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生效丨加征50%!美关税矛头直指中国家电,中小卖家不躺也中枪!

当地时间6月12日,美国商务部一纸通告震动全球家电行业:自6月23日起,对洗碗机、洗衣机、烘干机、冰箱等钢制家用电器加征50%关税。

此次通告并非孤立行动,而是继钢铝基础关税提升至50%后,针对家电品类的精准打击。
中国作为全球家电制造与出口第一大国,2024年家用电器出口额高达7122亿元,其中对美国出口约235亿美元,位居出口国首位。
新关税政策下,首当其冲的是以美国市场为主战场、产能集中于国内的中小家电跨境企业。

事实上,在此之前,中国出口至美国的家电产品就已承受着较高的关税压力。
📌综合2019年“301条款”25%关税及今年两次10%加征,中国对美家电关税普遍达45%
📌以冰箱为例,新规生效后综合税率将从55%飙升至约67%
📌一台成本100美元的出口冰箱,钢材成本占比30%,利润空间被急剧压缩
若再叠加6月加征的50%的关税,钢制家电出口美国的税率将大幅攀升,对中小钢制家电跨境企业造成更大的成本压力,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
在2025年6月23日美国东部时间凌晨12:01之前,以优惠外国地位获准进入美国对外贸易区的商品,如果衍生产品采用美国原产钢材加工而成,则可保留之前的关税待遇。
海关申报时,必须提供熔炼-浇注原产地证明文件。依赖 FTZ 或保税仓库策略的卖家应确保所有合格库存在生效日期之前均已输入并妥善记录。
据了解,此次范围超越传统钢铁行业,这些分类不属于传统的钢铁关税章节(第72章和第73章),体现了对衍生产品应用的日益重视,尤其是在耐用消费品和制成品领域。
建议卖家应立即采取行动,降低合规风险并避免意外的关税风险:
📌审查属于新子标题的所有商品的产品分类。
📌确认衍生商品的申报钢含量值并相应调整入境文件。
📌确保熔化和浇注原产地证明已存档且可供查阅。
📌审核 FTZ 进入状态并确保在 6 月 23 日实施日期之前已授予特权外国地位。
美国海关及边境保护局已表示将立即全面执法。强烈建议家电、消费品和工业设备行业的卖家立即行动。
可以预见的是,跨境卖家正面临从“全球化惯性”到“政策风险时代”的重大转变。美国市场的稳定性正在减弱,同时履约链条的不稳定性也日益显现。对缺乏溢价能力和单一市场依赖的卖家而言,这种脆弱性在全球化变局中是非常致命的弱点。
对此,小编建议卖家重新规划供应链版图时,不妨将目光投向更远的角落——比如,南美洲的巴西。
据行业数据显示,巴西电商市场年增长率超20%,人均包裹量仅次于中国,且本土制造业缺口巨大。对于希望分散关税风险、抢占新兴市场的卖家而言,提前布局巴西本地仓,或许能解锁意想不到的增量空间。
2025年正是布局的最佳窗口期:物流基建完善降低了入局门槛,消费升级趋势释放了高附加值产品需求,而中巴政策协同为长期增长提供了保障。






















当地时间6月12日,美国商务部一纸通告震动全球家电行业:自6月23日起,对洗碗机、洗衣机、烘干机、冰箱等钢制家用电器加征50%关税。

此次通告并非孤立行动,而是继钢铝基础关税提升至50%后,针对家电品类的精准打击。
中国作为全球家电制造与出口第一大国,2024年家用电器出口额高达7122亿元,其中对美国出口约235亿美元,位居出口国首位。
新关税政策下,首当其冲的是以美国市场为主战场、产能集中于国内的中小家电跨境企业。

事实上,在此之前,中国出口至美国的家电产品就已承受着较高的关税压力。
📌综合2019年“301条款”25%关税及今年两次10%加征,中国对美家电关税普遍达45%
📌以冰箱为例,新规生效后综合税率将从55%飙升至约67%
📌一台成本100美元的出口冰箱,钢材成本占比30%,利润空间被急剧压缩
若再叠加6月加征的50%的关税,钢制家电出口美国的税率将大幅攀升,对中小钢制家电跨境企业造成更大的成本压力,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
在2025年6月23日美国东部时间凌晨12:01之前,以优惠外国地位获准进入美国对外贸易区的商品,如果衍生产品采用美国原产钢材加工而成,则可保留之前的关税待遇。
海关申报时,必须提供熔炼-浇注原产地证明文件。依赖 FTZ 或保税仓库策略的卖家应确保所有合格库存在生效日期之前均已输入并妥善记录。
据了解,此次范围超越传统钢铁行业,这些分类不属于传统的钢铁关税章节(第72章和第73章),体现了对衍生产品应用的日益重视,尤其是在耐用消费品和制成品领域。
建议卖家应立即采取行动,降低合规风险并避免意外的关税风险:
📌审查属于新子标题的所有商品的产品分类。
📌确认衍生商品的申报钢含量值并相应调整入境文件。
📌确保熔化和浇注原产地证明已存档且可供查阅。
📌审核 FTZ 进入状态并确保在 6 月 23 日实施日期之前已授予特权外国地位。
美国海关及边境保护局已表示将立即全面执法。强烈建议家电、消费品和工业设备行业的卖家立即行动。
可以预见的是,跨境卖家正面临从“全球化惯性”到“政策风险时代”的重大转变。美国市场的稳定性正在减弱,同时履约链条的不稳定性也日益显现。对缺乏溢价能力和单一市场依赖的卖家而言,这种脆弱性在全球化变局中是非常致命的弱点。
对此,小编建议卖家重新规划供应链版图时,不妨将目光投向更远的角落——比如,南美洲的巴西。
据行业数据显示,巴西电商市场年增长率超20%,人均包裹量仅次于中国,且本土制造业缺口巨大。对于希望分散关税风险、抢占新兴市场的卖家而言,提前布局巴西本地仓,或许能解锁意想不到的增量空间。
2025年正是布局的最佳窗口期:物流基建完善降低了入局门槛,消费升级趋势释放了高附加值产品需求,而中巴政策协同为长期增长提供了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