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大批FBA仓库爆仓!Prime Day备货难!

线上+线下课程,助您快速实现从新手到爆单的转变>>>


随着亚马逊2025年Prime Day的临近,跨境卖家本应进入如火如荼的备货冲刺阶段,但现实却是“一库难求”——多个FBA仓库出现不同程度的爆仓、限制收货等问题,令众多卖家措手不及。
自4月初以来,已有多个卖家反馈称在计划发往FBA仓库时,频繁被系统强制更改仓库地址,且部分原本熟悉的目的仓库突然不再接受补货。比如加州的ONT8、LGB8、FTW1、GYR3、SBD1、SCK4等大型仓库都陆续出现了“无法创建货件”的情况。有卖家表示:“连续几天都打不开FTW1的货件,只能被迫拆分发往多个仓库。”
此外,还有卖家发现,即使货件成功创建,也经常被强制拆仓,导致物流成本上升,进仓周期拉长,不仅增加了运营难度,也直接影响到商品在Prime Day期间的销售节奏。
仓库限制背后:亚马逊也有“难言之隐”?
此次FBA仓库爆仓,不仅是因季节性旺季来临,还与亚马逊内部仓储管理策略有关。近年来,亚马逊不断通过“仓储容量管理系统”来压缩低效库存,优化仓储资源配置。自去年以来的仓储限制新规,也让许多卖家在补货时不得不精打细算。
据业内消息,亚马逊为提升仓库运转效率,正在内部进行一轮仓库区域重组,包括调整部分仓库为中转中心或退货中心。这也导致部分原本开放的FBA仓库出现“临时拒收”状态。而面对即将到来的Prime Day,亚马逊显然也在“择优接单”,优先处理高周转率、稳定销量的ASIN库存。
卖家如何应对?
面对爆仓与限制补货,卖家们也纷纷“自救”:
尽早备货,预留时间窗口:许多头部卖家已经在3月底前完成了大批量备货,以规避仓库爆仓带来的不确定性。当前若还未备货,则应尽快锁定仓位,以防后期更紧张。
选择第三方海外仓做缓冲:将部分库存先发往海外仓,再视情况分批转入FBA,成为不少卖家的Plan B。这种方式虽增加一次转运成本,但能有效避免断货风险。
合理规划补货节奏与结构:在仓储容量有限的背景下,卖家需更加精准地判断热销SKU与低效SKU之间的比例,确保资源集中投入到Prime Day的重点产品上。
关注后台容量变化,动态调整策略:建议卖家密切关注库存绩效指标(IPI)与仓储容量的实时变化,及时优化发货计划。
亚马逊FBA仓库的爆仓局势再次提醒卖家:旺季备货不仅是“备得多”,更是“备得巧”。在仓储空间日趋紧张的大环境下,只有提升补货的前瞻性与灵活性,才能在即将到来的Prime Day大战中抢占先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