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Z123跨境卖家导航
拖动LOGO到书签栏,立即收藏AMZ123
首页跨境头条文章详情

会话量增幅超过「SHEIN」,「ZARA」正在回血?

2722
2022-02-22 22:31
2022-02-22 22:31
2722

这两年,行业只提 SHEIN,ZARA 被拿出来,也多是陪衬。


文/zhaolisa

但在 Apptopia 近日发布的《全球移动零售行业重要参与者分析》报告中,笔者注意到了下面这张柱状图。

2021 年 Q4,ZARA App 的会话数同比增长幅度比 SHEIN 要大。在 ZARA 的 85% 和 SHEIN 的 81% 之外,H&M 等品牌的会话增幅相比之下相当于降了一个级别,在 50% 上下。

“会话数”可以大致反映 App 的用户活跃情况。但是 1 个用户在一天内访问 App 多次,会形成多次会话,由于图表只给到了总会话数的变化情况,因此无法判断 ZARA 活跃度的上升更多是由“上瘾用户”导致的,还是由“新用户变多”导致的。而且还有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在于 App 自身体量,如果 App 本身用户量小一些,获得增长也就更容易一些。
白鲸出海在往期文章中曾分析过,SHEIN 在移动端的优势十分明显,其 App 端日活在 2021 年 Q4 占据全球快时尚 App DAU 的 60% 以上。ZARA 虽然弱,但也排在第 2/3 的位置。因而,不论是作为全球 Top3 的快时尚 App,还是如今的会话量明显增长,都有必要回头看一下这个“备受打击”的快时尚巨头了。

快时尚 App 全球月平均 DAU 变化情况

(2019.04-2021.04)|来源:Apptopia


2021 年,ZARA 过得怎样?
2020 是 ZARA 备受打击的 1 年。ZARA 母公司 Inditex 财报显示,2019 年,公司净利润有 36 亿欧元,而在 2020 年,净利润仅为 11 亿欧元。关于 2021 年的数据 Inditex 目前只公布到前 3 季度。2021 上半年,Inditex 净利润实现 13 亿欧元,已经超过 2020 的全年数据。粗暴算一下,Inditex 2021 年的净利润并没有恢复到 2019 年之前的水平,但对比 2020 年,已经大大好转。
造成 ZARA 颓势的原因不难想到,疫情导致门店关闭造成的客流量减小是一方面,SHEIN 成长太快,挤压市场份额是另一方面。

来源:Inditex 年报

Inditex 门店开放数量变化(2020.02-2021.03)

从疫情中慢慢恢复后,ZARA 开业的门店数量虽不及之前,但也已经接近 6000 家。可不得不说,相对于 SHEIN 收入快速增长,还未恢复到两年前水平的 ZARA,显然还处于努力转圜的状态。
而且 2021 年 Q3 财报预计,Inditex 全年的线下收入依然会占到 75%,线上仅占 1/4。也就是说,ZARA 的基因还在线下。而 ZARA 在 App 端的“努力成果”,是否在表明,这个快时尚巨头正在努力调转方向呢?

在移动 App 上使劲,
是 ZARA 的当务之急吗?

这里还是要难以免俗地说一下 ZARA 与 SHEIN 的区别。虽然二者都是依靠供应链强大、对消费者需求迅速反应、商品平价的特点提升竞争力、吸引消费者的,但 SHEIN 的销售渠道集中在线上,不受物理空间限制的特点理论上支持 SHEIN 能不断扩大 SKU、无上限提升上新速度来触及门店无处覆盖的受众。当然,SHEIN 作为线上品牌,且以独立站作为主要渠道,需要从 Facebook、Google 等渠道寻找流量,这是每个电商品牌都需要发愁的事。

ZARA 刚好相反,成立时间在 1975 年,是依靠线下门店扩张作为销售窗口闯出来的。在 SHEIN 利用其灵活的柔性供应链以及不断优化的上下游管理体系加快上新速度以及预测流行趋势时,ZARA 面临的其实不止供应链整合或是数据分析能力掉队的问题,还有线下门店的物理局限性不支持 ZARA 一味地扩大 SKU 或频繁上新的事实。

ZARA 能不能赶上 SHEIN 速度是后话,重点在于 ZARA 是不是有必要赶上 SHEIN 的速度。

线下门店作为销售渠道的同时也是营销渠道,规划师 Pietro Barbieri-Hermitte 在 2019 年接受采访时曾透露,ZARA 的广告费用只占销售额的大约 0.3%。线下门店依然可以是 ZARA 的核心和优势。

ZARA 与 SHEIN 不仅在销售和营销渠道上差异明显,在供应链布局和用户分布上也不同。

根据 Inditex 年报,2020 年,欧洲为 Inditex 贡献了最多的销售额,其次是欧美外的地区(以亚洲为主),最后才是美洲。虽然这并不是 ZARA 一个品牌的数据,但 ZARA 2020 年的销售额在 Inditex 总销售额中的比例达到了 69%,且销售额在各地区的占比差距较大,即使只算 ZARA 的数据,排序大概率也会是“欧洲>亚洲及其他地区>美洲”。

在供应商这一侧,2020 年 Inditex 在中国的供应商有 412 家,中国依然是 Inditex 最主要的产品供应地,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西班牙、葡萄牙以及孟加拉等离欧洲更近的国家,它们的供应商也都在 150 个左右,土耳其的供应商还超过了 200 家。从分布来看,欧洲内及附近的供应商主要满足欧洲及周边市场的供应,而美国、中国等市场的需求则是由中国、墨西哥供应商来满足。ZARA 就近供货的模式也有不可忽略的优势,未必非得学习 SHEIN。

分析下来不难看出,ZARA 更应该需要补齐的是线上销售能力以及后续的商品交付能力,这里指的是商品到达用户而非到达门店的能力。而很明显,ZARA 也正为此而努力。

从文章开头的图表不难看出,ZARA 虽然比 SHEIN 不及,但在 UNIQLO、H&M 等一众快时尚品牌中,App 端的成绩还是比较不错的。ZARA 在 App 端做出了哪些差异呢?


