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Z123跨境卖家导航
拖动LOGO到书签栏,立即收藏AMZ123
首页跨境头条文章详情

亚马逊如何挖掘产品机会

3503
2021-12-16 18:13
2021-12-16 18:13
3503





目录

1. 简单讲讲三种竞争战略:总成本领先,差异化,聚焦

2. 分享一下我们的差异化定位方法

3. 差异化战略的一些思路

1)用户需求渠道

2)用户需求拆解

3)用户需求搜索



---正文---



01

简单讲讲三种竞争战略:总成本领先,差异化,聚焦


刘润老师分享过,战略有十大学派:


设计学派、计划学派、定位学派、企业家学派、认知学派、学习学派、权力学派、文化学派、环境学派、结构学派。


其中,迈克尔・波特的定位学派,把战略分成了三个基本选项。


他说,战略只有三种:


总成本领先,差异化,聚焦。


你选其中任何一个,就叫做定位。


在创业的赛道上,不管是公司还是个人,都在努力寻找自己的战略定位,试图在差异化优势中寻找自己的商业机会,那这些定位如何成为我们的机会,我们试着从这几年的行业变化现象找到一些内在的本质。


总成本领先战略:资金体量,供应链成本,物流成本,运营成本,推广成本,售后成本,仓储成本,这些都是亚马逊行业的几座大山。


(1)在亚马逊的运营环境越来越合规,原材料市场价格波动,物流市场海运成本一路走高,国家限电政策导致产能紧张(不是生产能力不行,是国家政策下降低产能,更多的工厂资源倾斜到头部客户)的大环境下,后端的综合成本占比越来越高,相比以前三分靠产品,七分靠运营的粗暴模式,现在的成本链路已经被拆解的足够细分,供应链成本 30%,物流成本 10%,运营成本 15%,推广成本 15%,售后成本 5%,仓储成本 5%,毛利润 30% 基本上已经成为了大部分品类的上限。


(2)行业成本结构的变化,让很多在后端蓄力已久的潜力卖家逐渐走向了舞台中心,工厂卖家的供应链能力,传统外贸卖家的物流成本能力,海外仓卖家的仓储成本能力,这些类型卖家本来就一直是重资产运营模式,资金体量和抗风险能力强,成本结构的变化又让他们的运营成本大大降低,优势增加吸引了更多的资本加入,规模化效应打造足够高的竞争壁垒,跨境市场已逐渐从轻资产快跑模式变成了重资产深耕模式。


(3)要在总成本领先的战略里找到机会,需要扎扎实实的资源实力和孜孜不倦的实业创业精神,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商业模式和一份商业计划书可以解决的。


聚焦战略:品牌化(品牌溢价,品牌用户),本地化(产品设计,产品资料,产品仓储,产品营销),精细化(垂直的品类,精准的用户需求,高效的组织效率),这些都是我们在谈聚焦战略时候讨论的最多的方向。


1,品牌化,一个长期的耕耘,绝不仅仅是注册一个商标,设计一个 LOGO,定制一个包装,那不是品牌化,那只是多了一个商标,比三无产品更可靠一点,构建品牌化的长线目标包括:


  • 品牌选品:

(1)可控性(货源可控、技术可控、价格可控)

(2)良好的用户体验(有口碑营销场景、有利于社交营销、维护账号表现)

(3)高重复购买率(优先考虑、降低营销成本、降低客户维护成本)

(4)高利润(高技术壁垒、高设计壁垒、独家授权)

(5)品牌化(品牌化的产品容易宣传推广、有加入门槛,防复制)

  • 品牌定位:在打造品牌的初期,多做用户调研,以此来确定产品的价格档次,明确产品的消费人群,收集用户的反馈,在细微处体现差异化。

  • 品牌视觉 / 形象:品牌形象,logo, 产品 VI,统一风格,易带传播属性

  • 品牌推广:推广的目的都是为了曝光和流量,产品流量(产品线丰富度决定的),站内流量(平台活动,店铺活动,广告等),站外流量(联盟营销,SNS 推广等),老客户带来的流量(老客户返单,老客户转介绍), 重视站外的 SNS 推广和老客户的 SNS 推广

  • 品牌认知:品牌的认知是建立在用户的使用体验之上,所以做品牌认知实际上就是做用户体验,最终达到口碑相传的目的

  • 品牌延伸:时刻保持对行业的敏锐度,适当的时候考虑扩大品牌涉及的行业领域,延伸,扩展品牌的文化内涵

  • 品牌管理:包括销售价格、分销商 / 代理商、售后安装、服务态度、侵权维护等各个环节的管理

  • 品牌价值:品牌的社会贡献价值,比如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可以考虑社会公益等方面


2,本地化,包括产品设计符合本地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产品资料符合本地消费者的语言环境和产品理解逻辑,产品的销售和仓储本地化来降低后端配送成本和售后成本,产品的营销深入消费者衣食住行的生活场景。


(1)我们很多卖家都是选品过度数据化,抛开用户需求的调研,通过公司设定的销量目标,利润目标来定位产品,深入一点的再通过 review 和 QA 去分析产品的痛点,加以优化,做成所谓的微创新产品,最后忽略了用户真正的需求。我见过一些 3C 卖家,一个充电宝设计成了战斗机,顶部是蓝牙音响,底部是无线耳机,中间是充电宝,简单的认为 1+1+1>3,其实是 1+1+1<1。


(2)产品资料和仓储本地化,通过国外写手,海外仓等资源,很多卖家都能解决了,但是本地化售后仍然是一个难点,尤其是电子产品和大件产品,售后的专业度和成本都非常高。除此之外,最难的是本地化的产品营销,我们跟国外的文化差异成为社交的天然障碍,虽然随着独立站的兴起,谷歌广告,FB 广告,内容 SEO,客户管理,还有现在火热的 TK 短视频,都在不断的缩短跟消费者之间的距离,但是做到真正的本地化渗透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3,精细化,垂直的品类,精准的用户需求,高效的组织效率,这几块有很多公司都做的非常好了,而且有了标准化和流程化,通过多个项目并行实现规模化。


(1)亚马逊平台已经出现越来越多的垂直品类的卖家,他们聚焦产业带,对品类的产品进行系列化开发,通过多品牌多账号进行类目垄断,然后通过运营打造流量闭环。


(2)头部的电商公司都有自己的 OA 数据系统,管理库存,销售数据,广告数据,以及客户管理,对内部产品数据通过各项销售指标标签化管理,精准提炼优质产品信息。同时很多公司都成立了数据部门,培养数据分析师,通过平台大数据分析做趋势化选品,更精准的挖掘用户需求。


(3)近两年跨境行业兴起了阿米巴管理学习潮,KPI,OKR 等管理考核模式逐渐成为团队的标准,如此关注团队管理,也是行业成熟的一个标志,不仅如此,随着电商平台政策的完善和行业信息差的减少,以及跨境行业发展的经验积累,产品开发,采购,运营,客服,营销等部门都形成了标准化体系,整个行业的组织效率都在提高,在产品,运营,公司系统支持和风控等各个环节都逐渐成熟。

  • 产品:新品研发,产品开发,品质管控和供应链管理

  • 运营:运营团队管理,站内外运营落实,公司品牌战略

  • 系统:行政人事,财务税务,仓储物流

  • 风险控制:产品开发失败,核心团队流失,库存积压和资金链风险



差异化战略:跨境电商行业差异化比较明显的两个方向是产品差异化和运营差异化,一个是做产品,一个是做流量,最后都是为了做转化。


1,运营差异化,在运营上寻求突破口,把产品优势通过 listing 优化做到极致,把品类的流量结构深度研究然后精细化布局,把竞品的运营资源和优势汇总分类,找到差异化的运营切入口。


(1)存量市场的突破口:


  • 建立核心词关键词的 ASIN 数据库,收集 Top 卖家 + amazon choice + 推荐位最多出现的 asin + 对比框出现频率最高的 asin + 长期占据首页广告位置的 asin ,组成品类的核心 ASIN 群。这些 ASIN 盘综错杂,代表了整个品类的流量属性和结构,而且这些 ASIN 占据整个产品市场份额下的 50%-60%。对这些 asin 的基本数据分析,找出突破口,设定新品推广计划目标。


  • listing 质量得分多少?是否都有 A + 页面?review 数量和评分?QA 的核心关键词布局和视频布局?BSR 排名的波动,多大销售规模?站内站外的推广方式,效果如何?运营策略分析?(低价 / 高质 / 品牌知名度 / 刷单 / 上架时间早先发优势等等)


(2)增量市场的突破口:根据自己拥有的资源 / 实力将市面上的新品 asin 简单分类:


  • 无竞争力 - 普通卖家,排名差增长缓慢,listing 质量差,无刷单痕迹,广告位几乎找不到,无站外措施。

  • 低竞争力 - 普通卖家,广告投放混乱,review 维护差,排名波动大。

  • 高竞争力 - 精品卖家,价格优势,广告优势,review 维护好,站内外活动资源丰富。


新品竞争力决定:

  • 你分析出来的突破口能否被自己抓住。

  • 即使抓住突破口进入核心卖家 asin 群,能否保持。

  • 即使保持进入核心 asin 群,能否有多久的红利期。


2,产品差异化,在产品方面需求突破口,把产品痛点深度分析,寻求供应链的迭代优势;把消费需求精细化,寻求更细分的消费场景,做垂直供应链的深耕;把消费场景多元化,做多功能配件,套装组合,提高性价比;把消费文化本地化,在颜色,材料,尺寸,外观图案的设计上添加更多符合本地的消费文化,寻求更多维度的溢价。


