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运营推一个产品到底靠什么?是公司资源、品类选择,还是运营能力?为什么有些运营能力很强,换了个环境去新公司就做不起来?

线上+线下课程,助您快速实现从新手到爆单的转变>>>
亚马逊推成功一个产品,到底是哪个方面最重要?是公司资源、品类,还是运营能力?为什么有些运营,之前公司做得业绩很好,去新公司后反而做不起来?
我就遇到过两次这样:
一次是在一个20多人左右的公司,听说那个运营女生在之前公司挺牛批的,每个月销售额美金都是10多万美金出头,折合人名币100万起步。她入职比我早一个多月,后来我习惯叫她大卖,就这么称呼她!
后来,公司偶尔聚餐,大卖都是成为老板的吹捧对象,整晚焦点,看得出来老板觉得好像是挖到了宝贝,挖到了人才一般,开心得不得了。说那大卖之前业绩如何如何,搞得她有点不好意思,我们其它运营也就当个陪衬,后来没过半年,那大卖离职了,期间也没有看到她有太出色的业绩。
还有一个经历就是,另外一家公司工作,公司做家电的,价格都是99-200美金这种。类目竞争也挺激烈的,但是广告预算啥的也给足。可能公司觉得我们组运营能力一般吧。后来来了个运营兼组长,据说是公司从通拓(之前3C大卖公司)高薪挖过来的,目标是前期运营产品,后期带团队。
大家都知道,从这种3C大卖出来的人物,运营能力应该比我们这些小蝌蚪厉害吧,我们都一直这么谦虚的认为。后来她运营一段时间,前期广告疯狂的砸,还有测评啥的。有一段时间日出30-40单左右,但是包括测评和广告疯狂砸,到了后续也没有太亮眼的表现,跟我们运营推的成果看起来区别不是很大。
所以我一直在想:
亚马逊运营推一个产品,到底靠什么?公司资源?品类?运营能力?
为什么有些产品很好,运营却推不起来?
为什么有些运营能力很强,之前公司业绩做得很好(当然这里说的是真实,不是简历吹嘘那种),可是换了个环境,换了个品类,甚至没有换品类,去别的公司就做不起来?
我觉得公司资源,是广告不限制预算、有能力做图片等,这是很基础的前提。再者,产品也很重要,就像同类目AB两个产品给你去推,不可能推广的效果每天单量一样,甚至差别挺大(这就有点运气成分了,入职你分配到啥样产品很影响推广成果),最后就是运营能力了,更多的是广告和整体链接的把控。
不知道大家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呢?毕竟说实在的这个行业离职率挺高,拿到提成的也不多,大部分拿到的提成在5000以下,有些甚至拿底薪。
匿名用户
个人拙见:
产品占60% 公司资源占:25% 运营能力:15%
产品只要对,公司的成本,亚马逊运营的运营压力会少非常多。所以产品还是核心,很多运营真的会忽略这一点。一个非常优秀的开发,在现在这个阶段是远远大于运营和公司资源的。
产品只要正确了,品质过关,有的时候VINE30个出去,1小时领完,后续的出单可能都不需要广告花费。(我今年就是有一款品,准备了500个库存,10个vine,半小时领完,在亚马逊转运预售期间,没开广告,就日均5-8单了)这就是产品的正确的带来的效果,甚至可以不需要什么高级运营 大佬来操作。
其次是公司资源,我自己做铺货出身,现在成功转战精品,纯白帽,没玩过一点黑科技。公司对亚马逊的资源真的也很重要,自己在创业前期的时候,就明显感觉到了资金和资源的压力。
以前在公司,公司有仓库和开发,采购,能解决供应链相关问题,有美工,能解决图片,视频,高级A+ A+的问题。有客服,能每天时刻关注邮件,有数据部,能够每天关注冗余情况,广告情况,价格情况。
这些都是公司资源,自己去创业或者去到一个小公司,在资金不够的情况,有多少公司能够匹配到这些资金呢,都还是会控制成本,能省则省,所以在这些资源缺少或者没有的情况下,我们的每日任务又会非常琐碎,同样会影响效率和出单效果。最直接的,要是公司是开荒或者初创公司,老板不是做亚马逊的,对广告不了解,他真的会让我们无节制的在前期花这么多的广告费吗?所以公司资源是比运营占比更高
