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家警惕!亚马逊真实性审核来势汹汹,这些操作再不改可能封号!

最近,有不少亚马逊卖家收到了“真实性审核”的通知,甚至出现了账户被冻结、资金被扣的情况。一时间,整个圈子都弥漫着一股“审核恐慌”气息。
与此同时,亚马逊宣布将在澳大利亚投资130亿美元建设数据中心,这也被视作其全球化布局的又一关键动作,显示出平台对跨境电商未来发展的强烈信心。
平台在扩张,卖家却在焦虑:为什么会触发真实性审核?如何规避审核风险?一旦被审核又该怎么申诉?今天我们就把这些问题一一讲清楚。
一、大量卖家收到真实性审核通知,资金被冻结、货件权限被撤
以下是部分卖家收到的邮件内容节选:
“根据《商业解决方案协议》第3条规定,您的账户目前正接受审核。在此期间,我们将撤销您创建亚马逊物流货件的权限,并根据‘资金扣留政策’保留您的资金。您的账户涉嫌参与欺诈或非法活动,影响了买家体验与平台秩序。”
这种情况下,即使卖家觉得自己很无辜,也会面临无法发货、资金被冻结等一系列运营困境。
二、哪些情况容易触发真实性审核?
根据多个卖家反馈和平台风控逻辑,以下三种情况是重灾区:
1. 商品异常被系统识别
上架了无品牌/无注册商标的产品;
产品属于冷门、特殊用途类目,需要许可但未提供;
新账号首次上架商品时被平台重点关注;
产品主图或详情页带有他人品牌Logo、包装图案,被系统误识为仿品。
2. 系统大扫号(高危期集中爆发)
每逢旺季促销(如黑五、Prime Day等),平台风控系统就会加强排查,尤其针对新店、多账号、关联行为频繁的店铺进行审核。即使你没违规,一旦被判为“存在潜在风险”,也容易被卷进去。
3. 被投诉或恶意举报
被买家投诉商品是假货;
被品牌方或品牌律师投诉侵权;
被同行“暗地操作”恶意举报。
特别注意:很多时候,卖家自己并不知道哪一环节触发了问题,一旦进入审核阶段,申诉不及时或者资料不齐全,很容易被封号处理。
三、遇到真实性审核,如何写POA申诉?
被审核不代表账号“判死刑”,关键在于申诉信(POA)的撰写质量。建议按以下4个步骤来写:
1. 先承认问题、表明态度
“我们了解此次问题可能违反了亚马逊销售政策,对因此给平台和买家带来的困扰深感抱歉,我们愿意积极配合整改。”
2. 分析问题产生原因
说明问题为何发生,是供应链不严?描述不清?内部审核流程有漏洞?一定要有逻辑,有具体案例支撑,而不是泛泛而谈。
3. 提供真实有效的证明材料
包括但不限于:正规采购发票、供货商营业执照、授权证明、产品实拍图、带包装照片等,越详尽越好,力求让审核团队“看得明白、信得过”。
4. 提出具体可执行的整改措施
比如:
更换正规授权供应商;
完善商品上架前的合规审核流程;
更新商品页面图文,避免误导买家;
增加品牌备案投入,减少侵权风险。
目的是让亚马逊看到你有能力+意愿去避免问题再次发生。
四、如何从源头规避真实性审核?
总结几点务必避免的“高风险操作”:
1. 千万别碰假货!
