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Z123跨境卖家导航
拖动LOGO到书签栏,立即收藏AMZ123
首页跨境头条文章详情

关于亚马逊那些你所关心的(上篇)

4388
2017-09-06 16:56
2017-09-06 16:56
4388

今天我们来谈谈关于亚马逊的一点思考,其中的一些话题并没有给出我的结论,但是寄希望并引导大家做深入的思考。关于这个话题,我会分为两篇文章来讲,这也是这个系列的第一篇文章。

我们的话题如下:

1 亚马逊的转变与支持

    ◎ 哪些人会更容易倒下去

    ◎ 资本市场的介入

2 关于工厂和电商

    ◎ 现在的跨境电商,工厂最具优势

    ◎ 工厂自己能做电商么?

    ◎ 工厂如何玩转电商?

3 从站内到站外

    ◎ 亚马逊的引流问题

    ◎ 关于亚马逊的转化率问题

4 亚马逊和独立站谁的风头更盛?

关于亚马逊那些你所关心的(上篇)

实际上亚马逊真正的大爆发应该是从2013年开始,2013也可以算是跨境电商的元年。

从2013~2017年,短短几年时间,亚马逊的规模体量迅速超越eBay,版图不断向外扩展,贝索斯的身价更是水涨船高,一度跃居世界首富…

短短几年时间,很多跨境电商的从业人员也凭借着亚马逊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年龄已经是一个可以被“忽略”的差值。

无论你是70后,还是90后,舞台都一样,机会都一致,在过去没有哪一个行业,可以像亚马逊给我们年轻人提供如此公平的商业环境(它曾经一度不需要你有大量的创业资本,不需要你有特别的经验优势,不需要你凭借年龄来上升职位)

实际上,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90后在跨境电商中更具执行力,更有敏锐度,手法也更强悍,因为熟悉平台不需要太长的时间,而进入该领域的门槛又非常的低….

从这一点来说,我们中间的绝大多数人是要感谢这个时代,感谢跨境电商,感谢亚马逊 !

那么,接下来说说我的一些思考,其中的一些观点我可能在不同的场合有表述过,或者老读者可能比较熟悉,其中的绝大多数观点到现在都已经实现了

亚马逊的转变与支持

我可以明确的告诉各位,2013年的亚马逊环境和2017年的环境已经截然不同了。如果你是一个小卖家,还听说周围哪个朋友的亚马逊做的很好,然后急不可耐的想进入,我要请你千万小心慎重。

我依然保持下面几个观点:

夫妻公司,兄弟公司,2~3个人的公司,会被最先淘汰。这些人,其实是最脆弱的,抗风险能力也是最低的,都不用行业怎么刮风就步履维艰了。

为什么?

第一:你从工厂拿货,再创业,这个已经没有任何的优势了。

    ◎ 工厂给你独家了?你能保证工厂的出厂量么?

    ◎ 如果没有独家,同样的货工厂给几家亚马逊卖家卖了?

    ◎ 如果是从同一家厂家拿货,那么你的优势在哪里?会不会出现相互杀价?

    ◎ 你拿货的成本是多少?

    ◎ 知道要如何备货呢?备多少?

    ◎ 物流成本

    ◎ 亚马逊退货

    ◎ 亚马逊资金周转

    ◎ 亚马逊运营费用

    ◎ 其他费用

    ◎ 其他因素影响

你看这些人要再进入这个领域,创业的门槛已经大大提高,小卖家压根就承受不了。即使上面的问题都解决了,还是不能保证你的listing能做起来。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2017年的大环境已经不那么宽容了(其实已经是了),无论从平台的角度来讲,还是从市场的环境来讲,都变得严格和恶劣。以前开一个店,还是需要上面这些我罗列的要素,但是由于整体大环境好,那么就可以盖过很多的瑕疵和不足

也难怪,那几年我们不都在喊“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你看2017年,现在开一个亚马逊店铺,市场有人要价到3000人民币了,这在过去是根本是不敢想象的。

PS:我特别要重申一下,特别是对那些没认真看文章前提条件的人,这些人可能会说:“谁说夫妻公司搞不行了,谁说兄弟公司不行了,你看我周围的谁谁谁谁,做的非常好,还是几个人的团队,一样搞的很好啊,哪里来的危言耸听”

首先,你要看一下我说的前提条件和时间,2017年那些新进入的夫妻公司,兄弟公司,2~3个人,小团队的,并期望以亚马逊为创业机会的公司。

其次,夫妻公司很多做的好的,你也要看他们是不是已经上岸了,如果之前的整个大环境已经让他们积累了资本,他们有能力继续走下去,或者对方就做小而美,赚些小钱,不愿意在做扩张的,活得好,这是很正常的。

最后,当然不能说后面的小卖家都做不起来,我只是说相对比之前的成功的概率,会大大降低。

第二:市场环境的变化

我就不说什么无良的批量半夜跟卖,同行的恶意竞争。我们来看2016~2017年的环境,那么多的电商大公司都去上新三板,都去做对赌,都去拿融资,都愿意被收购,你们说为什么?

不知道各位看明白了没有,做到一定的程度,拿投资,杀市场,圈地啊。这些公司很多已经根本不是靠卖货赚钱了而是靠资本来赚钱了

那么这些有钱的主,把钱花在哪里了?

毫无疑问,要么降低产品的毛利,以此来扩大市场份额,要么就是收购或者扶持新的创业团队和项目来冲市值,要么就是扩大产品线,增加产品品类,拓宽增量市场。

那么在资本的作用下,你说这个环境会变得怎么样,而谁又是那个最先遭殃的人呢?