最后就是运营能力,在满足了前2个条件后,运营的能力高低,就决定着业绩的多少。满足了前2条 其实怎么样都能出业绩 只不过可能是月销10w和月销5W美金的区别。只要这个运营有责任感,聪明,能沉下心来做链接,其实能力也不会太差,就算他遇见了一个没做过的产品,他也能够自己去想办法,学习竞品,完善链接。所以说,只要产品对,公司资源足够,运营能力强,基本都推得起来。
所以如果产品不对,公司资源够,运营能力强,时间一长,产品推不起来或者没利润,公司也会锁紧资源,运营也会慢慢的不自信,质疑自己。
产品对,公司资源不强,运营能力强,时间一长,业绩会有明显的好转,但是同样运营会觉得很累,心累,觉得这样的薪资,要做几个人的工作,慢慢心里也会不平衡。或者是,老板连广告预算,库存数量都要严格控制,那运营怎么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推产品呢。最后就是产品对,公司资源足够,运营摸鱼,三流水平,时间一长,业绩无法持续做下去,也是退不起产品的。
所以产品推起来,而且还想要把这种模式复制下去,我觉得真的缺一不可,哪一个环节有纰漏,效果都会影响业绩,只不过是影响多少的问题。所以一个默契的团队(最起码要有优秀的开发+运营),一个很信任这个团队的老板 /领导,给与足够的放权。是很重要的,剩下能不能成就看老天了
路不识Jatty0323
赞同来自: 黄太阳已注册1 、 浪里个浪浪浪 、 小菜菜菜 、 BeautifulGirl 、 weixin45946 更多 »
什么样的运营都有市场,每一个运营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每个老板都有自己对运营所占比重的理解。有老板迷信头部跨境公司出来的高级运营,有的老板也喜欢招募小白,喜欢高级运营的老板,觉得运营很重要,推不起来运营占很大一部分原因,有的老板认为,运营没那么重要,可能只占10%。
这市场也很魔幻。你说高级的运营,哪些头部公司出来的,有什么特别之处吗,好像有,但是不多,因为白帽的操作手法很有局限性,唯一最大变数就是广告框架。但是亚马逊算法又是一个黑盒,谁都可以说自己的打法有多厉害,但在亚马逊,没人可以做到,一法通万品,都要试,不是吗?
可能有人试着试着ACOS还是100%以上,有的试着试着能把acos从100降低到50,30,最后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可控范围,这就又涉及到运营推广的品牌,当时的关键词趋势,竞品是否做活动,整体市场趋势,新品上新情况,还有一些外部因素,比如赶上美国休假,节日,倒霉的赶上美国关税,等等,影响因素也很多。
运营本身也很魔幻。有的运营可能倒霉吧,你且算他倒霉,三四年了,没什么太突出的业绩,辗转多家,没遇到一个好的公司,不是铺货,就是精铺,要不就是开荒没几个人那种,又或者夫妻公司,钱没几个,整天屁事一堆。浑浑噩噩几年过去了,你说他没本事吗?我觉得多少是有些倒霉了。
因为有的运营,就能碰见一个好的老板,一个好的品,然后就成为了自己想上攀爬的垫脚石,前者和后者差距甚大。还有的运营,那就是天选,可能你一年了薪资还在5K停留着,别人,带着一年经验,靠着稍微夸大的简历,凭着无比的自信,轻松拿下一万底薪,还可以在第一个月就拿上还不错的提成,还遇上了不错的老板,一个不会压榨他的老板。
你说,四五年经验的运营会比他差吗?从零到一的流程,熟练地令人心疼,处理店铺绩效的麻利,令服务商都汗颜,但奈何四五年了比不上人家一年。你说这是命吗?我不信命,但我想不到还有什么能解释的。
产品也很魔幻。你能保证在这家能推起来的品,换一家也能起来吗?没有一个运营能有如此自信的把握。还有的品,你看着很卷,觉得上去卖肯定亏钱,但没想到最后货不够卖。
有的你很自信,质量很好,你觉得在市面上无敌,上去一定挣钱,产品还在海上飘着,你已经在算自己每月的提成了,你满怀期待的送出了30个vine,结果一周后,一个傻逼老外给了你一星差评,他说不喜欢,你说没事,后面会好起来的,最后被无情打脸,准备清货。
这么多魔幻的事情交织在亚马逊上边,每时每刻都有在发生,你问我亚马逊运营推一个产品到底靠什么?这真是一个魔幻的问题,谁关心呢,能赚到钱就行,但请不要把一眼垃圾的产品丢给我,谢谢。