产品差异化方向:

  • 价格:供应链决定,包装影响物流成本,品质影响退货成本

  • 颜色:千人千面,不同人喜欢不同的颜色,每年都有不同的流行趋势

  • 材质:不同的材质,适合不同的人群,适用不同的场景

  • 款式:不同的设计能力匹配不同的用户需求,产品转化能力差异大

  • 人群:针对特定人群个性化定制,创造高溢价能力

  • 功能:功能的专业度和实用性,更具市场竞争力

  • 文化:主题性,节日属性等文化标签,更符合用户的购买需求

  • 服务:高客单价电子产品或者大件产品建立海外售后点,提高用户体验


不同的战略定位里,都存在一定的壁垒,但是每一个赛道都有优质的卖家在布局,在增长,在成熟,构建更高更强的护城河。我们做为公司或者个人创业,最重要的就是通过自身的资源匹配,找到最合适的赛道去深耕,依据我们公司的自身发展经验,在现在的大环境下,中小卖家的更多机会是做差异化战略 + 聚焦战略


(1)在产品上做差异化,挖掘更多的细分需求。

(2)在运营上做差异化,布局更多差异化流量。

(3)行业知识结构化,把整个业务链接拆解分层,建立知识库,标签化管理。

(4)思维逻辑系统化,产品开发,用户调研,流量分析,关键词布局,构建系统化的逻辑框架。

(5)在团队管理上做标准化,更符合电商行业的激励方案,考核标准,搭建运营 SOP,建立部门协作体系,数据管理工具化。

(6)项目复盘,经验总结,沉淀可规模化的案列模型。



02

分享一下我们的差异化定位方法


今天就结合我们团队自己的一些项目经验,分享下我们在做差异化定位的一些思路,分享之前,我们先看一个案列,我们拆解了这个案列之后,发现他们的产品思路跟我们的比较吻合,案列拆解也便于大家更能理解我们的差异化定位方法:


案列拆解:

 


最近在刷新品榜单的时候,发现第一的产品上架 2 个月时间,review 增长不快,但是BSR排名稳步上升,所以就很好奇他们是怎么成功的,就决定研究下他们的定位。


第一步,分析竞品定位,了解品类的产品基本属性,清楚竞品之间的差异。


(1)通过关键词搜索结果,分析竞品的主要节点,并通过节点的 BSR 排序搜集 TOP 10 销量的同类竞品


主流节点:Toy Foam Blaster Sets  https://www.amazon.com/gp/bestsellers/toys-and-games/23602268011/ref=pd_zg_hrsr_toys-and-games


(2)通过关键词排序+类目 BSR 排名,找到 TOP 10 排序的同类竞品,并和小类目 TOP 10 销量的 ASIN 汇总去重,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有些销量好,但是核心关键词的排序并不好的竞品(说明他们可能有差异化流量),组成核心 ASIN 群,一般分析 10-15 个 ASIN 比较有参考意义。


核心 ASIN 群:B08XHSCP2M / B087FCMPWW / B087N8Q8QG / B08V18922X / B08HZF6V5X / B087CWWLYM / B08R64RX18 / B093KMSXH3 / B07WF2C3QZ / B09BYZKYWN / B097PPCSQK / B08FJ2Q2PM


(3)分析核心 ASIN 群产品的基本参数

 


(4)竞品分析我们会参考以下维度:

  • 通过五点分析:我们清晰了了解了产品的核心功能,使用人群,核心场景,以及产品的卖点

  • 通过价格分析,大概了解市场的竞争和价格带

  • 通过尺寸信息配送费,了解产品的成本结构

  • 通过品牌和品牌所有人分析,了解是否有垄断

  • 通过 review 和上架时间分析,了解市场的成熟度


(5)通过这一部分的分析,我发现这个竞品有几个差异化:

  • 他们的五点定位有两个差异:第一是突出恐龙主题,第二是突出产品的教育意义

  • 他们的玩具子弹是两种类型,其他的只有泡沫球一种模式

 

第二步:我们通过核心 ASIN 群的关键词反查分析他们的关键词流量来源

 


(1)标黄的就是这些核心 ASIN 的主要流量来源,通过两个方面得到:

  • 关键词排序(自然排序代表关键词的出单量和转化率)

  • 关键词搜索热度(搜索热度代表流量大小)

 

(2)从关键词角度,我们发现这个产品的流量来源除了和其他竞品同类型的toys词根相关的词,他们很大一部分流量来源是 dinosaur 词根相关的词。

 


(3)我们通过 ABA 数据(品牌分析)可以看到这个核心词全年的搜索热度都非常高,而且稳定,说明恐龙主题相关的产品,市场的需求是比较高的,证明这个关键词的流量是有成交价值的。


第三步:流量结构分析


(1)我们通过头部的三个竞品 ASIN 和调研对象,分析他们的流量来源,他们的市场占比高,基本上能代表整个品类的流量结构。

 





(2)通过数据我们能清晰看到,这类产品的主要流量来源是关键词流量,关联流量入口比较少,接下来我们再分析 ASIN 群的关键词前三页的流量入口数量。

 


(3)通过流量结构的分析,关键词词容量的数据,结合关键词反查的数据,我们可以大概得出一个结论:

  • 这个品类的流量结构以关键词搜索流量为主

  • 这个品类的关键词非常多,没有流量垄断性的核心关键词,属于多关键词型的品类

  • 多关键词型的品类,我们就需要通过词频分析进一步区分流量来源


(4)通过对每个 ASIN 的关键词进行词频分析,提炼词根属性,了解品类的关键词属性,因为词根决定了用户的搜索需求,可以作为关键词拓展的方向以及产品特点定位。

 





(5)头部的三个 ASIN 的关键词属性基本上保持一致,但是我们的调研对象,他们很多关键词都是 dinosaur 的词组,他们的关键词流量定位就是以 dinosaur 为主导的关键词,和其他竞品的流量做了差异化定位。


ok,这是基于第一部分的分析,从流量,关键词角度分析竞品的流量差异化定位,接下来我们在分析竞品的 listing。

 


(1)通过橱窗图,我们可以分析出:

  • 产品定位上,恐龙主题性非常明显,他们根据关键词的定位优化了产品造型

  • 从射击地图的选择上,也是恐龙主题

  • 射击子弹上,结合了市场热销的另一种游戏类型,满足了客户更多的选择

 


(2)标题:Dinoera Dinosaur Toys for 5 6 7 8 9 10+ Year Old Boys - 2 in 1 Shooting Game Dinosaur Toys for Kids 5-7 | 2pk Foam Ball Popper Air Gun Set Compatible with Nerf Toys Christmas Birthday Gifts Boys Girls


标题的关键词布局非常完整而且清晰,一段标题基本上布局了所有的核心词:

  • Dinosaur Toys

  • Toys for 5 6 7 8 9 10+ Year Old Boys

  • Dinosaur Toys for Kids

  • Christmas Gifts

 



(3)五点的关键词词布局,创意标志,产品价值表达,都比竞争对手做的更用心:

  • 恐龙小图标的布局,更贴合主题

  • Dinosaur 关键词的布局

  • 强调游戏对儿童的益智开发,提升产品的意义

  • 贴合国外高热度的节日,配合gifts做礼物属性



而且同类型竞品布局的产品属性:包括材料品质,产品安全,安装流程,售后等细节,都表达的很充分。


(4)详情页板块

 


第一个页面,就是主题性非常强的恐龙元素

 


第二个页面是核心关键词的布局+用户最关心的安装过程拆解

 


第三个页面还是布局核心流量词,突出恐龙主题,从产品,到地图,最后贴合礼物属性,从包装盒设计

 


最后一个场景就是贴合儿童人群+恐龙主题


(5)从 listing 板块分析,他们的定位非常清晰,关键词定位就是 Dinosaur 词根发散+常规 toys 词根的发散,而且重点是把握住了 Dinosaur 这个差异化流量,产品和整个 listing 的图文都是贴合恐龙主题做场景式优化。

 


(6)从 9 月,10 月份的销量数据来看,这个产品的动销快,差评率低,产品的市场反馈是很好,说明他们的定位是没有问题的。

 


(7)从销售曲线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几个结论:

  • 销售曲线比较平缓,站外投放干预比较少,站内参加了 3 次秒杀,排名增长明显,对资源依赖不大

  • review 曲线平缓,没有合并 review,运营难度不高

  • 价格稳定在 39.99 美金,从市场切入的时间点来看,属于市场平均价格,没有低价去冲排名,对价格依赖程度不高

  • 销售曲线是平缓增长的,说明关键词流量的成长是循序渐进的,自然和广告的转化都相对稳定,产品转化能力表现不错

 


(8)从他们的上架时间和关键词成长来看,他们的广告投入是比较重的,拓词的速度,关键词的转化能力,都表现相对优质,所以自然排序进入搜索前三页的关键词增长明显。SP 的广告词布局来看,推测是自动广告为主,而且这类多关键词型的产品,只要listing 的关键词布局足够好,自动广告的数据量增长比手动精准会更快。


最后我们做一个汇总,基于以上信息,他们的哪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1,对于玩具类目的搜索需求可以多挖掘,通过细分的搜索关键词去开发产品,比如动物形象,年龄,性别,使用场景等

