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某跨境电商公司年入700万0申报,被罚43万!

对草根出身的跨境电商企业来说,
做好合规工作,
应对亚马逊的各项核验,
对已经具有规模的企业来说,
既要合规,
又要守法。
才是长久之道。
年前上班的最后一周,
大家是不是已经坐不住了。
有钱没钱都盼着回家过年,
不过临近过年,
可能有卖家是过不好这个年了。
圆圆从朋友圈看到这样一则信息,
各位跨境电商朋友们,
从今天开始,
一定要注意税务合规的问题,
前两天华南城附近一电商公司因一年流水700万,
申报收入为0,
被税务局合计罚款补税43万!
圆圆看了作出处罚的文件,
日期也是最近的。
主要事实如下:
1. 增值税及附加税费方面
该家公司2020年11月少申报收入200757861元,
造成少缴增值税23096037元、城市维护建设税1616723元属于偷税。
违反了相关法律条例规定。
2. 企业所得税方面
该家电商公司未在规定期限内提供账册凭证等资料,
无法准确核算该公司的企业所得税。
根据相关法律条例规定,
核定征收该公司2020年度企业所得税。
根据《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办法(试行)》(国税发2008]30号)第八条的规定,
对该公司按8%应税所得率核定应纳税所得额。
根据该公司出口报关单反映,
2020年出口货物离岸价合计6990290元(含税)。
经计算,
该电商公司上述违法行为造成2020年少缴企业所得税24744.39元
3. 对该公司作出的处罚决定
根据相关法律条款规定,
该电商公司少缴企业所得税24744.39元,
增值税23096037元、城市维护建设税1616723元的行为是偷税,
对该公司少缴税款处60%罚款,
罚款金额163123.19元。
至于为什么是华南城那边的跨境电商公司,
圆圆大胆猜测了一下,
华南城那边大卖聚集,
上边的监管应该是比较严格的,
况且700多万也不是小数目,
一点没申报,
被查出来也不意外了。
不过对这家跨境公司来说,
也许这是无心之举,
20年疫情爆发,
不少跨境公司趁势爆发,
赚得盆满钵满的也不在少数,
但是不少是草根团队或者家庭作坊式公司,
只知道赚钱,
却没有合规的意识和举动,
钱提现回来直接就进了老板的腰包,
身边认识的卖家同行很有可能也都是这样操作的,
直到被查才恍然大悟也不是不可能。
圆圆觉得,
这家跨境电商公司不会是第一家,
也不会是最后一家。
前面说的这个卖家的事情
也许只是合规经营的问题
通过内部的梳理和整顿
应该完善起来不难。
但是后面说到这个事件
恐怕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前不久还有一条类似的新闻,
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税务局稽查局通报,
深圳某贸易公司在2016年5月至2018年4月,
利用河南一家科技有限公司虚开282份增值税专用发票,
金额约2759万元,
税额约469万元,
申报并取得国家出口退税款约469万元。
并且还在2016年4月至2018年6月使用同一家公司,
虚开916份增值税专用发票,
金额约8581万元,
税额约1458万元,
申报并取得国家出口退税款约1458万元。
最后的处罚是追缴骗取的退税款4690312.66元,
并处骗取税款一倍的罚款4690312.66元;
偷税的处罚是追缴该公司企业所得税633204.39元,
并依法加收滞纳金,
处少缴税款一倍的罚款633204.39元。
圆圆并不熟悉法律,
也不确定这个金额是否涉及犯罪,
但这是明目张胆的骗税行为啊!
相信后续税务部门对该公司的监管一定会格外注意的。
自从薇娅事件一出,
企业偷税漏税被查处的新闻越来越多,
跨境也有不止一家公司被查到了,
还有圆圆之前写过的深圳某供应链公司,
偷税漏税被罚款800多万,
这些前车之鉴都是跨境电商公司,
还怀着侥幸心理的卖家可以休矣。
这两年跨境电商的各项补贴日益增多,
但是获得这些补贴的前提是,
合规申报税收!
