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me Day开局不利?消费额骤降14%!对等关税迎来最后延期?

本土化运营指南&社交媒体营销攻略,低成本获取拉美精准流量>>>
根据彭博社的报道,今年早期的Prime Day销售数据未能达到去年同期的表现。
据Momentum Commerce的数据展现,亚马逊Prime Day凌晨消费额较2024年下降14%。

今年的Prime Day延长至四天,这与往年两天的活动有所不同,使得直接的同比比较变得困难。随着活动的进行,购物者可能在等待更深的折扣。然而,最初的几个小时通常被视为整体表现的关键指标。
根据Tinuiti5月份进行的一项消费者调查,近五分之一的Prime会员(17%)表示,他们计划等到活动后期再进行购买。主要因为今年的Prime Day举办背景较为复杂:
一方面,美国正经历贸易谈判带来的政策不确定性;
另一方面,消费者信心持续走弱,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其对促销活动的参与度和期望值。
分析师正在监测此次销售活动,以获取有关美国经济健康状况的线索。考虑到此处活动为期四天,但这一早期下滑仍然引发了对亚马逊能否实现季度收入和增长目标的担忧。
今年Prime Day活动可能为亚马逊带来214亿美元的商品交易总值(GMV),同比增长约60%。他们指出,今年四天的Prime Day销售可能占亚马逊第三季度GMV的约10%,高于去年的7%。
而这令人失望的销售数据可能导致分析师对财务预测进行下调。
此外,由于强劲的消费者活动是亚马逊零售业务的基石,任何放缓的迹象都可能让消费者感到恐慌,导致他们对预期未来收益的减弱和更广泛经济的潜在放缓。


近年来,亚马逊一直在重新调整Prime Day活动,希望吸引更为谨慎的消费者,并应对来自沃尔玛、塔吉特、TikTok等竞争对手的压力——这些平台也纷纷推出自家版本的折扣日以应战。
2025年这次超长版Prime Day是对关税相关焦虑的直接回应。而相比之下,那些更直接受关税冲击的大型零售商,可能会在这场价格战中落于下风。
亚马逊则可以借助其庞大的物流网络、人工智能购物助手,以及与旅行和外卖服务挂钩的额外福利,在竞争中占得上风。
分析师预计,消费者需求将因延长的折扣期而上升,但MarketWatch的部分调查也显示,在经济忧虑和储蓄倾向的影响下,消费者对Prime Day的兴趣可能有限。
他们还指出了Prime Day的一个关键时间点:7月9日,也就是美国政府对多个国家征收的“对等关税”90天的截止期限。这意味着消费者可能希望在此之前进行囤货。
而根据最新消息得知:特朗普计划签署行政令,延长“对等关税”90天暂缓期,将实施时间推迟到8月1日。
当地时间7月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延长所谓“对等关税”暂缓期,将实施时间从7月9日推迟到8月1日。

特朗普宣称,将从8月1日起对来自14个国家的进口产品征收关税:
日本、韩国、哈萨克斯坦、马来西亚、突尼斯:25%;
波黑、南非:30%;
印度尼西亚:32%;
孟加拉国、塞尔维亚:35%;
柬埔寨、泰国:36%;
老挝、缅甸:40%;
三个月来,美国就加征所谓“对等关税”与多个贸易对象进行谈判,但进度显著不及美方预期。目前仅与英国、越南达成贸易协议,但协议细节仍待敲定,与欧盟、日本、韩国、印度等的谈判进展艰难。
根据中美协议,对中国商品的关税从145%降至30%,而对美国出口商品的关税从125%降至10%。然而,该协议仅暂停提高关税税率90天,而不是彻底取消,并且双方之间仍有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尚未解决。
根据协议,英国维持10%的关税税率,而越南则将46%的关税税率改为对越南出口征收20%的关税,对“转运”征收40%的关税。
而据新华社华盛顿7月8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真实社交”上说,截止日期为8月1日的“对等关税”暂缓期不会再延长。
👉特朗普在上述社交媒体的帖子里写道:
“根据昨天发给各国的信函,以及今天、明天和接下来一段时间内将要发送的信函,关税将于2025年8月1日开始支付。目前为止,该日期没有变化,以后也不会改变。换句话说,所有(关税)款项将应于2025年8月1日起支付——不予延期。”
据美国彭博社报道,经济学家分析称,
特朗普此举可能是为了“挽救”年底的圣诞节,减轻关税政策在购物旺季对美国物价的影响。
瑞银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保罗·多诺万(Paul Donovan)表示,
特朗普政府已征收的10%基准关税将导致美国7月和8月通货膨胀上涨,但对特定国家征收的额外关税可能要到“很长一段时间”以后才会影响到所有美国消费者。
多诺万说:“当你把货物运到美国的时候,你已经通过了整个供应链,很多零售商已经为圣诞购物季提前下订单了。显然,这将一定程度上减轻下半年美国消费者遭受的冲击。”
虽然2025年Prime Day亚马逊早期销售显露疲态,叠加特朗普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消费者价格敏感度激增。
但卖家仍可以可利用AI购物助手提升互动,制定差异化促销;同步布局TikTok、Temu等多平台,精准把握Z世代需求。
未来政策变动将持续冲击消费信心与选品策略,卖家必须密切监测环境,灵活调整以在波动中求增长。






