2,关键词的调研充分,通过 listing 的核心板块布局尽可能多的关键词数据,后期配合自动广告跑数据量

3,产品的图文资料和关键词定位贴合,创造更符合用户心智的成交场景,提高转化率

4,运营上结合品类的流量结构和关键词属性,定位广告类型,加快数据量的增长

5,价格和销量的平衡,折扣通过 coupon 来调节,保证后期的秒杀推进


通过这个案列,我们还可以反向思考,他们既然可以通过动物形象去定位产品需求,那是不是有更多的产品可以按照这个思路拓展?通过搜索 dinosaur toys ,我就发现了一个好的案列。

 



通过这个案列拆解,我们能体会到差异化定位,不管是从产品的转化能力,还是流量运营的难度,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这几年也是通过差异化的选品定位,创造了 600 万美金的销售额,而且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选品体系,今天就分享一些我们的思路。



03

差异化战略的一些思路



一、用户需求渠道


在我们运营过程中,分析关键词是非常重要的工作,而关键词的分析中,我们会根据属性把关键词拆分成很多维度:产品,颜色,人群,场景,时间,尺寸等等,然后会通过不同的词根属性拓展更多的关键词方向,寻求流量洼地。同样的,对于复杂的用户需求环境,有用户的喜好(颜色,材料,尺寸,形状等),性别,年龄,文化背景,个性化特征等等,用户需求就是成交机会,我们在选品的时候也可以通过把用户需求拆分成不同维度,然后进行排列组合来进行产品创新。


那我们去哪里挖掘这些用户数据呢?我们先思考下几个问题:

1,为什么国内的电商平台每次都能定向推送我们正在考虑购买的产品?(通过消费者在互联网产生的信息流数据)

2,我们每天都会浏览和产生大量的内容,电商平台是如何提炼我们的产品需求的?(内容收集,分类,建立属性标签,提炼关键词)

3,我们在购买产品前,一般会通过哪些渠道获取相关信息,然后决策购买?(搜索平台,社交平台)


我们通过国内电商平台检索信息并定向推送的逻辑来分析,我们能挖掘用户需求的最大来源就是:搜索+社交。亚马逊作为电商平台,会投放大量的广告在谷歌,但是谷歌的关键词搜索流量是以网站作为承接,不是商品,所以购买需求不是最明确的搜索数据。在亚马逊生态内,最直接最明确的用户需求就是客户搜索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search term,这些数据的集中地,就是 ABA 品牌分析数据库。


二、用户需求拆解


把用户需求元素化,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目前的存量竞争中,大部分的产品都是做产品的整体解决方案,做套装,做配件,做多变体,做价格段,做多功能,做多尺寸,这样的目标就是为了触达更多的用户流量,满足更多的用户需求,以此来形成成交。这个方法属于海量测试流量数据,然后聚焦,成本高,效率低,但是批量化操作,容易做规模化,适合资本玩家。我们要做微创新的机会就是定位垂直需求或者差异化需求,也就是在红海中找蓝海或者创造新需求。


我们可以把用户的购买需求根据我们自己的购物经验以及我们对市场的经验,拆分成一些常用的分类:

颜色:粉色/黄色/红色/蓝色/紫色/白色

人群:儿童/学生/成年人/婴儿/老年人

材料:木制/铁制/不锈钢/陶瓷/铝制

节日:复活节/情人节/国庆节/感恩节/圣诞节

主题活动:婴儿出生/生日/婚礼/开学/超级

场景:厨房/卧室/客厅/厕所/庭院/农场


三、用户需求搜索


1,第一个视角,从颜色出发,因为我们有做家居装饰品,用户对于颜色搭配是非常讲究的,我们就可以通过颜色词去挖掘细分产品需求。

 


(1)通过 pink 进行搜索,有 7000 多词条,是与这个颜色相关的搜索需求,这些客户搜索词就是用户需求,我们可以从里面挖掘很多产品信息。以我们最熟悉的装饰品词根 decor 出发,我们就发现了 pink decor 这个关键词

 


(2)通过 ABA 数据搜索频率排名趋势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全年 12 个月的搜索热度是比较平稳的,而且保持在排名 2 万名左右,市场需求也是比较大的。

 


(3)全年的 TOP3 asin 的点击占比和共享占比都在 25% 以下,说明这个词的竞争垄断是比较小的,新品有机会切入。

 


(4)通过关键词的搜索结果,发现排序第二产品竟然是植物花盆,我对花盆的理解一直都是停留在材料和尺寸,以及套装数量,没有想到还可以做颜色的细分。

 


(5)通过关键词反查,我们可以发现这个 ASIN,50% 以上的流量都是来自于pink相关的关键词,而且都属于优质转化词,也就是出单词,从销量数据上可以进一步 pink 粉色的需求。

 


(6)基于颜色维度,我们同样的还可以找到很多细分的产品,比如 yellow decor 等,全年的搜索热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上和 pink decor 一样。

 


2,第二个视角,我们从产品本身出发,通过关键词去找到更多的消费场景,比如 ribbon,丝带,这个是国外非常主流的产品,需求量非常大,但是产品同质化,市场竞争激烈,运营同质化,利润结构非常稳定,突破的机会非常小,那我们就通过关键词词根去探索是否有切入的机会。

 


(1)我们通过 RIBBON 词根在 ABA 数据库搜索,通过关键词数据挖掘更多的细分需求。

 


(2)通过 ABA 搜索,可以发现 1800 多条需求词,那就意味着,这个关键词还是有很多的细分需求的,接下来我们就是需要找词,然后看趋势。把关键词数据下载了分类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想象,就是 ribbon 搭配了很多属性组合词:

  • 颜色属性:red ribbon / gold ribbon

  • 材料属性:velvet ribbon / burlap ribbon

  • 节日属性:christmas ribbon / thanksgiving ribbon


(3)因为我们是多年 B2B 贸易的经验,我们对美国线下的生活文化非常熟悉,那我们就通过节日属性这个点切入,基于这点,我们把所有节日属性的关键词挖掘出来,然后分析关键词的变化趋势





(4)通过对每个节日属性的词组分析,我们会发现,他们的搜索热度有几个明显的趋势:

  • 波动非常大,全年只有一个波峰

  • 增长趋势和下滑趋势都非常快

  • 波峰期的搜索热度都非常高

 

(5)了解了这个数据趋势后,我们可以提炼几个信息:

  • 每个节日的搜索高峰期都是不同的,意味着我把每个节日属性的词都去开发产品,每个月的都是流量高峰期

  • 这类关键词的变化趋势非常快,意味着我们对销售周期和库存的把控要做到非常精细和准确

  • 我们要做节日属性产品,就需要了解每个节日的文化符号,元素,找到热销元素,需要充足的产品调研

 

(6)进一步通过分析市场数据,了解产品的销售数据:

  • 销售高峰期是什么时间段

  • 销量规模大概是多少

  • 价格趋势是多少,利润空间多大

  • 文化元素有哪些,怎么精准定位

 


(7)我们可以借助卖家精灵的关键词趋势选品工具,把时间定位在每个关键词的搜索高峰时间段,分析每个高峰时间段 TOP ASIN 的数据。

 


(8)通过分析高峰时间段 TOP 3 ASIN 和关键词排序 TOP 10 的产品,我们可以收集元素:雪人/圣诞老人/雪花/卡车/铃铛/圣诞结;收集材质,颜色,尺寸等信息,进行产品提炼。


(9)最后就是验证市场需求,可以通过 TOP 10 ASIN 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确认,销售节点和销售规模,销售价格等等

 


(10)通过历史数据我们能清晰的发现,这类节日属性的价格和销量都是同时走高的模式,而且价格带和日常产品有着非常明显的分层,这就是集中流量需求和分散性流量需求的价值区别。基于这样差异化的定位,很多常规产品都可以通过产品优化触达更多的细分需求。


3,第三个视角,我们从生活化的角度出发,美国人民的衣食住行,都充斥着大量的需求,购买需求比较集中的就是各种派对,也就是主题性活动,我们通过把所有的主题性活动提炼出来,在通过关键词去找需求。


国外主流派对活动:订婚,婚礼,周年,生日,开学,毕业,婴儿出生,超级碗等等,国外人是非常喜欢举行派对的,我们通过几个主题活动来挖掘下细分需求。

 


第一个是 baby shower,婴儿出生派对

 


(1)通过 baby shower 的关键词搜索,我们发现相关的词条有接近 1000 条,这里面就是非常多的产品需求

 


(2)通过对核心词 baby shower gifts 的搜索趋势分析,我们能看到全年的搜索趋势是非常稳定的,所以代表这个主题性活动的相关产品的需求是相对稳定的,属于长期需求型产品,适合精细化去布局。

 


(3)通过搜索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主题性非常强的横幅,标志,都是非常低成本的产品方案,而且溢价能力非常强。

 


第二个是 Super Bowl,这个也是美国全民欢庆的主题活动

 


(1)我们通过关键词搜索也可以看到搜索热度非常高,但是这个活动每年是固定时间,我们需要进一步验证搜索趋势

 


(2)通过搜索词的趋势变化,我们可以发现这个主题型产品需求是比赛前 30 天是购买高峰期,所以我们在开发产品的时候应该提前调研好每年的比赛时间,合理布局库存。

 


(3)通过搜索结果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竞争激烈的手环,通过主题文化的赋能,就是溢价能力超高的新机会产品。产品还是基础产品,只是通过主题图案,LOGO,颜色的赋能,提高了个性化的需求匹配。


