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Z123跨境卖家导航
拖动LOGO到书签栏,立即收藏AMZ123
首页跨境头条正文

破解转口贸易困局,有人准备去日本开工厂

日贸通
日贸通
专注日本市场的综合型电子商务平台运营商及跨境运营解决方案提供商。旗下拥有出口日本B2B平台C2J.jp和B2C独立平台,也提供跨境进口运营服务。
662
2025-04-14 11:24
2025-04-14 11:24
662
日贸通
专注日本市场的综合型电子商务平台运营商及跨境运营解决方案提供商。旗下拥有出口日本B2B平台C2J.jp和B2C独立平台,也提供跨境进口运营服务。

亚马逊专属工厂/品牌出海入驻通道,选品、合规、物流等官方团队为您保驾护航,打造从 0-1 的转型之路>>>

关注中日电商、推动行业发展

美国加税大棒一挥,中国很多工厂又开始考虑“转口贸易”这个老办法了。
比如,前天就有一个工贸一体型的朋友找到我,他知道我还算是懂日本的,就问我几个问题:
1、是去日本收购一个工厂,还是自建比较好?
2、经营成本高不高?多长时间能盈利?
3、日本货到美国去的关税是否真的能降低?
这三个问题其实没有标准答案,要根据这位朋友的实际情况来评估——比如他的投入资金有多少?现有产品是否匹配?有没有懂日本的团队或伙伴?是否有其他的战略诉求还是纯粹为了转口避税?是短期需求还是长期目的?
简单来说,你得“有钱、有人、有耐心、有战略”。不管是收购还是自建,所需要的资金量都不是个小数字,而且后续的运营成本更是居高不下、深不可测。纵观所有在日收购工厂的投资案例,真正决定成败的关键还是“对日本了解有多深、有没有这样懂日本又懂中国的高端人才或者专业团队支持”。而且,很多日本工厂看着很有技术含量,甚至留存资产也不错,但很多时候其实有“暗伤”,外行一般看不出来。好项目一般轮不到外国人去收购,这是日本商业社会的潜规则。
如果要回答那上面三个问题,也不是没有答案——一般来说,收购优质标的比自建更好。虽然自建没有历史包袱,在设备安装、原材料及生产调试、工人招募等多个层面都需要从零起步,难度颇大,比较适合“非常有实力的企业”。日本工厂的日常经营成本极高,主要是雇佣成本、合规成本以及其他你所不知道的税务成本。日本商品到美国去的关税现在也提高了,但是要考虑到日美同盟的关系,估计未来好转的余地是比较大的。


到日本开工厂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只是为了“转口贸易”而到日本去开工厂,很显然我们这些吃瓜群众都想的“肤浅”。那些大企业或者财团,都不是傻子。他们到日本收购或者自建工厂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四个字——“日本制造”。
因为是“Made-in-Japan”,几乎就等于拥有了畅通全球的“通行证”。而且,日本的技术工人拥有“极其职业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技能”,这么多年下来,日本的工厂素来有“产量低、但质量极佳”、“工人福利好、专业性强”、“流程规范、出错率低”、“有足够利润且运转良好”这几个发达国家的工厂标配特点。
一般来说,转口贸易分为多种形态根据货物流通渠道的不同,可分为“再出口贸易”和“单据处理贸易方式”两种:
再出口贸易,指的是“外国商品进口后未经加工又输到外国”。这里面的关键判定标准“是否进行再加工”,如果从外国进口商品加工后又运往国外,或用外国进口原料制成另一种产品再运往国外,以及“暂时贸易”再运往国外的,都不能算为“再出口”。
而单据处理贸易是指:出口商通过中间商与进口商发生买卖关系,而后将货物直接从出口国运往进口国的贸易方式。在这种情况下,货物并未在第三国通关进出口,而中间商亦仅涉及交易单据的处理。这种单据处理贸易方式实际上是货物所有权的再出口。再出口贸易方式在转口贸易发展的初期较多发生。
转口贸易根据货物是否在中转地加工,也可分为“纯粹转口贸易”和“加工转口贸易”两种。
所谓纯粹转口贸易指的是:中转的第三国的中间商对进口的货物未经加工再出口。当然,中间商可以将进口货物在当地保税仓库进行分级、混装、加包装、贴标签等。这些活动并未改变原进口货物的形态、性质,结构或效用等,所以不属于加工的范围。
而加工转口贸易是指货物通关输入到中转国,经加工增值后再输往进口国的贸易方式。货物经过某种程度的加工,使加工后的货物与原来未经加工的货物在形态、性质、结构或效用上发生某些变化。这种贸易方式不仅可以获得转口利润,还可获加工利润。加工转口贸易要求中转地有大量的劳动力,工资水平较低,基础设施较好,并有保税仓库或保税区等,这样才能使商品加工成本低,具有国际竞争力。加工转口贸易可以对整批货物进行加工、装配等;也可以是从国外采购某些零部件,与原有的设备配套装配成大型设备出口。
在日本传统采购的操作案例中,纯粹的转口贸易其实很多,因为日本是出了名的世界贸易大国,在全球都有很多业务布局。单据处理的贸易模式也非常之多。但是,这些形式,基本不能打上“Made-in-Japan”的标签。
图片


