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增收关税对跨境电商的影响


一、美国关税政策调整详情
(一)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
当地时间 2 月 1 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加征 10% 关税。这一举措覆盖了几乎所有中国商品,包括中国香港商品。白宫明确表示,对所有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在现有关税基础上加征 10% 关税。原产于中国的商品都需额外缴纳 10% 从价税。并且,取消了价值低于 800 美元包裹的关税豁免政策,相关商品不再适用 “最低限度” 行政免税和某些税收规定。这一政策调整意味着,以往依赖小额包裹免税的跨境电商模式将面临重大变革。
(二)对加拿大和墨西哥贸易政策
同时,特朗普签署的行政令还涉及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贸易政策调整,对两国进口产品征收 25% 关税,对加拿大能源资源征收 10% 关税。这一政策引发了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强烈反应。2 月 2 日,加拿大政府公布对美国实施报复性关税的产品清单,计划对价值 1550 亿加元的美国进口产品征收 25% 关税。
这也堵住了中国卖家经由加拿大和墨西哥进口商品到美国。
二、关税政策对跨境物流的影响
(一)物流成本上涨
美国政府宣布自 2025 年 2 月 4 日起,对所有原产于中国的商品额外加征 10% 从价税,并取消 800 美元以下小额货物的免税政策,这一政策对跨境物流产生了巨大影响,导致物流成本全面上涨。海运方面,豁免截止时间为 2025 年 2 月 1 日东部时间 0:01 前装船的货物,此类货物需留存提单和装船证明,抵美后 1 - 2 周内密切关注税单情况;空运方面,2 月 4 日后抵美的航班需按新政策计税,建议提前测算成本并调整报价。
新总税费公式为:货值 ×(基础税率 + 301 税率 + 10%)。
(二)清关模式变化
原本适用于货值≤800 美元的 T86 免税小包清关通道被封堵,转而采用 T11 或其他清关模式。T86 清关模式取消后,T11 适用于≤2500 美元的货物,成本构成包括 MPF(2.62 美元) + 关税 + 操作费,适合紧急替代和低货值货物的清关;T01 适用于>2500 美元的货物 ,成本包括正式报关费 + 关税 + 保证金,适合高货值、大宗货物清关。对于 2 月 4 日后到达美国的航班,建议根据包裹价值选择合适的清关模式,如 800 - 2500 美元的包裹使用 T11 清关模式,超过 2500 美元的包裹必须强制使用 T01 清关模式,以避免因拆单被判定为 “恶意避税”。
三、货代物流应对策略
(一)降本思路
面对成本上涨,企业可以采取多种降本思路。供应链转移,将部分产能转移至东南亚等地,但要确保实现 “实质性转型”,利用当地的成本优势和贸易政策,降低生产成本;关税筹划,通过修改产品设计或调整 HTS 编码,适用更低税率;海外仓前置,在 2 月 4 日前将货物大量备货至美国仓库,以 “本土发货” 规避加税。但在操作过程中,企业需严守风控红线。美国海关严查 “假转口”,第三国中转需提供官方认证 COO;同一收件人频繁收货可能触发 CBP 稽查,面临罚款或扣货;在 FTZ 内加工需改变税则号,否则入关时仍需按中国原产计税。
(二)行业发展趋势
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小包专线 “DDP 化”,即物流商包税清关(DDP 模式)可能成为主流,但成本转嫁需买家接受。空运专线推出 “拼柜清关” 服务,摊薄单票报关成本,“类大贸” 小批量物流兴起。此外,越南等地的近岸供应链发展迅速,“最后一公里” 仓配服务需求激增。企业应紧急排查在途货物,确认是否符合 2 月 1 日 / 4 日豁免条件,补齐证明文件;按新税率调整 SKU 定价,与供应商协商税费分担比例;引入专业关务顾问,优化 HTS 编码归类,减少误报风险;测试 T11 清关流程,联系海外仓服务商洽谈备货合作。
四、对跨境电商卖家的影响
(一)对中国出海平台的冲击
取消 800 美元货物免税额度这一政策变动,对中国跨境电商行业冲击巨大。像 Temu、SHEIN、速卖通这类依赖低价商品和小额包裹免税优势的中国出海平台首当其冲。这些平台的物流成本预计上升 20%-30%,利润率下降,部分美国消费者流量可能流失。以 Temu 为例,平台上大量低价商品依靠小额包裹免税政策获得价格优势,政策调整后,这一优势被削弱,消费者购买相同商品可能需要支付更高价格,从而导致部分消费者转向其他平台。亚马逊新推出的低价商城也受到波及,原本具有价格竞争力的商品因关税增加,价格优势不再明显。
(二)对产业供应链的影响
义乌、华强北等以低价优势著称的产业供应链同样受到直接影响。随着 800 美元关税豁免的取消,物流成本、关税以及清关费用的增加,使得这些地区的低价策略难以为继,曾经常见的 0.99 美元包邮等模式可能成为历史。以往,这些地区凭借低成本、大规模的生产和小额包裹免税政策,在跨境电商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如今不得不面临成本上升带来的经营压力。
(三)对不同类型卖家的影响
铺货卖家的 “铺货 + 低价 + 爆款” 模式也受到严重阻碍。他们原本依赖的低价优势丧失,部分铺货卖家可能会转向东南亚、拉美等国家地区寻求新的市场机会,而另一部分则可能转型为品牌、精品卖家,提升产品附加值,以应对关税政策带来的成本压力。对于亚马逊卖家而言,竞争进一步加剧。一方面,平台上的商品价格因关税上升而普遍上涨,消费者购买意愿可能下降;另一方面,部分铺货卖家的转型或转移市场,使得平台上的竞争格局发生变化,卖家们需要在产品品质、品牌建设和服务质量等方面加大投入,以提升自身竞争力。
(四)对跨境独立站卖家的影响
跨境独立站卖家也深受影响,许多独立站卖家从中国直接发货到美国,免税额度取消后,商品成本大幅增加。例如,一些销售服装、饰品的独立站卖家,原本通过小额包裹直邮的方式将商品发往美国,享受免税政策,成本相对较低。政策调整后,每件商品都需缴纳关税,导致成本显著上升。为保持竞争力,卖家要么自行承担成本压缩利润空间,要么提高售价,这可能导致部分消费者流失。同时,物流时效和稳定性也面临挑战,若选择海外仓备货,又需投入大量资金用于仓储和库存管理。但即便如此,独立站卖家也并未打算放弃,他们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通过优化供应链、精准营销等手段,依然能够在困境中找到发展的机会。
身处跨境电商卖家之列的SEO小平认为,特朗普加关税这件事对业务冲击确实不小,可整个中国的相关企业都在面临同样困境,并非针对某一家,所以从竞争层面来看,难度并没有本质变化。大家秉持着 “平时怎么做现在还是怎么做,该吃吃,该睡睡” 的态度,不可能因为加关税就放弃美国市场。毕竟特朗普第一总统任期时就加过几轮关税,行业也都顽强挺过来了。这次虽形势严峻,但大家依然信心满满,相信能继续经营下去。而且从过往经验和当前态势判断,此次加关税之后,未来大概率还会有进一步的政策变动,企业更要做好长期应对的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