通过三个不同的视角分享了一点我们做产品开发的思路,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总结来说,我们的核心是通过对用户的一切消费行为进行研究,然后拆解细分,通过品牌分析的关键词搜索,去挖掘这些品类新机会。


通过这些产品案列,我们也发现,其实很多基础款产品,通过颜色赋能,文化赋能,主题赋能,情绪赋能,都能产生很高的溢价能力。我们总是在不断的选品,希望选择到高利润,低竞争,客单价高的产品,但是铺货的大卖家早就通过机器和工具在做这些事情,信息差迟早会被抹平,更多的红利是在存量市场产品上做价值赋能,我们今天讨论的是基于产品的差异化价值赋能,玩的厉害的通过供应链门槛赋能,通过资本赋能,通过品牌赋能。


对于很多标准类产品,其实思维模式也是一样,只是赋能的方式不同,比如 3 C 类产品,产品价值在于功能细节,那我们去开发产品的时候,就可以把功能进行拆分,从蓝牙,电池,外观,材料,麦克风,降噪等等不同维度进行拆解细分,3 C 无线耳机就有专门的通话耳机,核心是优化麦克风和通话功能,深耕车载耳机这个垂直场景。


我们通过这么多标签化信息的提取,重组,创造产品,这个过程其实是培养我们对产品的理解能力,如果分析的足够多,以后看到任何产品,你都可以拆解成元素,看他们是如何在每个产品细节进行打磨的。通过亚马逊的客户搜索词挖掘需求,然后脱离数据,通过产品拆解验证需求,正向推论和逆向推论,验证我们的思路是否是竞争对手也在思考的。


最后:选出来的产品,我们还要通过市场数据验证需求,切勿凭感觉去开发选品,盲目的备货,造成库存风险。





免责声明
本文链接:
本文经作者许可发布在AMZ123跨境头条,如有疑问,请联系客服。
最新热门报告作者标签
墨西哥Hot Sale电商销售额达25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AMZ123获悉,近日,墨西哥在线销售协会(AMVO)数据显示,2025年墨西哥Hot Sale电商促销活动创下历史新高,总销售额达427亿墨西哥比索(约合25亿美元),同比增长23.7%。作为墨西哥规模最大的年度电商促销活动,今年Hot Sale共吸引了超过700个品牌参与,活动由Mercado Pago赞助举办。数据显示,墨西哥全国有四成网民在Hot Sale期间完成了至少一次购买。90%的消费者通过数字渠道购物,其中60%完全在线购买,共生成1920万笔订单,累计售出3880万件商品。平均每笔订单金额为1100比索,每单大约包含两件商品。
ozon精铺和跟卖区别
一直有新人问精铺和跟卖,今天帮助新手了解Ozon平台目前的两种运营模式。我用简短的时间、相对清晰的逻辑去解析当前的两大玩法模式精铺、跟卖。个人认为做电商的核心就是“抄”,精铺和跟卖都是抄,只不过抄的内容不一样。一个有自己的心血、另一个是照搬。你这么去理解:精铺就是抄国内的商品(对淘B、1688上的商品进行一个二次创作),然后做成链接到Ozon上售卖。跟卖就是你二次创作的链接被人家直接搬到Ozon上售卖。哈哈,不都是抄作业吗,看你咋抄了!当然精品店铺就是完全自己创作了!先讲精铺,精铺是打造长线价值的一种玩法,字面意思就是精细化运营店铺。通过平台之间的链接去上品,从选品、作图、填写属性、上架、测品、推广、优化、运营。
TikTok大动作!GMV Max成唯一推广,将于7月15日开始实行
AMZ123获悉,TikTok将于7月15日起强制所有卖家切换至GMV Max,使其成为唯一推广路径。这一变革标志着TikTok电商广告投放进入全新阶段,将深刻影响卖家的运营策略。 自6月起,TikTok就已逐阶段淘汰传统Ads广告模式。6月1日起,新店无法创建传统广告;6月25日,传统Ads全面淘汰;到了7月15日,老店也需完成向GMV Max的切换。GMV Max作为官方主推的AI自动化投放工具,以最大化带货GMV为目标。它通过AI算法自动选择投放位置、优化人群及时段,聚焦ROI,适配电商投产需求。该工具能自动筛选高效果素材,覆盖多购物广告位,优化整体ROI,还能减少运营成本。
浴室追剧神器在TikTok上爆火,超千万人求同款
刚上架就遭疯抢,TikTok浴室“神器”再添爆款
印度三线城市夏季线上销售增长21%,家居类产品订单量增长100%
AMZ123获悉,近日,Unicommerce发布的2025年印度夏季线上销售趋势报告显示,印度三线城市在该季电商销售中实现21%的同比增长,成为推动整体8%电商订单量增长的关键力量。这一增长体现出印度小城镇居民对线上购物的接受度不断提高,正在成为电商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显示,今年夏季促销自5月初启动,期间持续推出多个主题促销活动,涵盖电子产品、服饰、鞋履、美妆和家居装饰等多个品类,吸引了大量消费者下单。其中,一线城市和大都市仍占据主导地位,占据42%的订单份额,但三线城市紧随其后,占比达38%,二线城市则贡献了20%。
25-cv-05946,keith代理纽约时装品牌隐匿连发四案,119店涉案!
Keith在4月底和5月底代理Rumored Inc.,针对其21个服装版权在伊利诺伊州发起4起案件维权,共119店涉案!目前涉案店铺已收到法院传票,但暂未获批TRO临时限制令,涉案卖家需尽快排查并下架相关产品,及时提现确保账户资金安全。
DHL投资5.5亿英镑扩展英国物流业务,部署2000+机器人
AMZ123获悉,近日,DHL宣布,将在英国和爱尔兰投资5.5亿英镑(约合7.47亿美元),用于扩大物流基础设施并加速自动化部署,以满足电商和生命科学医疗领域不断增长的需求。此次投资是DHL集团“2030战略”中的一部分,旨在通过自动化、机器人和数字化技术推动全球合同物流业务的规模化发展。此次投资是在过去三年中已投入10亿欧元用于自动化基础上的进一步升级。迄今为止,DHL已在英国、爱尔兰及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部署超过3,200个数字化项目,目前已有超过2,000个机器人与员工协同工作。
 中国在美进口占比跌至7.1%,亚洲邻国分流明显
AMZ123获悉,2025年5月,中国在美国进口中的占比降至7.1%,为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最低水平,较去年同期下降4.3个百分点,反映出中国商品在美市场份额持续萎缩的态势。 下滑趋势的出现始于特朗普第一任期,其重返白宫后对中国进口加征新关税,进一步加剧了份额收缩——2024年9月该占比仍为14.8%,短短8个月内降幅超7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美国于2025年5月初取消中国低价值包裹(800美元以下)免税政策,直接影响跨境电商物流成本与流量结构。
电商税施行!从灰色地带开始进入合规赛道
在全球贸易数字化浪潮中,跨境电商已成为我国外贸增长的新引擎。据数据显示:2024 年我国跨境电商出口达 2.15 万亿元,同比增长 16.9%,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活力。然而,近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两份涉税公告,如巨石投入平静湖面,在电商领域激起千层浪,或将重塑整个行业格局...公告核心内容解析2025 年 6 月 26 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第 15 号公告《关于互联网平台企业报送涉税信息有关事项的公告》,正式建立 “平台 - 税务机关” 直连机制。此机制要求所有互联网平台,包括跨境电商平台、直播平台、用工平台等,按季度向税务机关报送入驻商家的身份信息和收入数据。
Prime Day大促首日,亚马逊超级转化标签产品爆单了!
最近不少卖家在后台惊呼:我的链接多了一个新标识?!没错,亚马逊又上线了新功能——Rufus“超级转化标签”,这个标签正悄悄出现在搜索结果页里,位置相当醒目,紧贴着评分上方。别小看这个符号,它不是装饰品,而是系统基于用户评价、QA问答和行为数据提炼出来的“标签化卖点”。比如你卖耳机的,评论区大家都夸“降噪好”,那Rufus就很可能直接在你的产品下打上“强力降噪”这样的吸睛提示。这类标签一旦挂上,不仅能帮你在一众竞品中脱颖而出,还能大幅缩短用户的决策链路,提高转化率。尤其是移动端用户,在Prime Day、黑五这些节点,看到这个标签就可能直接下单了。
PD首日爆冷!卖家互卷“更低价”
在关税风波持续发酵之际,2025年亚马逊Prime Day于7月8日正式启幕。据Adobe Analytics的预测,今年亚马逊为期四天的Prime Day期间,美国电商销售额预计将达到238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8.4%,相当于两次“黑五”的线上销售总额,创下历史新高。然而在强劲的增长预期下,今年Prime Day首日的销售表现却略显疲软。【智能家居品牌如何快速捕捉热点,高效规划出海路径?☞点击获取《方舟品类出海报告-智能家居篇》】AMZ123获悉,根据亚马逊官宣消息,2025年Prime Day为7月8日至7月11日,首次持续4天。
特朗普关税炸弹!半个东南亚被炸翻
特朗普宣布对14个国家征收高额关税,近一半名单是东南亚国家!全文共约2003字预计阅读4分钟文:西之羊2025年7月7日,特朗普政府的一纸声明,如同向东南亚经济生态池中投入了一块核弹。针对14国的差别关税计划——日本韩国25%,老挝缅甸40%,而作为中国产业链转移重镇的越南、柬埔寨、泰国,则分别面临20%(越南本土)、40%(越南转运)以及36%的税率——瞬间打破了原有的区域贸易平衡。这不仅仅是数字的变动,更是一道最后通牒:8月1日前未能与美国达成协议的国家,将恢复4月时更为严苛的税率(如越南46%,柬埔寨49%)。更关键的是,特朗普在信函中毫不掩饰地画出了“逃生路线”:在美建厂者豁免关税。
2025 Prime会员日,大家爆单了吗?
大虫子6666我的C位2025 Prime 会员日正式开始了,提前占楼分享今年的出单情况,提前晒截图沾沾喜气,预祝大家爆单。
京东全球售开启“半托管”招商,覆盖九大市场!
AMZ123获悉,7月9日,京东全球售宣布启动种子商家招募计划,推出以海外仓为核心的半托管运营模式。该模式下,平台将承担海外市场的用户营销推广职能,商家则专注于商品发布、定价策略、订单履约及售后服务,大幅降低跨境运营门槛。据悉,本次开发招商的国家覆盖美国、英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澳大利亚、日本与韩国9大市场,要求申请商家具备覆盖目标国家的海外仓库存能力,并持有中国香港或海外注册的公司主体资质。符合资质的商家通过入驻京东POP店铺,可一站式精准触达海外华人用户。平台同步推出多项扶持政策:入驻首年提供佣金5折减免,开放官方粉丝群私域运营支持,并配置京东海外站点营销资源(开机屏、首焦等)。
Temu法国年销售暴涨129%,市场占有率升至19%
AMZ123获悉,近日,根据法国购物应用Joko发布的研究报告,Temu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张法国市场。在2024年实现129%的销售额增长后,Temu于2025年初进一步加快在法国的发展步伐。Temu自2023年进入法国以来,其在折扣类平台中的市场份额(按销售额计算)从8%迅速增长至2025年前五个月的19%。
消费节奏延长,Prime Day英美消费或创历史新高
AMZ123获悉,近日,Adobe Analytics的预测指出,今年亚马逊Prime Day促销活动有望成为历史上最强劲的一次。美国在线支出将高达238亿美元,较2024年增长28.4%,相当于两个黑色星期五的线上销售总额(2024年黑五线上消费为108亿美元)。英国市场同样表现强劲,消费者预期支出将达19亿英镑(约24亿美元),英美市场合计有望实现60%的年同比增长。此次Prime Day不仅推动了亚马逊平台的销售,也带动了Walmart、Target等大型零售商加入竞争,纷纷推出促销活动。
《2024中国塑料及相关行业海外拓展现状与趋势分析报告》PDF下载
“出海”不仅为中国企业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有效缓解国内市场内卷带来的压力,更是企业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塑造卓越品牌形象的关键举措·通过多元化市场布局,企业能够更好地应对单一市场波动带来的挑战,确保业务的稳定与持续增长。
《2024年3C消费电子出海解决方案白皮书》PDF下载
3C 消费电子全球市场分布呈现出成熟市场如北美、欧洲等地区消费规模大、需求稳定且注重产品体验与创新,而高潜市场如中东、东南亚、拉美等地区则增长迅速、潜力巨大,正逐步成为行业新的增长点。
《中国企业在欧盟发展报告(2024-2025)》PDF下载
欧洲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企业在德国、匈牙利、西班牙等地设立了大量的研发中心、设计中心、数据中心、安全设施和生产基地,在为欧盟贡献税收、投资和就业机会的同时,也在产业升级、技术革新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这些项目的落地,使双方经贸合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也助力中欧关系长远发展。
《2025年中国对外贸易潜力产品分析报告》PDF下载
贸易潜力产品指一国对外贸易中具有潜在贸易优势和发展空间的产品,贸易潜力产品包括的范畴有很多,既包括国内生产技术已经成熟但海外市场尚未完全开发的产品,也包括国内技术趋于成熟但尚未达到出口阶段的产品。
《2026春夏女鞋色彩趋势预测》PDF下载
随着消费者将目光转向百搭、耐看、治愈的色彩,深色仍然至关重要。值得注意的是,社媒对于色彩中性色的趋势愈发强烈。在此趋势下,受创新混搭文化启发彩色中性色势必会日益流行。基调色目前任是市场主流,如沙色、浆果红、南瓜布丁,既可保持配色创新,又承载着基础人群需求。
《2025年全球电商营销趋势报告》PDF下载
在全球零售市场增长趋于平稳的背景下,电商依旧保持增长的韧性。根据 Statista 数据,电商市场以 7.8%~9.7% 的增速,高于全球零售市场 4%~5%的预期增长率。这意味着,电商将持续在全球零售市场中占据更大的份额。同时,2025年电商用户全球渗透率将达到42.4%,预计到2029年进一步提升至 49.1%,电商购物逐渐成为全球日常消费的主流选择。
《2026春夏女装防晒属性单品报告》PDF下载
2026春夏女装防晒属性单品报告
《2025年亚太服饰与护肤品牌全球数字广告投放洞察》PDF下载
美国依然是服饰品牌数字广告投放最高的市场,近12个月支出超62亿美元
跨境平台资讯
AMZ123旗下跨境电商平台新闻栏目,专注全球跨境电商平台热点事件,为广大卖家提供跨境电商平台最新动态、最热新闻。
北美电商资讯
AMZ123旗下北美跨境电商新闻栏目,专注北美跨境电商热点资讯,为广大卖家提供北美跨境电商最新动态、最热新闻。
欧洲电商资讯
AMZ123旗下欧洲跨境电商新闻栏目,专注欧洲跨境电商热点资讯,为广大卖家提供欧洲跨境电商最新动态、最热新闻。
AMZ123会员
「AMZ123会员」为出海者推出的一站式私享服务
亚马逊资讯
AMZ123旗下亚马逊资讯发布平台,专注亚马逊全球热点事件,为广大卖家提供亚马逊最新动态、最热新闻。
跨境电商赢商荟
跨境电商行业唯一一家一年365天不断更的媒体!
跨境科普达人
科普各种跨境小知识,科普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亚马逊全球开店
亚马逊全球开店官方公众号,致力于为中国跨境卖家提供最新,最全亚马逊全球开店资讯,运营干货分享及开店支持。
首页
跨境头条
文章详情
热门活动
跨境资讯
跨境资讯
跨境早报
跨境社群
品类交流群
宠物品类交流群宠物品类交流群
加入
宠物品类交流群
扫码进群
家居品类交流群家居品类交流群
加入
家居品类交流群
扫码进群
母婴用品交流群母婴用品交流群
加入
母婴用品交流群
扫码进群
品类交流群
加入
跨境资料
亚马逊运营干货包亚马逊运营干货包
加入
亚马逊运营干货包
扫码进群
TikTok运营干货包TikTok运营干货包
加入
TikTok运营干货包
扫码进群
跨境电商行业报告跨境电商行业报告
加入
跨境电商行业报告
扫码进群
跨境资料
加入
官方社区
跨境电商交流群跨境电商交流群
加入
跨境电商交流群
扫码进群
亚马逊卖家交流群亚马逊卖家交流群
加入
亚马逊卖家交流群
扫码进群
独立站卖家交流群独立站卖家交流群
加入
独立站卖家交流群
扫码进群
官方社区
加入
立即扫码咨询
立即扫码咨询
亚马逊如何挖掘产品机会
lenry的运营研习室
2021-12-16 18:13
3503