取得“日本制造”标签的关键判定点


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规定,如果是Made-in-Japan的产品,一般需要“原产地证明”。该证明的核发是需要由工厂或者生产商去向日本相关机构申请才能获得。在审核阶段,相关机构就会研判以下三点:

① 、是否使用日本制造的原材料生成
② 、是否采购海外原材料并在日本生产
③、 日本工厂的制造环节是否存在且真实

一般来说,根据WTO的规则,当商品生产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时,发生实质性变化的最终国家会被标明为原产国。简单来说,一旦HS编码发生变化,就可以视为一个新的产品。HS编码是进出口统计品目编号,用于进出口产品时进行品目分类。

比如,你生产一件衣服,主要的面料都是在日本工厂自产的,且所有缝制工作都在日本国内工厂完成,那就可以打上Made-in-Japan的标志。但是,你仅仅是换了个服装标签,按照常理来说,打上日本制的标志就比较牵强,大概率很难拿到许可证明。

原产地证明书的申请是比较繁琐的。需要企业提前在相关网站注册,并提交一系列材料和信息,且未来如果被发现是造假的话,就会被除以高额处罚。所以,你要想找一个愿意配合的日本工厂来操作,难度其实非常大。

在申请该证明书时,如果HS编码发生改变,一般也可以视为有力证据。所谓HS编码,就是性质相似的产品采用相似的编号进行分类,如果原材料或零部件的HS编码与成品的HS编码不同,则被认为是在日本制造的。

另外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就是增值标准,比如,你进口了一批原材料,在日本加工的加工费、使用日本原产材料的总成本、利润、国内运输成本等总和在一定标准以上,也可以视为在日本完成了一个生产过程。比如,日本出口到印尼,在海关角度就有规定,必须需要40%以上的增值价格。

再举个例子:某化妆品品牌商,进口了一批原材料到日本,直接分装到日本产的容器中,是否可以认定为日本产呢?另外一个化妆品品牌商,进口了一批原材料到日本,混入其他日本产的原材料后,再进行分装,又应该怎么认定呢?

第一种情况一般就很难通过申请,因为这只是简单的“分装”,容器一般很难被界定为“主要原材料”。第二种情况,假如新的配方材料发生了HS编码的改变,则可以认定为日本产。
图片