和我们不一样,ZARA 把购物 App 
做成了一本有格调的电子杂志
App Annie 数据显示,ZARA 在 2012 年就上线了 App,甚至比 SHEIN 的成立时间还早了 2 年。但直到 2019 年,App 才开始较为频繁的更新。2019、2020 和 2021 年,ZARA iOS 端版本分别更新了 52 次、82 次和 83 次。相比之下,H&M、UNIQLO App 在近 2 年的更新次数分别在 20+ 以及 1-3 次,ZARA 似乎是在移动端业务线上最努力的选手。
打开 ZARA 的 App,笔者最大的感受就是,这不像一个购物 App,更像是一本电子时尚杂志,用户加入购物车、下单购买的操作入口都被藏得很深。

整个 App 分为 5 个主菜单。首页、搜索、菜单、个人主页以及购物车。
首页:“我不是个带货 App”。
首页版块展示当前 ZARA 正在推出的热门产品系列的主题画报,用户可左右滑动查看,这些图片不是产品展示图,而像是摄影作品。如果用户不操作,系统则会自动向下滑动展示品牌最新制作的视频短片以及邀请用户邮件订阅品牌周报的入口。
点击每张画报,用户可以查看一整个系列的产品,其中图片占据最大的比例,产品描述和价格则以很小的字体藏在图片下方,点击图片才会进入产品详情页,在这一页面中才会出现“加入购物车”的操作入口。

主页的视频短片是 ZARA 的品牌自述,点击进入,会看到一个 ZARA 关于未来规划、品牌故事、创新点、最新产品系列的合集,所有的内容都以“we(我们)”作为主语。

大多数的快时尚品牌 App 会将“best seller”、“latest campaign”以及“sale code”置顶在首页,而 ZARA 反其道行之,反而将“about us”放在了首页重点宣传的位置。
搜索:依然围绕线下打造。
“搜索”是第 2 个主菜单。适用于 App 内浏览的搜索方式有文字、图片以及语音搜索,而这个版块中更多的功能则是为 ZARA 线下门店的消费者开发的。

笔者用自己的坐标“北京”体验了各个功能。“stores”版块通过列表和地图的形式展示了北京所有的 ZARA 门店,点击可进一步查看门店的营业时间、联系方式以及路径导航。部分人流量大、店铺面积大、覆盖人群多的门店则提供了更多便捷购物的服务,例如试衣间预订、线上下单,2 小时内门店自提货、店内商品定位服务,这些功能都是为了减少用户线下逛店时排队时间长、找不到商品或问不到店员的购物体验。不止 ZARA,UNIQLO、KFC、IKEA 等以线下门店为主要销售渠道的品牌都在这么做。

ZARA 一方面在改善用户的线下购物体验,另一方面也在将线下订单引导至线上。“搜索”版块中的“scan”功能,是帮助用户通过拍照、扫条形码、NFC 接触等方式在 App 内快速找到自己在线下看中的商品。线下购买流程常常会因为各种因素被迫中止,比如门店没有合适的尺码、东西太重不想提、用户选择困难等等,引导用户线上下单,或许能缩短用户的决策周期、减少一些影响购买决策的阻力,促进转化。据早期报道,这些为线下门店打辅助的功能是在 2020 年 ZARA 的西班牙门店首先测试,后续才推行到全球店面的。

App 剩余的 3 个菜单较为常规,“菜单”部分并没有像一般 App 用产品展示图平铺的方式尽可能多地展示产品,而是以文字目录的方式呈现品类。用户点击品类,才可以看到具体商品,而在产品详情页中,如笔者上文所说,图片会占据手机屏幕,有关产品面料、运输政策等信息则会藏在底部。

ZARA 菜单栏(左)、产品详情页(中)、

SHEIN 菜单栏(右)界面

在体验 SHEIN App 时,会发现 SHEIN 最大的优势在于建立了基于 UGC 内容的时尚社区,通过不断更新的商品和营销活动引导用户分享穿搭心得,给 App 加上了社交属性,一方面可以增加 App 打开率,同时也能提升 SHEIN 的用户粘性。

SHEIN App 界面

而相比 SHEIN,ZARA 的核心以及具有优势的业务在线下,移动端业务起步晚,底子薄,在 App 端不断加码的行为似乎是在死磕一件自己并不擅长的领域,但又不得不面对这个现实。不过其 App 呈现出的风格以及宣传重点让笔者感受到,ZARA 没有在学习 SHEIN,而是基于用户对 ZARA 线下门店有一定认知和信任感的前提,来优化其购物体验,更多是为了培养 ZARA 原有用户养成在线购买 ZARA 的习惯,来抵御不确定风险。但即使这样,ZARA 依然面临许多问题。
ZARA App 中的售后及客服服务是打出 1 星评论的用户抱怨最多的一个地方。大多数表示不满的用户认为 ZARA 有野心没能力,虽然鼓励用户线上下单,但用户遇到了邮寄地址、货品出错,退货手续繁琐、客服态度差等问题。笔者只体验了 ZARA 的线上客服,总体来说,客服反映速度较快,在用户不结束对话的条件下,离开对话框时,消息栏依然会悬浮在屏幕上方,这样可以使用户不必一直停在对话界面等待回复。而问题是,客服会强制关闭对话,且解决问题的速度很慢。