目录

1. 简单讲讲三种竞争战略:总成本领先,差异化,聚焦

2. 分享一下我们的差异化定位方法

3. 差异化战略的一些思路

1)用户需求渠道

2)用户需求拆解

3)用户需求搜索



---正文---



01

简单讲讲三种竞争战略:总成本领先,差异化,聚焦


刘润老师分享过,战略有十大学派:


设计学派、计划学派、定位学派、企业家学派、认知学派、学习学派、权力学派、文化学派、环境学派、结构学派。


其中,迈克尔・波特的定位学派,把战略分成了三个基本选项。


他说,战略只有三种:


总成本领先,差异化,聚焦。


你选其中任何一个,就叫做定位。


在创业的赛道上,不管是公司还是个人,都在努力寻找自己的战略定位,试图在差异化优势中寻找自己的商业机会,那这些定位如何成为我们的机会,我们试着从这几年的行业变化现象找到一些内在的本质。


总成本领先战略:资金体量,供应链成本,物流成本,运营成本,推广成本,售后成本,仓储成本,这些都是亚马逊行业的几座大山。


(1)在亚马逊的运营环境越来越合规,原材料市场价格波动,物流市场海运成本一路走高,国家限电政策导致产能紧张(不是生产能力不行,是国家政策下降低产能,更多的工厂资源倾斜到头部客户)的大环境下,后端的综合成本占比越来越高,相比以前三分靠产品,七分靠运营的粗暴模式,现在的成本链路已经被拆解的足够细分,供应链成本 30%,物流成本 10%,运营成本 15%,推广成本 15%,售后成本 5%,仓储成本 5%,毛利润 30% 基本上已经成为了大部分品类的上限。


(2)行业成本结构的变化,让很多在后端蓄力已久的潜力卖家逐渐走向了舞台中心,工厂卖家的供应链能力,传统外贸卖家的物流成本能力,海外仓卖家的仓储成本能力,这些类型卖家本来就一直是重资产运营模式,资金体量和抗风险能力强,成本结构的变化又让他们的运营成本大大降低,优势增加吸引了更多的资本加入,规模化效应打造足够高的竞争壁垒,跨境市场已逐渐从轻资产快跑模式变成了重资产深耕模式。