从近期不断爆发的各种税务风波中
不难发现合规经营,照章纳税,
是每个企业应尽的义务。
也许5年前,10年前,
跨境电商行业作为一个新物种
各方面的监管和审计,
都处于空白,
经过近10年蓬勃发展后,
它已经成为了一个具有非常大影响力的行业
甚至说牵一发而动全身也不为过。
对草根出身的跨境电商企业来说,
做好合规工作,
应对亚马逊的各项核验,
对已经具有规模的企业来说,
既要合规,
又要守法。
才是长久之道。





















对草根出身的跨境电商企业来说,
做好合规工作,
应对亚马逊的各项核验,
对已经具有规模的企业来说,
既要合规,
又要守法。
才是长久之道。
年前上班的最后一周,
大家是不是已经坐不住了。
有钱没钱都盼着回家过年,
不过临近过年,
可能有卖家是过不好这个年了。
圆圆从朋友圈看到这样一则信息,
各位跨境电商朋友们,
从今天开始,
一定要注意税务合规的问题,
前两天华南城附近一电商公司因一年流水700万,
申报收入为0,
被税务局合计罚款补税43万!
圆圆看了作出处罚的文件,
日期也是最近的。
主要事实如下:
1. 增值税及附加税费方面
该家公司2020年11月少申报收入200757861元,
造成少缴增值税23096037元、城市维护建设税1616723元属于偷税。
违反了相关法律条例规定。
2. 企业所得税方面
该家电商公司未在规定期限内提供账册凭证等资料,
无法准确核算该公司的企业所得税。
根据相关法律条例规定,
核定征收该公司2020年度企业所得税。
根据《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办法(试行)》(国税发2008]30号)第八条的规定,
对该公司按8%应税所得率核定应纳税所得额。
根据该公司出口报关单反映,
2020年出口货物离岸价合计6990290元(含税)。
经计算,
该电商公司上述违法行为造成2020年少缴企业所得税24744.39元
3. 对该公司作出的处罚决定
根据相关法律条款规定,
该电商公司少缴企业所得税24744.39元,
增值税23096037元、城市维护建设税1616723元的行为是偷税,
对该公司少缴税款处60%罚款,
罚款金额163123.19元。
至于为什么是华南城那边的跨境电商公司,
圆圆大胆猜测了一下,
华南城那边大卖聚集,
上边的监管应该是比较严格的,
况且700多万也不是小数目,
一点没申报,
被查出来也不意外了。
不过对这家跨境公司来说,
也许这是无心之举,
20年疫情爆发,
不少跨境公司趁势爆发,
赚得盆满钵满的也不在少数,
但是不少是草根团队或者家庭作坊式公司,
只知道赚钱,
却没有合规的意识和举动,
钱提现回来直接就进了老板的腰包,
身边认识的卖家同行很有可能也都是这样操作的,
直到被查才恍然大悟也不是不可能。
圆圆觉得,
这家跨境电商公司不会是第一家,
也不会是最后一家。
前面说的这个卖家的事情
也许只是合规经营的问题
通过内部的梳理和整顿
应该完善起来不难。
但是后面说到这个事件
恐怕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前不久还有一条类似的新闻,
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税务局稽查局通报,
深圳某贸易公司在2016年5月至2018年4月,
利用河南一家科技有限公司虚开282份增值税专用发票,
金额约2759万元,
税额约469万元,
申报并取得国家出口退税款约469万元。
并且还在2016年4月至2018年6月使用同一家公司,
虚开916份增值税专用发票,
金额约8581万元,
税额约1458万元,
申报并取得国家出口退税款约1458万元。
最后的处罚是追缴骗取的退税款4690312.66元,
并处骗取税款一倍的罚款4690312.66元;
偷税的处罚是追缴该公司企业所得税633204.39元,
并依法加收滞纳金,
处少缴税款一倍的罚款633204.39元。
圆圆并不熟悉法律,
也不确定这个金额是否涉及犯罪,
但这是明目张胆的骗税行为啊!
相信后续税务部门对该公司的监管一定会格外注意的。
自从薇娅事件一出,
企业偷税漏税被查处的新闻越来越多,
跨境也有不止一家公司被查到了,
还有圆圆之前写过的深圳某供应链公司,
偷税漏税被罚款800多万,
这些前车之鉴都是跨境电商公司,
还怀着侥幸心理的卖家可以休矣。
这两年跨境电商的各项补贴日益增多,
但是获得这些补贴的前提是,
合规申报税收!
从近期不断爆发的各种税务风波中
不难发现合规经营,照章纳税,
是每个企业应尽的义务。
也许5年前,10年前,
跨境电商行业作为一个新物种
各方面的监管和审计,
都处于空白,
经过近10年蓬勃发展后,
它已经成为了一个具有非常大影响力的行业
甚至说牵一发而动全身也不为过。
对草根出身的跨境电商企业来说,
做好合规工作,
应对亚马逊的各项核验,
对已经具有规模的企业来说,
既要合规,
又要守法。
才是长久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