哪怕你只是“随便卖点高仿”,也可能面临平台封号+法律风险。短期看是利润,长期是致命雷。
2. 坚持从正规渠道采购
保证每一批货都有清晰的进货凭证,能对得上SKU和供货源。别为了便宜走不明渠道,出问题时根本无法自证清白。
3. 商品页面严禁侵权素材
主图、详情页不要使用其他品牌Logo、产品图、包装图,也不要模仿知名品牌的文案风格。
4. 描述务必真实准确,不能夸大其词
比如写“官方原版”“品牌授权”之类的词语,必须确保有证据支撑,否则极易被投诉误导。
5. 尽量保留生产商的原包装
不要轻易更换包装,尤其是有品牌特征的原包装。这一行为在买家眼中就是“假货警报”。
真实性审核其实是亚马逊为了保证买家体验而推出的一种风控机制,虽然给卖家带来了一定的运营压力,但只要我们提前防范、合规运营,是可以有效规避风险的。
从选品、供货、上架,到售后服务,每一步都需要我们更加专业、稳健。与其等到问题发生再紧急处理,不如从现在起就建立一套稳定的合规体系,真正把账号经营当成一份长久的事业。






















最近,有不少亚马逊卖家收到了“真实性审核”的通知,甚至出现了账户被冻结、资金被扣的情况。一时间,整个圈子都弥漫着一股“审核恐慌”气息。
与此同时,亚马逊宣布将在澳大利亚投资130亿美元建设数据中心,这也被视作其全球化布局的又一关键动作,显示出平台对跨境电商未来发展的强烈信心。
平台在扩张,卖家却在焦虑:为什么会触发真实性审核?如何规避审核风险?一旦被审核又该怎么申诉?今天我们就把这些问题一一讲清楚。
一、大量卖家收到真实性审核通知,资金被冻结、货件权限被撤
以下是部分卖家收到的邮件内容节选:
“根据《商业解决方案协议》第3条规定,您的账户目前正接受审核。在此期间,我们将撤销您创建亚马逊物流货件的权限,并根据‘资金扣留政策’保留您的资金。您的账户涉嫌参与欺诈或非法活动,影响了买家体验与平台秩序。”
这种情况下,即使卖家觉得自己很无辜,也会面临无法发货、资金被冻结等一系列运营困境。
二、哪些情况容易触发真实性审核?
根据多个卖家反馈和平台风控逻辑,以下三种情况是重灾区:
1. 商品异常被系统识别
上架了无品牌/无注册商标的产品;
产品属于冷门、特殊用途类目,需要许可但未提供;
新账号首次上架商品时被平台重点关注;
产品主图或详情页带有他人品牌Logo、包装图案,被系统误识为仿品。
2. 系统大扫号(高危期集中爆发)
每逢旺季促销(如黑五、Prime Day等),平台风控系统就会加强排查,尤其针对新店、多账号、关联行为频繁的店铺进行审核。即使你没违规,一旦被判为“存在潜在风险”,也容易被卷进去。
3. 被投诉或恶意举报
被买家投诉商品是假货;
被品牌方或品牌律师投诉侵权;
被同行“暗地操作”恶意举报。
特别注意:很多时候,卖家自己并不知道哪一环节触发了问题,一旦进入审核阶段,申诉不及时或者资料不齐全,很容易被封号处理。
三、遇到真实性审核,如何写POA申诉?
被审核不代表账号“判死刑”,关键在于申诉信(POA)的撰写质量。建议按以下4个步骤来写:
1. 先承认问题、表明态度
“我们了解此次问题可能违反了亚马逊销售政策,对因此给平台和买家带来的困扰深感抱歉,我们愿意积极配合整改。”
2. 分析问题产生原因
说明问题为何发生,是供应链不严?描述不清?内部审核流程有漏洞?一定要有逻辑,有具体案例支撑,而不是泛泛而谈。
3. 提供真实有效的证明材料
包括但不限于:正规采购发票、供货商营业执照、授权证明、产品实拍图、带包装照片等,越详尽越好,力求让审核团队“看得明白、信得过”。
4. 提出具体可执行的整改措施
比如:
更换正规授权供应商;
完善商品上架前的合规审核流程;
更新商品页面图文,避免误导买家;
增加品牌备案投入,减少侵权风险。
目的是让亚马逊看到你有能力+意愿去避免问题再次发生。
四、如何从源头规避真实性审核?
总结几点务必避免的“高风险操作”:
1. 千万别碰假货!
哪怕你只是“随便卖点高仿”,也可能面临平台封号+法律风险。短期看是利润,长期是致命雷。
2. 坚持从正规渠道采购
保证每一批货都有清晰的进货凭证,能对得上SKU和供货源。别为了便宜走不明渠道,出问题时根本无法自证清白。
3. 商品页面严禁侵权素材
主图、详情页不要使用其他品牌Logo、产品图、包装图,也不要模仿知名品牌的文案风格。
4. 描述务必真实准确,不能夸大其词
比如写“官方原版”“品牌授权”之类的词语,必须确保有证据支撑,否则极易被投诉误导。
5. 尽量保留生产商的原包装
不要轻易更换包装,尤其是有品牌特征的原包装。这一行为在买家眼中就是“假货警报”。
真实性审核其实是亚马逊为了保证买家体验而推出的一种风控机制,虽然给卖家带来了一定的运营压力,但只要我们提前防范、合规运营,是可以有效规避风险的。
从选品、供货、上架,到售后服务,每一步都需要我们更加专业、稳健。与其等到问题发生再紧急处理,不如从现在起就建立一套稳定的合规体系,真正把账号经营当成一份长久的事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