(3)要在总成本领先的战略里找到机会,需要扎扎实实的资源实力和孜孜不倦的实业创业精神,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商业模式和一份商业计划书可以解决的。


聚焦战略:品牌化(品牌溢价,品牌用户),本地化(产品设计,产品资料,产品仓储,产品营销),精细化(垂直的品类,精准的用户需求,高效的组织效率),这些都是我们在谈聚焦战略时候讨论的最多的方向。


1,品牌化,一个长期的耕耘,绝不仅仅是注册一个商标,设计一个 LOGO,定制一个包装,那不是品牌化,那只是多了一个商标,比三无产品更可靠一点,构建品牌化的长线目标包括:


  • 品牌选品:

(1)可控性(货源可控、技术可控、价格可控)

(2)良好的用户体验(有口碑营销场景、有利于社交营销、维护账号表现)

(3)高重复购买率(优先考虑、降低营销成本、降低客户维护成本)

(4)高利润(高技术壁垒、高设计壁垒、独家授权)

(5)品牌化(品牌化的产品容易宣传推广、有加入门槛,防复制)

  • 品牌定位:在打造品牌的初期,多做用户调研,以此来确定产品的价格档次,明确产品的消费人群,收集用户的反馈,在细微处体现差异化。

  • 品牌视觉 / 形象:品牌形象,logo, 产品 VI,统一风格,易带传播属性

  • 品牌推广:推广的目的都是为了曝光和流量,产品流量(产品线丰富度决定的),站内流量(平台活动,店铺活动,广告等),站外流量(联盟营销,SNS 推广等),老客户带来的流量(老客户返单,老客户转介绍), 重视站外的 SNS 推广和老客户的 SNS 推广

  • 品牌认知:品牌的认知是建立在用户的使用体验之上,所以做品牌认知实际上就是做用户体验,最终达到口碑相传的目的

  • 品牌延伸:时刻保持对行业的敏锐度,适当的时候考虑扩大品牌涉及的行业领域,延伸,扩展品牌的文化内涵

  • 品牌管理:包括销售价格、分销商 / 代理商、售后安装、服务态度、侵权维护等各个环节的管理

  • 品牌价值:品牌的社会贡献价值,比如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可以考虑社会公益等方面


2,本地化,包括产品设计符合本地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产品资料符合本地消费者的语言环境和产品理解逻辑,产品的销售和仓储本地化来降低后端配送成本和售后成本,产品的营销深入消费者衣食住行的生活场景。


(1)我们很多卖家都是选品过度数据化,抛开用户需求的调研,通过公司设定的销量目标,利润目标来定位产品,深入一点的再通过 review 和 QA 去分析产品的痛点,加以优化,做成所谓的微创新产品,最后忽略了用户真正的需求。我见过一些 3C 卖家,一个充电宝设计成了战斗机,顶部是蓝牙音响,底部是无线耳机,中间是充电宝,简单的认为 1+1+1>3,其实是 1+1+1<1。


(2)产品资料和仓储本地化,通过国外写手,海外仓等资源,很多卖家都能解决了,但是本地化售后仍然是一个难点,尤其是电子产品和大件产品,售后的专业度和成本都非常高。除此之外,最难的是本地化的产品营销,我们跟国外的文化差异成为社交的天然障碍,虽然随着独立站的兴起,谷歌广告,FB 广告,内容 SEO,客户管理,还有现在火热的 TK 短视频,都在不断的缩短跟消费者之间的距离,但是做到真正的本地化渗透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3,精细化,垂直的品类,精准的用户需求,高效的组织效率,这几块有很多公司都做的非常好了,而且有了标准化和流程化,通过多个项目并行实现规模化。


(1)亚马逊平台已经出现越来越多的垂直品类的卖家,他们聚焦产业带,对品类的产品进行系列化开发,通过多品牌多账号进行类目垄断,然后通过运营打造流量闭环。


(2)头部的电商公司都有自己的 OA 数据系统,管理库存,销售数据,广告数据,以及客户管理,对内部产品数据通过各项销售指标标签化管理,精准提炼优质产品信息。同时很多公司都成立了数据部门,培养数据分析师,通过平台大数据分析做趋势化选品,更精准的挖掘用户需求。


(3)近两年跨境行业兴起了阿米巴管理学习潮,KPI,OKR 等管理考核模式逐渐成为团队的标准,如此关注团队管理,也是行业成熟的一个标志,不仅如此,随着电商平台政策的完善和行业信息差的减少,以及跨境行业发展的经验积累,产品开发,采购,运营,客服,营销等部门都形成了标准化体系,整个行业的组织效率都在提高,在产品,运营,公司系统支持和风控等各个环节都逐渐成熟。

  • 产品:新品研发,产品开发,品质管控和供应链管理

  • 运营:运营团队管理,站内外运营落实,公司品牌战略

  • 系统:行政人事,财务税务,仓储物流

  • 风险控制:产品开发失败,核心团队流失,库存积压和资金链风险



差异化战略:跨境电商行业差异化比较明显的两个方向是产品差异化和运营差异化,一个是做产品,一个是做流量,最后都是为了做转化。


1,运营差异化,在运营上寻求突破口,把产品优势通过 listing 优化做到极致,把品类的流量结构深度研究然后精细化布局,把竞品的运营资源和优势汇总分类,找到差异化的运营切入口。


(1)存量市场的突破口:


  • 建立核心词关键词的 ASIN 数据库,收集 Top 卖家 + amazon choice + 推荐位最多出现的 asin + 对比框出现频率最高的 asin + 长期占据首页广告位置的 asin ,组成品类的核心 ASIN 群。这些 ASIN 盘综错杂,代表了整个品类的流量属性和结构,而且这些 ASIN 占据整个产品市场份额下的 50%-60%。对这些 asin 的基本数据分析,找出突破口,设定新品推广计划目标。


  • listing 质量得分多少?是否都有 A + 页面?review 数量和评分?QA 的核心关键词布局和视频布局?BSR 排名的波动,多大销售规模?站内站外的推广方式,效果如何?运营策略分析?(低价 / 高质 / 品牌知名度 / 刷单 / 上架时间早先发优势等等)


(2)增量市场的突破口:根据自己拥有的资源 / 实力将市面上的新品 asin 简单分类:


  • 无竞争力 - 普通卖家,排名差增长缓慢,listing 质量差,无刷单痕迹,广告位几乎找不到,无站外措施。

  • 低竞争力 - 普通卖家,广告投放混乱,review 维护差,排名波动大。

  • 高竞争力 - 精品卖家,价格优势,广告优势,review 维护好,站内外活动资源丰富。


新品竞争力决定:

  • 你分析出来的突破口能否被自己抓住。

  • 即使抓住突破口进入核心卖家 asin 群,能否保持。

  • 即使保持进入核心 asin 群,能否有多久的红利期。


2,产品差异化,在产品方面需求突破口,把产品痛点深度分析,寻求供应链的迭代优势;把消费需求精细化,寻求更细分的消费场景,做垂直供应链的深耕;把消费场景多元化,做多功能配件,套装组合,提高性价比;把消费文化本地化,在颜色,材料,尺寸,外观图案的设计上添加更多符合本地的消费文化,寻求更多维度的溢价。


产品差异化方向:

  • 价格:供应链决定,包装影响物流成本,品质影响退货成本

  • 颜色:千人千面,不同人喜欢不同的颜色,每年都有不同的流行趋势

  • 材质:不同的材质,适合不同的人群,适用不同的场景

  • 款式:不同的设计能力匹配不同的用户需求,产品转化能力差异大

  • 人群:针对特定人群个性化定制,创造高溢价能力

  • 功能:功能的专业度和实用性,更具市场竞争力

  • 文化:主题性,节日属性等文化标签,更符合用户的购买需求

  • 服务:高客单价电子产品或者大件产品建立海外售后点,提高用户体验


不同的战略定位里,都存在一定的壁垒,但是每一个赛道都有优质的卖家在布局,在增长,在成熟,构建更高更强的护城河。我们做为公司或者个人创业,最重要的就是通过自身的资源匹配,找到最合适的赛道去深耕,依据我们公司的自身发展经验,在现在的大环境下,中小卖家的更多机会是做差异化战略 + 聚焦战略


(1)在产品上做差异化,挖掘更多的细分需求。

(2)在运营上做差异化,布局更多差异化流量。

(3)行业知识结构化,把整个业务链接拆解分层,建立知识库,标签化管理。

(4)思维逻辑系统化,产品开发,用户调研,流量分析,关键词布局,构建系统化的逻辑框架。

(5)在团队管理上做标准化,更符合电商行业的激励方案,考核标准,搭建运营 SOP,建立部门协作体系,数据管理工具化。

(6)项目复盘,经验总结,沉淀可规模化的案列模型。



02

分享一下我们的差异化定位方法


今天就结合我们团队自己的一些项目经验,分享下我们在做差异化定位的一些思路,分享之前,我们先看一个案列,我们拆解了这个案列之后,发现他们的产品思路跟我们的比较吻合,案列拆解也便于大家更能理解我们的差异化定位方法:


案列拆解:

 


最近在刷新品榜单的时候,发现第一的产品上架 2 个月时间,review 增长不快,但是BSR排名稳步上升,所以就很好奇他们是怎么成功的,就决定研究下他们的定位。


第一步,分析竞品定位,了解品类的产品基本属性,清楚竞品之间的差异。


(1)通过关键词搜索结果,分析竞品的主要节点,并通过节点的 BSR 排序搜集 TOP 10 销量的同类竞品


主流节点:Toy Foam Blaster Sets  https://www.amazon.com/gp/bestsellers/toys-and-games/23602268011/ref=pd_zg_hrsr_toys-and-games