黄太阳已注册1 • 深圳
与其说倒霉 不如说运气差吧 我更喜欢用这个词 你说的确实很对 这个我个人是赞同的 因为我深有体会 而且不同的市场效果也不一样
路不识Jatty0323 • 杭州
@黄太阳已注册1:是的有些 运气就是差 不可否认 当然说的是大家运营水平同等的情况下
黄太阳已注册1 • 深圳
@路不识Jatty0323: 你怎么评判运营水平是否同等 (我们公司有一个从来没做过亚马逊平台的 给了新开通的澳洲站 每天都出2-3单 美国站的运营有5年水平 都没她出单多
路不识Jatty0323 • 杭州 • 21 小时前
@黄太阳已注册1:你这个至少一个站点才好比较吧
小菜菜菜 • 深圳 • 21 小时前
@黄太阳已注册1:一天出几单,能看出来啥水平
黄太阳已注册1 • 深圳 • 21 小时前
@路不识Jatty0323:对的 同个产品 同个时期 同个站点才好比较
黄太阳已注册1 • 深圳 • 21 小时前
太广了 这个不好评估 加上是高客单价 而且受众群体受限
无聊份子132 • 广州 • 16 小时前
所以做亚马逊和其他行业不一样,越跳槽经验越多,越能接触不同类目,对每个类目如何推广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到新公司上手越快,也就越招老板喜欢,工资也越高,老实人就挣不了这份钱。
路不识Jatty0323 • 杭州 • 1 小时前
@无聊份子132:还真是 老实人 挣不到钱
匿名用户
亚马逊运营推一个产品到底靠什么,是公司资源、品类还是运营能力。然后还提到为什么有些产品很好但推不起来,或者运营能力强的人换公司后就不行了。我需要先理清楚这几个因素之间的关系,然后分析具体原因。
首先,公司资源应该包括资金、供应链、团队支持等。比如,充足的预算可以用于广告和促销,供应链稳定能保证库存和快速补货,这些都是基础。然后品类方面,市场需求、竞争程度、产品差异化都很重要。选对品类可能事半功倍,如果市场饱和或者产品同质化严重,再好的运营可能也难以突破。
运营能力方面,包括市场分析、广告优化、Listing优化、数据敏感度等。运营需要根据数据调整策略,比如关键词优化、广告投放,还有处理库存和售后问题。这些都是直接影响产品表现的因素。
接下来,用户提到产品好但推不起来。可能的原因有市场定位不准,比如产品虽然质量好,但目标受众不明确,或者价格策略不合适。还有可能运营策略有问题,比如广告投放不精准,关键词没选好,或者没有利用好促销活动。另外,如果竞争对手太强,或者市场已经饱和,即使产品好也难以突围。供应链问题也会导致断货或差评,影响推广效果。
然后,运营能力强的人换公司后表现不佳,可能是因为新公司的资源不足,比如预算不够,供应链不稳定,或者团队支持不够。另外,品类差异也可能导致不适应,比如之前做的是消费电子,现在换成服装,需要不同的策略。公司内部协作和文化不同,可能影响运营效率,比如跨部门沟通不畅,或者决策流程缓慢。还有可能之前的成功依赖特定资源或团队,换了环境后这些优势不存在了。
用户可能是在考虑如何提升自己的亚马逊运营效果,或者作为管理者在优化团队和资源配置。他们可能想知道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最大化运营效果,或者招聘运营人员时看重哪些能力。深层需求可能是希望找到成功的关键因素,避免常见失败原因,提升整体业务表现。
需要把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强调成功是资源、品类和运营能力的结合,没有单一因素能保证成功。同时,不同情况下各因素的重要性可能变化,需要灵活应对。可能还要提到案例或具体策略,比如如何做市场调研,如何优化广告结构,如何处理供应链问题等
看戏专业户
白帽每个标品都能做出高销量或高利润,或排名靠前的,能力不错吧,接手的人基本上没有能延续下去,都是销量狂跌,那这两个白帽运营能力差距就很大了是吧
前面的运营去哪里业绩都能做起来,但是他会追求什么呢?高GMV高利润的市场,有研发能力的公司,能让他追求更高排名的产品
