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Z123跨境卖家导航
拖动LOGO到书签栏,立即收藏AMZ123
首页跨境头条文章详情

你以为的“产品差异化”,其实用户根本不在乎

6769
2025-06-30 16:29
2025-06-30 16:29
6769

最近几年,不管是做亚马逊还是独立站,大家都在喊一个关键词:产品差异化。

但我们发现一个现象很有意思:
在绝大多数人的理解中,所谓“差异化”,就是要让产品在功能、参数、设计上比别人更好更强更不一样。于是选品时大家都在卷“新增功能”“独家设计”“参数翻倍”“全球第一”…… 如果你没有一个新颖的功能,那么就是“产品力”不行

甚至有些人直接把产品力等同于“产品差异化”。

曾经有一个人在我之前发布过的母婴品牌frida的案例分析下说“frida的产品力比momcozy差远了”,还有人留言说“淘宝上比这个品牌产品优秀的多了去了”。

为什么有些人会有这样的想法?

因为大家都把“差异化”理解得太狭隘了——
把产品差异化 = 产品功能 + 参数优势

但这只是产品竞争的一小部分。真正有意义的差异化,从来不是让你的产品多一个功能,功率参数更大,而是让用户“更愿意买你,而不是别人”。这种愿意,很多时候,和“产品力”没什么关系。


Table of Contents


真正的产品差异化是什么?

当我们谈“产品差异化”的时候,我们其实在谈一件事——你和别人卖的是不是“同一件东西”。

这里的“同一件”,不是指功能结构,而是用户眼中的感知价值。也就是说,同样一个产品,从不同的角度去表达、设计、包装、传播,它的“差异性”就可能完全不同。

因为用户买东西,不只是为了“功能”,更多是为了一种感受、一种认同、一种信任。真正有意义的产品差异化,其实是让用户觉得:“这个产品,是为我而做的。”

而这个“为我而做”,很多时候就体现在价值观的差异、使用体验的差异、品牌调性的差异、情绪投射的差异,甚至是你给用户创造的想象空间的差异。

从这个角度来看,差异化大致可以分两类:

  • 产品本身的差异化
  • 产品之外的价值差异化

产品端差异化

如果你有研发能力,当然可以在产品功能上做创新,而这方面的创新,通常被我们称作为“产品力”。但是记住,产品力只是产品差异化的一部分,并不是全部。

颠覆式创新

这类差异化最少见、最稀缺,但一旦成功,几乎是碾压式的优势。

比如:eufymake在众筹平台发布的3D UV打印机,改变了传统2D图像只能“贴膜”的形式,直接进入空间打印,让原本只能做平面设计的杯子、壳子、礼品,拥有了立体图案的可能。而在原本拥挤的3D打印机赛道中,以一个全新的产品姿态开创了一个新的赛道。

你以为的“产品差异化”,其实用户根本不在乎


再比如Kindle刚推出时,几乎没有人认为电子书是一种“阅读工具”。但Kindle不仅解决了“读书”的问题,还从“读者的身份认同”切入,创造了一个全新的阅读方式。

改良型创新

在新消费时代,产品本身的功能差异已经越来越小,产品趋同化越来越严重。更常见的,是在已有产品形态基础上进行“改良”。

就像当年瓦特改良了蒸汽机,不是发明者,但却改变了世界。或者蔡伦改良造纸术,本质并不是创造了新东西,而是让它更好用、成本更低、能普及。

在我们熟悉的跨境品类中,最典型的例子是“带着走的电动吸奶器”。吸奶器早就存在了,电动、静音、多档调节也都不是新鲜功能。但把“穿戴式”概念引入,解决了“妈妈边吸奶边工作/逛街/遛娃”的场景痛点,整个产品的情境就变了。

你以为的“产品差异化”,其实用户根本不在乎


改良型创新的关键,不是改变功能,而是重新理解用户真正的使用难点在哪里,然后围绕这个难点设计产品。哪怕只是“一个角度的改变”,也足以构成差异。

非产品端差异化

非产品端的差异化可以说是大多数卖家忽略的品牌护城河。真正长期有效的差异化,往往不是“产品本身变了”,而是用户对产品的理解和感受变了

你卖的可能只是一个包、一个电动牙刷、一件户外hoodie,但用户感受到的,是“这是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方式”,或者“这是不是属于我的品牌”。

这种差异化,才是品牌的根基。而非产品端的差异化也有下面几种类型。

情感差异化

用户购买产品,很多时候并不是出于理性上的决策,而是感性上的选择。而促使用户进行感性决策时,你是否说出了用户的心声。

很多人以为品牌要有个性,要有态度,于是讲很多“我是谁”。
但其实,对于大多数普通消费者来说,她们更在意的是:“你是不是在意我?你是不是理解我?”

