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挤亚马逊、Temu了!美国这个平台利润更高(支持自发货)

最近和几个做美区跨境电商的朋友聊天,大家普遍倒苦水:“亚马逊卷到怀疑人生,独立站引流像大海捞针,Temu压价压到没利润……现在还能去哪找增量?”
芒果酱还是从卖家沟通中get到了一个蓝海平台:Walmart!沃尔玛电商正以惊人速度开辟一条高增长赛道。(看到最后,才有收获)

一、为什么说它是“唯一蓝海”?
亚马逊占美区电商41%的市场份额(eMarketer 2024),但早已不是“中小卖家的天堂”。
头部卖家占据70%以上流量,新链接冷启动平均需要3-6个月,广告ACoS(广告销售成本)普遍在40%以上。
SHEIN、Temu靠“低价+社媒裂变”抢流量,但获客成本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据Sensor Tower的数据,2025年5月,Temu美国日活用户较3月份下降了58%。
其他平台如eBay流量老化,用户年龄层偏大;Target主打“精品超市”,对选品要求极高;Wayfair聚焦家居,品类天花板明显……
而沃尔玛呢?
咱们先来看下华泰证券出具的财年数据,表中Walmart电商收入远高于Temu,仅次于亚马逊。

虽然,2024年沃尔玛的市场份额仅为8.4%,但沃尔玛的用户画像和亚马逊形成了鲜明互补。
亚马逊用户更“价格敏感”,追求“极致性价比”。
而沃尔玛用户则是“家庭消费决策者”,更看重“性价比+品质感”(比如会为“无添加儿童零食”“耐用小家电”支付10%-15%的溢价)。
换句话说,沃尔玛的用户不是被亚马逊“抢走”的,而是被“激活”的新流量。
这一点从沃尔玛商家得到了证实,他们普遍表示做沃尔玛利润不错。
根据Marketplace Pulse报告显示,仅在2025年的前五个月,沃尔玛电商平台的第三方卖家数量就将增加30%,在短短五个月内新增了4.4万名卖家,其中绝大部分卖家来自中国,约占近60%(超2.6万名)

二、沃尔玛的“蓝海”密码!
对于咱们跨境卖家来说,沃尔玛的“友好点”主要有三个:
沃尔玛的流量分配逻辑更像“线下超市”:用户搜索关键词时,平台会优先展示“高复购率+高好评率”的新品,而不是单纯拼“销量权重”。
综合高频必需品消费与高收入群体增长的影响,沃尔玛美国用户的年均消费频次约12-15次(亚马逊约10-12次),客单价约$50-$55(亚马逊约$45-$50)。
更关键的是,Walmart用户中,35-54岁家庭主妇占比超50%——这类用户一旦认可品牌,复购周期能稳定在2-3个月,非常适合做“私域沉淀”(比如通过EDM推送新品)。
对比亚马逊的“严格审核+封店风险”,沃尔玛的入驻流程更简单:中国卖家用公司执照+法人身份证,最快7天就能下店。
违规处罚也更“透明”——比如轻微侵权只会下架链接,不会直接封店(前提是配合整改)。
🌟支持自发货,沃尔玛给到了商家更灵活的发货方式,入仓还是自发都可以。
最后说句大实话:蓝海不等人,现在入场刚好。
如果你正在寻找第二增长曲线,那么沃尔玛真的值得试试。
毕竟,在美区电商这个“存量市场”里,能保持年20%以上增速的平台,本身就是“蓝海”的证明。






















最近和几个做美区跨境电商的朋友聊天,大家普遍倒苦水:“亚马逊卷到怀疑人生,独立站引流像大海捞针,Temu压价压到没利润……现在还能去哪找增量?”
芒果酱还是从卖家沟通中get到了一个蓝海平台:Walmart!沃尔玛电商正以惊人速度开辟一条高增长赛道。(看到最后,才有收获)

一、为什么说它是“唯一蓝海”?
亚马逊占美区电商41%的市场份额(eMarketer 2024),但早已不是“中小卖家的天堂”。
头部卖家占据70%以上流量,新链接冷启动平均需要3-6个月,广告ACoS(广告销售成本)普遍在40%以上。
SHEIN、Temu靠“低价+社媒裂变”抢流量,但获客成本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据Sensor Tower的数据,2025年5月,Temu美国日活用户较3月份下降了58%。
其他平台如eBay流量老化,用户年龄层偏大;Target主打“精品超市”,对选品要求极高;Wayfair聚焦家居,品类天花板明显……
而沃尔玛呢?
咱们先来看下华泰证券出具的财年数据,表中Walmart电商收入远高于Temu,仅次于亚马逊。

虽然,2024年沃尔玛的市场份额仅为8.4%,但沃尔玛的用户画像和亚马逊形成了鲜明互补。
亚马逊用户更“价格敏感”,追求“极致性价比”。
而沃尔玛用户则是“家庭消费决策者”,更看重“性价比+品质感”(比如会为“无添加儿童零食”“耐用小家电”支付10%-15%的溢价)。
换句话说,沃尔玛的用户不是被亚马逊“抢走”的,而是被“激活”的新流量。
这一点从沃尔玛商家得到了证实,他们普遍表示做沃尔玛利润不错。
根据Marketplace Pulse报告显示,仅在2025年的前五个月,沃尔玛电商平台的第三方卖家数量就将增加30%,在短短五个月内新增了4.4万名卖家,其中绝大部分卖家来自中国,约占近60%(超2.6万名)

二、沃尔玛的“蓝海”密码!
对于咱们跨境卖家来说,沃尔玛的“友好点”主要有三个:
沃尔玛的流量分配逻辑更像“线下超市”:用户搜索关键词时,平台会优先展示“高复购率+高好评率”的新品,而不是单纯拼“销量权重”。
综合高频必需品消费与高收入群体增长的影响,沃尔玛美国用户的年均消费频次约12-15次(亚马逊约10-12次),客单价约$50-$55(亚马逊约$45-$50)。
更关键的是,Walmart用户中,35-54岁家庭主妇占比超50%——这类用户一旦认可品牌,复购周期能稳定在2-3个月,非常适合做“私域沉淀”(比如通过EDM推送新品)。
对比亚马逊的“严格审核+封店风险”,沃尔玛的入驻流程更简单:中国卖家用公司执照+法人身份证,最快7天就能下店。
违规处罚也更“透明”——比如轻微侵权只会下架链接,不会直接封店(前提是配合整改)。
🌟支持自发货,沃尔玛给到了商家更灵活的发货方式,入仓还是自发都可以。
最后说句大实话:蓝海不等人,现在入场刚好。
如果你正在寻找第二增长曲线,那么沃尔玛真的值得试试。
毕竟,在美区电商这个“存量市场”里,能保持年20%以上增速的平台,本身就是“蓝海”的证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