答案是不言而喻啊!

工厂更有优势

且不说马云之前提出的“新零售“概念,未来一定是没有纯粹的电商!我们就说跨境电商中的亚马逊,有没有发现

亚马逊的注意力越来越偏向工厂了?
亚马逊的注意力越来越偏向工厂了?
亚马逊的注意力越来越偏向工厂了?

其实对于亚马逊来说是很好理解的,亚马逊是要最大限度的让利给消费者。

我们以前做跨境电商是b2c,把卖家的货直接销售给终端的消费者,但是亚马逊发现,如果去掉小卖家,而是直接的把工厂的产品销售给终端的消费者,那不就更为消费者让利了么?

你看,思维一改,规则就的重写。

所以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小卖家自然会被慢慢过滤,而接下来亚马逊一定会扶持那些具有工厂背景,具有强大供应链,和研发能力的卖家。所以工厂的角色在未来的日子中(实际上已经是)会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可以肯定的是在M2C模式(Manufactory to customer)下,它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更实惠的价格,这对亚马逊和工厂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蛋糕。

另外我发现跨境电商的大公司中,两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是:

1,之前有些是做传统B2B出身的,后面全面转型做亚马逊(等平台),等到亚马逊做起来了,又开始收购工厂,这类公司以百事泰为代表。

2,有些公司在跨境电商做的非常的好,然后通过线上的优势,再去走线下,实现弯道超车,而这类公司以Anker为代表(先是从亚马逊等电商平台开始,再逐渐渗透到海外线下大卖场)

关于亚马逊那些你所关心的(上篇)

你看这两种公司都非常的有意思,无论哪种模式,即关于线上和线下的渠道,到了一定的阶段必然要拓展延伸。

从工厂到电商

那么如果说工厂在整个跨境电商中拥有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可不可以工厂自己直接去做电商?有没有机会?

说说我的观点

我认为工厂不应该自己去做电商。工厂的基因永远只是产品,而不是在电商领域!(主要包括,工厂主要人员的时间分配,电池产品的运营打法,电商人才的考核和管理,终端消费者的感知)这样一个清晰的道理,我觉得必须得讲清楚,不能含糊其辞。

但是我周围也确实有很多工厂的人,自己去开电商,而且做的都不错,难道我上面的命题就错了么?

实际上据我的观察,那些做的好的工厂电商,他们的创始人都是亲自带团队研究电商,而且研究的非常的细致和认真,他们是真用心的愿意花时间,花精力,花财力让自己懂的更多,有这样魄力的公司,我相信他们是可以做的起来的。

是的,你没看错,我说的是我周围有很多传统B2B的工厂大老板,他们真的每一个运营细节点,都非常认真的学习,做笔记,交流,分享,一点架子和身段都没有。

包括,我之前去塞维和陈总聊了一下,我发现他能问出我每一个亚马逊的小细节点,包括流量的运营知识,红人营销,红人合作等等,让我非常的惊讶。你要想想管理1000多号人的公司,还能深入仔细的跟你聊技术方法,你想想他们是花了多少时间在里面,还一直保持学习的态势,这非常的不容易。

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传统的工厂人来说,很少人能做到这一点

从站内到站外

第一:关于亚马逊的引流问题

太多的人跟我说小北,亚马逊怎么看到站外的流量,站外的流量怎么引呢?

今天也借此机会和大家说说

你们不要一直想着直接的把类似Youtube视频,Facebook群啊,论坛的流量直接引流到亚马逊上,这实际上是错的。

为什么呢?

比如你开的是一个美国店的,但是你的站外的红人是来自YouTube的,我们假设这个YouTube的人是来自美国的(我只是假设),他有巨大的粉丝量,那么一般来说粉丝是来自全球各地的对不对(不可能都是美国人)。

那么如果你利用这个红人,直接引流到你的亚马逊店上,可能也有来自日本的粉丝到你的店铺上,也有非洲的,也有来自南美的,东南亚的,那么这些人无论他多喜欢你的产品,实际上他们也不能买你的美亚上的产品。

那么,如果他们买不了会发生什么呢?

会发生流量不精准的问题,转化率不高的问题,转化率不高,排名就下降!

以贾斯汀比伯的YouTube为例子,他的视频订阅量有3100w粉丝,那么他的粉丝不可能都是美国人,所以直接引流到亚马逊是有问题的。

关于亚马逊那些你所关心的(上篇)

当然,我用Justin比伯这个案例给大家做说明,或许有些不恰当(如果比如可以给你做广告,那么你可能真不需要亚马逊的流量都可以了)其实也只是想告诉大家,站外的红人一定要考虑好分寸,要事先做调查,不要好像有个红人答应跟你合作就非常的开心,你一定要考虑转化率的问题

当然,如果你是用折扣码,而不是直接的链接到亚马逊店铺,让粉丝去购买,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第二:关于亚马逊的转化率问题

各位脑子里一定要牢记一句话,做亚马逊的,你不要只考虑你自己能不能赚钱,你首先还要考虑的是如何让亚马逊赚到钱。

举例子:

除了前面说了,亚马逊认为你的店铺有那么多的人进来,但为什么转化率这么少?那转化率少,亚马逊就会认为用户不喜欢你的产品,不喜欢你的产品,亚马逊肯定要减少曝光量,这个逻辑没问题吧。

如果这个逻辑没问题的话,那么

亚马逊给你机会,你都没有把握住,那么对不起,他的流量位置只能给别人,因为你的产品没有转化率,就不能让他赚到钱啊,这是非常清晰的道理

所以各位,站外引流一定要考虑流量的精准问题,这会涉及到流量的最大转化,当然转化率是一个非常深的话题,也是多维的影响要素,这个话题量巨大,希望今后有机会还能把这一块单独的和大家进行讲解。

亚马逊,独立站?谁的风头会更盛?