小红书上吐槽 ZARA 客服的贴文

海外用户吐槽 ZARA App 的评


SHEIN 还在变快,
但 ZARA 想要脱掉快时尚的“帽子”

2 月份消息,SHEIN 将投资约 150 亿人民币在大湾区设立建筑面积约 330 万平方米的供应链总部,进一步强化其把控供应的能力。

而 ZARA 的重点却不在这里。去年 12 月,ZARA 母公司 Inditex 宣布投入 2.38 亿欧元,在西班牙的港口城市 Arteixo 建立一座占地 17 万平方米的大楼,用于容纳 ZARA 的销售和设计团队,目的是为了提高设计师、打版师以及销售团队之间的横向沟通效率。面对 SHEIN 在供应链端的优势,ZARA 选择了在设计和营销能力上下功夫。

而在品牌定位上,也可以看出 ZARA 的一些变化。Inditex 官网报道,Arteixo 的大楼从今年 1 月开工,持续大约 2 年,这座建筑不止容纳 ZARA 的员工,也承载着 ZARA 转型的决心,大楼的格局会遵从可持续性的理念,这也凸显了品牌的本质。

快时尚一直被认作环保和可持续性的对立概念,ZARA 作为快时尚领域的头部品牌,且主要市场位于对环保要求较高的欧洲各国,面对 SHEIN 等新兴品牌的竞争压力以及消费者的舆论压力,ZARA 正在加大在可持续性上的投入。从其 App、财报都可以看出,ZARA 从生产端对原材料、供应商的选择到传达的品牌理念都在努力摘掉其“快时尚”品牌的标签。


总结

如同用户吐槽的那样,ZARA 在引导用户线上购物,也在 App 上做出了差异化,但在后续的履约流程上还没大跟上,如何补全线上销售各流程的服务,并适应不同国家电商业务的差异,或许会变成 ZARA 下一个的“当务之急”。

而从品牌的长远发展上来看,提升品牌道德感,进一步获取消费者信任成了 ZARA 的下一步计划。笔者在某播客节目中听到过一种对品牌发展路径的分类方式,有一种品牌依靠不断扩大用户群来扩张,另一类品牌则是瞄准固定用户,为他们打造丰富的活动、满足他们不断变化的需求,这类品牌的体量也许不大,但能活得很长。ZARA 作为前者,在扩大用户群的难度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如何守住原有用户群、持续挖掘其用户价值也被提到了重要位置。而处在高调扩张阶段的 SHEIN ,在不久后也必将不得不解决这一问题。


