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宣布加税34%及取消T86,卖家该如何破局自救

,选品、合规、物流等官方团队为您保驾护航,打造从 0-1 的转型之路>>>
4月伊始,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一系列关税政策更新让跨境卖家“措手不及”。
1
特朗普关税政策更新
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白宫发布声明,特朗普计划对所有国家征收10%的“基准关税”,此关税于美国东部时间4月5日凌晨0时01分正式生效。不仅如此,对于美国贸易逆差最大的国家,特朗普还准备征收个性化的更高“对等关税”,该关税将于4月9日凌晨0时01分开始实施。
实际上,特朗普此前已对中国加征关税,累计攀升至20%。若“对等关税”政策落地,即额外征收34%关税,那么美国今年对华加征的关税将高达54%。这对从事跨境贸易的卖家而言,无论是直邮模式还是海外仓模式,成本都将大幅上升。
而特朗普的“攻势”并未就此打住。4月7日,他通过社交平台发出威胁,若中国不撤回对美国产品征收的34%报复性关税,美国将对中国商品额外征收50%关税,并表示若中国未能在4月8日前回应,4月9日起便实施此项措施。
2
小额豁免确认取消
当地时间4月2日,特朗普除了宣布“对等关税”政策,还签署了一项对中国跨境电商行业影响深远的行政命令。
自今年2月初相关“闹剧”后,美国正式取消了800美元“小额豁免”关税政策。
新命令规定,自美国东部时间5月2日凌晨起,终止对从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进口的小额包裹的免税待遇。此后,符合条件的货物需缴纳其价值30%或每件25美元(2025年6月1日后增至每件50美元)的关税,取代其他关税。
800美元涵盖了中国跨境电商小包多数类目,此前TEMU、SHEIN等平台凭借T86模式在美国迅速扩张,跨境平台全托管业务也依赖此政策。对资金有限的中小型企业而言,T86模式是打开美国市场的便捷途径。
但政策取消后,T86清关模式失效,直邮跨境电商卖家将面临处理时间延长、申报成本增加、流程复杂化等问题,产品价格优势不再。业内普遍认为,依赖直邮的铺货型及低利润卖家面临较大风险,转型已刻不容缓 。
3
关税政策冲击下,中国出海企业如何应对
关税政策调整对中国出海企业影响深远,企业需重新审视全球化布局。小额直邮包裹免税政策取消、加税及清关成本增加(清关模式从T86转向T11或T01),或将抬高跨境电商平台出口商品价格,影响履约时效与跨境物流货量。面对这一局面,企业可从以下方面应对:
01 本土化运营:考虑在美国注册公司,成为本土企业。如此能合法合规接收从中国出口货物,更利于在美国市场销售。
02 多渠道销售:避免过度依赖单一平台或市场,多平台布局。在增加销量的同时,分散风险,防止主营平台滞销时无其他销售渠道。
03 提高产品附加值:从产品质量、设计、服务等方面入手,提升产品附加值,以缓解成本上升压力。
04 调整定价策略:依据成本变化重新评估定价,确保利润率。同时,寻找更经济高效的物流方案,如利用合作物流公司的税收优惠政策。
05 建立品牌优势:通过品牌建设,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度和忠诚度,减少对价格的依赖,保持竞争力。
06 关注市场与风险预案:小额豁免红利消失利于减少低价恶性竞争。企业要关注市场变化,做好风险预案,拓展多元化市场,降低对单一市场政策变化的依赖。
“关税或许只是账面上的成本数字,但全球化却是关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深刻哲学。”在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中,中国企业唯有更积极主动地投身全球化浪潮,方能铸就更强韧性,提升全球化管理能力,精准捕捉全球市场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