很显然,这几年从整体上来看,平台的风头肯定压过了独立站,但是独立站并不会被平台取代。

可以肯定的是,做亚马逊到未来走品牌化必然是趋势,现在很多买家说做品牌,其实不客气的讲还只是商标。你能想象,你一个品牌连自己的官网都没有?那这里就体现出独立站的市场存在了,独立站肯定会一直有,不会被取代。

同时,独立站能够带来强有力的品牌沉淀,这对于自有品牌、工厂,非纯卖货的卖家来说,可以利用独立站来打造品牌,提高产品的定价。(亚马逊你说怎么展示,展示来展示去就那些东西,非常的严格,但是独立站不一样,可以讲故事,可以拍摄很炫的图片)

关于亚马逊那些你所关心的(上篇)

而这个过程很显然卖一样的东西,消费者却把品牌因素考虑在内,这里头的品牌溢价

另外,目前跨境电商几乎都在选择“多平台+独立站”的运营模式(中小卖家任重道远)

为什么? 平台规则肯定是越来越多的,一种情况,如果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己的某产品不能在所有平台卖了,怎么办,独立站是我自建的啊,我自己的官网可以卖啊。

就目前而言,以亚马逊为例, 独立站在这里就可以用来做亚马逊的品牌备案,同时独立站目前也多被用于给平台店铺引流,没办法,中小卖家,自己品牌没做起来之前,还是在相辅相成之中提高店铺权重,直接提升店铺销量来的直接,独立站还是不会被取代。

我非常赞成Anker的独立站模式(中小卖家需要升级改进),而关于Anker的独立站研究,我想我已经写了很多篇了,或许下面的文章你们也会感兴趣

深度剖析Anker的独立站 | 亚马逊站外引流
Anker独立站上的红人是怎么做的?
Affiliate的几种玩法 | 案例

所以我们在谈到亚马逊和独立站的时候,其实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对我而言,我决不会把所有的身家都放在同一个渠道上,这对我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写在这里不要认为我希望所有的人去做独立站,你要根据你的实际,有这个决心,如果你只是想做一个独立站来为亚马逊清库存,我真的建议你不要做。