有的研发公司出的产品确实很好,随便来个人就能把产品推上去,比如30名,但是换成前面的那个运营呢?他能不能进前10,前3,Best Sellers?完全是有可能得,然后研发公司的人觉得自己已经很牛了,就找了一家一般的公司,然后业绩就没起来了,业绩的赋予是公司的产品,而不是本身运营能力,所以看公司去判断个人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
小公司的运营能力一般来说都是可以的,但是前提是有业绩还不错,大公司的业绩得打个折扣,运营能力大概率一般,但是管理能力应该是不错的,但是也不是这么绝对,如果他每一份工作都不错,那么大概率实力是很强的, 如果一份好一份坏的,实力大概率很一般。。。
黑科技的话,分两种,一种是只会刷单的,一种是即会运营的又会刷单的,第一种的基本账号活不过半年,第二种想不通怎么能活好几年还没被捉呢。。。但是他们有个共同点,就是不看重产品本身,只看重产品市场的量,只要有量,他们就是赚钱的
匿名用户
作为开发专注1类目6年,经历5家公司,产品上架的心得感悟。公司由大向小,经验技能积累越多,业绩却是由高走低。行业总说产品能不能起来,主要看产品本身有无竞争力,开发占6,运营占4,前提是基本的运营工作做到位。
我觉得就很扯蛋,同一产品给2个运营,结果一个一天几十单,一个一天几单。不从广告去评估,也不从市场评估,但从产品标题,文案,图片都能看出差距,产品买点、卖点都不清晰,照着竞品抄,上架几个月,不论产品卖的好不好,标题,文案,图片都不变一下,这叫运营?机器人罢了。。
开发算是越做越难受,卖的不好背大部分责任,卖的好提成也没运营高,针对于市场上的大部分公司,精品】精铺、铺货基本运营主导,行业本身属于销售型,运营主导合理,除非公司属于研发型,开发才勉强能成为产品经理。
顺便问一句:总说产品市场没竞争力,怎么卖也不行,那上架前运营没做市场分析,竞品分析?不能选择不做吗?总不能开发照着竞品做出来一款比目前竞品还差的产品吧,我相信开发也不是弱智,同理运营也不是没能力,只是产品的投入度不够而已,做不起来别甩,做起来也不要骄傲、
匿名用户
干运营工作6年,期间换过5家公司,最短的3个月,最长的目前2年,公司规模3、120、300、2000人都待过,市场上少说一半的公司类型我都待过(除了铺货),形形色色的运营也都见过,每家公司的产品类目都不同(3c、服装没做过),在白帽的打法下分享一下我的观点:一款产品能推起来,5成靠运气,4成靠产品,1成靠推广技术。
最近几年,在公司里能接触到的运营少说都是2年以上经验了,基本的推广方法和逻辑都没问题,在相同的技术下,同一款产品,哪怕同一时间上架,就是有的人能推起来,有的人动都不动。我的身边太多在一家公司业绩做的很好,推嘛嘛成功的运营,觉得庙小不容身了,跳槽后,完全达不到原先的水平了;或者简历上多牛逼,面试时讲的运营方法多好,但进公司后,就是不如意。
说白了这就是一个玄学,可能你这段时间大运流年走的好,给坨把把都能推起来,这段时间走的差,什么产品都推不起来。
匿名用户
赞同来自: 慢慢来更快些 、 Susanne
亚马逊运营推一个产品,到底靠什么?公司资源?品类?运营能力?其实都有,但是还有一样,是运气。运营能力在这几个里面的占比,可能是最低的。
为什么说有些运营能力很强,之前公司业绩做得很好,后面换了公司和品类没换,却没推起来呢。是因为有可能他当时推那个品类的时候,刚好运气很好,或者说,碰巧那个时候,竞对断货啊,有红人突然安利这个产品所产生的站外流量啊,或者他推得流量词那个时间段很好,各种都有可能。
因为昨天就碰巧看到有个人说,他们的类目突然都爆了,最差的都有100+的单。就像我上家公司的组长,她算做的比较久的,但是,后面来了个女孩子,人家就是很得领导喜欢,人家领导就不给我组长新品,就只给那个女孩子,导致后来,我组长跟那女孩子销售额持平。这也是一种。只能说,各方面都有,没必要去在意那么多。提升自己比较重要。
AI退税宝 • 深圳 • 21 小时前
