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拼多多入局跨境,9月1日正式开放入驻

最近被刷爆朋友圈的内容是拼多多要入局跨境电商平台。现在拼多多还只是准备阶段,预估时间要到9月1号才能开放入驻。最近太多的卖家想做拼多多跨境电商平台,小通带大家了解一下跨境拼多多是怎么样的。
拼多多有什么新机遇呢?
❖
1、跨境电商大环境已经处在转型阶段,目标是找更好的平台
2、不少的跨境电商的平台流量和订单都在跌,但卖家的增长意愿很明显
3、拼多多在国内有众多的卖家群体,关注度自然就高很多
首站出海-美国
拼多多出海,选择美国作为第一个攻占的市场。淘宝所有者阿里巴巴于 2010 年推出全球速卖通,目前将俄罗斯视为其主要市场;微信所有者腾讯持有 Sea 18.7% 的股份,后者经营着东南亚电子商务公司 Shopee;京东投资了印尼购物平台Tokopedia、越南购物平台Tiki,并与泰国零售集团Central Group成立JD Central;TikTok Shop是字节跳动推出的电商模式,也已将重点放在英国和几个东南亚国家。
什么原因选择第一站美国?
据《晚点 LatePost》报道,拼多多公司跨境电商项目负责人在内部曾表示,东南亚市场的电商竞争过于猛烈。
拼多多作为后来者,将目光投向了美国——这个市场在 2020 年拥有 17.5 万亿美元的购买力,无疑是全球最强劲的市场。2021 年,美国人的在线支出仅占 14.2%,而中国为 24.5%。
对于这样的市场概况足以让一些电商企业都感到有看头有新的希望,但进入美国意味着要与全球电商巨头亚马逊竞争。亚马逊自 1994 年起便深深扎根于美国,更是占据了美国电商市场41%的份额。
用脑袋可以想想,第一站选择与巨头面对面的压力有多大,拼多多的跨境电商项目,在内部被称为“ X 项目”,在内部和公众中都高度保密。但看拼多多的历史或许可以让我们窥见它的未来。
成立于 2015 年,最开始淘宝和京东已经牢牢掌握了中国的网购市场,拼多多在短短 6 年内就成为淘宝强有力的对手。2021年,拼多多的年度活跃买家超过7.884亿,而阿里巴巴的淘宝和天猫则有7.79亿活跃买家。
拼多多能在中国起来归咎于两个因素——对价格敏感消费者的低价商品,以及微信分流的大量流量。拼多多顶住了一个淘宝和京东之前忽视的市场——中国郊区和农村地区服务不足的低收入消费者,也可以说“下沉市场”,这个词通常指的是二线以下的市场。
在欧美日渐流行的服装购物平台SheIn已经向其他电商证明了低价商品的魅力。在后疫情时代,随着全球经济低迷,拼多多或许正是以低价策略出击的最佳时机。
此外,像拼多多在中国招募中小商家一样,其跨境平台将为商家提供“0入会费、0佣金”,这对于被亚马逊的运营成本“压垮”的卖家来说是具有诱惑力的。相对比其他的平台一套流程下来整体成本会低很多呢!
跨境电商是个香馍馍?
拼多多一直深耕国内下沉市场多年,也深知低价、算法、裂变的玩法。
这次拼多多招商的品类主要是:服饰鞋包、箱包配饰、家具家居园艺、美妆、3C数码等类目的商家或工厂。模式和多多买菜差不多,直接入他们国内仓,账期大概15天左右,运营技巧可能会低一些,这一点和SHEIN类似。
但是致命的一个问题:——流量。在中国,拼多多很大程度上依赖微信的流量,通过“分享产品链接到你的群聊,获得折扣”等机制。随后,拼多多用户自愿成为其推广者。
现实这种策略在美国很难复制。SheIn 是 2011 年第一批使用网红或 KOL 的公司之一,也是 2013 年 Pinterest 的首批用户之一。利用早期的网红经济并建立品牌知名度——现在,70% 的消费者通过自发搜索 SheIn 来浏览 SheIn 的网站。
但如今流量成本已经已经攀升不少了,拼多多要想新建一个电商平台,投入要远比当年SheIn投入来的多。以谷歌和 Facebook 为例,据 LatePost 援引一位跨境卖家的话说,在美国,CPS(每笔订单用户成本)约为 20 美元,东南亚就低很多为5至8美元。
但不管拼多多“远征”成功与否,都为国货走出国门贡献了力量。这点是毋庸置疑的,支持国货呢。
实际上,海外仍然存在很多机会,国内的产品体验基本上是碾压海外的。但是不论是平台还是卖家出海的难度都在攀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