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Z123获悉,近日,Lazada近日发布了一份题为《弥合AI差距:东南亚电商卖家的看法与采纳趋势》的研究报告。该报告由Lazada与市场调研机构凯度(Kantar)联合开展,对来自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的1,214位电商卖家进行了调查,旨在深入了解人工智能(AI)在电商领域的采用现状、挑战与机会,揭示了东南亚卖家在AI应用方面的准备程度和实际差距。
调研显示,尽管68%的东南亚卖家表示熟悉AI,且自评已将AI应用于其47%的业务中,但实际采用比例仅为37%。这种感知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在马来西亚表现得尤为明显,当地卖家自评AI采用率为30%,实际只有26%。这表明在东南亚各国普遍存在AI认知、认同与实施之间的不一致。
关于AI效益的认知也呈现出不同的态度。虽然89%卖家认为AI可以提升生产力,93%认为AI能带来长期成本节省,但61%的卖家仍对AI的整体有用性表示怀疑,64%则认为高成本和实施周期长是采用AI的主要障碍。在马来西亚,87%的卖家认为AI可节省成本,77%认为其能提高效率,略低于区域平均,而50%的马来西亚卖家对AI实用性持怀疑态度,略低于整体水平。
AI的有效部署仍是多数卖家的难点。93%的东南亚卖家表示,需要对员工进行技能培训提升,以更好地使用AI,而75%的卖家承认员工仍倾向使用熟悉的工具而非新技术。在马来西亚,89%的卖家认为应对员工进行AI相关培训,67%的卖家表示员工偏好传统操作方式,显示出在技能与使用习惯之间的矛盾。
报告将卖家划分为三类:AI先行者(AI Adepts)、AI追随者(AI Aspirants)与AI迟疑者(AI Agnostics),以五大业务核心领域的AI应用程度为评估标准,分别是运营物流、产品管理、市场与广告、客户服务及员工管理。
AI先行者是指至少在80%的业务中已使用AI的卖家,在东南亚占比为24%。AI追随者是指在部分业务中采用AI,但仍存在明显缺口,占比为50%。AI迟疑者则尚未广泛采用AI,业务多仍依赖人工处理,占比26%。
在国家层面,泰国AI先行者比例最高,占30%;新加坡与印度尼西亚均为29%,越南为22%,菲律宾和马来西亚则分别为19%和15%。马来西亚的AI迟疑者比例高达42%,远高于区域平均水平,显示出较大的推进空间。
总体来看,东南亚有76%的卖家属于AI追随者或AI迟疑者,马来西亚这一比例更高达85%,其中有48%的卖家表示急需更完善的卖家支持措施,47%希望获得更有效的AI工具。
为应对这些挑战,Lazada推出了《线上卖家操作AI准备手册》,旨在根据卖家的AI成熟度提供定制化的战略指导。手册提供了最佳实践、可执行的建议及资源,帮助卖家有序地将AI融入业务流程。报告指出,卖家已在平台内使用Lazada提供的多项AI功能来提升效率,印证了平台在AI技术方面的持续投入和创新能力。67%的卖家对现有AI功能表示高度满意。
同时,Lazada推出多项全新生成式AI(GenAI)功能,进一步赋能卖家,包括AI智能商品优化工具,能够建议商品标题、描述、图片等改进方案,支持自动试穿、背景替换与模特调整,实现快速生成专业产品图像;AI自动翻译功能可将商品内容翻译为多种本地语言,助力卖家拓展区域市场;此外,“Lazzie Seller”作为阿里巴巴卖家中心的AI助手,可即时回答常见问题,辅助卖家导航、评估店铺风险,并提供业务建议,从而提升卖家效率与增长潜力。
马来西亚卖家对Lazada的AI功能接受度同样稳步上升。数据显示,近七成Lazada卖家对AI数据分析工具“Lazada Business Advisor”表示满意,约48%的卖家活跃使用该工具进行数据驱动决策。同时,Lazada的AI广告平台“Sponsored Solutions”亦广受欢迎,帮助卖家提升产品曝光与销售转化。
作者✎ Summer/AMZ123
声明:此文章版权归AMZ123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需授权请联系: amz123hap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