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Z123获悉,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了《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指出由于特朗普政府自4月5日起对所有进口商品加征10%关税,美国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已从1月时的2.7%大幅下调至1.8%。
关税政策对美国而言构成了供应冲击,永久性地降低了生产率和产出,同时暂时推高了物价。尽管大部分美国民众可能未直接关注这一公告,但无论政治立场如何,已经有72%的美国消费者对物价上涨表示担忧。
尽管特朗普总统在4月22日的发言中表示,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最终“不会高到145%那么夸张”,但关税水平也不会降至零,整体形势仍充满不确定性。
在此背景下,消费者开始准备削减家庭预算,品牌和卖家也因此面临新一轮焦虑:价格上涨后,消费者的购物行为将如何变化?哪些卖家将拥有竞争优势?品牌又该如何维系原本忠诚的客户群?
消费者数据洞察公司Numerator和营销科技平台Wunderkind最近进行的两项调查提供了相关趋势线索,并指出了品牌可能采取的应对策略。
首先,亚马逊长期以来凭借次日达服务占据竞争优势,但根据数据,如今有56%的消费者表示,只要能省钱,他们愿意等待更长的收货时间。这种心态变化可能削弱亚马逊在交付速度上的传统优势。
消费者正在主动搜索折扣信息,不再局限于大型电商平台,而是访问更多品牌官网寻找最佳价格,这为品牌直接销售提供了重要机会。
其次,刺激消费者购物意愿的优惠手段愈发重要。调查显示,48%的消费者在购物时会主动寻找促销活动并使用优惠券。而43%的受访者表示,若能通过注册品牌邮件或短信获得更优惠价格或抢先购买机会,他们愿意提供联系方式,Z世代群体中这一比例高达54%。虽然卖家和品牌首先会承受关税导致的成本压力,但为了留住消费者,仍需通过一定程度的让利来保持吸引力。
第三,商超自有品牌产品(private label)有望在本轮价格波动中迎来增长机会。调查显示,若价格上涨,消费者最担心的品类是食品杂货,分别有60%和53%的受访者表达了这一担忧。由于食品属于必需消费品,消费者在寻求更低价格时,可能会更多地考虑自有品牌产品。在以往经济动荡时期也曾出现类似趋势,消费者愿意为了节省开支而放弃心仪品牌,现在正是小型品牌强化自身价值主张的好时机。
此外,由于4月5日生效的关税仅是10%的基础税率,且在5月27日前抵达美国港口的在途货物可免除加税,品牌和卖家眼下仍有短暂窗口期进行促销活动。调查显示,31%的消费者计划在关税真正推高价格前提前囤货。还有32%的受访者已开始比较价格购物,13%的人已经提早购买。
最后,品牌忠诚度面临挑战。数据显示,通常品牌65%的收入来自回头客,但关税引发的通胀可能打破这一模式。调查显示,价格上涨后,40%的消费者(以及51%的婴儿潮一代消费者)会转向任何能提供最低价格的卖家。同时,46%的受访者表示,只要品牌提供专属优惠,他们愿意继续保持忠诚。
品牌不能再依赖现有客户忠诚度来稳定收入,需要积极制定激励措施。而对于小型品牌而言,当前正是全力进攻、争夺新客户的关键时机。
作者✎ Summer/AMZ123
声明:此文章版权归AMZ123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需授权请联系: amz123happy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