请期待第二篇…

免责声明
本文链接:
本文经作者许可发布在AMZ123跨境头条,如有疑问,请联系客服。
最新热门报告作者标签
上万条链接被下架!Ozon合规风暴重创中国卖家
近两年,俄罗斯电商市场成为“新热土”,吸引大批中国跨境卖家涌入角逐。正当跨境卖家们意欲高歌猛进之时,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下架潮”当头暴击。AMZ123获悉,据业内消息,近段时间,俄罗斯电商平台Ozon掀起一场大规模的清理活动,上万条中国卖家的商品链接在一夜之间被下架,部分卖家甚至遭遇全店链接清零。多位卖家透露,在这场风波中,被下架的多为带品牌标识的中国商品,不带品牌名的链接较少中招。并且值得一提的是,此前Ozon曾通过站内信通知,自6月16日起重新审核品牌文件,不合规的链接将面临全店下架处理。换句话说,这些被下架的品牌商品很有可能均未满足平台的品牌销售许可要求。
速卖通在墨西哥上线“海外托管”
AMZ123获悉,近日,阿里旗下跨境电商平台AliExpress(速卖通)已在墨西哥上线“海外托管”服务。据了解,只要商家在墨西哥本地备货,商品加入海外托管后,便可获得一系列极具吸引力的权益,其中包括首页弹窗、0佣金、0保证金等。具体而言,首页弹窗能让消费者打开速卖通APP时,更直观的看见商品样式与介绍,能够增加商品的曝光度和点击率;0佣金和0保证金则将降低商家的运营成本。另外,速卖通“海外托管”此前已在美国、英国、西班牙、德国、波兰等市场成功上线,积累了丰富的运营经验和良好的市场口碑。
亚马逊低价商店Haul在澳洲上线,商品价格低于25澳元
AMZ123获悉,近日,据外媒报道,亚马逊在澳大利亚推出全新线上低价商店Amazon Haul,通过其购物应用程序为消费者提供数十万件价格低于25澳元的商品。Amazon Haul此前已在美国、英国、德国、墨西哥、沙特阿拉伯及阿联酋等市场上线,涵盖时尚、美妆、家居、宠物用品及生活方式类产品。商品将直接寄送至消费者手中,通常在两周内送达。为配合上线,亚马逊在前两周为所有Haul商品提供六折优惠,许多商品价格降至10澳元以下,并对超过40澳元的订单提供额外限时折扣。平台还规定,符合“改变主意”条件的Haul商品可在15天内退货。
2块钱一大把的“扎带”,在TikTok上月销53700单!
上线30天,这款 “万能捆扎王”登上TikTok类目第一
英国包裹柜使用率持续提升,交付与退货量超1.15亿件
AMZ123获悉,近日,InPost与Retail Economics联合开展的研究显示,过去一年,英国有约2100万成年人使用包裹柜进行取件、退货或寄送包裹,占成年人口的两成五左右。在此期间,通过包裹柜完成的包裹交付与退货总量超过1.15亿件,其中包括8700万件交付(占所有在线订单的7%)和2800万件退货(占所有在线退货的12%)。调查显示,英国尚有20%的网购消费者虽然未曾使用过包裹柜,但愿意在未来尝试,预计在未来12个月内包裹柜使用率将继续增长。包裹柜市场已从过去以年轻、精通数字技术的消费者为主的细分领域,发展成为主流配送方式,各年龄层的需求增长趋势明显。
月交易额超70亿兹罗提,波兰电商仍有增长空间
AMZ123获悉,近日,根据国际分析平台ECDB发布的《2025年欧洲电商报告》,到2028年,欧洲电商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7090亿美元增至9010亿美元,整体增幅27%,低于同期亚洲43%和美洲36%的水平。其中,波兰被视为推动欧洲电商增长的重要力量。数据显示,波兰电商市场将在2024年至2028年间实现年均9.6%的增长率,在欧洲排名第七,增速是部分西欧国家的两倍多。排名前三的分别是格鲁吉亚(15.8%)、保加利亚(13.6%)和马耳他(11.3%),其他进入前十的还包括希腊、西班牙、爱尔兰、白俄罗斯、土耳其和葡萄牙。
25-cv-09579,keith律所新案速递!花丛中的猫高危!
本案是keith律所代理加拿大艺术家Michelle Nicole Simpson发起的跨境维权,涉案版权号分别为:VA 2-423-087、VA 2-423-079、VA 2-423-280、VA 2-423-662和VA 2-423-317等5个版权作品,均于2024年10月17日获得美国版权认证,该系列作品大部分与花丛中的猫有关,被广泛用于家居装饰、珐琅产品、服饰等领域,未经授权则会面临TRO冻结风险。
从“优质商品”到“热卖ASIN” ,亚马逊“商品生命周期全域增长方案”重磅上线!
⬇️ 点击查看并保存大图 ⬇️从增长放量期开始,商品其实就脱离了新品期,进入了一个可以「持续优化与重复循环」的阶段。像促销调整、数据监控、甚至大促参与与复盘,这些行动并不是一次性的,而是构成了 ASIN 整个生命周期里反复出现的「成长循环」。相信您已经对「商品生命周期全域增长方案」中的运营思路有所掌握,现在不妨来做个小测试:
亚马逊Prime Big Deal Days即将来袭
AMZ123获悉,近日亚马逊宣布即将举办下一场名为“Prime Big Deal Days”的购物促销活动,这是继7月Prime会员日之后的另一个重要促销节点,主要面向年末购物季预热。目前,亚马逊已建议卖家开始准备促销方案。据了解,“Prime Big Deal Days”专为Prime会员提供跨所有品类的专属优惠和折扣,可看作是额外的Prime Day风格活动。这已是该活动开展的第四年,2022年首次举办时名为“Prime Early Access” 。回顾2024年促销活动结束后,亚马逊官方发布数据表示,全球Prime会员在此次促销中节省超10亿美元,独立卖家销售额也创下记录。
突发!亚马逊掀起新一轮扫号潮
进入2025年下半场,亚马逊上的合规风暴愈演愈烈——从评论清理,到视频验证,再到类目整顿,平台针对店铺的监管力度与检查范围都在持续升级。日前,卖家们尚未从此前的类目整顿风波回过神,亚马逊又掀起了新一轮的扫号潮。【拉美新增长大会】拉美头部平台新政一站式解锁,Top大卖手把手教你快速打通拉美卖货全链路,8.27|深圳星河吉酒店,带你开拓下一个万亿市场AMZ123获悉,8月12日,业内大批卖家反映收到了亚马逊的扫号邮件。从通知邮件来看,亚马逊给出的扫号理由是:相关卖家在商品详情页面中更新了违反平台政策的信息(例如定价和折扣、无关关键词或提及其他商品或品牌),因此账户遭到了停用。
亚马逊宣布将于8月20日关闭安卓端应用商店
AMZ123获悉,亚马逊于8月13日在官网发布公告,宣布旗下安卓端应用商店(Amazon Appstore)将在2025年8月20日终止服务。该应用商店在200个国家及地区推出,为用户提供差异化的游戏和其他应用。公告指出,自8月20日起,从该应用商店下载的应用将无法保证在安卓设备上正常运行。不过,亚马逊应用商店在其他设备上的服务不受此次终止影响,包括Fire TV和Fire平板。公告同时说明,用户在应用商店的余额将在服务终止后自动退回,但截至发稿,官方尚未明确具体退款细则;用户也可通过应用商店的“账户服务”页面取消自动扣费及应用订阅。
亚马逊中国卖家在美卖货,要交美国税了吗?
这两天,不少美国站卖家私信问:“我没在美国注册公司,也要报美国税吗?”“FBA放在美国仓,会不会被盯上?”“网上说不申报可能被‘按30%’扣,这到底真的假的?”别急,先把事实、动向、影响和对策理一理。中国卖家为什么过去没交美国企业所得税长期以来,大部分中国卖家以境外主体开美国站:没有在美登记公司、无本地雇员/办公点;销售税由平台代征代缴(Marketplace Facilitator)为主;利润在中国并账。在这种架构下,一般不会被认定在美国“从事贸易或业务并产生与之有效关联的所得”(常见英文是 ECI)没有ECI,自然谈不上按美国企业所得税申报缴纳。
阿里国际站推“海外现货”模式,覆盖欧美28国