这就是情感共鸣型差异化真正的核心:不是你表达得多强,而是你让对方感受到“她被看见了”

一个做得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国原创包袋品牌 Songmont。Songmont 的产品设计并不浮夸,甚至在视觉上偏安静、简约。但它在海外市场之所以越来越受欢迎,是因为它一直在用温柔而真诚的方式,在讲一个关于成长、温暖、选择、的故事。

品牌的内容里,常常出现这样的话:

  • “愿你被温柔对待”
  • “愿你也能背着背包,自由地出走”
  • “希望你能慢慢拥有自己喜欢的生活”

这些不是营销文案的堆砌,而是一种持续的情绪陪伴。Songmont 并不是在教消费者“我们是谁”,而是在不断向她们确认:“你是谁——我们懂。”

你买 Songmont,不是因为它有几个拉链、有几种收纳方式,而是你在打开官网、刷到内容那一刻,心里突然软了一下:“啊,这个品牌,好像真的和我很像。”

这就是典型的情绪价值,不靠逻辑取胜,而是靠“感动”。不是煽情,而是那种克制、体贴、不喧哗的品牌语言,让人觉得安心。

所以,情感差异化的关键,不是用力说话,而是用心回应用户的状态。

我们太习惯于“介绍产品”,却忽略了“回应人心”。当你学会不再向用户“讲产品”,而是开始学会“讲她自己”,用户自然会愿意靠近你、记住你。

场景差异化

产品使用场景的的代入。让人一眼就知道这东西在哪用。

用户有时候并不知道自己“需要”这个东西,但当你在页面上放出一张画面——露营、火堆、野外喝水、背着音响走山路……他突然就被击中了,觉得“对啊,我下次出去玩就可以用这个”。

这就是场景感带来的差异化。

并不是你的音响比别人声音更好,而是你让人想象:这个东西在我的生活里,是“有用的”“好看的”“值得带着的”。

而这样的差异化,大部分时候都会体现在网站视觉和产品图片设觉上。视觉设计公司和品牌agency们往往会宣传视觉的重要性,做亚马逊的你也知道视觉设计的重要性。但是如果你的视觉设计没有体现出“产品差异化”,那也只是一具没有灵魂的漂亮躯壳而已

在之前分享的户外音箱品牌Tribit就是这样做的,使用大量的户外场景图品, 视频来体现产品主打“可以带出去浪的音箱”

你以为的“产品差异化”,其实用户根本不在乎

拍图、写文案、做视频,其实不是在“展示产品”,而是在“构建场景”。

身份认同的差异化

如果你是医生,相信你对市面上售卖的各种保健品非常具备辨别力;如果你是潜水员,那么你会各种海洋新闻动态或相关的产品会额外多看一眼;如果你有养猫,你逛超市的时候,大概率会看一眼超市的宠物专区。这就是不同人的身份给他们带来的消费选择上的影响。

海外有一个服装品牌叫做unitedbyblue, 从网站首页,关于我们,和cleanup club都无时不刻在宣传着”海洋清理”。(是不是想到了《扫除道》这本书?)

At United By Blue, we remove one pound of trash from oceans and waterways for every product purchased

你以为的“产品差异化”,其实用户根本不在乎


他售卖的服装并没有特殊的工艺和布料,但是品牌从一开始贯彻执行的“海洋清洁”理念,让人们对这个品牌产生了身份认同:“我是一个海洋保护人员,所以我非常认同这个品牌的理念,相应的在购买服装时,我会更加倾向于选择他们”

而这种打法被很多品牌用得炉火纯青

  • Gymshark:我们是训练者,不是健身房自拍达人。
  • Lululemon:穿我,不代表你很会瑜伽,而是你注重内在平衡。
  • 为胖女孩设计的时尚品牌:我不是“藏肉”,我是“展示我自己”。
  • LGBTQ专属设计:让用户知道“你是被看到的”。

你看,产品都很普通,但表达的是一种态度,一种站队方式。

让用户觉得:“我选你,不只是因为你产品好,而是因为你和我是一路人。”

基于人性的机制设计

最后一种差异化不在情绪,而在人性。

拼多多就是典型代表。你说它的产品差异在哪?说实话没啥,但它把“占便宜”“限时抢购”“游戏化购物”这些机制玩得明明白白。你不是在购物,是在完成“挑战”,是“错过就亏了”。

用户不是被产品打动,而是被机制吸进去。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拼xx设置一个明确的目标和奖品,是期望理论(Expectancy Theoy)的应用,用户知道完成某项任务可以获得明确的奖励或好处,因此他们愿意为之付出努力。系统通过将目标与奖励明确关联,激发用户的积极性。

另外从用户心理来说,其实很多用户都是具有完成主义倾向(Completionist Tendencies),即希望完成所有任务获得奖品。而这个拼多多的“砍一刀”就利用这一心理,通过设置多样化的礼品来保持用户的参与。