免责声明
本文链接:
本文经作者许可发布在AMZ123跨境头条,如有疑问,请联系客服。
最新热门报告作者标签
Wildberries推出新品预售和虚拟试衣功能
AMZ123获悉,近日,据外媒报道,俄罗斯电商平台Wildberries推出两项新功能,进一步完善用户购物体验。用户不仅能够提前预订热门新品,还可以通过虚拟试衣功能直观体验服装效果。首先,Wildberries即将在平台上线商品预售功能。该功能将应用于具有广泛市场需求的产品,用户可在新品正式发售前提前下单,确保在第一时间获得商品。首批支持预售的商品包括即将发布的iPhone 17以及其他苹果新品,未来也将扩展至畅销书籍和汽车新品等领域。此举旨在优化整体客户体验,提升消费者在平台上的便利性和满意度。与此同时,Wildberries已启动“客户试衣”功能的测试。
亚马逊全站点优惠码新规,商品2件起生效
AMZ123获悉,近日,亚马逊全站点实施优惠码新规,对无码折扣促销规则做出调整。新规规定,买家需至少购买2件商品,才可享受无码折扣促销,而此前单件商品即可享受该优惠。亚马逊方面表示,此次调整旨在更清晰地区分促销类型,帮助买家更便捷地理解优惠选项,优化购物体验。然而,这一新规的实施,对部分卖家产生了不小影响,尤其是低客单价卖家。包括小饰品、手机壳在内的长期依赖单件折扣进行引流的品类,面临着客户流失的风险。新规实施后,这类商品的购买门槛将被提高,可能使一些对价格敏感、只需要或只愿意购买单件商品的客户望而却步。面对这一变化,卖家可主动采取应对策略。
25-cv-10548,速避雷!Erchonia医疗器械专利首维权,2案并发!
本案是Direction律所代理Erchonia Corporation LLC发起的专利维权案件,目前涉案专利暂时处于密封状态,但麦家支持通过检索发现,该公司在美国共注册有数十个专利,涵盖脊椎按摩调整器、电解水疗法的方法和装置、用于电磁辐射耗散装置的变角度天线以及LLL真菌感染治疗方法等等领域,除此之外还注册了Laseressence、THL、DERMALASER以及3LT等17个商标。
备战 Prime Day:分享大促前清货止损的思路和方法!
匿名用户我的C位前几个月接手了一些前同事的遗留产品,把各项数据拉出来一看都是些不怎么赚钱需要清货的品 家人们谁懂啊,里面还有去年圣诞节的产品,再放几个月都能赶上今年圣诞节了...在做接盘侠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问题:库容紧张、仓储费越来越高,产品又卖得慢,广告烧了一圈效果也不好等等(头大.jpg)吭哧吭哧干了两个多月才清得差不多,今天就来浅浅分享一下清货的思路和方法。
TK 铺货模式退场?封店潮下无侥幸,平台进入 “精耕” 时代
当一批 TK 跨境卖家的后台界面弹出 “账户已冻结” 提示时,整个行业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寒意。这场波及范围甚广的封店行动,并非平台的临时举措,而是跨境电商行业从 “粗放扩张” 向 “规范发展” 转型的标志性事件。对于长期依赖铺货模式的运营者来说,这不仅是一次经营危机,更是一场必须面对的 “生存革命”—— 曾经的流量捷径已被堵死,新的竞争逻辑正在成型...“流量红利催生的 “短平快” 玩法回溯跨境电商的发展初期,铺货模式曾是无数中小卖家快速入局的 “敲门砖”。
Ropet爆火背后,AI玩具的两条财富路线
今年CES展会一个叫Ropet的AI宠物一出场就「炸」了Kickstarter众筹超200万港币,189美元一个70%支持者是第一次用众筹平台的女性这个数据甚至颠覆了Kickstarter「男性消费者聚集地」的刻板印象来源:KickstarterA:情感派的高溢价密码为什么Ropet能卖那么贵?01 会"撒娇"的AI才值钱Ropet最绝的地方在哪?鼻子是摄像头,能认出你是谁 ✓眼睛是电子屏,会显示各种表情 ✓ 恒温37.5°C,抱着有体温 ✓但真正的杀手锏是: 它会「认主」,会主动「求互动」来源:Kickstarter当摄像头识别出你心情不错, 它的眼睛里会冒出小爱心 当你下班回家, 它会兴奋地「求抱抱」这就是萌
30天卖了半年的量!这件时尚单品爆火TikTok
在TikTok上卖大妈披肩,跨境卖家月赚280w+
万圣节爆款预定!这款灯饰在TikTok已狂卖60万!
“不给糖,就捣乱!”距离欧美传统节日万圣节还有不到2个月的时间,比起恶搞和狂欢的喜悦,跨境圈呈现的则是一股浓浓的“军备”姿态,万圣节是年末旺季的序曲,也是聆听海外消费脉动的桥头堡,此一战,没有任何一个跨境卖家敢懈怠。美国零售联合会(NRF)调查显示,今年美国消费者在万圣节的总支出将达到约116亿美元,较去年刷新的历史峰值122亿美元有所下降。通胀、关税,以及由就业不景气拉低的收入预期,都让海外消费偏好悄然变化,不过即便市场规模较去年有所缩水,但在最喜爱的“年度cosplay大赏”面前,消费者并未完全捂紧口袋,只是稍微改变了消费趋向。
注意!亚马逊全面爆发审核,卖家必须高度警惕!
最近跨境圈最炸裂的消息之一,就是亚马逊的合规性审查全面升级。不同于以往的抽查,这次覆盖面更广、要求更细,直接导致大量账号被冻结,卖家们苦不堪言。1.2万个账号被冻结,三大违规类型成重灾区据业内消息,仅在八月底,亚马逊就对全球范围的卖家进行了一次集中核查,结果超过 1.2万个账号被直接冻结。这次重点打击的违规类型有三个:商品详情页违规最大的雷区就是夸大或虚假宣传。比如浙江某家居卖家,因为在Listing里写了“IP68防水”,但实际并没有对应认证,结果商品直接被下架。运营数据异常亚马逊的系统会监控退货率、差评集中度和销量波动。
9月底亚马逊买家评论功能将彻底关闭!
9月30日之后,亚马逊后台的“买家评论”功能将彻底退出历史舞台。这个已经陪伴卖家超过5年的老工具,将不再提供任何入口。未来,所有卖家如果还想追踪、监控商品评论,只能依赖“买家之声”。对卖家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个功能下线,而是运营逻辑上的重大转变。“买家评论”彻底关闭意味着什么?“买家评论”功能的最大价值在于——差评监控+即时沟通。过去,卖家一旦发现差评,可以在48小时内联系买家,通过站内信、退款等方式安抚客户,甚至挽救评分。现在,这条救命通道即将消失。卖家再也不能直接针对具体差评用户进行回复,只能通过“买家之声”查看整体数据和趋势。换句话说:以前是“对症下药”,直接知道哪条差评、哪个客户。
套路失效!亚马逊的评论江湖变天了
曾经,评论是卖家的护城河;如今,它却成了平台手里最锋利的刀。近来,亚马逊连出三记重拳:评论大清理、Vine 规则收紧、星级即评机制接踵而至,卖家赖以竞争的口碑体系一夜间风声鹤唳。从存量到增量,从规则到机制,亚马逊的动作一环扣一环,卖家几乎无处可避。评论大清理:积累一夜归零亚马逊率先出手的,是大规模评论清理。AMZ123获悉,近日有卖家在某跨境电商社群发帖称,多个链接的评论数量几乎被“腰斩”。“这次亚马逊下手是真的狠,我们类目里有些链接,从200条评论、4.9星,直接掉到22条评论、3.9星。”该帖一出,评论区瞬间炸开,不少卖家跟帖表示,自己也遭遇了严重掉评。
亚马逊两大促销规则变更,优惠券单件折扣受限!
亚马逊又搞规则变动了!这次是两大促销重点 —— 加拿大站收费模式换了,还有优惠码要凑单才能用!赶紧拆明白,别等旺季亏钱才发现~加拿大站:9.15 起促销收费大改!之前是固定费,现在改成 “固定 + 销售额抽成” 的浮动模式,分秒杀 / BD 和优惠券两种情况,举例子更清楚!1. 秒杀(Lightning Deals)& BD(Best Deals)旧规则:固定收费,秒杀 20 加元 / 次,BD 40 加元 / 次新规则:每天 5 加元固定费 + 销售额 1% 抽成(抽成单活动上限 150 加元) 举个栗子:做 3 天秒杀,销售额 1000 加元:总费用 = 5×3 + 1000×1% = 25 加元(比
单干失败的运营,在深圳能拿到多少薪资?22年在一家公司开荒珠宝类目,单品一个月做到20万净利润.....
