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家注意合规!Shopee严审这类商品安全性;重磅!亚马逊推出“不可退货”标签;近5500家零售店停业!越南政府要下重手了!

精准赋能独立站0-1稳定增长,点击立即报名>>>
据马来西亚最新消息显示,国内贸易和生活成本部(KPDN)目前正在审查 2006 年电子商务法案的适用性,预计将于 8 月完成,届时该部将提出是否引入新的法律框架或修改现有法案。
根据泰国、越南等市场的变化,加强管理、对现有电商法做修订是常规操作,需要引起卖家提前关注。
其部长拿督阿米赞穆罕默德阿里表示,去年他们收到了超过 10000 起与电子商务交易有关的消费者投诉,特别是有关假冒或误导性产品的投诉。
他表示:“目前,马来西亚没有针对电子商务运营商或卖家的直接监管,特别是那些未在马来西亚注册或设立的运营商或卖家。”
“收到的建议包括为这些平台实施许可制度或制定合规标准。”
为了进一步收集意见,阿米赞将于 7 月 17 日主持一场由主要利益相关者参与的全员会议。所有拟议的立法修改都将提交内阁,预计年底前做出最终决定。
阿米赞还强调了建立清晰、全面的法律框架的重要性,该框架应使消费者、卖家、平台运营商和执法机构等各方受益。
“许多本地企业家依赖电商平台。明确的法律架构将有助于保护和赋能他们,同时确保法律有效执行,”他补充道。




菲律宾农业部长张隆联(Francisco Tiu Laurel Jr.)警告说,政府正在加大打击农产品走私力度,特别是针对非法进口洋葱的案件。
他强调,不只是“大鱼”,包括中间的经纪人、货车司机甚至零售商在内的整个供应链,都可能依法追责。
农业部已与菲律宾国家警察(PNP)建立合作机制,展开仓库突袭及检查,查堵走私洋葱流入市场。农业部近日发现,市面上出现了一批未持合法进口许可、体积较大且外观干净的红洋葱,疑似非法进口。
张隆联呼吁摊贩配合政府追查货源,并指出这些洋葱正在严重打压本地农民的收入,“原本是农民复苏的机会,却被这些走私产品破坏了”。
除了严查仓库,农业部还计划将被查获的洋葱送往实验室检测,过去在白洋葱走私案中曾验出大肠杆菌及重金属污染,存在公共健康风险。
2024年,菲律宾共查获价值约28亿披索的走私农产品。农业部还计划培训警员辨识本地与进口农产品的差异,以加强执法准确性。
工贸部代表称,由于担心正值打假高峰期,这些商店近期已被关闭,部分原因是缺少发票和文件。
6月19日下午,工贸部第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内市场管理和发展司副司长黄英阳解释了街头和传统市场上数千家商店和企业关门的原因。
据介绍,为了做好打击走私、贸易欺诈和假冒商品的重点月份工作,越南全国各地和职能部门同步部署了检查和管控工作。据各地报道,许多街道和传统市场的商店和商家已经关门歇业。统计数据显示,已有超过5500家商店关门歇业,主要集中在食品、保健食品、化妆品和家居用品等商品上。
黄英阳表示,通过了解,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是商业活动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传统的商业模式在电子商务的强劲发展面前不再有效。
二是高峰期过后,心理上的担忧。目前,当局对走私、贸易欺诈和假冒商品的防范力度很大。一些商家在流程、发票等方面没有按规定满足法律要求。
第三,税收计算的影响也导致许多商店和店铺决定在此期间关门。
第四,根据当局的评估,一些企业在商业模式转变方面进展缓慢,没有或没有专注于电子商务,也没有提升服务质量或实现产品多样化以适应趋势。另一个情况与季节性有关,一些商店会进行翻新或搬迁到新的营业地点。
工贸部副部长阮生日新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情况时表示,不仅市场管理力量,打击假冒伪劣、走私商品和侵犯知识产权商品的高峰期也吸引了各方力量共同努力。打击假冒伪劣、走私商品和侵犯知识产权商品的高峰期是5月15日至6月15日。
据越南工贸部评估,此次行动对恢复消费者信心产生了巨大影响。副部长表示,有人担心,如果重点过重,媒体信息不够全面,人们可能会误以为假货随处可见。工贸部在此次高峰之后的目标是,为消费者树立信心,同时也要为制造商和企业树立信心,让他们能够自信地生产和销售,打造高质量的产品,并激发抵制假货的动力。






