(2)通过关键词排序+类目 BSR 排名,找到 TOP 10 排序的同类竞品,并和小类目 TOP 10 销量的 ASIN 汇总去重,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有些销量好,但是核心关键词的排序并不好的竞品(说明他们可能有差异化流量),组成核心 ASIN 群,一般分析 10-15 个 ASIN 比较有参考意义。


核心 ASIN 群:B08XHSCP2M / B087FCMPWW / B087N8Q8QG / B08V18922X / B08HZF6V5X / B087CWWLYM / B08R64RX18 / B093KMSXH3 / B07WF2C3QZ / B09BYZKYWN / B097PPCSQK / B08FJ2Q2PM


(3)分析核心 ASIN 群产品的基本参数

 


(4)竞品分析我们会参考以下维度:

  • 通过五点分析:我们清晰了了解了产品的核心功能,使用人群,核心场景,以及产品的卖点

  • 通过价格分析,大概了解市场的竞争和价格带

  • 通过尺寸信息配送费,了解产品的成本结构

  • 通过品牌和品牌所有人分析,了解是否有垄断

  • 通过 review 和上架时间分析,了解市场的成熟度


(5)通过这一部分的分析,我发现这个竞品有几个差异化:

  • 他们的五点定位有两个差异:第一是突出恐龙主题,第二是突出产品的教育意义

  • 他们的玩具子弹是两种类型,其他的只有泡沫球一种模式

 

第二步:我们通过核心 ASIN 群的关键词反查分析他们的关键词流量来源

 


(1)标黄的就是这些核心 ASIN 的主要流量来源,通过两个方面得到:

  • 关键词排序(自然排序代表关键词的出单量和转化率)

  • 关键词搜索热度(搜索热度代表流量大小)

 

(2)从关键词角度,我们发现这个产品的流量来源除了和其他竞品同类型的toys词根相关的词,他们很大一部分流量来源是 dinosaur 词根相关的词。

 


(3)我们通过 ABA 数据(品牌分析)可以看到这个核心词全年的搜索热度都非常高,而且稳定,说明恐龙主题相关的产品,市场的需求是比较高的,证明这个关键词的流量是有成交价值的。


第三步:流量结构分析


(1)我们通过头部的三个竞品 ASIN 和调研对象,分析他们的流量来源,他们的市场占比高,基本上能代表整个品类的流量结构。

 





(2)通过数据我们能清晰看到,这类产品的主要流量来源是关键词流量,关联流量入口比较少,接下来我们再分析 ASIN 群的关键词前三页的流量入口数量。

 


(3)通过流量结构的分析,关键词词容量的数据,结合关键词反查的数据,我们可以大概得出一个结论:

  • 这个品类的流量结构以关键词搜索流量为主

  • 这个品类的关键词非常多,没有流量垄断性的核心关键词,属于多关键词型的品类

  • 多关键词型的品类,我们就需要通过词频分析进一步区分流量来源


(4)通过对每个 ASIN 的关键词进行词频分析,提炼词根属性,了解品类的关键词属性,因为词根决定了用户的搜索需求,可以作为关键词拓展的方向以及产品特点定位。

 





(5)头部的三个 ASIN 的关键词属性基本上保持一致,但是我们的调研对象,他们很多关键词都是 dinosaur 的词组,他们的关键词流量定位就是以 dinosaur 为主导的关键词,和其他竞品的流量做了差异化定位。


ok,这是基于第一部分的分析,从流量,关键词角度分析竞品的流量差异化定位,接下来我们在分析竞品的 listing。

 


(1)通过橱窗图,我们可以分析出:

  • 产品定位上,恐龙主题性非常明显,他们根据关键词的定位优化了产品造型

  • 从射击地图的选择上,也是恐龙主题

  • 射击子弹上,结合了市场热销的另一种游戏类型,满足了客户更多的选择

 


(2)标题:Dinoera Dinosaur Toys for 5 6 7 8 9 10+ Year Old Boys - 2 in 1 Shooting Game Dinosaur Toys for Kids 5-7 | 2pk Foam Ball Popper Air Gun Set Compatible with Nerf Toys Christmas Birthday Gifts Boys Girls


标题的关键词布局非常完整而且清晰,一段标题基本上布局了所有的核心词:

  • Dinosaur Toys

  • Toys for 5 6 7 8 9 10+ Year Old Boys

  • Dinosaur Toys for Kids

  • Christmas Gifts

 



(3)五点的关键词词布局,创意标志,产品价值表达,都比竞争对手做的更用心:

  • 恐龙小图标的布局,更贴合主题

  • Dinosaur 关键词的布局

  • 强调游戏对儿童的益智开发,提升产品的意义

  • 贴合国外高热度的节日,配合gifts做礼物属性



而且同类型竞品布局的产品属性:包括材料品质,产品安全,安装流程,售后等细节,都表达的很充分。


(4)详情页板块

 


第一个页面,就是主题性非常强的恐龙元素

 


第二个页面是核心关键词的布局+用户最关心的安装过程拆解

 


第三个页面还是布局核心流量词,突出恐龙主题,从产品,到地图,最后贴合礼物属性,从包装盒设计

 


最后一个场景就是贴合儿童人群+恐龙主题


(5)从 listing 板块分析,他们的定位非常清晰,关键词定位就是 Dinosaur 词根发散+常规 toys 词根的发散,而且重点是把握住了 Dinosaur 这个差异化流量,产品和整个 listing 的图文都是贴合恐龙主题做场景式优化。

 


(6)从 9 月,10 月份的销量数据来看,这个产品的动销快,差评率低,产品的市场反馈是很好,说明他们的定位是没有问题的。

 


(7)从销售曲线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几个结论:

  • 销售曲线比较平缓,站外投放干预比较少,站内参加了 3 次秒杀,排名增长明显,对资源依赖不大

  • review 曲线平缓,没有合并 review,运营难度不高

  • 价格稳定在 39.99 美金,从市场切入的时间点来看,属于市场平均价格,没有低价去冲排名,对价格依赖程度不高

  • 销售曲线是平缓增长的,说明关键词流量的成长是循序渐进的,自然和广告的转化都相对稳定,产品转化能力表现不错

 


(8)从他们的上架时间和关键词成长来看,他们的广告投入是比较重的,拓词的速度,关键词的转化能力,都表现相对优质,所以自然排序进入搜索前三页的关键词增长明显。SP 的广告词布局来看,推测是自动广告为主,而且这类多关键词型的产品,只要listing 的关键词布局足够好,自动广告的数据量增长比手动精准会更快。


最后我们做一个汇总,基于以上信息,他们的哪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1,对于玩具类目的搜索需求可以多挖掘,通过细分的搜索关键词去开发产品,比如动物形象,年龄,性别,使用场景等

2,关键词的调研充分,通过 listing 的核心板块布局尽可能多的关键词数据,后期配合自动广告跑数据量

3,产品的图文资料和关键词定位贴合,创造更符合用户心智的成交场景,提高转化率

4,运营上结合品类的流量结构和关键词属性,定位广告类型,加快数据量的增长

5,价格和销量的平衡,折扣通过 coupon 来调节,保证后期的秒杀推进


通过这个案列,我们还可以反向思考,他们既然可以通过动物形象去定位产品需求,那是不是有更多的产品可以按照这个思路拓展?通过搜索 dinosaur toys ,我就发现了一个好的案列。

 



通过这个案列拆解,我们能体会到差异化定位,不管是从产品的转化能力,还是流量运营的难度,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这几年也是通过差异化的选品定位,创造了 600 万美金的销售额,而且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选品体系,今天就分享一些我们的思路。



03

差异化战略的一些思路



一、用户需求渠道


在我们运营过程中,分析关键词是非常重要的工作,而关键词的分析中,我们会根据属性把关键词拆分成很多维度:产品,颜色,人群,场景,时间,尺寸等等,然后会通过不同的词根属性拓展更多的关键词方向,寻求流量洼地。同样的,对于复杂的用户需求环境,有用户的喜好(颜色,材料,尺寸,形状等),性别,年龄,文化背景,个性化特征等等,用户需求就是成交机会,我们在选品的时候也可以通过把用户需求拆分成不同维度,然后进行排列组合来进行产品创新。


那我们去哪里挖掘这些用户数据呢?我们先思考下几个问题:

1,为什么国内的电商平台每次都能定向推送我们正在考虑购买的产品?(通过消费者在互联网产生的信息流数据)

2,我们每天都会浏览和产生大量的内容,电商平台是如何提炼我们的产品需求的?(内容收集,分类,建立属性标签,提炼关键词)

3,我们在购买产品前,一般会通过哪些渠道获取相关信息,然后决策购买?(搜索平台,社交平台)


我们通过国内电商平台检索信息并定向推送的逻辑来分析,我们能挖掘用户需求的最大来源就是:搜索+社交。亚马逊作为电商平台,会投放大量的广告在谷歌,但是谷歌的关键词搜索流量是以网站作为承接,不是商品,所以购买需求不是最明确的搜索数据。在亚马逊生态内,最直接最明确的用户需求就是客户搜索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search term,这些数据的集中地,就是 ABA 品牌分析数据库。