到日本开工厂的几种方案


去日本开工厂,手续极其复杂繁琐,正常来说,从立项到最终落地,没有个一两年是不大可能的。有以下几个方法可以快速一点:
一、直接收购日本工厂
真是看缘分、看运气。如果运气不错,摘取现果子总比从头开始播种施肥好一些。直接收购涉及到众多关联方、如果是上市公司就牵扯到更多的管制措施。另外,大部分日本工厂愿意出售是因为后继无人,或者技术落后、渠道缩减、产品落后之类的原因,这样的工厂收购过来意义不大。而真正有技术实力的工厂又很少被摆到市面上。另外,很多日本工厂的老板担心被中国企业收购之后,会对现有员工体系进行大调整,因为日本工厂大部分实施终身雇佣制,不能随便裁员。简单来说,就是既怕你不来,又怕你乱来。相对来说,欧美企业去日本收购工厂会更容易一些。
二、参股日本工厂
这个做法其实很明智,且最容易实施。对于日本企业来说,有中国资本进入是好事,只要资金合法合规,大部分没有问题。最难的是要说服日本企业主接受这笔投资,用中国市场和全球视野容易打动人心。参股之后,可以在董事会里占有一席之地,不瞎指挥,不乱建议,不干预日常运营,可能就是最佳姿态。双方合资最大的难点还是“不同文化和经营理念的冲突”。
三、包线、联营、深度分工
日本企业主相对比较喜欢的还是“联营共赢”。比如,中国企业去包一条生产线,签长期合作协议,亦或是联合建立品牌,全球渠道铺开,日本做生产基地等等。这些模式的本质是“中国人善于经商及创新的优点,与日本本土生产的结合”。
四、自己直接建工厂
难度最大。因为自己建工厂,首先就是要成立一个日本本土企业,然后选址找地,与当地政府和监管部门沟通设厂事宜。如果有现成厂房,也需要改建。完成之后,需要招工,请工厂管理人员,建立品质管理机制,调达原材料,生产完成之后,要做报表,算利润。在中国开工厂的流程,在日本也照样要走一遍。自己建工厂的最大好处是,真正把生产核心抓在自己手里。不仅可以接日本本土订单,也可以大量接收中国订单。当然,这个玩法不是财团或大企业根本没法做。本土化是需要较长的适应时间的。而且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实在太多,日本的法律法规又很细致,很容易碰到地雷。


经营日本工厂要避的“坑”


日本工厂数量这几年已经越来越萎缩。
据日本经济产业省的统计,2003年的时候,全日本还有近30万个工厂(标准:4个工人以上),到了2020年的时候,就只剩下17万个了,也就是说,17年的时间,日本本土工厂大幅萎缩40%。从2020年的全球大疫情之后,日本工厂经营状况更加举步维艰,据统计,每年都有大约5000个工厂面临关闭风险。
日本工厂举步维艰的主要原因还是:
▶ 各项成本居高不下;
▶ 技术工人逐渐老去;
▶ 全球技术进步背景下的竞争格局。
我个人并不赞同很多自媒体所说的“日本制造优势”,确实在部分高精尖领域虽然很多中国人都知道“日本工厂的隐形冠军很多”,但大部分集中于制造业、材料科技、自动化设备等领域。,日本企业占据了最顶端的技术,但是过于夸大日本的制造业优势,只是“另有所图”而已。制造业的包含形态多种多样,大部分日本工厂的生存状况其实并不算好,在日式商业规则里,上下游的协同关系非常重要,日本制造这么多年的积累,自然造就了一堆“可以专注于极其细分领域的环节加工”的协作型工厂。一旦它的上游发生变化,一串连锁反应自然发生。
经营一个日本工厂要关注以下几点:
1、法律法规。日本有非常完善的体系,比如劳动法、合同法、环境保护法等,都有很详细的规定,一定要事先了解清楚。一旦违规,后果还是很严重的。
2、人员成本。日本到现在为止还是终身雇佣制,所以你基本不能随意开除员工,而且,日本工人的各项福利成本极高。虽然有些人会大量雇佣外国工人,但是依旧需要支付高昂的各项费用。
3、文化冲突。我见过很多在日本经营工厂的中国人,最大的痛苦还是无法指挥手下的日本员工,你别以为人家会轻易听你的话,深藏在骨子里的文化不认同,才是导致很多人接手日本工厂后无法顺利推进的最大原因。
4、各种关系。比如当地政府的沟通协调,口座银行、行业协会的关系也都非常重要。毕竟你是“外来的和尚”,要入乡随俗,这个过程还是很痛苦的,每个三年五载,基本上融入不了。
5、心理预期。千万别以为买了一个日本工厂,就可以迅速打开销售通道并大幅盈利。以我多年的观察,能够在5年内盈利的情况并不算多。所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极其关键。


看了这些内容,如果您还要去日本开工厂,那就真是“财大气粗”了。我其实不反对中国企业进军日本制造业,反对的是“为了一个单一的理由而非完备的考量”。

或许,破解转口贸易困局而进军日本的最佳路径是——找一个日本工厂,把中国原材料运过去,进行二次加工,变成“日本制造”。

当然,目前大部分采用转口贸易的通道都是越南、墨西哥等国家,而美国特朗普政府认为“通过日本进行中转贸易的成本较高”,所以并没有要求日本政府对来自中国的“纯粹转口贸易”进行加税。如果你想采用这种方式,那就需要理解日本的“关税、消费税、仓储物流成本”等,进行综合计算考量。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对您的经营决策有帮助!

