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瓜!亚马逊大卖自毁2千万库存怒撕跟卖

本土化运营指南&社交媒体营销攻略,低成本获取拉美精准流量>>>





主图变骂战图,核心链接全沦陷
据了解,该链接归属于“Patoolio”品牌,运营者是一家来自深圳的公司。
这款高压清洗机月销量达2000+,小类排名第17,毛利率72%,是名副其实的爆款。
此次被篡改的主图内容包括“宁波某Dgivo*品牌,喜欢恶意竞争让你出名哈”“下半年啥也不干陪你玩”“2000万库存不要了,跳之前能带走几个也不亏”等,甚至还有比较难听的脏话。
目前,涉事卖家店铺中所有在售链接均被批量修改为类似的骂战图状态,其产品详情页也全是指责对手恶意竞争的话语,标题改为“真正的高压清洁机专家:Patoolio”,五点描述中更是反复强调“高压清洗机,请确认卖家是PATOOLIODIRECT”。
据多名卖家反馈,跟卖“宁波某Dgivo*品牌”的账号公司地址位于浙江温州,但名称包含“义乌”字样。该账号专盯高客单价品类,横跨高压清洗机、泳池泵、婴儿泳池浮床、电动办公桌等多个类目,跟卖范围广泛。此次事件曝光后,该跟卖账号的几个重要产品链接也已阵亡,显示不可售状态。
跟卖问题的严重性
跟卖行为在跨境电商领域早已屡见不鲜,尽管亚马逊平台规则允许跟卖机制存在,但多数卖家深恶痛绝,认为其严重扰乱市场秩序、损害原创卖家利益。
此次事件并非行业孤例,此前就有卖家因跟卖者恶意投诉导致Listing被下架,损失超百万;也有卖家因跟卖者批量差评导致销量下降50%;还有卖家收到跟卖者索要高额“保护费”的邮件……甚至还有因跟卖引发的命案,2023年,一个专做跟卖的老巢被人上门“一锅端”,2022年,在深圳坂田,某跟卖公司的负责人被别人找上门“爆头”,2020年,某湖南籍卖家,因为跟卖别人,被砍断了手!
卖家的无奈与反思
对于此次“Patoolio Direct”的极端反击行为,有卖家表示惋惜:“高客单价链接从零养起来本就不易,这种自损一千的做法太可惜,治跟卖有很多正规途径。”但也有卖家坦言:“被跟卖过的都懂,频繁投诉无果后,这种决绝的反击或许是被逼到死角的无奈之举。”
涉事卖家“Patoolio Direct”目前美国站的注册商标(R标)还没下来,也没有好好利用亚马逊的透明计划,因此被跟卖店铺钻到了空子。
事实上,面对跟卖问题,卖家仍需保持理性,通过合法合规渠道维护权益。一方面可以借助亚马逊的政策保护,如加入品牌卖家,利用透明计划(Amazon Transparency)为产品分配唯一防伪条形码,零容忍计划(Amazon Project Zero)让品牌方自行删除假冒Listing,独家计划(Amazon Exclusives)则彻底防止被跟卖。
如果已经被跟卖,卖家们可以给跟卖卖家发警告信,或者直接向亚马逊平台进行举报,Test Buy 是亚马逊官方认可的投诉方式。另一方面,卖家们需要学会打造产品差异化,规避同质化竞争,从而摆脱价格战,建立品牌壁垒。
此次“Patoolio Direct”与“宁波某Dgivo*品牌”的冲突,无疑是一场两败俱伤的战斗。对于广大亚马逊卖家来说,这是一记警钟。
在面对跟卖等恶意竞争行为时,要提前布局,做好品牌保护,合理利用平台规则和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希望所有卖家都能从这次事件中吸取教训,不要重蹈覆辙。



























主图变骂战图,核心链接全沦陷
据了解,该链接归属于“Patoolio”品牌,运营者是一家来自深圳的公司。
这款高压清洗机月销量达2000+,小类排名第17,毛利率72%,是名副其实的爆款。
此次被篡改的主图内容包括“宁波某Dgivo*品牌,喜欢恶意竞争让你出名哈”“下半年啥也不干陪你玩”“2000万库存不要了,跳之前能带走几个也不亏”等,甚至还有比较难听的脏话。
目前,涉事卖家店铺中所有在售链接均被批量修改为类似的骂战图状态,其产品详情页也全是指责对手恶意竞争的话语,标题改为“真正的高压清洁机专家:Patoolio”,五点描述中更是反复强调“高压清洗机,请确认卖家是PATOOLIODIRECT”。
据多名卖家反馈,跟卖“宁波某Dgivo*品牌”的账号公司地址位于浙江温州,但名称包含“义乌”字样。该账号专盯高客单价品类,横跨高压清洗机、泳池泵、婴儿泳池浮床、电动办公桌等多个类目,跟卖范围广泛。此次事件曝光后,该跟卖账号的几个重要产品链接也已阵亡,显示不可售状态。
跟卖问题的严重性
跟卖行为在跨境电商领域早已屡见不鲜,尽管亚马逊平台规则允许跟卖机制存在,但多数卖家深恶痛绝,认为其严重扰乱市场秩序、损害原创卖家利益。
此次事件并非行业孤例,此前就有卖家因跟卖者恶意投诉导致Listing被下架,损失超百万;也有卖家因跟卖者批量差评导致销量下降50%;还有卖家收到跟卖者索要高额“保护费”的邮件……甚至还有因跟卖引发的命案,2023年,一个专做跟卖的老巢被人上门“一锅端”,2022年,在深圳坂田,某跟卖公司的负责人被别人找上门“爆头”,2020年,某湖南籍卖家,因为跟卖别人,被砍断了手!
卖家的无奈与反思
对于此次“Patoolio Direct”的极端反击行为,有卖家表示惋惜:“高客单价链接从零养起来本就不易,这种自损一千的做法太可惜,治跟卖有很多正规途径。”但也有卖家坦言:“被跟卖过的都懂,频繁投诉无果后,这种决绝的反击或许是被逼到死角的无奈之举。”
涉事卖家“Patoolio Direct”目前美国站的注册商标(R标)还没下来,也没有好好利用亚马逊的透明计划,因此被跟卖店铺钻到了空子。
事实上,面对跟卖问题,卖家仍需保持理性,通过合法合规渠道维护权益。一方面可以借助亚马逊的政策保护,如加入品牌卖家,利用透明计划(Amazon Transparency)为产品分配唯一防伪条形码,零容忍计划(Amazon Project Zero)让品牌方自行删除假冒Listing,独家计划(Amazon Exclusives)则彻底防止被跟卖。
如果已经被跟卖,卖家们可以给跟卖卖家发警告信,或者直接向亚马逊平台进行举报,Test Buy 是亚马逊官方认可的投诉方式。另一方面,卖家们需要学会打造产品差异化,规避同质化竞争,从而摆脱价格战,建立品牌壁垒。
此次“Patoolio Direct”与“宁波某Dgivo*品牌”的冲突,无疑是一场两败俱伤的战斗。对于广大亚马逊卖家来说,这是一记警钟。
在面对跟卖等恶意竞争行为时,要提前布局,做好品牌保护,合理利用平台规则和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希望所有卖家都能从这次事件中吸取教训,不要重蹈覆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