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新规背后:270天库存清理令,卖家如何“活下去”?

欧洲大卖流量突围秘诀+本土化运营指南,超全欧洲本土平台资源链接>>>
日期 | 2025年3月12日
今天,亚马逊的一纸通知再次让卖家圈炸开了锅——自2025年4月4日起,所有在亚马逊运营中心存放超过270天的超龄库存将被强制移除。这一政策比此前的365天期限直接缩短了近三个月,堪称“库存绞杀令”。卖家们哀嚎:“这不仅是仓储费的暴击,更是生死存亡的考验!”

一、亚马逊为何“痛下杀手”?
1. 仓储资源优化:清退滞销品,腾笼换鸟
亚马逊的仓库容量有限,尤其在销售旺季(如黑五、Prime Day)前,平台需要腾出空间给热销商品。超龄库存长期占用资源,不仅影响周转效率,还会推高亚马逊自身的运营成本。缩短存放期限,本质是倒逼卖家加速“清仓”,实现资源的最优分配。
2. 倒逼卖家升级:从“铺货”到“精细化运营”
过去,许多卖家依赖“广撒网”模式,大量备货却忽视周转效率。新规下,滞销商品将直接面临被移除或高额附加费的压力,迫使卖家转向数据驱动的精准选品和库存管理,淘汰低效运营者。
3. 平台合规化:风险转嫁与成本控制
近年来,全球经济波动导致消费疲软,大量滞销库存推高了亚马逊的仓储成本和通胀压力。通过政策调整,亚马逊将库存积压的风险转嫁给卖家,同时通过附加费增加收入,缓解自身压力。
二、谁将沦为“重灾区”?
季节性产品卖家:如节日装饰、应季服饰,若未能在销售窗口期清货,将面临库存“烂尾”风险。
长尾商品经营者:小众、低频商品周转率低,极易触达270天红线。
新手卖家:缺乏库存管理经验,备货盲目性高,可能因滞销直接“血本无归”。

三、卖家自救指南:3步逃离“清退名单”
1. 紧急排查库存,设置“禁用自动移除”
在4月4日前,登录卖家后台,进入【设置】→【亚马逊物流】→【可售商品自动设置】,选择“禁用”自动移除功能。此举可避免库存被强制清理,但需承担按月递增的长期仓储附加费。
2. 加速清货:断臂求生or价值回收
低价甩卖:通过促销、Coupon、站外引流快速回血。
批量清货:符合条件的产品可通过亚马逊清货计划回收5%-20%货值。
第三方渠道:如Outlet、折扣平台、本地批发商,减少损失。
3. 长期策略:用数据“武装”库存管理
工具赋能:如ERP,实时监控库龄、滞销预警,通过多维度分析(库龄分布、销售速率)优化补货节奏。
动态备货:结合历史销售数据和市场趋势,采用“小批量、多频次”的柔性供应链模式。
IPI考核升级:亚马逊每月评估库存绩效,高分卖家可获更多库容。需减少冗余库存,提升动销率。
四、写在最后:库存管理的“生死哲学”
亚马逊的每一次政策调整,都是一次行业洗牌。从365天到270天,不仅是数字的变化,更是平台对卖家运营能力的筛选——“快鱼吃慢鱼”的时代已来。
对卖家而言,库存管理不再是简单的“囤货-销售”,而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存游戏。唯有将库存转化为流动的“现金”,才能在这场博弈中活下来。
“要么优化库存,要么被库存优化。” 这句话,从未如此真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