还有那些短视频应用,各种复仇重生短剧等,利用也是人脑中对于快思考的大脑惰性。

丹尼尔·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里的经典理论:

他说:人脑有两个系统

  • 系统1(快系统):直觉反应、懒得分析、喜欢省事
  • 系统2(慢系统):逻辑思考、权衡利弊、需要能量

而我们绝大多数日常决策,尤其是电商消费行为,其实都由“系统1”在主导。也就是说,当你沉迷于直播短剧时,是你的大脑在偷懒。

你以为的“产品差异化”,其实用户根本不在乎


这就是用“用户心理”做差异化。不是每个品牌都适合,但它提醒我们:有时候,打动人,不一定靠产品,也可以靠体验路径设计。


“产品差异化”这四个字,大家听了太多,但很多人理解得太窄。

我们总以为,做产品差异化就是要“做得更不一样”“功能更强”“参数更高端”。

但实际上,真正有价值的差异化,从来都不是靠“堆料”赢的,而是靠你是否理解用户、是否打动人心。

  • 你不一定要有最厉害的技术,但你得有最懂用户的那双眼睛。
  • 你不一定非得和别人不一样,但你要让用户觉得:“你和我,是一路人。”

所以,下次再思考“我这产品没什么特别”的时候,不如换个问题问自己:

“我能不能把这件普通的产品,讲出一个让人共鸣的理由?” 当你讲出来的不是产品,而是“她的故事”,那么差异化,其实早就发生了。

【限时抢占】eMAG东欧汇率红利窗口期
0门槛抢占全球流量!极速开户+优化投流+风险保障+效果跟踪
仅需4步,轻松撬动亿万海外流量,让品牌销量翻倍增长!
已成功开通5000+账户
二维码
免责声明
本文链接:
本文经作者许可发布在AMZ123跨境头条,如有疑问,请联系客服。
最新热门报告作者标签
义乌外贸版图再扩,与全球230个国家与地区建立贸易联系
AMZ123获悉,近年来义乌的外贸版图持续扩张,其国际商贸城现有5大区域,7.5万个商铺,经营单品多达210多万个,已与全球23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联系。其中,贸易规模超亿元的国家和地区达132个,进出口增速超两位数的贸易伙伴则有140个 ,“朋友圈”的不断扩大,彰显了义乌在全球贸易格局中日益重要的地位。据了解,在此前中美关税政策调整的背景下,义乌外贸展现出良好的适应力。数据显示,关税调整期间,义乌对东盟、中东等新兴市场的出口逆势增长,其中家居用品、户外工具等品类出口额同比提升超15%。面对部分品类关税变动带来的挑战,当地商户积极应对。
西班牙电商年收入增至952亿欧元,跨境电商主导市场
AMZ123获悉,近日,根据西班牙国家市场与竞争委员会(CNMC)旗下数据门户网站CNMCData发布的数据,2024年西班牙电商市场持续增长,全年在线销售总额达到952亿欧元,同比增长13.1%。这一增幅虽然略低于2023年16%的增长幅度,但仍显示出电商行业的稳健扩张。2024年第四季度表现最强,年增长13.4%,总额达257亿欧元,是全年中季度增长最强的一次,但也是疫情以来第四季度同比增速最小的一年。在线交易数量也创下历史新高,全年交易量约为18亿笔,同比增长显著。其中,2024年第四季度的交易笔数为4.79亿,同比增长10.7%。从行业表现来看,旅行服务继续领跑西班牙电商市场。
ASIN被限制发货 解除方式
为什么你会被限制发货?该怎么解除?本文将系统拆解亚马逊ASIN发货限制的原因、申诉方法、英文模板与高成功率话术,帮你快速突围!亚马逊会限制ASIN发货,虽然亚马逊没有明确公布规则,但从大量卖家案例来看,发货限制大多与以下几个核心因素有关: 1. 库存周转率&库龄过长当某ASIN库存过多、动销缓慢,或库龄超过150天,系统可能判定为低周转滞销品,从而自动限制入库,以节省仓储资源。 2. 季节性商品误判即使是季节性商品(如泳池用品、冬季服饰),若处于淡季导致动销下降,也有可能被误判为滞销,导致限制发货。
TikTok等社媒平台改变美国人网购习惯,人均月花费达133美元
AMZ123获悉,近日,根据PartnerCentric于2025年6月发布的调查结果,TikTok和Pinterest在Z世代中表现尤为突出,正逐步取代传统搜索引擎,成为产品发现、评价获取和实际购买的重要渠道。此次调查覆盖了1,000名美国消费者,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用户在不同社交平台上开展购物活动。其中,Facebook Marketplace成为平均支出最高的平台,5月人均花费达133美元。此外,约五分之二的受访者,以及一半的Z世代用户表示他们在Discord上进行购物,近五分之一的Z世代甚至愿意为加入私密购物和产品社群支付费用,这为传统电商渠道之外的忠诚度驱动型购物模式创造了新机会。
TikTok美区年中大促,我被GMV Max做局了……
美区年中大促,没等到GMV.卖家血压先MAX!
Temu巴西站将于7月31日上线半托管
AMZ123获悉,据业内消息,Temu巴西站将于7月31日正式上线半托管模式。在该模式下,卖家保留定价权与选品自主权,平台则承担流量分发、物流履约及售后支持,大幅降低运营复杂度。这一举措背后,是Temu在巴西市场的迅猛扩张。自2024年6月进入巴西市场以来,其单月访问量仅用5个月便突破1.07亿次,冲进市场前五,2025年3月超越亚马逊跃居第三,4月再以9.9%市场份额超越Shopee,成为巴西第二大电商平台。巴西市场本身的强劲潜力,为Temu的快速崛起提供了沃土。
Temu Q2全球月活用户达4.17亿,拉美和欧洲成增长市场
AMZ123获悉,近日,根据Investing报道,2025年第二季度,Temu全球月活跃用户(MAU)达4.17亿,同比增长68%,环比增长3%;每日活跃用户(DAU)达7050万,同比增长65%,环比增长6%。这一用户粘性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从不同地区的用户表现来看,拉丁美洲的增长最为强劲,月活跃用户同比增长高达122%,在Temu全球用户中占比达到26%;欧盟地区同样表现亮眼,月活用户同比增长74%,占比34%。而在美国市场,Temu的用户数据却呈现下滑趋势,月活跃用户同比下降28%,全球占比降至11%;同时,日活用户也同比减少35%。
仅剩一个月!亚马逊荷兰站VAT+EPR合规红线全解析
自 2025 年 6 月 25 日起,荷兰站点被强制纳入 Pan-EU 泛欧计划合规范畴,这一政策调整直接影响卖家的欧洲市场布局。若未能及时完成荷兰站合规,卖家将面临物流成本暴涨 54%、核心商品流量腰斩的危机。本期内容,将与大家分享关于亚马逊荷兰站最新政策的深度解析与应对策略。一、泛欧计划新规核心要求与风险预警1. 准入门槛升级:荷兰成第五张‘入场券’新 ASIN 加入条件:必须同步开通荷兰站并完成商品上架,否则无法享受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四国的本地配送费优惠(跨境配送费最高多付 50%)。
惊!亚马逊封号潮来袭,翻新Listing卖家如何应对?
近期,亚马逊电商平台显著加强了对商品页面更新行为的监管力度,开始实施更为严格的商户操作审查机制。平台运营团队在公告中特别强调,监测发现部分不良商家或第三方服务商采用技术手段,通过变更或替换产品ASIN编码的方式实施违规操作。这种行为实际上是将原有商品页面内容完全替换为不符合描述的新商品信息,严重破坏了平台的商品信息准确性。亚马逊官方将此类操作明确定义为“Listing翻新”的违规行为,并已将其列入重点打击对象,平台安全部门正在开展专项治理行动。01何谓商品页面翻新?简而言之,商品页面翻新就是通过修改或替换ASIN编码,将原先售卖的商品更替为看似全新的产品条目。
Prime Day推动美国线上消费增至241亿美元
AMZ123获悉,近日,Adobe数据显示,在亚马逊将Prime Day促销活动从传统的两天延长至四天之后,2025年7月8日至11日期间,美国线上消费总额达241亿美元,同比上升30.3%,超出此前28.4%的增长预期。亚马逊表示,本次Prime Day为公司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消费者在35个品类中抢购数百万件商品,并重点关注价格在20美元以下的日用品,如洗碗液、纸盘等,而非高价电子或奢侈品。研究公司Numerator数据显示,超过三分之二的购买商品价格低于20美元,每户家庭平均支出为156美元,价格超过100美元的商品仅占3%。Prime Day促销不仅提升了整体消费规模,也带动了中小型独立卖家的销售表现。
Prime Day创纪录收官!卖家却疯狂吐槽?
为期四天的Prime Day大促正式落下帷幕。亚马逊官方数据显示,今年大促期间,平台创下了商品销售额与销量的历史新高,超过以往任何包含Prime会员日在内的4天销售周期。同时,第三方卖家也刷新了商品销售额和销量的历史记录。理论上来说,多数卖家应该已在这波促销狂欢实现销售增长,并开始欢喜地为下半年备货。然而,从业内反馈来看,不少卖家均对这次大促出单的利润表现不甚满意。
