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罗马仕“翻车”之鉴:企业出海这些认证不做真的不行!

本土化运营指南&社交媒体营销攻略,低成本获取拉美精准流量>>>
仅21天!罗马仕已宣布全面停工停产
2025年,充电宝行业风云突变。
7月7日凌晨1点23分,罗马仕全体员工在微信群收到《关于公司全面停工停产6个月的通知》,这家年销曾达20亿的充电宝巨头,一夜之间按下暂停键,而导火索竟是一批“不起眼”的问题电芯。
时间回溯到6月16日,罗马仕官方宣布召回3款20000mAh充电宝,共49.17万台,原因是部分电芯原材料有缺陷,可能引发过热、起火等安全事故。这一召回行动,瞬间引发物流阻断、平台下架、认证暂停等多重连锁反应。
事实上,这场爆雷暴露的远不止电芯问题。
●多所高校早前就已发布禁用通告;
●3月香港航空航班迫降事故初步调查也关联其充电宝热失控;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官网标注多款产品3C状态为“暂停”或“撤销”;
●抖音旗舰店紧急下架,其他平台仍在销售,合规性饱受质疑。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召回风波未平,安克创新于6月20日宣布主动召回186万部存在安全风险的基础款移动电源。
随后,小米、绿联、倍思等知名品牌也相继卷入3C认证被召回的风波。此次事件堪称近年来消费电子领域的一次“合规滑铁卢”。
与此同时,海外市场对中国充电宝的监管也在持续收紧。电池产品要走向海外,必须成功突破重重认证关卡。

CE认证
“CE”标志是安全认证标志,贴有该标志的产品可在欧盟各成员国自由销售,无需逐个符合成员国要求,堪称商品在欧盟流通的“通行证”。
不过,CE标志并非质量认证,而是制造商对产品符合欧盟指令的自我声明,是进入欧洲市场的“护照”。不少销往欧盟国家的充电宝上就有它,而且,东南亚部分国家也认可CE标准。
做CE认证也有不少“坑”要避开:
01 别误把DOC当COC用,否则海关会以“证书无效”扣货,像玩具、电子类就得做COC,DOC只适合低风险商品;
02 证书过期要及时更新,欧盟标准2 - 3年一变,2022年义乌一卖家就因用旧标准,5万件玩具被召回;
03 找认证机构要谨慎,需查其NB编号是否在欧盟官网公示;
04 别漏做附加认证,德国要GS认证,法国需NF标志,REACH检测所有产品都得做!

ROHS 认证
RoHS认证是欧盟制定的一项重要标准,自2006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
与3C、CE、FCC等认证有所不同,RoHS认证聚焦于环保领域,它严格限制电子电气产品中铅、汞、镉等有害物质的含量,全力保护人体健康与环境安全。
同时,RoHS认证也是电子产品进入欧盟市场的准入门槛,未通过该认证的相关电子产品,将无法在欧盟国家合法销售。

欧盟电池法
2025年8月18日,欧盟电池法将正式生效。
按照新规,销往欧盟的电池产品需提前完成注册,并上传合规信息,涵盖电池法EPR注册、注册号上传,以及准时申报并缴纳生态费用等环节。
目前,Temu、亚马逊、速卖通、TikTok Shop等平台已向卖家发出通知,要求尽快上传电池法EPR注册号,逾期未上传,产品将面临下架处理。
美国作为全球首屈一指的最大电商市场,在2024年,其电商销售额一举突破8750亿美元大关。
鉴于市场规模庞大且消费群体对产品品质与安全高度关注,美国对于电子设备的安全以及电磁兼容方面,有着极为严苛的要求。

FCC认证
FCC认证是满足电磁兼容性的法定门槛,要是充电宝具备无线充电功能,还得额外满足特定的无线发射要求,亚马逊美国站更是强制要求卖家提供相关认证文件。

UL2056认证
UL2056认证堪称移动电源进入美国市场的安全“通行证”,其中直插式充电宝还需满足其他相应标准。此外,在通过空运或海运出口充电宝时,UN38.3认证和MSDS文件缺一不可,前者用于验证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后者则能详细说明产品特性,为安全运输提供有力保障。
合规不是成本,是风险防火墙,是品牌护城河。否则即便此刻销量如日中天、业务蒸蒸日上,也可能在短短数日之内,因突发的合规风险而大厦将倾、全盘皆输。






