我觉得亚马逊运营推广一个产品的成功,首先主要是选品;然后是Listingy优化,产品的标题与关键词、图片和A+内容,还有一个是站内的广告,这部分是核心流量来源;长期的话还是要靠沉淀,靠品牌建设和用户的复购。。。
用户名太长了 • 广州 • 18 小时前
你这样说会被很多以为自己有实力实际是靠运气的人鄙视的
晓之车 • 杭州 • 18 小时前
做亚马逊谁和你说运气,什么碰巧,能做成功的品,第二次推一样能成功,我们公司一个类目前几全占完,不会只打一条链接
冷风112 • 深圳 • 18 小时前
从今年一月开始到现在,新店新上的三个产品,一个小类第二,一个小类前十,另一个前十五(类目第一一两千月销),不知道算不算运气
不言0427 • 郑州 • 43 分钟前
@用户名太长了:确实是这样 我教过校企合作的学生几年 他们都是靠1688 选品的但就是每年都会有几个学生的产品不开广告日出几百单的 关键还是fbm 你说这不是运气来了吗是他们天赋异禀吗
匿名用户 • 惠州 • 18 分钟前
@用户名太长了:有实力也是一部分呀,他们这么认为我也没办法,我只是说,很多因素和各种原因堆叠在一起,啥都有,不可能就单一因素
匿名用户 • 惠州 • 18 分钟前
@晓之车:不一定,你能做起来,你是保证自己没刷单还是没靠公司资源呢。你能靠实力是你的本事呀。但是不一定第一次成功的品第二次就能成功,毕竟的确有的人就像贴主说的那样,的确存在第一次成功,换了家公司,一样的品,就是推不起来。我只是根据贴主的那种情况进行分析。并不是说,就是得有运气呢。
绝对不可能
不搞黑科技,纯白帽运营的话,产品本身占70%以上,产品不好你怎么烧钱它就是上不去。
但这不是说运营就没有用了,同样是推一款产品,推起来花了多久时间?怎么控制库存的稳定?什么时候能够达到盈利?面对新出现的竞争对手要怎么维持自己的排名?这款产品起来了,是不是可以围着它再做BCD款?怎么从退货/评论里分析这款产品是否要改进?是不是有什么被我们忽略掉的关键词?
我认为以上这些持续的维护,各方面的推进才是运营真正的价值所在,而不是说能推出多爆的款。爆款主要靠产品本身,然而这个爆款能爆多久,能带来多大的利润,这靠的就是运营的基本功。尤其白帽的爆款更要靠积累,很多时候是在第二年或者第二个旺季才能迎来爆发,这积累的过程就是运营的价值体现。
匿名用户
我觉得运营思路上也有关系,很多运营按模式开好广告就结束了,我接触下来很多运营没有前否,没有关键词词库,阶段性词库,没有运营目标和流程,所谓的竞对调研就是看卖多少价格,比他便宜就行,基本就是很模式化的,刚好做起来就做起来,做不起来就结束。
第一个女生你说月销十万美金(在美国站真的不能说厉害),也不知道链接是0-1还是维稳,不做分析
当然产品和市场的竞争度也还是比较重要的
我们之前就是复制老店的产品,微改,24年新店上新链接,没一两个月就日销5K-1W了,客单五六十的东西。
也用新店清过货,ABA大词三位数的,一个月推到首页自然位中部
我觉得运营还是得根据不同公司的产品,类目,资源做一些调整和不同的尝试,找到适合公司的打法(切记不要模式化硬推)
晓之车 • 杭州 • 18 小时前
这位说的很对,从这说话上就能看出是一位资深运营了,或者是一位管理者,不像别人说的话,一看就知道没有深入了解过亚马逊
匿名用户 • 宁波 • 18 小时前
@晓之车:谢谢夸奖
匿名用户
运气还是占一些的
成功绝非单一因素决定,而是资源、品类、运营能力三者动态平衡的结果。能看出两个核心矛盾:
一是“资源依赖症”——即便运营能力强,若公司供应链、预算或产品竞争力不足,也很难复制成功;
二是“品类适应性”——3C大卖出来的高手转战家电可能水土不服,因为类目玩法、用户决策逻辑差异极大。
更深层的问题在于,许多公司误把“历史业绩”等同于“通用能力”,忽视了对运营底层逻辑(比如用户需求分析、数据驱动优化)的考察。比如广告狂砸却转化疲软,可能是选品阶段就埋下了坑,而非运营技术问题。此外,团队协作效率(如设计、开发配合)和公司决策机制(比如是否允许试错)重要。
薄情忘情纵情
赞同来自: 黄太阳已注册1
个人认为,做市场往往是产品为主,然后就是各种配套的供应链、内容、广告、其他资源等。当然运营的能力穿插其中,比如说,
能不能开拓到好的市场类目?