据马来西亚最新消息显示,国内贸易和生活成本部(KPDN)目前正在审查 2006 年电子商务法案的适用性,预计将于 8 月完成,届时该部将提出是否引入新的法律框架或修改现有法案。
根据泰国、越南等市场的变化,加强管理、对现有电商法做修订是常规操作,需要引起卖家提前关注。
其部长拿督阿米赞穆罕默德阿里表示,去年他们收到了超过 10000 起与电子商务交易有关的消费者投诉,特别是有关假冒或误导性产品的投诉。
他表示:“目前,马来西亚没有针对电子商务运营商或卖家的直接监管,特别是那些未在马来西亚注册或设立的运营商或卖家。”
“收到的建议包括为这些平台实施许可制度或制定合规标准。”
为了进一步收集意见,阿米赞将于 7 月 17 日主持一场由主要利益相关者参与的全员会议。所有拟议的立法修改都将提交内阁,预计年底前做出最终决定。
阿米赞还强调了建立清晰、全面的法律框架的重要性,该框架应使消费者、卖家、平台运营商和执法机构等各方受益。
“许多本地企业家依赖电商平台。明确的法律架构将有助于保护和赋能他们,同时确保法律有效执行,”他补充道。




菲律宾农业部长张隆联(Francisco Tiu Laurel Jr.)警告说,政府正在加大打击农产品走私力度,特别是针对非法进口洋葱的案件。
他强调,不只是“大鱼”,包括中间的经纪人、货车司机甚至零售商在内的整个供应链,都可能依法追责。
农业部已与菲律宾国家警察(PNP)建立合作机制,展开仓库突袭及检查,查堵走私洋葱流入市场。农业部近日发现,市面上出现了一批未持合法进口许可、体积较大且外观干净的红洋葱,疑似非法进口。
张隆联呼吁摊贩配合政府追查货源,并指出这些洋葱正在严重打压本地农民的收入,“原本是农民复苏的机会,却被这些走私产品破坏了”。
除了严查仓库,农业部还计划将被查获的洋葱送往实验室检测,过去在白洋葱走私案中曾验出大肠杆菌及重金属污染,存在公共健康风险。
2024年,菲律宾共查获价值约28亿披索的走私农产品。农业部还计划培训警员辨识本地与进口农产品的差异,以加强执法准确性。
工贸部代表称,由于担心正值打假高峰期,这些商店近期已被关闭,部分原因是缺少发票和文件。
6月19日下午,工贸部第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内市场管理和发展司副司长黄英阳解释了街头和传统市场上数千家商店和企业关门的原因。
据介绍,为了做好打击走私、贸易欺诈和假冒商品的重点月份工作,越南全国各地和职能部门同步部署了检查和管控工作。据各地报道,许多街道和传统市场的商店和商家已经关门歇业。统计数据显示,已有超过5500家商店关门歇业,主要集中在食品、保健食品、化妆品和家居用品等商品上。
黄英阳表示,通过了解,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是商业活动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传统的商业模式在电子商务的强劲发展面前不再有效。
二是高峰期过后,心理上的担忧。目前,当局对走私、贸易欺诈和假冒商品的防范力度很大。一些商家在流程、发票等方面没有按规定满足法律要求。
第三,税收计算的影响也导致许多商店和店铺决定在此期间关门。
第四,根据当局的评估,一些企业在商业模式转变方面进展缓慢,没有或没有专注于电子商务,也没有提升服务质量或实现产品多样化以适应趋势。另一个情况与季节性有关,一些商店会进行翻新或搬迁到新的营业地点。
工贸部副部长阮生日新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情况时表示,不仅市场管理力量,打击假冒伪劣、走私商品和侵犯知识产权商品的高峰期也吸引了各方力量共同努力。打击假冒伪劣、走私商品和侵犯知识产权商品的高峰期是5月15日至6月15日。
据越南工贸部评估,此次行动对恢复消费者信心产生了巨大影响。副部长表示,有人担心,如果重点过重,媒体信息不够全面,人们可能会误以为假货随处可见。工贸部在此次高峰之后的目标是,为消费者树立信心,同时也要为制造商和企业树立信心,让他们能够自信地生产和销售,打造高质量的产品,并激发抵制假货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