AMZ123获悉,近日,阿里国际站推出了“海外现货”模式,此次创新的“海外现货”模式不仅打破传统外贸模式下消费者等待周期长、订单转化率低等痛点,具体操作上,商家通过提前把货品存储在海外仓,使客户下单后可快速获取样品进行试单,一旦试单满意,订单量将有所保障。对于商家而言,这种模式可实现由小单测品到快速返单,最后高效转化的流程,外贸订单的周期将大幅缩短。据悉,“海外现货”模式目前已覆盖美国以及欧洲27国,共计28个国家的市场。任何拥有海外仓或第三方仓库存的外贸商家都可以加入该模式,参与到这一创新的外贸交易体系中。
新品转化率仅8%!如何在高CPC(1.2-1.5美金)和低利润的情况下确保日销30单?
匿名用户我的C位我是自己单干的小卖家,去年从B2B转型做B2C,不同产品,所以一切重新开始。去年试水了一年,测试过五个产品,没有能做起来的链接,但是也没亏多少,今年打算好好做一下。月初上架的新品,也快一个月了,每天都在调整,但是情况不见好转,很焦虑。 售价24.99美金,利润6.5美金毛利,推广后发现CPC基本是1.2美金才有曝光点击,想去首页顶部曝光点击,CPC基本1.5美金以上。也就是说,点击5~6次,或者说转化率达不到15%以上,基本亏损,但是新品转化率压根达不到这种,能有8%都已经笑了。现在公司要求日出30单左右,月销900~1000单,公司还说要给一个月广告预算的预估。
卖家注意!亚马逊扫号封店严查这些敏感词!
在亚马逊上被扫号的原因很多,但最近有不少卖家是因为商品详情页里的敏感词而中招。亚马逊扫号的新动向根据《商业解决方案协议》第3条,一旦账号因违规被停用:商品链接会被下架账户资金被冻结必须发完未完成的订单,否则会加重处罚这次波及的重点,是卖家在详情页文案里违规添加了平台不允许出现的词汇,比如定价信息、折扣信息、与产品无关的关键词,或者涉及其他品牌/产品的对比内容。
7天自然排名冲进Top50!这套新品广告组合拳太狠了
看到后台广告哗哗烧钱,订单却纹丝不动,是不是血压都上来了?别慌,你不是一个人。太多新手以为广告是“钞能力”,砸下去就该有回报。可现实是:新品广告从来不是撒钱游戏,而是一场精心设计的节奏博弈。它决定了你产品的关键词权重和自然排名的起点轨迹,直接关乎生死。今天,就带你拆解一套让无数卖家验证有效的“新品起爆广告打法”——双广告策略 + 精准关键词筛选 + 阶梯式ACOS控制。看完实操,你会明白为什么别人烧广告烧出排名,而你只烧出了焦虑。
《TikTok Shop 2024年健康类目报告(东南亚各站点)》PDF下载
泰国站健康品类细分市场成交主要集中在膳食补充剂、医疗用品及替代药物等,前两者成交GMV约5000万美元,但从价格梯队集中度来看,主要集中在30-50美元,医疗用品尤其明显,30-50美元价格段占医疗用品整年GMV约64%:在即食部分>100美元的品质市场约占整体70%,虽整体市场较小,但可重点关注高端市场
《TikTok Shop 2024年运动户外类目报告(欧美)》PDF下载
美国市场运动户外类GMV近一年进入TOP5门槛虽仅占TOP10份额的6%,但近半年增速约为30%凭借美国运动类深厚的客群,未来市场有望进一步提升
《TikTok Shop 2024年运动户外类目报告(东南亚)》PDF下载
运动户外品类在东南亚各站点近一年GMV各站点平均在1500万美元以上,尤其以泰国站领先优势明显;但近一年各品类排名仅马来站排名在TOP10,运动户外品类在东南亚站点相对容量较小,需要进一步培育市场和客户消费习惯
《2025年中国宠物食品出海分析报告》PDF下载
随着养宠规模的扩大和宠物主人对宠物健康关注度的提升,宠物食品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预计未来几年,中国宠物食品行业将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 消费者对高端、天然、有机宠物食品的需求将持续攀升,推动宠物食品行业向高端化、精细化方向发展。科技的进步将为宠物食品行业的发展带来 新的机遇,如智能化设备的应用、大数据分析等,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控制水平。
《2025年美妆出海:开拓北美美丽新征程》PDF下载
美国美妆市场总值及增长趋势 市场分析:2023 年美国美妆市场总值超过 560 亿美元,预计到 2027 年将突破 700 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 6% 电商渠道的发展对美妆行业的影响 电商渠道占比:美妆产品的在线销售在整体市场中占比超过 30%,其中大约 70% 的消费者在网上购买美妆产品
《2025年美国消费电子行业趋势白皮书》PDF下载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产业链深度重构与数字技术革命交织激荡。中国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战略牵引,开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大航海时代”,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在此进程中中美经贸关系既牵动着全球经济复苏的关键变量,更映射出大国竞合的时代命题。
《2024中国宠物产业出海分析报告》PDF下载
随着宠物福利意识的不断提升,宠物用品市场正朝着更加多样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无论是宠物的食品和饮水、健康护理,还是它们的睡眠和娱乐用品,这些产品不仅满足了宠物的基本生理和心理需求,同时也为宠物主人提供了更加愉快的陪伴体验。
《全球市场百宝书-泰国》PDF下载
从 2001 年至2015 年,收入最低的50%群体的平均收入翻了一番,预计 2023 年泰国专业人士薪资涨幅高达30%(晋升薪资涨幅高达 15%,具备“即来即用”技能的人才的跳槽薪资涨幅高达30%)
跨境电商干货集结
跨境电商干货集结,是结合亚马逊跨境电商卖家交流群内大家在交流过程中最常遇到的问题,进行收集整理,汇总解答,将会持续更新大家当前最常遇见的问题。欢迎大家加入跨境电商干货集结卖家交流群一起探讨。
亚马逊公告
AMZ123旗下亚马逊公告发布平台,实时更新亚马逊最新公告,致力打造最及时和有态度的亚马逊公告栏目!
侃侃跨境那些事儿
不侃废话,挣钱要紧!
AMZ123跨境电商
专注跨境行业热点事件报道,每日坚持推送原创深度热文
AMZ123会员
「AMZ123会员」为出海者推出的一站式私享服务
跨境电商赢商荟
跨境电商行业唯一一家一年365天不断更的媒体!
亚马逊全球开店
亚马逊全球开店官方公众号,致力于为中国跨境卖家提供最新,最全亚马逊全球开店资讯,运营干货分享及开店支持。
亚马逊资讯
AMZ123旗下亚马逊资讯发布平台,专注亚马逊全球热点事件,为广大卖家提供亚马逊最新动态、最热新闻。
首页
跨境头条
文章详情
热门活动
跨境资讯
跨境资讯
跨境早报
跨境社群
品类交流群
宠物品类交流群宠物品类交流群
加入
宠物品类交流群
扫码进群
家居品类交流群家居品类交流群
加入
家居品类交流群
扫码进群
母婴用品交流群母婴用品交流群
加入
母婴用品交流群
扫码进群
品类交流群
加入
跨境资料
亚马逊运营干货包亚马逊运营干货包
加入
亚马逊运营干货包
扫码进群
TikTok运营干货包TikTok运营干货包
加入
TikTok运营干货包
扫码进群
跨境电商行业报告跨境电商行业报告
加入
跨境电商行业报告
扫码进群
跨境资料
加入
官方社区
跨境电商交流群跨境电商交流群
加入
跨境电商交流群
扫码进群
亚马逊卖家交流群亚马逊卖家交流群
加入
亚马逊卖家交流群
扫码进群
独立站卖家交流群独立站卖家交流群
加入
独立站卖家交流群
扫码进群
官方社区
加入
立即扫码咨询
立即扫码咨询
关于亚马逊那些你所关心的(上篇)
AMZ123卖家导航
2017-09-06 16:56
4387

