是“末日审判”;对于早已布局合规、供应链透明的卖家,则是清除劣币、抢占市场的良机。
Prime Day的流量盛宴近在咫尺,但入场券上清晰地印着两个字:合规。这场大考没有补考,唯一的答案就是:证明你的清白。你的供应链,准备好迎接这场“透明风暴”了吗?






















“一张发票地址不全,链接全挂、资金冻结,六年心血差点归零。”深圳某3C卖家在社群的吐槽,道出了即将到来的亚马逊新政下,卖家的普遍焦虑。
2025年6月30日,亚马逊一项名为“专门赃物政策”(Stolen Goods Policy)的新规将正式生效。这并非简单的政策重申,而是亚马逊在政府法规压力下,对卖家供应链合法性发起的史上最严苛审查风暴。

距离大限只剩不到一周,Prime Day大促又近在眼前(7月8日开启),卖家们却面临着一场关乎生存的“供应链大考”。
01
新规核心:
穿透式溯源,四大“铁证”缺一不可
新政策的核心,是要求卖家360度无死角证明其销售商品的来源绝对合法,绝非赃物。它强化了现有责任,并将其独立成规,凸显其重要性。关键要求直指“供应链透明化”:
1. 追溯源头,文件闭环:必须提供清晰、完整的供应链文件(如发票、收据),能完整追踪到商品的原始制造商,无论你经过了几级分销。即使你不是直接从制造商拿货,也需要供应商提供其上游的文件。
2. 365天销量匹配:提供的文件必须能覆盖过去365天内在亚马逊所有站点销售该商品的总量。这意味着,小批量试单后的大规模铺货,需要补足所有采购证明。
3. 信息齐全,拒绝模糊:文件必须清晰展示👇
🔸 商品的生产/制造来源地;
🔸 完整的供应链路径(供应商、制造商);
🔸 供应商和原始制造商的有效联系信息(亚马逊保留直接联系验证的权利);
🔸 接受审核的具体ASIN需在文件中清晰标注(如圈出或高亮)。
4. 清晰可见是底线:虽然允许遮盖定价信息,但文件的其余部分(尤其是关键信息)必须清晰可辨,任何模糊、缺失都可能导致审核失败。
02
违规代价:
绝非儿戏,三重打击直击命门
亚马逊明确表示,销售赃物是非法行为,触碰红线的后果极其严重,且叠加生效:
🔸 即刻损失:涉事商品被立即移除下架
🔸 账户危机:销售权限被立即暂停,甚至永久封禁;
🔸 资金冻结:账户资金被冻结,丧失提现资格;
🔸 库存弃置:FBA仓库中的相关库存可能被亚马逊直接弃置,且所有费用由卖家承担;
🔸 法律风险:可能面临品牌方、执法机构或其他权利方的法律追责。
亚马逊此时祭出重拳绝非偶然,跨境知道获悉,在全球监管铁拳落下,美国《INFORM消费者法案》、欧盟及澳洲等地日益严格的电商法规,都在迫使平台加强卖家身份和商品来源验证。新规是亚马逊应对监管的“合规自救”。
此外,如今亚马逊等电商平台的信任已岌岌可危,赃物、假货问题严重侵蚀消费者对平台的信任。数据显示,因商品来源不明引发的投诉和客户流失率持续攀升。新规是亚马逊发起的一场“供应链净化运动”,旨在重塑平台信誉。
03
卖家自救指南:
倒计时6天,分秒必争!