能不能选到好的产品款式?
再者就是对产品结构、工艺、成本的理解,也就是供应链端了。
链接内容及广告当然是基本功了,特别是广告,广告应该是产品好坏的测评反馈的窗口,而不能或者很难达到拨乱反正的效果。
当然以上是全链路的思路,运营统筹协调决策能力。
至于有的公司,运营可能把握不到这么多,靠分产品缺少对源头产品的决断权限。那么无非就是一些基本功的比拼,以及运气成分。
对了,运气很重要!!!
无聊份子132 • 广州 • 16 小时前
这个需要不断选择不断跳槽才能遇到好的团队好的资源,接触到更多不同类目,学习到更好的经验,老实人总会觉得一直跳槽不好,其实是自己束缚自己,才会说运气不好。
匿名用户
赞同来自: 青春永在 、 黄太阳已注册1 、 小菜菜菜 、 BeagleWerWer 、 JamYaung
说实话,这行没啥绝对的,真就看组合拳。资源、产品、能力缺哪个都难顶,别迷信单点爆破。
有资源、有预算、有好产品,你随便推都比单打独斗强太多。产品本身烂,啥运营都救不了;反过来垃圾资源给再牛的人也整不起来。
另外老说运营多牛,换家公司照样扑街,这很正常,老板没给到支撑、品类风口过了,谁来也干不动。再有点运气成分,有的真就是赶上风口或者团队氛围对口,你想不火都难。
总结:资源打底、好产品是命、能力加分,遇到那种啥都不给还怪运营的,基本没救。
匿名用户
对于博主说如何看到离职高 没啥提成的现象?有次看直播听博主说到,有更好退路那就离开这个行业,没有离开这个行业你会更没落,那就别内耗干吧。
“资源,前提是广告不限制预算、有能力做图片”再者,产品产品很重要,先别说产品 就是资源实力这方面厉害的都不多,不限制预算能遇到这样的公司都不多,都不限制预算了,产品这方面也许有刚刚冒出头的老板选品还有些欠缺但是交完学费了,我觉得还是有进步空间,就不限制预算这个点就能做到的不多。
匿名用户
刚入职一家公司的时候,有两个同事在做同一款产品,A同事店铺专做这款,B同事店铺有这款+其他款式的产品
A的销售额相对来说比较好,B的无论哪种款式销售都不尽人意,后面大促期间A离职了,老板接手一段时间,后面把这个店铺单独交给B运营,B的店铺让老板负责,在此前提,老板已经把链接全优化好,开售的快一周后交接给B,这个新链接开始慢慢滚大,B开始走向康庄大道,链接起飞,日销60+,但是后面B在上同款式其他型号的品却依旧不行
Monster1215
赞同来自: 黄太阳已注册1
我觉得首先产品是重中之重吧,产品没有市场或者市场反应不好,那再好的运营能力也是白搭,产品没问题的情况下就是运营能力加运气了,有很多新运营可能刚开始做一个产品,运气好就是能起来,但是怎么样去维护链接,怎么样去保持下去,在新品期过了之后怎么去稳定你的单量和利润,差评怎么解决,然后你的库存运转效率这才是运营价值的地方,我觉得这些是体现新老运营价值的地方
黄太阳已注册1 • 深圳
产品没有市场或者市场反应不好,那再好的运营能力也是白搭,产品没问题的情况下就是运营能力加运气 赞同
匿名用户
现在这个情况拼运营做到红海前50都难 红海类目基本盘都稳定了 后面再进场怎么靠运营能力跟资本运营了好几年的链接进行拼杀呢?这时候你想要进场就必须是公司有足够多的资源资金支持了
除非是创新型产品区别市场存在的大部分产品的出现 但是这种情况似乎是产品本身>运营的情况 基本上是个运营都能卖爆了 跟运营能力似乎不太挂边了 我是觉得现在 产品>资源>运营的
呆呆女
感觉你说的几种情况都挺正常的。
现在运营一个产品,资源平台也十分重要,因为很多工具插件导致现在 很多运营手段基本是透明化,这个时候拼的就是市场敏感度及资源。
如果一个很厉害的运营(借助前公司的测评,站外资源)等做出了一定的成绩,那他换到下一个平台的时候,如果没有这些东西加持,那就很难做到同样的位置。我周边也有这样的运营朋友。
无聊份子132