二、用户需求拆解


把用户需求元素化,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目前的存量竞争中,大部分的产品都是做产品的整体解决方案,做套装,做配件,做多变体,做价格段,做多功能,做多尺寸,这样的目标就是为了触达更多的用户流量,满足更多的用户需求,以此来形成成交。这个方法属于海量测试流量数据,然后聚焦,成本高,效率低,但是批量化操作,容易做规模化,适合资本玩家。我们要做微创新的机会就是定位垂直需求或者差异化需求,也就是在红海中找蓝海或者创造新需求。


我们可以把用户的购买需求根据我们自己的购物经验以及我们对市场的经验,拆分成一些常用的分类:

颜色:粉色/黄色/红色/蓝色/紫色/白色

人群:儿童/学生/成年人/婴儿/老年人

材料:木制/铁制/不锈钢/陶瓷/铝制

节日:复活节/情人节/国庆节/感恩节/圣诞节

主题活动:婴儿出生/生日/婚礼/开学/超级

场景:厨房/卧室/客厅/厕所/庭院/农场


三、用户需求搜索


1,第一个视角,从颜色出发,因为我们有做家居装饰品,用户对于颜色搭配是非常讲究的,我们就可以通过颜色词去挖掘细分产品需求。

 


(1)通过 pink 进行搜索,有 7000 多词条,是与这个颜色相关的搜索需求,这些客户搜索词就是用户需求,我们可以从里面挖掘很多产品信息。以我们最熟悉的装饰品词根 decor 出发,我们就发现了 pink decor 这个关键词

 


(2)通过 ABA 数据搜索频率排名趋势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全年 12 个月的搜索热度是比较平稳的,而且保持在排名 2 万名左右,市场需求也是比较大的。

 


(3)全年的 TOP3 asin 的点击占比和共享占比都在 25% 以下,说明这个词的竞争垄断是比较小的,新品有机会切入。

 


(4)通过关键词的搜索结果,发现排序第二产品竟然是植物花盆,我对花盆的理解一直都是停留在材料和尺寸,以及套装数量,没有想到还可以做颜色的细分。

 


(5)通过关键词反查,我们可以发现这个 ASIN,50% 以上的流量都是来自于pink相关的关键词,而且都属于优质转化词,也就是出单词,从销量数据上可以进一步 pink 粉色的需求。

 


(6)基于颜色维度,我们同样的还可以找到很多细分的产品,比如 yellow decor 等,全年的搜索热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上和 pink decor 一样。

 


2,第二个视角,我们从产品本身出发,通过关键词去找到更多的消费场景,比如 ribbon,丝带,这个是国外非常主流的产品,需求量非常大,但是产品同质化,市场竞争激烈,运营同质化,利润结构非常稳定,突破的机会非常小,那我们就通过关键词词根去探索是否有切入的机会。

 


(1)我们通过 RIBBON 词根在 ABA 数据库搜索,通过关键词数据挖掘更多的细分需求。

 


(2)通过 ABA 搜索,可以发现 1800 多条需求词,那就意味着,这个关键词还是有很多的细分需求的,接下来我们就是需要找词,然后看趋势。把关键词数据下载了分类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想象,就是 ribbon 搭配了很多属性组合词:

  • 颜色属性:red ribbon / gold ribbon

  • 材料属性:velvet ribbon / burlap ribbon

  • 节日属性:christmas ribbon / thanksgiving ribbon


(3)因为我们是多年 B2B 贸易的经验,我们对美国线下的生活文化非常熟悉,那我们就通过节日属性这个点切入,基于这点,我们把所有节日属性的关键词挖掘出来,然后分析关键词的变化趋势





(4)通过对每个节日属性的词组分析,我们会发现,他们的搜索热度有几个明显的趋势:

  • 波动非常大,全年只有一个波峰

  • 增长趋势和下滑趋势都非常快

  • 波峰期的搜索热度都非常高

 

(5)了解了这个数据趋势后,我们可以提炼几个信息:

  • 每个节日的搜索高峰期都是不同的,意味着我把每个节日属性的词都去开发产品,每个月的都是流量高峰期

  • 这类关键词的变化趋势非常快,意味着我们对销售周期和库存的把控要做到非常精细和准确

  • 我们要做节日属性产品,就需要了解每个节日的文化符号,元素,找到热销元素,需要充足的产品调研

 

(6)进一步通过分析市场数据,了解产品的销售数据:

  • 销售高峰期是什么时间段

  • 销量规模大概是多少

  • 价格趋势是多少,利润空间多大

  • 文化元素有哪些,怎么精准定位

 


(7)我们可以借助卖家精灵的关键词趋势选品工具,把时间定位在每个关键词的搜索高峰时间段,分析每个高峰时间段 TOP ASIN 的数据。

 


(8)通过分析高峰时间段 TOP 3 ASIN 和关键词排序 TOP 10 的产品,我们可以收集元素:雪人/圣诞老人/雪花/卡车/铃铛/圣诞结;收集材质,颜色,尺寸等信息,进行产品提炼。


(9)最后就是验证市场需求,可以通过 TOP 10 ASIN 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确认,销售节点和销售规模,销售价格等等

 


(10)通过历史数据我们能清晰的发现,这类节日属性的价格和销量都是同时走高的模式,而且价格带和日常产品有着非常明显的分层,这就是集中流量需求和分散性流量需求的价值区别。基于这样差异化的定位,很多常规产品都可以通过产品优化触达更多的细分需求。


3,第三个视角,我们从生活化的角度出发,美国人民的衣食住行,都充斥着大量的需求,购买需求比较集中的就是各种派对,也就是主题性活动,我们通过把所有的主题性活动提炼出来,在通过关键词去找需求。


国外主流派对活动:订婚,婚礼,周年,生日,开学,毕业,婴儿出生,超级碗等等,国外人是非常喜欢举行派对的,我们通过几个主题活动来挖掘下细分需求。

 


第一个是 baby shower,婴儿出生派对

 


(1)通过 baby shower 的关键词搜索,我们发现相关的词条有接近 1000 条,这里面就是非常多的产品需求

 


(2)通过对核心词 baby shower gifts 的搜索趋势分析,我们能看到全年的搜索趋势是非常稳定的,所以代表这个主题性活动的相关产品的需求是相对稳定的,属于长期需求型产品,适合精细化去布局。

 


(3)通过搜索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主题性非常强的横幅,标志,都是非常低成本的产品方案,而且溢价能力非常强。

 


第二个是 Super Bowl,这个也是美国全民欢庆的主题活动

 


(1)我们通过关键词搜索也可以看到搜索热度非常高,但是这个活动每年是固定时间,我们需要进一步验证搜索趋势

 


(2)通过搜索词的趋势变化,我们可以发现这个主题型产品需求是比赛前 30 天是购买高峰期,所以我们在开发产品的时候应该提前调研好每年的比赛时间,合理布局库存。

 


(3)通过搜索结果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竞争激烈的手环,通过主题文化的赋能,就是溢价能力超高的新机会产品。产品还是基础产品,只是通过主题图案,LOGO,颜色的赋能,提高了个性化的需求匹配。


通过三个不同的视角分享了一点我们做产品开发的思路,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总结来说,我们的核心是通过对用户的一切消费行为进行研究,然后拆解细分,通过品牌分析的关键词搜索,去挖掘这些品类新机会。


通过这些产品案列,我们也发现,其实很多基础款产品,通过颜色赋能,文化赋能,主题赋能,情绪赋能,都能产生很高的溢价能力。我们总是在不断的选品,希望选择到高利润,低竞争,客单价高的产品,但是铺货的大卖家早就通过机器和工具在做这些事情,信息差迟早会被抹平,更多的红利是在存量市场产品上做价值赋能,我们今天讨论的是基于产品的差异化价值赋能,玩的厉害的通过供应链门槛赋能,通过资本赋能,通过品牌赋能。


对于很多标准类产品,其实思维模式也是一样,只是赋能的方式不同,比如 3 C 类产品,产品价值在于功能细节,那我们去开发产品的时候,就可以把功能进行拆分,从蓝牙,电池,外观,材料,麦克风,降噪等等不同维度进行拆解细分,3 C 无线耳机就有专门的通话耳机,核心是优化麦克风和通话功能,深耕车载耳机这个垂直场景。


我们通过这么多标签化信息的提取,重组,创造产品,这个过程其实是培养我们对产品的理解能力,如果分析的足够多,以后看到任何产品,你都可以拆解成元素,看他们是如何在每个产品细节进行打磨的。通过亚马逊的客户搜索词挖掘需求,然后脱离数据,通过产品拆解验证需求,正向推论和逆向推论,验证我们的思路是否是竞争对手也在思考的。


最后:选出来的产品,我们还要通过市场数据验证需求,切勿凭感觉去开发选品,盲目的备货,造成库存风险。





2
TikTok开户服务
TikTok开户服务
TT123推出的TikTok广告开户服务,深度洞察TikTok平台的流量优势与用户行为,帮助客户快速完成广告账户注册、资质审核及账户搭建,缩短启动周期,助您精准触达全球亿万活跃用户
立即咨询
交流群
全球电商平台开店交流群
扫码入群
咨询
官方微信群
官方客服

扫码添加,立即咨询

加群
官方微信群
官方微信群

扫码添加,拉你进群

更多
订阅号服务号跨境资讯
二维码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最有料的跨境电商资讯

二维码

90% 亚马逊卖家都在关注的微信公众号

二维码

精选今日跨境电商头条资讯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