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新规6月30日生效,卖家开始无语了

精准赋能独立站0-1稳定增长,点击立即报名>>>

正文
“一张发票地址没填全,链接被全下架、账户资金冻结,六年心血差点打水漂。”
这是一位深圳3C卖家在社群中的真实吐槽,也反映出眼下亚马逊新政带来的集体焦虑。
2025年6月30日,亚马逊即将正式执行一项名为“赃物销售政策”(Stolen Goods Policy)的新规。
这不是简单的重复旧规,而是在政府监管趋严的背景下,平台对商品来源合法性的史上最严审查。
新规重点:
穿透式审核,四类关键材料缺一不可
此次新规的核心是对商品供应链的全面透明化要求,亚马逊要求卖家提供完整、闭环的证据链,以确保产品来源合规、非赃物。
主要审核点包括:
链路闭环、能溯源:
每一件商品必须有完整的采购链文件支撑(发票或收据),能从你手中一路追溯到原始制造商。哪怕你是中间商进货,也必须补齐上游所有文件。覆盖全年销量:
提供的文件需覆盖过去365天在亚马逊各站点的销售数量。如果先试单后铺货,后续的大批量订单也要有相应采购凭证。信息齐全:
发票等文件必须清楚显示:
商品生产地、品牌商/制造商
上下游供应商及其联系方式(亚马逊可能抽查核实)
涉及ASIN清晰标注(最好圈出或高亮)
清晰展示是底线:
除价格信息可遮挡外,其他关键信息必须清楚可见。模糊、缺项会直接导致审核不通过。
违规代价:
三重打击,不留余地
违规代价:
三重打击,不留余地
亚马逊在公告中明确表示,销售赃物属于非法行为,违规成本极高,且是叠加处罚:
涉事商品直接下架
销售权限暂停,严重情况永久封店
账户资金冻结,无法提现
FBA库存可能直接被弃置,费用由卖家承担
面临品牌方或执法部门的法律追责
此次政策加码背后,实为应对全球电商监管压力——
包括美国《INFORM消费者法案》、欧盟合规要求、澳洲清关制度等都在推动平台提升商品合规验证机制。
同时,亚马逊平台上的假货、赃物问题日益影响用户信任,新规也意在清理隐患、修复口碑。
卖家应对指南:
只剩6天,刻不容缓!
卖家应对指南:
只剩6天,刻不容缓!
1. 供应链自查,锁定高风险节点
全面排查供应商资质:立即核验营业执照、税号、地址、电话等关键信息。对提供不全或存在疑问的供应商,果断暂停合作。
签订合规承诺书:重点供应商必须出具声明,保证产品来源合法,并承担风险责任。
上游链路核实:确认供应商能否提供其上游的进货凭证,即使当前不需要,也要确保资料可补。
2. 文件资料整理与备份
按ASIN建档:所有热销、敏感、高风险商品须建立专属电子档案,汇总发票、物流单、品牌授权等。确保接到审核后48小时内可快速提交。
重点核查发票:信息必须完整、清晰、无涂改、能匹配销量;不合规发票立即更换。
系统化管理:使用ERP等工具进行文档归档与调取,提升反应速度,避免人工失误。
3. 商品策略调整,控制风险点
主动下架问题SKU:
包括来源不清、授权链不完整、投诉率高、退货率异常等商品。避免触发算法检测。
小批量试单:新产品先做小批量测试,确保文件合规,再做铺货推广。
关注欧洲站合规细节:尤其是涉及GDPR内容的文件处理,必须确保符合数据隐私要求。
4. 提前准备申诉资料包
如不慎被平台抽查,卖家必须在72小时内提交一套完整、逻辑清晰的“合规证明包”,建议包含:
供应商有效营业执照和税号
覆盖所售商品365天销量的完整发票(标明ASIN)
品牌授权/注册证明(如适用)
ERP系统导出的采购、库存记录
清关资料:报关单、物流单等
供应商签署的合规声明书(建议提前准备)
据“跨境知道”观察,申诉材料完整、逻辑清晰,成功恢复销售的概率会大幅提高。
合规,是未来跨境的门票
合规,是未来跨境的门票
平台政策正在步入“全链路监管”的深水区。对于亚马逊卖家来说,合规不再是锦上添花,而是生存底线。
建议卖家提前做好以下准备:
设立合规专员或团队:负责监控政策变动、动态管理供应商资质、日常合规文件审查。
建立合规预警机制:定期查看卖家后台公告,及时关注平台政策更新。加入靠谱行业社群获取信息。
优化采购链结构:优先合作可提供完整资料、授权链清晰的上游或品牌方,规避“无资质”风险。
将合规管理纳入成本模型:把审查、文件管理、人力、申诉等成本计入商品定价,避免事后补救成本暴增。
最后的话
最后的话
亚马逊在公告中写得很清楚:“销售赃物是违法行为。”
6月30日,不只是新规执行日,更是一次全平台“合规体检”。对于准备充分的卖家,是市场洗牌的好时机;但对仍存侥幸心理、资料不全的商家来说,或许是致命一击。
Prime Day即将开启,但这场大促的“入场券”,叫做合规。
现在,轮到你验证自己的供应链了——你准备好了吗?