所以做亚马逊和其他行业不一样,一个很残酷的事实,这个行业不讲什么忠诚,越跳槽经验越多,越能接触不同类目,几年下来把所有类目接触一遍,运营经验就越多,对每个类目如何推广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到新公司上手越快,也就越招老板喜欢,工资也越高。可能对于上家公司来说就不友好了,好不容易培养好的运营给他们做了嫁衣。
冷风112
一款好的产品,运营起来真的会越来越有信心,
一款还行的产品,换个运营思路,没准也能从一般变优(比如更改产品的运用场景,一个卖点能打动买家下单),那就是一个运营的市场嗅觉能力
一个好的运营,可以尽快的收手,对一款产品的销量能优及时的判断,是否值得继续推广还是选择及时清货
一个好的公司。 。 。(等你们补上,哈哈哈)
Respect
匿名用户
我觉得运营自身需要学会积累资源,这个会是你不管换到哪个公司,换到哪个类目,安身立命的基本条件之一。
这里的资源指的是两个反面,一是你自己在运营过程中复盘输出的内容,另一个就是接触到的测评、设计、红人资源等。
接触到的问题或者资源,消化它们并变为自己所有,才是运营能推好品的关键。
匿名用户
时机、产品>个人能力,就像你这篇帖子,如果我是前几个留评的那么我这个留评曝光度会高一些,如果我现在再留评,那么曝光度会非常差。找到好产品,比别人先入局,不需要运营多么出类拔萃,这个品也能推起来。
市场经济,总归是供需关系主导,你比别人先发现市场需求,你就能吃到红利。
匿名用户
没有标准答案 (天时地利人和 )公司产品 市场 相关的资源 公司给的支持 同样一个产品 不同的市场效果不一样 (运营能力只是其中的一面
我们公司来一个从来没做过亚马逊平台的 (开通澳洲 阿联酋站点 他是直接复制其他站点+AI 来操作的 每天稳定2-3单 你说这个是靠什么
晓之车 • 杭州 • 19 小时前
这些站点,链接放上去了,随便开一丢丢广告,都能出几单,根本和做没做过无关
匿名用户 • 深圳 • 18 小时前
@晓之车: 你想表达什么?亚马逊运营并不是简单地放上链接和开广告就能出单的 虽然初期可能会有一些订单,但这是平台的流量分配机制或者产品的自然曝光 真正要实现稳定出单和长期增长 需要对市场有深入的了解包括选品 关键词优化 产品描述撰写--而且对方也没开广告做站外
匿名用户
其实吧 运营也好 选品也罢 仅仅是个普普通通的工作岗位,没有什么超级英雄。各个岗位都是螺丝钉而已,个人能力的差别是最微不足道的,也是最容易对齐的。所以无论运营还是开发,战果磊磊并不取决于个人能力。甚至很多大公司大品牌压根儿就没有运营岗位。
匿名用户
我个人感觉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之前公司都是同类竞争,资源什么都差不多吧,领星那个时候还能看到,公司每个人开的广告的数据,有的人就去抄,都是一样的广告,竞价什么都是一样的,有的人就出单,有的人就不出单
无聊份子132 • 广州 • 16 小时前
其实这不是运气,纯粹是团队不行,都在内耗了,如果没挣到钱就果断跳槽吧,没有什么愧疚的。
匿名用户
选品真的是最重要的,拼运营能力能做到头部大品,是很难的,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尤其是现在这种越来越卷的时候;拼命做一个品做到100单,不如选10个品试试,每个10单,不过我这个应该是精铺的思路
Warden
赞同来自: 小小白探索路 、 Lavender双吖 、 weixin45946
产品没问题的前提下,主要还是时机,然后靠的是对整个类目和竞争对手的深入的了解和每个类目拿词规律的掌握。接着就是大家常说的节奏,什么时候做对应的操作。
晓之车 • 杭州 • 19 小时前
是的,这些才是看运营的能力,什么时候掌握的好
