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丨亚马逊开启“关税摸底行动”!多卖家已收到邮件:平台欲风险分摊?

当特朗普政府将中国商品关税推高至145%的临界点时,整个跨境电商行业被迫进入高压模式。原本就因亚马逊佣金上涨、FBA费用攀升而紧绷的利润空间,此刻正遭遇更剧烈的挤压。

据外媒爆料,在这场看似被动的风暴中,一个耐人寻味的信号正从亚马逊内部发出——这家全球电商巨头正在以罕见的主动性,介入的卖家决策。
亚马逊的“关税摸底行动”
近日,一封来自亚马逊战略客户经理的邮件在跨境圈引发震动。邮件直指关税对卖家采购、定价、物流的冲击,并罕见地要求卖家分享应对策略,时间跨度甚至延伸至2025年4月底。

为此电商机构Online Seller Solutions创始人Vanessa Hung透露,其多位美国客户已收到类似问询,问题清单包括:
📌供应链是否向东南亚或墨西哥转移?
📌是否因关税调整过售价?
📌亚马逊物流费用变化是否被感知?
更值得玩味的是,另一封未被公开的邮件显示,亚马逊正同步向卖家推广其欧洲市场,承诺以“启动激励+费用抵免”政策吸引卖家分流风险。
平台方一边摸底困境,一边兜售解药——这种看似矛盾的行为,实则暴露了亚马逊的深层焦虑:当平台上70%的商品与中国供应链深度绑定,关税冲击波已直接威胁到平台生态的稳定性。

正如Hung所言:“亚马逊的市场模式依赖卖家的存活能力。若卖家集体崩溃,平台的万亿GMV将瞬间坍塌。”
关税高压下的"猫鼠游戏"
除此之外,近期多方消息显示北美市场清关环境正经历结构性收紧。有市场观察发现,部分跨境卖家的货物在目的港遭遇开箱率上升、单证审查周期延长等问题,甚至出现因申报要素偏差导致的整柜扣留。
行业人士分析指出,此类现象或与当前三位数关税税率引发的连锁反应密切相关——当部分参与者试图通过不当申报手段降低成本时,监管机构的稽查强度必然同步升级。
对此卖家需要在合规框架内寻找弹性空间,面对平台方的数据收集,卖家的最佳策略不是防御,而是借势:
📌反向输出痛点:在亚马逊问卷中强调物流成本占比、库存周转压力,推动FBA费率调整;
📌绑定平台资源:申请亚马逊供应链服务(SCA)的关税优化方案;
📌抢占新工具红利:密切关注亚马逊即将推出的动态定价API或关税计算器。
据小编了解,目前,越南、马来西亚、泰国、墨西哥和印尼等主要转运通道国家已被列入重点监控名单。
卖家:从被动应付到主动谋局
可以预见的是,跨境卖家正面临从“全球化惯性”到“政策风险时代”的重大转变。美国市场的稳定性正在减弱,同时履约链条的不稳定性也日益显现。
对此,小编建议卖家重新规划供应链版图时,不妨将目光投向更远的角落——比如,南美洲的巴西。
据行业数据显示,巴西电商市场年增长率超20%,人均包裹量仅次于中国,且本土制造业缺口巨大。对于希望分散关税风险、抢占新兴市场的卖家而言,提前布局巴西本地仓,或许能解锁意想不到的增量空间。
2025年正是布局的最佳窗口期:物流基建完善降低了入局门槛,消费升级趋势释放了高附加值产品需求,而中巴政策协同为长期增长提供了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