AMZ123现已接入DeepSeek
从亚马逊到速卖通,从用户画像到消费决策
点击获取《方舟品类出海报告-户外储能篇》,为你揭开户外储能的全球机遇!
目前30W+卖家关注我们
二维码
免责声明
本文链接:
本文经作者许可发布在AMZ123跨境头条,如有疑问,请联系客服。
最新热门报告作者标签
美对新关税政策展开安全调查,75国寻求与美谈判
AMZ123获悉,近日,据外媒报道,多个国家的政府机构正与美国相关部门积极沟通,进一步厘清关税政策的具体适用范围和实施细节。特朗普此次关税措施除对所有国家统一征收10%进口税外,还对90多个对美贸易顺差国家额外加征11%至50%的“对等关税”,其中亚洲国家承受的税率居高不下,例如对柬埔寨征收49%、对越南征收46%。中国则被单独征收高达245%的进口关税,仅对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豁免。中国政府则以对
配送体验不佳导致弃购,英国电商年损失380亿英镑潜在销售额
AMZ123获悉,日前,据外媒报道,由于配送体验欠佳,英国电商在2024年损失超380亿英镑潜在销售额。Retail Economics与GFS发布的研究显示,2024年英国卖家因购物放弃造成的销售损失达到380亿英镑,较2023年的344亿英镑增长11%。在销售增长持平的背景下,配送服务不佳被视为线上购物转化率受阻的关键因素。图源:Retail Economics报告指出,约24%的线上订单在结
恋足癖捧红的TikTok爆款,已经月销5万了!
“我,一个歌手,在Onlyfans的收入已经超过Spotify(音乐流媒体)。”——Lily Allen打住,这位美国星二代并非“下海”,只是在Onlyfans发布了些怼脚照。Lily Allen在社交媒体上表示,靠着10美元/月的订阅收入,Onlyfans的“jio片”已碾压Spotify上超800万听众为其带来的收益。“万物皆可变现”的时代,星二代做起脚控们的生意不足为奇,其背后反映出的市场需
巴西3月零售表现疲软,电商销售额环比下降12.9%
AMZ123获悉,日前,据外媒报道,Stone Retail Index(IVS)最新数据显示,巴西3月零售额环比下降1.6%,同比下降1.8%,再度回到负增长区间,在线零售板块表现尤其疲弱。数据显示,巴西电商销售额在3月环比下降12.9%,同比下滑13.1%,成为当月跌幅最显著的板块。Stone经济研究员Matheus Calvelli在分析零售业整体放缓背景时指出,电商相较于实体零售,表现出更
天降税单!Temu将从卖家账户直接扣除关税
AMZ123在此前文章提及,美国将于2025年5月2日正式取消800美元关税豁免政策(T86),并对相关货物征收其货值120%或每件100美元的关税;从6月1日起,征收标准还将进一步上调至每件200美元。这一关税政策的即将落地,几乎可视为对Temu“极致性价比”模式的精准打击,直接削弱其低价小包的成本优势,迫使其“铺货+低价+包邮”的核心策略面临重估。政策公布后,Temu在跨境圈的讨论热度迅速降温
欧洲卖家因包裹遗失损失4.64亿英镑,准时配送成关键挑战
AMZ123获悉,近日,Metapack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英国及欧洲卖家在2024年9月至12月的购物高峰期间因包裹遗失而遭受了约4.64亿英镑的收入损失。尽管官方数据显示,仅有0.06%的包裹被快递公司正式认定为“遗失”,这一比例仍对应大约372万个丢失包裹。而若将那些超过5天未更新追踪信息、被列为“潜在遗失”的包裹也计算在内,实际遗失率可能高达0.7%。在经济影响方面,卖家共计损失了约4.3
美国3月零售增幅创两年新高,高关税压力引发消费者抢购潮
AMZ123获悉,近日,美国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3月美国零售销售额环比增长1.4%,显著高于2月的0.2%增幅,创下自2023年1月(4.1%)以来的最大月度涨幅。尽管表面上反映出消费活跃,但分析人士指出,这种增长并非源于经济基本改善,而是消费者在面对即将到来的高额关税时,提前抢购高价商品,尤其是汽车等耐用品,以规避即将上涨的价格。3月的销售增长主要由汽车及零配件经销商推动,该类别销售额