匿名用户我的C位大家好,我是2021年毕业之后入行做亚马逊运营的,最开始是从运营助理做起。2022年加入一家公司,负责开拓珠宝类目,在2023年成功推出一款爆品,最好的时候单月净利润能做到20万。依靠这个产品,我一直做到2024年底。之后珠宝类目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也尝试过很多其他类目的产品,并且几乎每个都推到了同款第一。但它们的生命周期都太短了,经常是刚推起来两个月,市场就迅速萎缩。最终结果往往是库存积压、不得不清货,一直没什么利润。老款的提成也越来越少,压力太大、看不到希望(虽然老板一直让我再坚持),最后还是决定离职。今年我开始自己单干,选了一款产品开店,但货刚到位就陷入价格战,卷得毫无利润。
亚马逊广告不出单怎么办?“投放报告”带你打破僵局
在亚马逊平台上,不少卖家满怀期待地投放广告,却遭遇了不出单的尴尬局面。这不仅消耗了宝贵的广告预算,还打击了运营的信心。从新手到有一定经验的卖家,都可能陷入这样的困境:为何我的产品无人问津?是关键词选择不当、出价策略失误,还是Listing优化不足?面对这些问题,很多卖家往往感到迷茫,不知道如何下手解决,通过科学规划与精细化运营,分阶段进行调整和优化,完全可以打破这一僵局,让广告真正转化为订单。亚马逊广告投放报告名称:投放报告内容概述:投放报告提供了关于所有至少获得一次展示机会的广告活动的数据,这些数据包括但不限于作为定位依据的关键词、商品或品类所带来的销售额及其相关绩效指标。
亚马逊暂停谷歌购物广告一个月,CPC降幅有限
AMZ123获悉,近日,据外媒报道,亚马逊于7月22日突然在全球范围内大幅削减谷歌购物广告投入,支出几乎降至零,导致市场份额迅速下滑,但在8月23日重新恢复广告活动。这一长达31天的暂停引发业内广泛关注,搜索营销专家普遍猜测其背后原因,可能与Prime Day与黑色星期五之间的广告策略调整有关,或是一项评估广告效果的大规模增量性测试。据Smart Commerce提供的数据,亚马逊的市场份额在7月22日广告支出削减后从约70%骤降至0%,而在8月23日恢复广告投放后迅速回升至约74%,美国市场除外。在亚马逊暂停谷歌广告期间,Target、Etsy和Wayfair等竞争对手加大了广告投放力度,试图填补空缺。
《2025上半年TikTok Shop调研报告-TT123》PDF下载
2025年上半年,在特朗普加征超高关税、TikTok不卖就禁法案3度延期等诸多动荡里,逆风而行的TikTok Shop依旧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2025年上半年,TikTokShop全球GMV突破232亿美元,距离年初设定的100%增长目标更近一步。
《TikTok Shop 2024年健康类目报告(东南亚各站点)》PDF下载
泰国站健康品类细分市场成交主要集中在膳食补充剂、医疗用品及替代药物等,前两者成交GMV约5000万美元,但从价格梯队集中度来看,主要集中在30-50美元,医疗用品尤其明显,30-50美元价格段占医疗用品整年GMV约64%:在即食部分>100美元的品质市场约占整体70%,虽整体市场较小,但可重点关注高端市场
《TikTok Shop 2024年运动户外类目报告(欧美)》PDF下载
美国市场运动户外类GMV近一年进入TOP5门槛虽仅占TOP10份额的6%,但近半年增速约为30%凭借美国运动类深厚的客群,未来市场有望进一步提升
《TikTok Shop 2024年运动户外类目报告(东南亚)》PDF下载
运动户外品类在东南亚各站点近一年GMV各站点平均在1500万美元以上,尤其以泰国站领先优势明显;但近一年各品类排名仅马来站排名在TOP10,运动户外品类在东南亚站点相对容量较小,需要进一步培育市场和客户消费习惯
《2025年中国宠物食品出海分析报告》PDF下载
随着养宠规模的扩大和宠物主人对宠物健康关注度的提升,宠物食品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预计未来几年,中国宠物食品行业将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 消费者对高端、天然、有机宠物食品的需求将持续攀升,推动宠物食品行业向高端化、精细化方向发展。科技的进步将为宠物食品行业的发展带来 新的机遇,如智能化设备的应用、大数据分析等,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控制水平。
《2025年美妆出海:开拓北美美丽新征程》PDF下载
美国美妆市场总值及增长趋势 市场分析:2023 年美国美妆市场总值超过 560 亿美元,预计到 2027 年将突破 700 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 6% 电商渠道的发展对美妆行业的影响 电商渠道占比:美妆产品的在线销售在整体市场中占比超过 30%,其中大约 70% 的消费者在网上购买美妆产品
《2025年美国消费电子行业趋势白皮书》PDF下载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产业链深度重构与数字技术革命交织激荡。中国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战略牵引,开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大航海时代”,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在此进程中中美经贸关系既牵动着全球经济复苏的关键变量,更映射出大国竞合的时代命题。
《2024中国宠物产业出海分析报告》PDF下载
随着宠物福利意识的不断提升,宠物用品市场正朝着更加多样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无论是宠物的食品和饮水、健康护理,还是它们的睡眠和娱乐用品,这些产品不仅满足了宠物的基本生理和心理需求,同时也为宠物主人提供了更加愉快的陪伴体验。
跨境电商干货集结
跨境电商干货集结,是结合亚马逊跨境电商卖家交流群内大家在交流过程中最常遇到的问题,进行收集整理,汇总解答,将会持续更新大家当前最常遇见的问题。欢迎大家加入跨境电商干货集结卖家交流群一起探讨。
跨境电商赢商荟
跨境电商行业唯一一家一年365天不断更的媒体!
AMZ123选品观察员
选品推荐及选品技巧分享。
AMZ123跨境电商
专注跨境行业热点事件报道,每日坚持推送原创深度热文
跨境平台资讯
AMZ123旗下跨境电商平台新闻栏目,专注全球跨境电商平台热点事件,为广大卖家提供跨境电商平台最新动态、最热新闻。
亚马逊公告
AMZ123旗下亚马逊公告发布平台,实时更新亚马逊最新公告,致力打造最及时和有态度的亚马逊公告栏目!
亿邦动力网
消除一切电商知识鸿沟,每日发布独家重磅新闻。
AMZ123卖家导航
这个人很懒,还没有自我介绍
首页
跨境头条
文章详情
热门活动
跨境资讯
跨境资讯
跨境早报
跨境社群
品类交流群
宠物品类交流群宠物品类交流群
加入
宠物品类交流群
扫码进群
家居品类交流群家居品类交流群
加入
家居品类交流群
扫码进群
母婴用品交流群母婴用品交流群
加入
母婴用品交流群
扫码进群
品类交流群
加入
跨境资料
亚马逊运营干货包亚马逊运营干货包
加入
亚马逊运营干货包
扫码进群
TikTok运营干货包TikTok运营干货包
加入
TikTok运营干货包
扫码进群
跨境电商行业报告跨境电商行业报告
加入
跨境电商行业报告
扫码进群
跨境资料
加入
官方社区
跨境电商交流群跨境电商交流群
加入
跨境电商交流群
扫码进群
亚马逊卖家交流群亚马逊卖家交流群
加入
亚马逊卖家交流群
扫码进群
独立站卖家交流群独立站卖家交流群
加入
独立站卖家交流群
扫码进群
官方社区
加入
立即扫码咨询
立即扫码咨询
会话量增幅超过「SHEIN」,「ZARA」正在回血?
白鲸出海
2022-02-22 22:31
2722