TikTok年中大促,卖家跑GMV Max爆单了!
爆单or亏损,TikTok卖家:薛定谔的单量
特朗普将对墨西哥和欧盟商品加征30%关税,8月起生效
AMZ123获悉,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自8月1日起,将对来自墨西哥和欧盟的所有进口商品征收30%的统一关税。特朗普在公开信中表示,美国将继续与欧盟合作,但考虑到双方存在巨大贸易逆差,决定启动新的关税机制。信中提到,除特定“部门性关税”,如25%的汽车关税外,其余商品一律征收30%关税。这项决定发布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迅速作出回应,表示欧盟希望在8月1日前继续协商,但如谈判失败,将采取“必要措施”捍卫欧洲利益,包括对等关税的反制措施。据了解,欧盟已拟定一份涉及245.4亿美元美国出口商品的关税清单,并准备了第二份补充方案,预计将在8月初生效。
美国百强零售榜发布:沃尔玛与亚马逊稳居前二
AMZ123获悉,近日,美国国家零售联合会(NRF)发布了2025年“全美百强零售商榜单”,沃尔玛和亚马逊继续稳居榜首。报告显示,沃尔玛以5687亿美元的年销售额位列第一,同比增长7%。亚马逊则以2736.6亿美元的本土销售额稳居第二。紧随其后的依次为好市多(1830.5亿美元)、克罗格(1507.9亿美元)以及家得宝(1482.1亿美元),形成稳定的前五格局。榜单前13名的公司在排名上几乎无变化,唯有沃尔格林联合公司以1103.8亿美元的销售额升至第七位,取代塔吉特(销售额1067.3亿美元、同比仅增长1%),后者排名下滑至第八。榜单显示,多家杂货零售商仍表现突出。
利润低的产品坚决不做!分享个人一直在用的选品方法和步骤。
于飞飞我的C位先大概总结一下步骤:通过"流量会下沉"的关键词,选择评价较少的产品。(我称之为机会产品)找到产品后再通过“逆推”,去搜索产品的核心关键词搜索热度。计算利润。(没利润产品坚决不做)大概通过一个简单的案例实操一下(产品不是我的,如果提及到某位大佬的产品非常抱歉)注:案例中的产品不是确定可以做的,只是对上面说的内容做一个简单的案例,案例是现找的。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没事别杠,怕了网络喷子。
25-cv-07832,TRO风险高发季,热门IP维权案此起彼伏
本案是TME律所代理热门IP瓢虫少女针对Miraculous商标及动画角色版权发起的全新维权行动,针对任何未经授权使用瓢虫雷迪、黑猫诺尔等形象或相关词汇均可能构成侵权,近两年该品牌已成为跨境行业高风险IP之一,并成功冻结数百涉案店铺!近期各大热门IP维权案件此起彼伏,跨境卖家在选品时需注意规避。
《2024中国塑料及相关行业海外拓展现状与趋势分析报告》PDF下载
“出海”不仅为中国企业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有效缓解国内市场内卷带来的压力,更是企业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塑造卓越品牌形象的关键举措·通过多元化市场布局,企业能够更好地应对单一市场波动带来的挑战,确保业务的稳定与持续增长。
《2024年3C消费电子出海解决方案白皮书》PDF下载
3C 消费电子全球市场分布呈现出成熟市场如北美、欧洲等地区消费规模大、需求稳定且注重产品体验与创新,而高潜市场如中东、东南亚、拉美等地区则增长迅速、潜力巨大,正逐步成为行业新的增长点。
《中国企业在欧盟发展报告(2024-2025)》PDF下载
欧洲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企业在德国、匈牙利、西班牙等地设立了大量的研发中心、设计中心、数据中心、安全设施和生产基地,在为欧盟贡献税收、投资和就业机会的同时,也在产业升级、技术革新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这些项目的落地,使双方经贸合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也助力中欧关系长远发展。
《2025年中国对外贸易潜力产品分析报告》PDF下载
贸易潜力产品指一国对外贸易中具有潜在贸易优势和发展空间的产品,贸易潜力产品包括的范畴有很多,既包括国内生产技术已经成熟但海外市场尚未完全开发的产品,也包括国内技术趋于成熟但尚未达到出口阶段的产品。
《2026春夏女鞋色彩趋势预测》PDF下载
随着消费者将目光转向百搭、耐看、治愈的色彩,深色仍然至关重要。值得注意的是,社媒对于色彩中性色的趋势愈发强烈。在此趋势下,受创新混搭文化启发彩色中性色势必会日益流行。基调色目前任是市场主流,如沙色、浆果红、南瓜布丁,既可保持配色创新,又承载着基础人群需求。
《2025年全球电商营销趋势报告》PDF下载
在全球零售市场增长趋于平稳的背景下,电商依旧保持增长的韧性。根据 Statista 数据,电商市场以 7.8%~9.7% 的增速,高于全球零售市场 4%~5%的预期增长率。这意味着,电商将持续在全球零售市场中占据更大的份额。同时,2025年电商用户全球渗透率将达到42.4%,预计到2029年进一步提升至 49.1%,电商购物逐渐成为全球日常消费的主流选择。
《2026春夏女装防晒属性单品报告》PDF下载
2026春夏女装防晒属性单品报告
《2025年亚太服饰与护肤品牌全球数字广告投放洞察》PDF下载
美国依然是服饰品牌数字广告投放最高的市场,近12个月支出超62亿美元
亚马逊资讯
AMZ123旗下亚马逊资讯发布平台,专注亚马逊全球热点事件,为广大卖家提供亚马逊最新动态、最热新闻。
跨境电商赢商荟
跨境电商行业唯一一家一年365天不断更的媒体!
跨境学院
跨境电商大小事,尽在跨境学院。
亚马逊全球开店
亚马逊全球开店官方公众号,致力于为中国跨境卖家提供最新,最全亚马逊全球开店资讯,运营干货分享及开店支持。
AMZ123选品观察员
选品推荐及选品技巧分享。
AMZ123跨境电商
专注跨境行业热点事件报道,每日坚持推送原创深度热文
亿邦动力网
消除一切电商知识鸿沟,每日发布独家重磅新闻。
跨境电商干货集结
跨境电商干货集结,是结合亚马逊跨境电商卖家交流群内大家在交流过程中最常遇到的问题,进行收集整理,汇总解答,将会持续更新大家当前最常遇见的问题。欢迎大家加入跨境电商干货集结卖家交流群一起探讨。
首页
跨境头条
文章详情
热门活动
跨境资讯
跨境资讯
跨境早报
跨境社群
品类交流群
宠物品类交流群宠物品类交流群
加入
宠物品类交流群
扫码进群
家居品类交流群家居品类交流群
加入
家居品类交流群
扫码进群
母婴用品交流群母婴用品交流群
加入
母婴用品交流群
扫码进群
品类交流群
加入
跨境资料
亚马逊运营干货包亚马逊运营干货包
加入
亚马逊运营干货包
扫码进群
TikTok运营干货包TikTok运营干货包
加入
TikTok运营干货包
扫码进群
跨境电商行业报告跨境电商行业报告
加入
跨境电商行业报告
扫码进群
跨境资料
加入
官方社区
跨境电商交流群跨境电商交流群
加入
跨境电商交流群
扫码进群
亚马逊卖家交流群亚马逊卖家交流群
加入
亚马逊卖家交流群
扫码进群
独立站卖家交流群独立站卖家交流群
加入
独立站卖家交流群
扫码进群
官方社区
加入
立即扫码咨询
立即扫码咨询
你以为的“产品差异化”,其实用户根本不在乎
Ada的跨境笔记
2025-06-30 16:29
6769