今天我们来谈谈关于亚马逊的一点思考,其中的一些话题并没有给出我的结论,但是寄希望并引导大家做深入的思考。关于这个话题,我会分为两篇文章来讲,这也是这个系列的第一篇文章。

我们的话题如下:

1 亚马逊的转变与支持

    ◎ 哪些人会更容易倒下去

    ◎ 资本市场的介入

2 关于工厂和电商

    ◎ 现在的跨境电商,工厂最具优势

    ◎ 工厂自己能做电商么?

    ◎ 工厂如何玩转电商?

3 从站内到站外

    ◎ 亚马逊的引流问题

    ◎ 关于亚马逊的转化率问题

4 亚马逊和独立站谁的风头更盛?

关于亚马逊那些你所关心的(上篇)

实际上亚马逊真正的大爆发应该是从2013年开始,2013也可以算是跨境电商的元年。

从2013~2017年,短短几年时间,亚马逊的规模体量迅速超越eBay,版图不断向外扩展,贝索斯的身价更是水涨船高,一度跃居世界首富…

短短几年时间,很多跨境电商的从业人员也凭借着亚马逊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年龄已经是一个可以被“忽略”的差值。

无论你是70后,还是90后,舞台都一样,机会都一致,在过去没有哪一个行业,可以像亚马逊给我们年轻人提供如此公平的商业环境(它曾经一度不需要你有大量的创业资本,不需要你有特别的经验优势,不需要你凭借年龄来上升职位)

实际上,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90后在跨境电商中更具执行力,更有敏锐度,手法也更强悍,因为熟悉平台不需要太长的时间,而进入该领域的门槛又非常的低….

从这一点来说,我们中间的绝大多数人是要感谢这个时代,感谢跨境电商,感谢亚马逊 !

那么,接下来说说我的一些思考,其中的一些观点我可能在不同的场合有表述过,或者老读者可能比较熟悉,其中的绝大多数观点到现在都已经实现了

亚马逊的转变与支持

我可以明确的告诉各位,2013年的亚马逊环境和2017年的环境已经截然不同了。如果你是一个小卖家,还听说周围哪个朋友的亚马逊做的很好,然后急不可耐的想进入,我要请你千万小心慎重。

我依然保持下面几个观点:

夫妻公司,兄弟公司,2~3个人的公司,会被最先淘汰。这些人,其实是最脆弱的,抗风险能力也是最低的,都不用行业怎么刮风就步履维艰了。

为什么?

第一:你从工厂拿货,再创业,这个已经没有任何的优势了。

    ◎ 工厂给你独家了?你能保证工厂的出厂量么?

    ◎ 如果没有独家,同样的货工厂给几家亚马逊卖家卖了?

    ◎ 如果是从同一家厂家拿货,那么你的优势在哪里?会不会出现相互杀价?