这两年,行业只提 SHEIN,ZARA 被拿出来,也多是陪衬。


文/zhaolisa

但在 Apptopia 近日发布的《全球移动零售行业重要参与者分析》报告中,笔者注意到了下面这张柱状图。

2021 年 Q4,ZARA App 的会话数同比增长幅度比 SHEIN 要大。在 ZARA 的 85% 和 SHEIN 的 81% 之外,H&M 等品牌的会话增幅相比之下相当于降了一个级别,在 50% 上下。

“会话数”可以大致反映 App 的用户活跃情况。但是 1 个用户在一天内访问 App 多次,会形成多次会话,由于图表只给到了总会话数的变化情况,因此无法判断 ZARA 活跃度的上升更多是由“上瘾用户”导致的,还是由“新用户变多”导致的。而且还有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在于 App 自身体量,如果 App 本身用户量小一些,获得增长也就更容易一些。
白鲸出海在往期文章中曾分析过,SHEIN 在移动端的优势十分明显,其 App 端日活在 2021 年 Q4 占据全球快时尚 App DAU 的 60% 以上。ZARA 虽然弱,但也排在第 2/3 的位置。因而,不论是作为全球 Top3 的快时尚 App,还是如今的会话量明显增长,都有必要回头看一下这个“备受打击”的快时尚巨头了。

快时尚 App 全球月平均 DAU 变化情况

(2019.04-2021.04)|来源:Apptopia


2021 年,ZARA 过得怎样?
2020 是 ZARA 备受打击的 1 年。ZARA 母公司 Inditex 财报显示,2019 年,公司净利润有 36 亿欧元,而在 2020 年,净利润仅为 11 亿欧元。关于 2021 年的数据 Inditex 目前只公布到前 3 季度。2021 上半年,Inditex 净利润实现 13 亿欧元,已经超过 2020 的全年数据。粗暴算一下,Inditex 2021 年的净利润并没有恢复到 2019 年之前的水平,但对比 2020 年,已经大大好转。
造成 ZARA 颓势的原因不难想到,疫情导致门店关闭造成的客流量减小是一方面,SHEIN 成长太快,挤压市场份额是另一方面。

来源:Inditex 年报

Inditex 门店开放数量变化(2020.02-2021.03)

从疫情中慢慢恢复后,ZARA 开业的门店数量虽不及之前,但也已经接近 6000 家。可不得不说,相对于 SHEIN 收入快速增长,还未恢复到两年前水平的 ZARA,显然还处于努力转圜的状态。
而且 2021 年 Q3 财报预计,Inditex 全年的线下收入依然会占到 75%,线上仅占 1/4。也就是说,ZARA 的基因还在线下。而 ZARA 在 App 端的“努力成果”,是否在表明,这个快时尚巨头正在努力调转方向呢?

在移动 App 上使劲,
是 ZARA 的当务之急吗?