正文
“一张发票地址没填全,链接被全下架、账户资金冻结,六年心血差点打水漂。”
这是一位深圳3C卖家在社群中的真实吐槽,也反映出眼下亚马逊新政带来的集体焦虑。
2025年6月30日,亚马逊即将正式执行一项名为“赃物销售政策”(Stolen Goods Policy)的新规。
这不是简单的重复旧规,而是在政府监管趋严的背景下,平台对商品来源合法性的史上最严审查。
新规重点:
穿透式审核,四类关键材料缺一不可
此次新规的核心是对商品供应链的全面透明化要求,亚马逊要求卖家提供完整、闭环的证据链,以确保产品来源合规、非赃物。
主要审核点包括:
链路闭环、能溯源:
每一件商品必须有完整的采购链文件支撑(发票或收据),能从你手中一路追溯到原始制造商。哪怕你是中间商进货,也必须补齐上游所有文件。覆盖全年销量:
提供的文件需覆盖过去365天在亚马逊各站点的销售数量。如果先试单后铺货,后续的大批量订单也要有相应采购凭证。信息齐全:
发票等文件必须清楚显示:
商品生产地、品牌商/制造商
上下游供应商及其联系方式(亚马逊可能抽查核实)
涉及ASIN清晰标注(最好圈出或高亮)
清晰展示是底线:
除价格信息可遮挡外,其他关键信息必须清楚可见。模糊、缺项会直接导致审核不通过。
违规代价:
三重打击,不留余地
违规代价:
三重打击,不留余地
亚马逊在公告中明确表示,销售赃物属于非法行为,违规成本极高,且是叠加处罚:
涉事商品直接下架
销售权限暂停,严重情况永久封店
账户资金冻结,无法提现
FBA库存可能直接被弃置,费用由卖家承担
面临品牌方或执法部门的法律追责
此次政策加码背后,实为应对全球电商监管压力——
包括美国《INFORM消费者法案》、欧盟合规要求、澳洲清关制度等都在推动平台提升商品合规验证机制。
同时,亚马逊平台上的假货、赃物问题日益影响用户信任,新规也意在清理隐患、修复口碑。
卖家应对指南:
只剩6天,刻不容缓!
卖家应对指南:
只剩6天,刻不容缓!
1. 供应链自查,锁定高风险节点
全面排查供应商资质:立即核验营业执照、税号、地址、电话等关键信息。对提供不全或存在疑问的供应商,果断暂停合作。
签订合规承诺书:重点供应商必须出具声明,保证产品来源合法,并承担风险责任。
上游链路核实:确认供应商能否提供其上游的进货凭证,即使当前不需要,也要确保资料可补。
2. 文件资料整理与备份
按ASIN建档:所有热销、敏感、高风险商品须建立专属电子档案,汇总发票、物流单、品牌授权等。确保接到审核后48小时内可快速提交。
重点核查发票:信息必须完整、清晰、无涂改、能匹配销量;不合规发票立即更换。
系统化管理:使用ERP等工具进行文档归档与调取,提升反应速度,避免人工失误。
3. 商品策略调整,控制风险点
主动下架问题SKU:
包括来源不清、授权链不完整、投诉率高、退货率异常等商品。避免触发算法检测。
小批量试单:新产品先做小批量测试,确保文件合规,再做铺货推广。
关注欧洲站合规细节:尤其是涉及GDPR内容的文件处理,必须确保符合数据隐私要求。
4. 提前准备申诉资料包
如不慎被平台抽查,卖家必须在72小时内提交一套完整、逻辑清晰的“合规证明包”,建议包含:
供应商有效营业执照和税号
覆盖所售商品365天销量的完整发票(标明ASIN)
品牌授权/注册证明(如适用)
ERP系统导出的采购、库存记录
清关资料:报关单、物流单等
供应商签署的合规声明书(建议提前准备)
据“跨境知道”观察,申诉材料完整、逻辑清晰,成功恢复销售的概率会大幅提高。
合规,是未来跨境的门票
合规,是未来跨境的门票
平台政策正在步入“全链路监管”的深水区。对于亚马逊卖家来说,合规不再是锦上添花,而是生存底线。
建议卖家提前做好以下准备:
设立合规专员或团队:负责监控政策变动、动态管理供应商资质、日常合规文件审查。
建立合规预警机制:定期查看卖家后台公告,及时关注平台政策更新。加入靠谱行业社群获取信息。
优化采购链结构:优先合作可提供完整资料、授权链清晰的上游或品牌方,规避“无资质”风险。
将合规管理纳入成本模型:把审查、文件管理、人力、申诉等成本计入商品定价,避免事后补救成本暴增。
最后的话
最后的话
亚马逊在公告中写得很清楚:“销售赃物是违法行为。”
6月30日,不只是新规执行日,更是一次全平台“合规体检”。对于准备充分的卖家,是市场洗牌的好时机;但对仍存侥幸心理、资料不全的商家来说,或许是致命一击。
Prime Day即将开启,但这场大促的“入场券”,叫做合规。
现在,轮到你验证自己的供应链了——你准备好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