69%英美消费者在亚马逊等平台应用购物,折扣促销成主要动因
AMZ123获悉,4月16日,据外媒报道,一项新调查揭示了影响英美消费者在线购物决策的多个关键因素,其中折扣和促销仍是最主要的驱动力。据了解,产品体验平台Salsify和数字货架研究所发布的新电商脉搏报告对1000多名美国和英国的在线购物者进行了调查。数据显示,70%的受访者表示折扣会导致计划外购物,62%的人会因闪购或限时促销而改变购买决策。超过一半(53%)计划在亚马逊Prime Day、Ta
中国部分商品最高面临245%关税,亚马逊坐不住了!
美国关税政策的调整,比四月的天气还多变。当地时间4月15日,据美国白宫官网消息,中国输往美国的商品现面临最高达245%的关税。▲图片来源于白宫官网由于这一税率远超此前宣布的145%,因此一经发布便引发了热议:不少卖家纷纷认为美国这是打算“对华贸易禁运”,但也有业内人士察觉到这并非新增关税。 根据纽约时报的报道,美国对中国商品征收的关税主要分为四类:前两类是特朗普上任前的基本税率和额外关税(2025
亚马逊VINE计划重大变更,VINE评论合评成为历史!
亚马逊在2025年4月15日发布了一则新闻:Amazon Vine 评论政策澄清。
美国对华关税概览:四类税率叠加,部分商品综合税率达245%
AMZ123获悉,近日,随着中美贸易战持续升级,美国对大部分中国进口商品加征125%的“对等关税”,叠加此前已经存在的各类关税,使得部分产品的综合税率甚至超过商品本身价格两倍以上,企业面临的成本压力也不断上升。然而,由于贸易规则体系极为复杂,并非所有商品都会被征收如此高昂的税费,有些产品还可能因适用不同的税率而产生部分抵销效果,甚至出现减税情况。目前,美国对中国商品的关税可划分为四类。首先是适用于
TikTok短视频撬动市场,敦煌网登顶美国购物类APP榜首
AMZ123获悉,近日,在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的背景下,中国跨境电商平台敦煌网(DHgate)在美国市场迅速走红,引发广泛关注。截至2025年4月16日,敦煌网已跃升至美国购物类免费APP排行榜第一位。敦煌网的迅速崛起与TikTok平台上的一股“中国工厂生产”热潮密切相关。在这一波疯传的短视频中,许多中国制造商在TikTok上揭露奢侈品品牌背后的制造秘密,指出大量被视为欧洲制造的奢侈品实际上产自中
跨境电商 “乱套”,恐慌、涨价、集体 “出逃” 美国
某跨境电商公司仓库里张先生盯着电脑屏幕上的关税清单,手指不自觉地敲击着桌面。"这批智能家居产品直接多出28%的成本,利润空间被压缩到不足5%。"更让他焦虑的是,行业微信群里已经炸开了锅:"XX类目关税涨到125%了!""现在改发空运还来得及清关吗?""听说有公司开始裁员了..."恐慌性抛售迅速蔓延。据行业监测数据显示,新关税政策生效首周,中国卖家发往美国的包裹量骤降31%。更为惨烈的是,部分中小卖
卖疯了!特朗普杀到亚马逊开店,连棒球帽都冲上热榜第一!
这几天,跨境圈又炸锅了:不是因为加关税,而是特朗普突然“空降”亚马逊搞起了副业,亲自下场开店卖货,还直接把产品送上热销榜第一!但别高兴太早——这个前总统的“副业热情”背后,还藏着对卖家们的沉重一击……特朗普的操作,堪比过山车就在卖家还在盯着美国那一波又一波的关税政策的时候,特朗普的风头又被顶上了热搜。4月11日,美国方面突然宣布:集成电路、半导体、手机、电脑、显示屏等电子产品,将不再适用于125%
万万没想到,关税之战居然把这泼天的富贵送到了敦煌网——中国跨境B2B逆袭美国市场,芒果店长ERP助商家兜住“泼天流量”
谁能想到,特朗普政府的一纸加税令,竟让中国跨境电商平台敦煌网(DHgate)一夜之间冲上美国App Store免费榜第二,力压谷歌、亚马逊等巨头,成为美国人口中的“囤货神器”!从籍籍无名的行业“老将”到现象级爆红,敦煌网只用了一周时间。而这背后,不仅是地缘政治的蝴蝶效应,更是一场中国供应链与数字化工具联手的逆袭战! 芒果店长 一、从第352名到全美第二,敦煌网上演“流量神话”4月15日,美国App
关税冲击下Temu调整美区运营节奏,广告支出大幅下降