这里还是要难以免俗地说一下 ZARA 与 SHEIN 的区别。虽然二者都是依靠供应链强大、对消费者需求迅速反应、商品平价的特点提升竞争力、吸引消费者的,但 SHEIN 的销售渠道集中在线上,不受物理空间限制的特点理论上支持 SHEIN 能不断扩大 SKU、无上限提升上新速度来触及门店无处覆盖的受众。当然,SHEIN 作为线上品牌,且以独立站作为主要渠道,需要从 Facebook、Google 等渠道寻找流量,这是每个电商品牌都需要发愁的事。

ZARA 刚好相反,成立时间在 1975 年,是依靠线下门店扩张作为销售窗口闯出来的。在 SHEIN 利用其灵活的柔性供应链以及不断优化的上下游管理体系加快上新速度以及预测流行趋势时,ZARA 面临的其实不止供应链整合或是数据分析能力掉队的问题,还有线下门店的物理局限性不支持 ZARA 一味地扩大 SKU 或频繁上新的事实。

ZARA 能不能赶上 SHEIN 速度是后话,重点在于 ZARA 是不是有必要赶上 SHEIN 的速度。

线下门店作为销售渠道的同时也是营销渠道,规划师 Pietro Barbieri-Hermitte 在 2019 年接受采访时曾透露,ZARA 的广告费用只占销售额的大约 0.3%。线下门店依然可以是 ZARA 的核心和优势。

ZARA 与 SHEIN 不仅在销售和营销渠道上差异明显,在供应链布局和用户分布上也不同。

根据 Inditex 年报,2020 年,欧洲为 Inditex 贡献了最多的销售额,其次是欧美外的地区(以亚洲为主),最后才是美洲。虽然这并不是 ZARA 一个品牌的数据,但 ZARA 2020 年的销售额在 Inditex 总销售额中的比例达到了 69%,且销售额在各地区的占比差距较大,即使只算 ZARA 的数据,排序大概率也会是“欧洲>亚洲及其他地区>美洲”。

在供应商这一侧,2020 年 Inditex 在中国的供应商有 412 家,中国依然是 Inditex 最主要的产品供应地,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西班牙、葡萄牙以及孟加拉等离欧洲更近的国家,它们的供应商也都在 150 个左右,土耳其的供应商还超过了 200 家。从分布来看,欧洲内及附近的供应商主要满足欧洲及周边市场的供应,而美国、中国等市场的需求则是由中国、墨西哥供应商来满足。ZARA 就近供货的模式也有不可忽略的优势,未必非得学习 SHEIN。

分析下来不难看出,ZARA 更应该需要补齐的是线上销售能力以及后续的商品交付能力,这里指的是商品到达用户而非到达门店的能力。而很明显,ZARA 也正为此而努力。

从文章开头的图表不难看出,ZARA 虽然比 SHEIN 不及,但在 UNIQLO、H&M 等一众快时尚品牌中,App 端的成绩还是比较不错的。ZARA 在 App 端做出了哪些差异呢?


和我们不一样,ZARA 把购物 App 
做成了一本有格调的电子杂志
App Annie 数据显示,ZARA 在 2012 年就上线了 App,甚至比 SHEIN 的成立时间还早了 2 年。但直到 2019 年,App 才开始较为频繁的更新。2019、2020 和 2021 年,ZARA iOS 端版本分别更新了 52 次、82 次和 83 次。相比之下,H&M、UNIQLO App 在近 2 年的更新次数分别在 20+ 以及 1-3 次,ZARA 似乎是在移动端业务线上最努力的选手。
打开 ZARA 的 App,笔者最大的感受就是,这不像一个购物 App,更像是一本电子时尚杂志,用户加入购物车、下单购买的操作入口都被藏得很深。

整个 App 分为 5 个主菜单。首页、搜索、菜单、个人主页以及购物车。
首页:“我不是个带货 App”。
首页版块展示当前 ZARA 正在推出的热门产品系列的主题画报,用户可左右滑动查看,这些图片不是产品展示图,而像是摄影作品。如果用户不操作,系统则会自动向下滑动展示品牌最新制作的视频短片以及邀请用户邮件订阅品牌周报的入口。
点击每张画报,用户可以查看一整个系列的产品,其中图片占据最大的比例,产品描述和价格则以很小的字体藏在图片下方,点击图片才会进入产品详情页,在这一页面中才会出现“加入购物车”的操作入口。

主页的视频短片是 ZARA 的品牌自述,点击进入,会看到一个 ZARA 关于未来规划、品牌故事、创新点、最新产品系列的合集,所有的内容都以“we(我们)”作为主语。

大多数的快时尚品牌 App 会将“best seller”、“latest campaign”以及“sale code”置顶在首页,而 ZARA 反其道行之,反而将“about us”放在了首页重点宣传的位置。
搜索:依然围绕线下打造。
“搜索”是第 2 个主菜单。适用于 App 内浏览的搜索方式有文字、图片以及语音搜索,而这个版块中更多的功能则是为 ZARA 线下门店的消费者开发的。

笔者用自己的坐标“北京”体验了各个功能。“stores”版块通过列表和地图的形式展示了北京所有的 ZARA 门店,点击可进一步查看门店的营业时间、联系方式以及路径导航。部分人流量大、店铺面积大、覆盖人群多的门店则提供了更多便捷购物的服务,例如试衣间预订、线上下单,2 小时内门店自提货、店内商品定位服务,这些功能都是为了减少用户线下逛店时排队时间长、找不到商品或问不到店员的购物体验。不止 ZARA,UNIQLO、KFC、IKEA 等以线下门店为主要销售渠道的品牌都在这么做。