weixin45946 • 北京 • 2 小时前
哈哈,就是找风口,但是很多时候风口不等人,或者风口不到的时候就催着你发货上架推广。老板才不懂这些,只是觉得你在摸鱼躺平。
匿名用户
大家的运营手法都差不多,虽然说这话很不负责,但是到了30岁真的觉得都是运气,要说我有多努力,那是不可能的,我从来没有加班过,但就是销量一直在同部门之上
ankoulantun
如果是个人能力的话,同一款产品同一个运营,一个在10月份上,然后在另外一个店铺第二年3月份上,后面的这个就是始终跑不过之前的那款,就算价格更低也没用
匿名用户
我觉得大部分跟产品和品类相关,也跟现在的行情有关系,像我也做了好几年了,前几年做的品,确实很容易起来,但是现在很难了,现在老品的表现也在下降
趋势选品超哥
你这个问题的前提在于,你知道如何定义:好产品。
但恕我直言,99%从业者根本没法量化定义出“好产品”,基本都是拍脑袋凭感觉。
那自然,推品成功与否,自不在我。
nanariri • 广州 • 17 小时前
我卖的品我自己也在用,跟市面上其他同款比在使用体验上有优势
趋势选品超哥 • 深圳 • 1 小时前
@nanariri:你这种身边统计学/个人体感就是亚马逊人最常见的误区,产品好用不等于好卖,如果这种方法那么有效,那产品开发的人员会比现在多几倍,人人都开私模做创新就能赚钱了。
nanariri • 广州 • 1 小时前
@趋势选品超哥:其实卖得还行,高价呆在腰部,每个月利润也还可以
趋势选品超哥 • 深圳 • 1 小时前
@nanariri:行呗,你卖得好就有理。倒也不必在这种语境挖坑来和我讨论,我是见过一个公司连续开模十几款全部失败的。
nanariri • 广州 • 1 小时前
@趋势选品超哥:那正常,主要还是看怎么定义成功失败,每一款产品只要价格到位都能有自己的位置,但是如果每款都想做成爆品那自然就一个接一个失败咯,我前司就是如此
kccmt653
赞同来自: weixin45946
其实运营说白了就是一句话 在合适的时机把合适的产品投入合适的市场的同时还能被合适的买家发现 这么多合适叠加起来 运气真不能缺
晓之车 • 杭州 • 18 小时前
按你这样说,只要是一样的产品,大家一起入局都差不多?现实告诉你,一样的产品,一起卖的时机,能力强的运营卖的要比能力差的运营好太多了
匿名用户
产品不行,资源不给,再厉害的运营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有些人换了地方干不动了,不是人不行,是环境换了,底牌不一样了。
MS热岛27
产品决定了下限,运营决定了上限;不同的产品,同一个运营推效果不一样,同一个产品,不同运营推效果也不一样
弦断有谁听
赞同来自: PMZzxcvb 、 ike0418 、 米卡喵 、 一只何大行 、 Holshet 更多 »
白帽:公司资源8分,个人能力2分 黑帽:公司资源4分,个人能力6分
小小白探索路 • 雪兰莪州赛城
为毛我感觉应该反过来
ycy7310 • 深圳
@小小白探索路:不可能反过来的,白帽就是看公司产品
晓之车 • 杭州 • 18 小时前
@ycy7310:我也觉得反过来,白帽很看个人能力,没能力很多运营推不上去好吗,黑帽,怎么和个人能力扯上关系,只要服务商资源足够好
ycy7310 • 深圳 • 18 小时前
@晓之车:我们公司就是白帽打法的,白帽操作的空间不大只能围绕产品本身,产品不行的话再厉害的运营也没用,只是觉得黑帽手段比较多,不知道算不算个人能力,每个人的看法不同,,我赞同的是公司资源,白帽就是很看重
Elin427 • 珠海 • 24 分钟前
我觉得应该反过来,因为白帽真的可操作空间不大,只有产品和运营自己,黑帽也是公司资源,能做黑帽的资源也是很不错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