根据彭博社的报道,今年早期的Prime Day销售数据未能达到去年同期的表现。
据Momentum Commerce的数据展现,亚马逊Prime Day凌晨消费额较2024年下降14%。

今年的Prime Day延长至四天,这与往年两天的活动有所不同,使得直接的同比比较变得困难。随着活动的进行,购物者可能在等待更深的折扣。然而,最初的几个小时通常被视为整体表现的关键指标。
根据Tinuiti5月份进行的一项消费者调查,近五分之一的Prime会员(17%)表示,他们计划等到活动后期再进行购买。主要因为今年的Prime Day举办背景较为复杂:
一方面,美国正经历贸易谈判带来的政策不确定性;
另一方面,消费者信心持续走弱,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其对促销活动的参与度和期望值。
分析师正在监测此次销售活动,以获取有关美国经济健康状况的线索。考虑到此处活动为期四天,但这一早期下滑仍然引发了对亚马逊能否实现季度收入和增长目标的担忧。
今年Prime Day活动可能为亚马逊带来214亿美元的商品交易总值(GMV),同比增长约60%。他们指出,今年四天的Prime Day销售可能占亚马逊第三季度GMV的约10%,高于去年的7%。
而这令人失望的销售数据可能导致分析师对财务预测进行下调。
此外,由于强劲的消费者活动是亚马逊零售业务的基石,任何放缓的迹象都可能让消费者感到恐慌,导致他们对预期未来收益的减弱和更广泛经济的潜在放缓。


近年来,亚马逊一直在重新调整Prime Day活动,希望吸引更为谨慎的消费者,并应对来自沃尔玛、塔吉特、TikTok等竞争对手的压力——这些平台也纷纷推出自家版本的折扣日以应战。
2025年这次超长版Prime Day是对关税相关焦虑的直接回应。而相比之下,那些更直接受关税冲击的大型零售商,可能会在这场价格战中落于下风。
亚马逊则可以借助其庞大的物流网络、人工智能购物助手,以及与旅行和外卖服务挂钩的额外福利,在竞争中占得上风。
分析师预计,消费者需求将因延长的折扣期而上升,但MarketWatch的部分调查也显示,在经济忧虑和储蓄倾向的影响下,消费者对Prime Day的兴趣可能有限。
他们还指出了Prime Day的一个关键时间点:7月9日,也就是美国政府对多个国家征收的“对等关税”90天的截止期限。这意味着消费者可能希望在此之前进行囤货。
而根据最新消息得知:特朗普计划签署行政令,延长“对等关税”90天暂缓期,将实施时间推迟到8月1日。
当地时间7月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延长所谓“对等关税”暂缓期,将实施时间从7月9日推迟到8月1日。

特朗普宣称,将从8月1日起对来自14个国家的进口产品征收关税:
日本、韩国、哈萨克斯坦、马来西亚、突尼斯:25%;
波黑、南非:30%;
印度尼西亚:32%;
孟加拉国、塞尔维亚:35%;
柬埔寨、泰国:36%;
老挝、缅甸:40%;
三个月来,美国就加征所谓“对等关税”与多个贸易对象进行谈判,但进度显著不及美方预期。目前仅与英国、越南达成贸易协议,但协议细节仍待敲定,与欧盟、日本、韩国、印度等的谈判进展艰难。
根据中美协议,对中国商品的关税从145%降至30%,而对美国出口商品的关税从125%降至10%。然而,该协议仅暂停提高关税税率90天,而不是彻底取消,并且双方之间仍有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尚未解决。
根据协议,英国维持10%的关税税率,而越南则将46%的关税税率改为对越南出口征收20%的关税,对“转运”征收40%的关税。
而据新华社华盛顿7月8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真实社交”上说,截止日期为8月1日的“对等关税”暂缓期不会再延长。
👉特朗普在上述社交媒体的帖子里写道:
“根据昨天发给各国的信函,以及今天、明天和接下来一段时间内将要发送的信函,关税将于2025年8月1日开始支付。目前为止,该日期没有变化,以后也不会改变。换句话说,所有(关税)款项将应于2025年8月1日起支付——不予延期。”
据美国彭博社报道,经济学家分析称,
特朗普此举可能是为了“挽救”年底的圣诞节,减轻关税政策在购物旺季对美国物价的影响。
瑞银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保罗·多诺万(Paul Donovan)表示,
特朗普政府已征收的10%基准关税将导致美国7月和8月通货膨胀上涨,但对特定国家征收的额外关税可能要到“很长一段时间”以后才会影响到所有美国消费者。
多诺万说:“当你把货物运到美国的时候,你已经通过了整个供应链,很多零售商已经为圣诞购物季提前下订单了。显然,这将一定程度上减轻下半年美国消费者遭受的冲击。”
虽然2025年Prime Day亚马逊早期销售显露疲态,叠加特朗普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消费者价格敏感度激增。
但卖家仍可以可利用AI购物助手提升互动,制定差异化促销;同步布局TikTok、Temu等多平台,精准把握Z世代需求。
未来政策变动将持续冲击消费信心与选品策略,卖家必须密切监测环境,灵活调整以在波动中求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