    ◎ 你拿货的成本是多少?

    ◎ 知道要如何备货呢?备多少?

    ◎ 物流成本

    ◎ 亚马逊退货

    ◎ 亚马逊资金周转

    ◎ 亚马逊运营费用

    ◎ 其他费用

    ◎ 其他因素影响

你看这些人要再进入这个领域,创业的门槛已经大大提高,小卖家压根就承受不了。即使上面的问题都解决了,还是不能保证你的listing能做起来。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2017年的大环境已经不那么宽容了(其实已经是了),无论从平台的角度来讲,还是从市场的环境来讲,都变得严格和恶劣。以前开一个店,还是需要上面这些我罗列的要素,但是由于整体大环境好,那么就可以盖过很多的瑕疵和不足

也难怪,那几年我们不都在喊“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你看2017年,现在开一个亚马逊店铺,市场有人要价到3000人民币了,这在过去是根本是不敢想象的。

PS:我特别要重申一下,特别是对那些没认真看文章前提条件的人,这些人可能会说:“谁说夫妻公司搞不行了,谁说兄弟公司不行了,你看我周围的谁谁谁谁,做的非常好,还是几个人的团队,一样搞的很好啊,哪里来的危言耸听”

首先,你要看一下我说的前提条件和时间,2017年那些新进入的夫妻公司,兄弟公司,2~3个人,小团队的,并期望以亚马逊为创业机会的公司。

其次,夫妻公司很多做的好的,你也要看他们是不是已经上岸了,如果之前的整个大环境已经让他们积累了资本,他们有能力继续走下去,或者对方就做小而美,赚些小钱,不愿意在做扩张的,活得好,这是很正常的。

最后,当然不能说后面的小卖家都做不起来,我只是说相对比之前的成功的概率,会大大降低。

第二:市场环境的变化

我就不说什么无良的批量半夜跟卖,同行的恶意竞争。我们来看2016~2017年的环境,那么多的电商大公司都去上新三板,都去做对赌,都去拿融资,都愿意被收购,你们说为什么?

不知道各位看明白了没有,做到一定的程度,拿投资,杀市场,圈地啊。这些公司很多已经根本不是靠卖货赚钱了而是靠资本来赚钱了

那么这些有钱的主,把钱花在哪里了?

毫无疑问,要么降低产品的毛利,以此来扩大市场份额,要么就是收购或者扶持新的创业团队和项目来冲市值,要么就是扩大产品线,增加产品品类,拓宽增量市场。

那么在资本的作用下,你说这个环境会变得怎么样,而谁又是那个最先遭殃的人呢?

答案是不言而喻啊!

工厂更有优势

且不说马云之前提出的“新零售“概念,未来一定是没有纯粹的电商!我们就说跨境电商中的亚马逊,有没有发现

亚马逊的注意力越来越偏向工厂了?
亚马逊的注意力越来越偏向工厂了?
亚马逊的注意力越来越偏向工厂了?

其实对于亚马逊来说是很好理解的,亚马逊是要最大限度的让利给消费者。

我们以前做跨境电商是b2c,把卖家的货直接销售给终端的消费者,但是亚马逊发现,如果去掉小卖家,而是直接的把工厂的产品销售给终端的消费者,那不就更为消费者让利了么?

你看,思维一改,规则就的重写。

所以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小卖家自然会被慢慢过滤,而接下来亚马逊一定会扶持那些具有工厂背景,具有强大供应链,和研发能力的卖家。所以工厂的角色在未来的日子中(实际上已经是)会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可以肯定的是在M2C模式(Manufactory to customer)下,它能够给消费者带来更实惠的价格,这对亚马逊和工厂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蛋糕。

另外我发现跨境电商的大公司中,两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是:

1,之前有些是做传统B2B出身的,后面全面转型做亚马逊(等平台),等到亚马逊做起来了,又开始收购工厂,这类公司以百事泰为代表。

2,有些公司在跨境电商做的非常的好,然后通过线上的优势,再去走线下,实现弯道超车,而这类公司以Anker为代表(先是从亚马逊等电商平台开始,再逐渐渗透到海外线下大卖场)

关于亚马逊那些你所关心的(上篇)

你看这两种公司都非常的有意思,无论哪种模式,即关于线上和线下的渠道,到了一定的阶段必然要拓展延伸。

从工厂到电商

那么如果说工厂在整个跨境电商中拥有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可不可以工厂自己直接去做电商?有没有机会?

说说我的观点

我认为工厂不应该自己去做电商。工厂的基因永远只是产品,而不是在电商领域!(主要包括,工厂主要人员的时间分配,电池产品的运营打法,电商人才的考核和管理,终端消费者的感知)这样一个清晰的道理,我觉得必须得讲清楚,不能含糊其辞。

但是我周围也确实有很多工厂的人,自己去开电商,而且做的都不错,难道我上面的命题就错了么?

实际上据我的观察,那些做的好的工厂电商,他们的创始人都是亲自带团队研究电商,而且研究的非常的细致和认真,他们是真用心的愿意花时间,花精力,花财力让自己懂的更多,有这样魄力的公司,我相信他们是可以做的起来的。

是的,你没看错,我说的是我周围有很多传统B2B的工厂大老板,他们真的每一个运营细节点,都非常认真的学习,做笔记,交流,分享,一点架子和身段都没有。

包括,我之前去塞维和陈总聊了一下,我发现他能问出我每一个亚马逊的小细节点,包括流量的运营知识,红人营销,红人合作等等,让我非常的惊讶。你要想想管理1000多号人的公司,还能深入仔细的跟你聊技术方法,你想想他们是花了多少时间在里面,还一直保持学习的态势,这非常的不容易。

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传统的工厂人来说,很少人能做到这一点

从站内到站外

第一:关于亚马逊的引流问题

太多的人跟我说小北,亚马逊怎么看到站外的流量,站外的流量怎么引呢?