距离6月30日大限仅剩6天,卖家必须采取战时状态,紧急避险:
1. 供应链“大扫除”与“验明正身”:
🔸 高危供应商排查:立即核查所有供应商资质!要求提供有效的营业执照、税号、准确完整的联系信息(地址、电话),对于无法提供、信息模糊或存在疑问的供应商,果断暂停合作,优先保障现有库存的合规性;
🔸 签署合规承诺:要求核心供应商签署《供应链合规承诺书》,明确商品来源合法性及违规赔偿责任,增加法律保障;
🔸 溯源能力验证:确认供应商是否能提供追踪到原始制造商的上游文件(即使你目前不需要,也要确保其具备此能力)。
2. 文件库“闪电”整理与数字化:
🔸 建立ASIN专属档案:为每个活跃ASIN(尤其是热销、高价值、易仿品)建立电子档案库,按类目整理存储——完整发票(含供应商/制造商信息)、授权链(如适用)、物流单据等,确保能在48小时内响应亚马逊的任何审核要求;
🔸 发票是生命线:重点检查现有发票是否符合新规?是否清晰显示供应商/制造商信息、商品信息、数量?能否覆盖365天销量?模糊、缺失、信息不全的发票是“定时炸弹”,立即联系供应商补开或更换合规发票;
🔸 善用工具提效:使用ERP系统的供应商管理、文档管理功能,自动抓取、归档关键文件,减少人工失误,提高调取速度。
3. 高风险SKU“断舍离”与策略调整:
🔸 主动下架“高危品”:对于存在以下问题的商品,立即下架或做好被审核的准备:
来源存疑、无法提供完整溯源文件的;
涉及知名品牌/IP但授权链不完整或模糊的(动漫周边、设计师款等是重灾区);
退货率畸高(如>20%)的商品,易被算法标记为“问题商品”触发审核。
🔸 小批量试单验证:对于电子、奢侈品、大牌周边等高敏感品类,新供应商或新商品,务必采用“小批量试单+严格文件审核”策略,验证通过后再扩大规模;
🔸 欧洲站特别注意:结合GDPR等法规,确保文件中的个人信息处理合规。
4. 申诉准备:黄金72小时应对包
若不慎触发审核且自认合规,务必在收到通知后72小时内提交完整、有力的证据包:
🔸 供应商清晰有效的营业执照、税号副本;
🔸 覆盖审核商品、对应销量、显示完整供应链(供应商、制造商信息)的清晰版发票/收据(高亮ASIN);
🔸 完整的品牌授权书/商标注册证明(如适用);
🔸 ERP系统导出的相关商品库存采购、销售记录截图(佐证365天销量);
🔸 跨境卖家提供对应的海关报关单、物流提单等清关记录(证明合法入境);
🔸 供应商签署的合规承诺书(加分项)。
跨境知道了解,材料齐全、逻辑清晰的申诉,恢复成功率显著提升。
04
长远之道:
合规是未来生存的基石
可以说,当亚马逊开始进入“全链路穿透式监管”时代,合规能力将从“加分项”变为“生死线”。如想在亚马逊平台做得更稳更长久,卖家们可以在经营上做好以下准备:
🔸 设立合规专员/团队:中大型卖家应配置专人负责政策解读、供应商资质动态管理(每季度更新)、文件合规性审查及风险监控(如退货率预警);
🔸 构建“政策雷达”:密切关注亚马逊“受限商品政策”更新、卖家中心公告,加入可靠行业社群获取预警信息。下一个风口浪尖可能是欧洲站GDPR退货条款或美国站DOE能效认证(家电/卫浴类);
🔸 优化供应链结构:逐步向有资质、可溯源、文件规范的一手供应商或品牌方靠拢。考虑“无货源模式”(Dropshipping,需确保供应商能直接合规发货)以降低自身库存风险及合规压力;
🔸 将合规成本纳入定价:将文件管理、供应商审核、潜在合规服务费用纳入成本模型,合理定价。
▪ 最后的话
亚马逊在公告中强调:“销售赃物属于非法行为。”这句话掷地有声。6月30日,对于心存侥幸、供应链薄弱的卖家,可能是“末日审判”;对于早已布局合规、供应链透明的卖家,则是清除劣币、抢占市场的良机。
Prime Day的流量盛宴近在咫尺,但入场券上清晰地印着两个字:合规。这场大考没有补考,唯一的答案就是:证明你的清白。你的供应链,准备好迎接这场“透明风暴”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