AMZ123获悉,4月15日,据外媒报道,曾是美国数字广告领域主导力量的Temu已大幅缩减其广告支出,过去一周在Google Shopping广告竞价中的展示份额已降至0%,社交广告支出也出现下降。根据多家数据机构的追踪,Temu已大幅削减在美国市场的广告活动,尤其是在谷歌和社交平台的投放力度明显减弱。Tinuiti数据显示,截至3月31日,Temu曾占据美国19%的Google Shopping
《亚马逊2024年度数据报告》PDF下载
主流跨境电商 市场概况 亚马逊平台的 发展与变化 亚马逊销量 及销售额分布 亚马逊卖家 及类目数据
《清华大学第四弹:DeepSeek+DeepResearch:让科研像聊天一样简单》
DeepSeek能做什么? DeepSeek搜索要怎么做? DeepSeek输出效果如何?
《清华大学第三弹-普通人如何抓住DeepSeek红利》PDF下载
Deepseek是什么? 口Deepseek能够做什么?-一在工作、学习、生活和社会关系中解决问题 如何提问?让AI一次性生成你想要的东西
《清华大学第二弹:DeepSeek赋能职场》PDF下载
DeepSeek 三种模式对比 基础模型(V3):通用模型(2024.12),高效便捷,适用于绝大多数任务,“规范性”任务深度思考(R1):推理模型,复杂推理和深度分析任务,如数理逻辑推理和编程代码,“开放性”任务联网搜索:RAG(检索增强生成),知识库更新至2024.7
《清华大学第一弹DeepSeek:从入门到精通》PDF下载
·Deepseek是什么? ·Deepseek能够做什么? ·如何使用Deepseek?
《2024 TikTok Shop年度调研报告》
回首2024年,TikTok Shop的具体市场表现如何?其短视频+直播的营销方式有何突破?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否向好?这些问题无疑是行业内外关注的焦点。 有鉴于此,TT123深入调研,推出这份 2024 TikTok Shop 年度调研报告,报告内容涵盖TikTok Shop市场表现、营销洞察、平台动态及趋势前瞻等多个关键点,助力从业者锚定 2025 年出海方向,把握新机遇。
《2023年中国企业出海信心报告》PDF下载
疫情政策调整、俄乌冲突、美联储加息等事件深刻影响着行业发展。此外,渠道隐私政策变化、消费者趋于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和产品需求的变化也在不断重塑营销生态环境。
《2023-2024年中国企业出海发展研究报告》PDF下载
我国企业出海已经迈入4.0阶段,并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生态。企业出海指企业通过自建、投资或合作等方式开拓国际市场,将产品、服务和品牌推向全球。
亚马逊资讯
AMZ123旗下亚马逊资讯发布平台,专注亚马逊全球热点事件,为广大卖家提供亚马逊最新动态、最热新闻。
AMZ123卖家导航
这个人很懒,还没有自我介绍
侃侃跨境那些事儿
不侃废话,挣钱要紧!
北美电商资讯
AMZ123旗下北美跨境电商新闻栏目,专注北美跨境电商热点资讯,为广大卖家提供北美跨境电商最新动态、最热新闻。
跨境电商赢商荟
跨境电商行业唯一一家一年365天不断更的媒体!
跨境科普达人
科普各种跨境小知识,科普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跨境学院
跨境电商大小事,尽在跨境学院。
亚马逊公告
AMZ123旗下亚马逊公告发布平台,实时更新亚马逊最新公告,致力打造最及时和有态度的亚马逊公告栏目!
Activities
热门活动
Information
跨境资讯
跨境资讯
跨境早报
Group
跨境社群
品类交流群
跨境资料
官方社区
宠物品类交流群
加入
家居品类交流群
加入
母婴用品交流群
加入
立即扫码咨询
立即扫码咨询
咨询
官方微信群
官方客服

扫码添加,立即咨询

加群
官方微信群
官方微信群

扫码添加,拉你进群

更多
订阅号服务号跨境资讯
二维码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最有料的跨境电商资讯

二维码

90% 亚马逊卖家都在关注的微信公众号

二维码

精选今日跨境电商头条资讯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