仅21天!罗马仕已宣布全面停工停产
2025年,充电宝行业风云突变。
7月7日凌晨1点23分,罗马仕全体员工在微信群收到《关于公司全面停工停产6个月的通知》,这家年销曾达20亿的充电宝巨头,一夜之间按下暂停键,而导火索竟是一批“不起眼”的问题电芯。
时间回溯到6月16日,罗马仕官方宣布召回3款20000mAh充电宝,共49.17万台,原因是部分电芯原材料有缺陷,可能引发过热、起火等安全事故。这一召回行动,瞬间引发物流阻断、平台下架、认证暂停等多重连锁反应。
事实上,这场爆雷暴露的远不止电芯问题。
●多所高校早前就已发布禁用通告;
●3月香港航空航班迫降事故初步调查也关联其充电宝热失控;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官网标注多款产品3C状态为“暂停”或“撤销”;
●抖音旗舰店紧急下架,其他平台仍在销售,合规性饱受质疑。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召回风波未平,安克创新于6月20日宣布主动召回186万部存在安全风险的基础款移动电源。
随后,小米、绿联、倍思等知名品牌也相继卷入3C认证被召回的风波。此次事件堪称近年来消费电子领域的一次“合规滑铁卢”。
与此同时,海外市场对中国充电宝的监管也在持续收紧。电池产品要走向海外,必须成功突破重重认证关卡。

CE认证
“CE”标志是安全认证标志,贴有该标志的产品可在欧盟各成员国自由销售,无需逐个符合成员国要求,堪称商品在欧盟流通的“通行证”。
不过,CE标志并非质量认证,而是制造商对产品符合欧盟指令的自我声明,是进入欧洲市场的“护照”。不少销往欧盟国家的充电宝上就有它,而且,东南亚部分国家也认可CE标准。
做CE认证也有不少“坑”要避开:
01 别误把DOC当COC用,否则海关会以“证书无效”扣货,像玩具、电子类就得做COC,DOC只适合低风险商品;
02 证书过期要及时更新,欧盟标准2 - 3年一变,2022年义乌一卖家就因用旧标准,5万件玩具被召回;
03 找认证机构要谨慎,需查其NB编号是否在欧盟官网公示;
04 别漏做附加认证,德国要GS认证,法国需NF标志,REACH检测所有产品都得做!

ROHS 认证
RoHS认证是欧盟制定的一项重要标准,自2006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
与3C、CE、FCC等认证有所不同,RoHS认证聚焦于环保领域,它严格限制电子电气产品中铅、汞、镉等有害物质的含量,全力保护人体健康与环境安全。
同时,RoHS认证也是电子产品进入欧盟市场的准入门槛,未通过该认证的相关电子产品,将无法在欧盟国家合法销售。

欧盟电池法
2025年8月18日,欧盟电池法将正式生效。
按照新规,销往欧盟的电池产品需提前完成注册,并上传合规信息,涵盖电池法EPR注册、注册号上传,以及准时申报并缴纳生态费用等环节。
目前,Temu、亚马逊、速卖通、TikTok Shop等平台已向卖家发出通知,要求尽快上传电池法EPR注册号,逾期未上传,产品将面临下架处理。
美国作为全球首屈一指的最大电商市场,在2024年,其电商销售额一举突破8750亿美元大关。
鉴于市场规模庞大且消费群体对产品品质与安全高度关注,美国对于电子设备的安全以及电磁兼容方面,有着极为严苛的要求。

FCC认证
FCC认证是满足电磁兼容性的法定门槛,要是充电宝具备无线充电功能,还得额外满足特定的无线发射要求,亚马逊美国站更是强制要求卖家提供相关认证文件。

UL2056认证
UL2056认证堪称移动电源进入美国市场的安全“通行证”,其中直插式充电宝还需满足其他相应标准。此外,在通过空运或海运出口充电宝时,UN38.3认证和MSDS文件缺一不可,前者用于验证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后者则能详细说明产品特性,为安全运输提供有力保障。
合规不是成本,是风险防火墙,是品牌护城河。否则即便此刻销量如日中天、业务蒸蒸日上,也可能在短短数日之内,因突发的合规风险而大厦将倾、全盘皆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