今天也借此机会和大家说说

你们不要一直想着直接的把类似Youtube视频,Facebook群啊,论坛的流量直接引流到亚马逊上,这实际上是错的。

为什么呢?

比如你开的是一个美国店的,但是你的站外的红人是来自YouTube的,我们假设这个YouTube的人是来自美国的(我只是假设),他有巨大的粉丝量,那么一般来说粉丝是来自全球各地的对不对(不可能都是美国人)。

那么如果你利用这个红人,直接引流到你的亚马逊店上,可能也有来自日本的粉丝到你的店铺上,也有非洲的,也有来自南美的,东南亚的,那么这些人无论他多喜欢你的产品,实际上他们也不能买你的美亚上的产品。

那么,如果他们买不了会发生什么呢?

会发生流量不精准的问题,转化率不高的问题,转化率不高,排名就下降!

以贾斯汀比伯的YouTube为例子,他的视频订阅量有3100w粉丝,那么他的粉丝不可能都是美国人,所以直接引流到亚马逊是有问题的。

关于亚马逊那些你所关心的(上篇)

当然,我用Justin比伯这个案例给大家做说明,或许有些不恰当(如果比如可以给你做广告,那么你可能真不需要亚马逊的流量都可以了)其实也只是想告诉大家,站外的红人一定要考虑好分寸,要事先做调查,不要好像有个红人答应跟你合作就非常的开心,你一定要考虑转化率的问题

当然,如果你是用折扣码,而不是直接的链接到亚马逊店铺,让粉丝去购买,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第二:关于亚马逊的转化率问题

各位脑子里一定要牢记一句话,做亚马逊的,你不要只考虑你自己能不能赚钱,你首先还要考虑的是如何让亚马逊赚到钱。

举例子:

除了前面说了,亚马逊认为你的店铺有那么多的人进来,但为什么转化率这么少?那转化率少,亚马逊就会认为用户不喜欢你的产品,不喜欢你的产品,亚马逊肯定要减少曝光量,这个逻辑没问题吧。

如果这个逻辑没问题的话,那么

亚马逊给你机会,你都没有把握住,那么对不起,他的流量位置只能给别人,因为你的产品没有转化率,就不能让他赚到钱啊,这是非常清晰的道理

所以各位,站外引流一定要考虑流量的精准问题,这会涉及到流量的最大转化,当然转化率是一个非常深的话题,也是多维的影响要素,这个话题量巨大,希望今后有机会还能把这一块单独的和大家进行讲解。

亚马逊,独立站?谁的风头会更盛?

很显然,这几年从整体上来看,平台的风头肯定压过了独立站,但是独立站并不会被平台取代。

可以肯定的是,做亚马逊到未来走品牌化必然是趋势,现在很多买家说做品牌,其实不客气的讲还只是商标。你能想象,你一个品牌连自己的官网都没有?那这里就体现出独立站的市场存在了,独立站肯定会一直有,不会被取代。

同时,独立站能够带来强有力的品牌沉淀,这对于自有品牌、工厂,非纯卖货的卖家来说,可以利用独立站来打造品牌,提高产品的定价。(亚马逊你说怎么展示,展示来展示去就那些东西,非常的严格,但是独立站不一样,可以讲故事,可以拍摄很炫的图片)

关于亚马逊那些你所关心的(上篇)

而这个过程很显然卖一样的东西,消费者却把品牌因素考虑在内,这里头的品牌溢价

另外,目前跨境电商几乎都在选择“多平台+独立站”的运营模式(中小卖家任重道远)

为什么? 平台规则肯定是越来越多的,一种情况,如果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己的某产品不能在所有平台卖了,怎么办,独立站是我自建的啊,我自己的官网可以卖啊。

就目前而言,以亚马逊为例, 独立站在这里就可以用来做亚马逊的品牌备案,同时独立站目前也多被用于给平台店铺引流,没办法,中小卖家,自己品牌没做起来之前,还是在相辅相成之中提高店铺权重,直接提升店铺销量来的直接,独立站还是不会被取代。

我非常赞成Anker的独立站模式(中小卖家需要升级改进),而关于Anker的独立站研究,我想我已经写了很多篇了,或许下面的文章你们也会感兴趣

深度剖析Anker的独立站 | 亚马逊站外引流
Anker独立站上的红人是怎么做的?
Affiliate的几种玩法 | 案例

所以我们在谈到亚马逊和独立站的时候,其实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对我而言,我决不会把所有的身家都放在同一个渠道上,这对我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写在这里不要认为我希望所有的人去做独立站,你要根据你的实际,有这个决心,如果你只是想做一个独立站来为亚马逊清库存,我真的建议你不要做。

请期待第二篇…

咨询
官方微信群
官方客服

扫码添加,立即咨询

加群
官方微信群
官方微信群

扫码添加,拉你进群

更多
订阅号服务号跨境资讯
二维码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最有料的跨境电商资讯

二维码

90% 亚马逊卖家都在关注的微信公众号

二维码

精选今日跨境电商头条资讯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