最近几年,不管是做亚马逊还是独立站,大家都在喊一个关键词:产品差异化。

但我们发现一个现象很有意思:
在绝大多数人的理解中,所谓“差异化”,就是要让产品在功能、参数、设计上比别人更好更强更不一样。于是选品时大家都在卷“新增功能”“独家设计”“参数翻倍”“全球第一”…… 如果你没有一个新颖的功能,那么就是“产品力”不行

甚至有些人直接把产品力等同于“产品差异化”。

曾经有一个人在我之前发布过的母婴品牌frida的案例分析下说“frida的产品力比momcozy差远了”,还有人留言说“淘宝上比这个品牌产品优秀的多了去了”。

为什么有些人会有这样的想法?

因为大家都把“差异化”理解得太狭隘了——
把产品差异化 = 产品功能 + 参数优势

但这只是产品竞争的一小部分。真正有意义的差异化,从来不是让你的产品多一个功能,功率参数更大,而是让用户“更愿意买你,而不是别人”。这种愿意,很多时候,和“产品力”没什么关系。


Table of Contents


真正的产品差异化是什么?

当我们谈“产品差异化”的时候,我们其实在谈一件事——你和别人卖的是不是“同一件东西”。

这里的“同一件”,不是指功能结构,而是用户眼中的感知价值。也就是说,同样一个产品,从不同的角度去表达、设计、包装、传播,它的“差异性”就可能完全不同。

因为用户买东西,不只是为了“功能”,更多是为了一种感受、一种认同、一种信任。真正有意义的产品差异化,其实是让用户觉得:“这个产品,是为我而做的。”

而这个“为我而做”,很多时候就体现在价值观的差异、使用体验的差异、品牌调性的差异、情绪投射的差异,甚至是你给用户创造的想象空间的差异。

从这个角度来看,差异化大致可以分两类:

  • 产品本身的差异化
  • 产品之外的价值差异化

产品端差异化

如果你有研发能力,当然可以在产品功能上做创新,而这方面的创新,通常被我们称作为“产品力”。但是记住,产品力只是产品差异化的一部分,并不是全部。

颠覆式创新

这类差异化最少见、最稀缺,但一旦成功,几乎是碾压式的优势。

比如:eufymake在众筹平台发布的3D UV打印机,改变了传统2D图像只能“贴膜”的形式,直接进入空间打印,让原本只能做平面设计的杯子、壳子、礼品,拥有了立体图案的可能。而在原本拥挤的3D打印机赛道中,以一个全新的产品姿态开创了一个新的赛道。

你以为的“产品差异化”,其实用户根本不在乎


再比如Kindle刚推出时,几乎没有人认为电子书是一种“阅读工具”。但Kindle不仅解决了“读书”的问题,还从“读者的身份认同”切入,创造了一个全新的阅读方式。

改良型创新

在新消费时代,产品本身的功能差异已经越来越小,产品趋同化越来越严重。更常见的,是在已有产品形态基础上进行“改良”。

就像当年瓦特改良了蒸汽机,不是发明者,但却改变了世界。或者蔡伦改良造纸术,本质并不是创造了新东西,而是让它更好用、成本更低、能普及。

在我们熟悉的跨境品类中,最典型的例子是“带着走的电动吸奶器”。吸奶器早就存在了,电动、静音、多档调节也都不是新鲜功能。但把“穿戴式”概念引入,解决了“妈妈边吸奶边工作/逛街/遛娃”的场景痛点,整个产品的情境就变了。

你以为的“产品差异化”,其实用户根本不在乎


改良型创新的关键,不是改变功能,而是重新理解用户真正的使用难点在哪里,然后围绕这个难点设计产品。哪怕只是“一个角度的改变”,也足以构成差异。

非产品端差异化

非产品端的差异化可以说是大多数卖家忽略的品牌护城河。真正长期有效的差异化,往往不是“产品本身变了”,而是用户对产品的理解和感受变了

你卖的可能只是一个包、一个电动牙刷、一件户外hoodie,但用户感受到的,是“这是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方式”,或者“这是不是属于我的品牌”。

这种差异化,才是品牌的根基。而非产品端的差异化也有下面几种类型。

情感差异化

用户购买产品,很多时候并不是出于理性上的决策,而是感性上的选择。而促使用户进行感性决策时,你是否说出了用户的心声。

很多人以为品牌要有个性,要有态度,于是讲很多“我是谁”。
但其实,对于大多数普通消费者来说,她们更在意的是:“你是不是在意我?你是不是理解我?”

这就是情感共鸣型差异化真正的核心:不是你表达得多强,而是你让对方感受到“她被看见了”

一个做得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国原创包袋品牌 Songmont。Songmont 的产品设计并不浮夸,甚至在视觉上偏安静、简约。但它在海外市场之所以越来越受欢迎,是因为它一直在用温柔而真诚的方式,在讲一个关于成长、温暖、选择、的故事。

品牌的内容里,常常出现这样的话:

  • “愿你被温柔对待”
  • “愿你也能背着背包,自由地出走”
  • “希望你能慢慢拥有自己喜欢的生活”

这些不是营销文案的堆砌,而是一种持续的情绪陪伴。Songmont 并不是在教消费者“我们是谁”,而是在不断向她们确认:“你是谁——我们懂。”

你买 Songmont,不是因为它有几个拉链、有几种收纳方式,而是你在打开官网、刷到内容那一刻,心里突然软了一下:“啊,这个品牌,好像真的和我很像。”

这就是典型的情绪价值,不靠逻辑取胜,而是靠“感动”。不是煽情,而是那种克制、体贴、不喧哗的品牌语言,让人觉得安心。

所以,情感差异化的关键,不是用力说话,而是用心回应用户的状态。

我们太习惯于“介绍产品”,却忽略了“回应人心”。当你学会不再向用户“讲产品”,而是开始学会“讲她自己”,用户自然会愿意靠近你、记住你。

场景差异化

产品使用场景的的代入。让人一眼就知道这东西在哪用。

用户有时候并不知道自己“需要”这个东西,但当你在页面上放出一张画面——露营、火堆、野外喝水、背着音响走山路……他突然就被击中了,觉得“对啊,我下次出去玩就可以用这个”。

这就是场景感带来的差异化。

并不是你的音响比别人声音更好,而是你让人想象:这个东西在我的生活里,是“有用的”“好看的”“值得带着的”。

而这样的差异化,大部分时候都会体现在网站视觉和产品图片设觉上。视觉设计公司和品牌agency们往往会宣传视觉的重要性,做亚马逊的你也知道视觉设计的重要性。但是如果你的视觉设计没有体现出“产品差异化”,那也只是一具没有灵魂的漂亮躯壳而已