ZARA 一方面在改善用户的线下购物体验,另一方面也在将线下订单引导至线上。“搜索”版块中的“scan”功能,是帮助用户通过拍照、扫条形码、NFC 接触等方式在 App 内快速找到自己在线下看中的商品。线下购买流程常常会因为各种因素被迫中止,比如门店没有合适的尺码、东西太重不想提、用户选择困难等等,引导用户线上下单,或许能缩短用户的决策周期、减少一些影响购买决策的阻力,促进转化。据早期报道,这些为线下门店打辅助的功能是在 2020 年 ZARA 的西班牙门店首先测试,后续才推行到全球店面的。

App 剩余的 3 个菜单较为常规,“菜单”部分并没有像一般 App 用产品展示图平铺的方式尽可能多地展示产品,而是以文字目录的方式呈现品类。用户点击品类,才可以看到具体商品,而在产品详情页中,如笔者上文所说,图片会占据手机屏幕,有关产品面料、运输政策等信息则会藏在底部。

ZARA 菜单栏(左)、产品详情页(中)、

SHEIN 菜单栏(右)界面

在体验 SHEIN App 时,会发现 SHEIN 最大的优势在于建立了基于 UGC 内容的时尚社区,通过不断更新的商品和营销活动引导用户分享穿搭心得,给 App 加上了社交属性,一方面可以增加 App 打开率,同时也能提升 SHEIN 的用户粘性。

SHEIN App 界面

而相比 SHEIN,ZARA 的核心以及具有优势的业务在线下,移动端业务起步晚,底子薄,在 App 端不断加码的行为似乎是在死磕一件自己并不擅长的领域,但又不得不面对这个现实。不过其 App 呈现出的风格以及宣传重点让笔者感受到,ZARA 没有在学习 SHEIN,而是基于用户对 ZARA 线下门店有一定认知和信任感的前提,来优化其购物体验,更多是为了培养 ZARA 原有用户养成在线购买 ZARA 的习惯,来抵御不确定风险。但即使这样,ZARA 依然面临许多问题。
ZARA App 中的售后及客服服务是打出 1 星评论的用户抱怨最多的一个地方。大多数表示不满的用户认为 ZARA 有野心没能力,虽然鼓励用户线上下单,但用户遇到了邮寄地址、货品出错,退货手续繁琐、客服态度差等问题。笔者只体验了 ZARA 的线上客服,总体来说,客服反映速度较快,在用户不结束对话的条件下,离开对话框时,消息栏依然会悬浮在屏幕上方,这样可以使用户不必一直停在对话界面等待回复。而问题是,客服会强制关闭对话,且解决问题的速度很慢。

小红书上吐槽 ZARA 客服的贴文

海外用户吐槽 ZARA App 的评


SHEIN 还在变快,
但 ZARA 想要脱掉快时尚的“帽子”

2 月份消息,SHEIN 将投资约 150 亿人民币在大湾区设立建筑面积约 330 万平方米的供应链总部,进一步强化其把控供应的能力。

而 ZARA 的重点却不在这里。去年 12 月,ZARA 母公司 Inditex 宣布投入 2.38 亿欧元,在西班牙的港口城市 Arteixo 建立一座占地 17 万平方米的大楼,用于容纳 ZARA 的销售和设计团队,目的是为了提高设计师、打版师以及销售团队之间的横向沟通效率。面对 SHEIN 在供应链端的优势,ZARA 选择了在设计和营销能力上下功夫。

而在品牌定位上,也可以看出 ZARA 的一些变化。Inditex 官网报道,Arteixo 的大楼从今年 1 月开工,持续大约 2 年,这座建筑不止容纳 ZARA 的员工,也承载着 ZARA 转型的决心,大楼的格局会遵从可持续性的理念,这也凸显了品牌的本质。

快时尚一直被认作环保和可持续性的对立概念,ZARA 作为快时尚领域的头部品牌,且主要市场位于对环保要求较高的欧洲各国,面对 SHEIN 等新兴品牌的竞争压力以及消费者的舆论压力,ZARA 正在加大在可持续性上的投入。从其 App、财报都可以看出,ZARA 从生产端对原材料、供应商的选择到传达的品牌理念都在努力摘掉其“快时尚”品牌的标签。


总结

如同用户吐槽的那样,ZARA 在引导用户线上购物,也在 App 上做出了差异化,但在后续的履约流程上还没大跟上,如何补全线上销售各流程的服务,并适应不同国家电商业务的差异,或许会变成 ZARA 下一个的“当务之急”。

而从品牌的长远发展上来看,提升品牌道德感,进一步获取消费者信任成了 ZARA 的下一步计划。笔者在某播客节目中听到过一种对品牌发展路径的分类方式,有一种品牌依靠不断扩大用户群来扩张,另一类品牌则是瞄准固定用户,为他们打造丰富的活动、满足他们不断变化的需求,这类品牌的体量也许不大,但能活得很长。ZARA 作为前者,在扩大用户群的难度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如何守住原有用户群、持续挖掘其用户价值也被提到了重要位置。而处在高调扩张阶段的 SHEIN ,在不久后也必将不得不解决这一问题。


咨询
官方微信群
官方客服

扫码添加,立即咨询

加群
官方微信群
官方微信群

扫码添加,拉你进群

更多
订阅号服务号跨境资讯
二维码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最有料的跨境电商资讯

二维码

90% 亚马逊卖家都在关注的微信公众号

二维码

精选今日跨境电商头条资讯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