在之前分享的户外音箱品牌Tribit就是这样做的,使用大量的户外场景图品, 视频来体现产品主打“可以带出去浪的音箱”

你以为的“产品差异化”,其实用户根本不在乎

拍图、写文案、做视频,其实不是在“展示产品”,而是在“构建场景”。

身份认同的差异化

如果你是医生,相信你对市面上售卖的各种保健品非常具备辨别力;如果你是潜水员,那么你会各种海洋新闻动态或相关的产品会额外多看一眼;如果你有养猫,你逛超市的时候,大概率会看一眼超市的宠物专区。这就是不同人的身份给他们带来的消费选择上的影响。

海外有一个服装品牌叫做unitedbyblue, 从网站首页,关于我们,和cleanup club都无时不刻在宣传着”海洋清理”。(是不是想到了《扫除道》这本书?)

At United By Blue, we remove one pound of trash from oceans and waterways for every product purchased

你以为的“产品差异化”,其实用户根本不在乎


他售卖的服装并没有特殊的工艺和布料,但是品牌从一开始贯彻执行的“海洋清洁”理念,让人们对这个品牌产生了身份认同:“我是一个海洋保护人员,所以我非常认同这个品牌的理念,相应的在购买服装时,我会更加倾向于选择他们”

而这种打法被很多品牌用得炉火纯青

  • Gymshark:我们是训练者,不是健身房自拍达人。
  • Lululemon:穿我,不代表你很会瑜伽,而是你注重内在平衡。
  • 为胖女孩设计的时尚品牌:我不是“藏肉”,我是“展示我自己”。
  • LGBTQ专属设计:让用户知道“你是被看到的”。

你看,产品都很普通,但表达的是一种态度,一种站队方式。

让用户觉得:“我选你,不只是因为你产品好,而是因为你和我是一路人。”

基于人性的机制设计

最后一种差异化不在情绪,而在人性。

拼多多就是典型代表。你说它的产品差异在哪?说实话没啥,但它把“占便宜”“限时抢购”“游戏化购物”这些机制玩得明明白白。你不是在购物,是在完成“挑战”,是“错过就亏了”。

用户不是被产品打动,而是被机制吸进去。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拼xx设置一个明确的目标和奖品,是期望理论(Expectancy Theoy)的应用,用户知道完成某项任务可以获得明确的奖励或好处,因此他们愿意为之付出努力。系统通过将目标与奖励明确关联,激发用户的积极性。

另外从用户心理来说,其实很多用户都是具有完成主义倾向(Completionist Tendencies),即希望完成所有任务获得奖品。而这个拼多多的“砍一刀”就利用这一心理,通过设置多样化的礼品来保持用户的参与。

还有那些短视频应用,各种复仇重生短剧等,利用也是人脑中对于快思考的大脑惰性。

丹尼尔·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里的经典理论:

他说:人脑有两个系统

  • 系统1(快系统):直觉反应、懒得分析、喜欢省事
  • 系统2(慢系统):逻辑思考、权衡利弊、需要能量

而我们绝大多数日常决策,尤其是电商消费行为,其实都由“系统1”在主导。也就是说,当你沉迷于直播短剧时,是你的大脑在偷懒。

你以为的“产品差异化”,其实用户根本不在乎


这就是用“用户心理”做差异化。不是每个品牌都适合,但它提醒我们:有时候,打动人,不一定靠产品,也可以靠体验路径设计。


“产品差异化”这四个字,大家听了太多,但很多人理解得太窄。

我们总以为,做产品差异化就是要“做得更不一样”“功能更强”“参数更高端”。

但实际上,真正有价值的差异化,从来都不是靠“堆料”赢的,而是靠你是否理解用户、是否打动人心。

  • 你不一定要有最厉害的技术,但你得有最懂用户的那双眼睛。
  • 你不一定非得和别人不一样,但你要让用户觉得:“你和我,是一路人。”

所以,下次再思考“我这产品没什么特别”的时候,不如换个问题问自己:

“我能不能把这件普通的产品,讲出一个让人共鸣的理由?” 当你讲出来的不是产品,而是“她的故事”,那么差异化,其实早就发生了。

1
4
TikTok开户服务
TikTok开户服务
TT123推出的TikTok广告开户服务,深度洞察TikTok平台的流量优势与用户行为,帮助客户快速完成广告账户注册、资质审核及账户搭建,缩短启动周期,助您精准触达全球亿万活跃用户
立即咨询
交流群
全球电商平台开店交流群
扫码入群
咨询
官方微信群
官方客服

扫码添加,立即咨询

加群
官方微信群
官方微信群

扫码添加,拉你进群

更多
订阅号服务号跨境资讯
二维码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最有料的跨境电商资讯

二维码

90% 亚马逊卖家都在关注的微信公众号

二维码

精选今日跨境电商头条资讯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