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Z123跨境卖家导航
拖动LOGO到书签栏,立即收藏AMZ123
首页跨境头条文章详情

Temu 超额完成“KPI”,获得不可思议的成功?

小笨鸟
小笨鸟
5484
2023-07-06 11:08
2023-07-06 11:08
5484


Temu 无疑是今年跨境圈的话题王者。


用“狂飙突进”形容它毫不夸张。短短 10 个月,拼多多跨境团队将一个从零起步的 APP,做成不可忽视的商业焦点。


最近,英国苏格兰格拉的家庭主妇Amy收到了拼多多跨境电商平台Temu寄来的免费礼物——收纳柜和水管。


原来,她在Temu的手机App里玩“养鱼”游戏,每天“喂鱼粮”,邀请朋友下单持续了一个月,“收成”这两件礼物。


Amy表示,游戏的目的,就是让你推荐下单买东西。所以她每天都在向身边朋友推荐Temu,邀请他们下载、注册。

Amy收到的收纳柜


作为拼多多旗下的跨境电商平台,Temu正将拼多多的下沉玩法输送到全球各地。


今年2月,Temu在超级碗期间投放了两个30秒广告,口号“像亿万富翁一样购物”("shop like a billionaire.")获得广泛关注,大约耗资1400万美元。这次投放效果明显,多位Temu商家表示,2、3月份平台流量逐步上涨,订单量增加,以致“爆仓”,商家需要“抢库容”,才能正常备货。


彭博Second Measure在分析数十亿信用卡和借记卡交易的数据后指出,5月美国人在Temu的消费支出比在Shein高出了近20%。如今,Temu在美国App Store的购物类应用中排名第一,而第二名、第三名分别是Shein、亚马逊。除此之外,Temu在其他市场如英国、澳洲等市场也受到广泛欢迎。


在全球16个国家和地区病毒式裂变传播之下,如今 Temu 下载量超过 7000 万次,访问量超越 SHEIN、速卖通、Wish 等平台,成为跨境电商 App 的新晋“顶流”。


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在美速卖通、Temu、SHEIN、Wish访问量对比(图源 Insider intelligence)


这样的速度,甚至超过了 Temu 自己设定的“KPI”。按照Temu的目标,今年 9 月 1 日(即成立一年内)成交额至少有一天能超越 SHEIN,而这一设想提前 4 个月就已在美国市场中实现。以至于有海外电商行业分析师感叹,这是“有史以来扩张速度最快的电商平台”。


调研机构 YipitData 数据披露,Temu 5 月 GMV 达 6.35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45.6 亿元)。如果这一数据属实,按照 SHINE 去年成交额估算,Temu 约已达到它的六分之一。


近日,《天下网商》对话第一批入驻 Temu 的卖家,试图拆解这头“巨兽”狂飙背后的模式。


宽松的开始

95 后的凯丽是最早入驻 Temu 的卖家之一。


从 2020 年入局跨境电商的她,在深圳盘下了一间小办公室,靠着中国源头工厂的货源做独立站等跨境平台。


2022 年 8 月,她得知 Temu 即将上线美国,她通过咨询了解到,即便是罚款,“也可能不是直接罚,而是当问题产品超过了 5% 或者 3% 的售后比例,才会进行惩罚。”虽然与事实有出入,但,凯丽决定加入 Temu。


她发现平台的消费者活跃度很高。


“为了了解 Temu 的实际活跃度,我在网站数据研究平台 Similar web 对比了亚马逊、SHEIN、速卖通、ebay等网站的数据,从跳出率来看,Temu 优于大部分网站,仅次于亚马逊,这也意味着,Temu 确实吸引到了有购买意愿的活跃用户。”


Teum网站数据与速卖通、Amazon、SHEIN、ebay对比(图源 Similar web)


上线之后,凯丽有一条链接一天能有几十个订单,她认为应该在 Temu 快速铺店占位,在去年 10 月、11 月,她与团队在 Temu“光速”开了十几个店铺。


快速行动,让凯丽吃到甜头。“最早店铺目前占总 GMV 的 50%,第二梯队开的三个店占 30%,其实我们头部的三四个店就已经占全部 GMV 的 80% 左右,早开店有优势,店铺之间也会呈现马太效应。”


在 Temu 上,她的品类客单价近 100 元人民币(约合 13.9 美元),属于平台上中高客单价的商品,聚焦垂直品类的打法,让她在几个月里脱颖而出成为 KA(关键客户)商家。多个国家站点的飞轮转动,目前她在 Temu 平台已经可以做到月均出货过万单。


“即使不算增长,按销量持平算,预计我们在 Temu 今年可以有超过 1000 万元人民币的 GMV。”凯丽说。


出单快、操作易、流量高,加上初始低门槛和新平台红利……这些对于卖家而言诱惑明显。自去年 9 月上线之后,Temu 几乎成为跨境行业最热门的话题,大多数做跨境的商家都跃跃欲试。


“五环外outside”曾有报道,在位于广州番禺总部奥园大厦楼下的卸货区,Temu 商家寄送的审版新产品自年初以来不断增多,一个快递公司一天至少有 1000 单审版的快递,这些快递背后,是大量卖家在跑步入场。


“超级”买手

苏州商家柳杰此前他做过Shopee,后又做TikTok Shop,今年3月正式开始做Temu。他说去年9月就申请开通Temu店铺,直到12月店铺才审批通过,“(Temu)口碑一直不太好,但好几个朋友做了,3月我也开始做。”

他指出,Temu这个平台太新了,每个人都在摸索期,比如平台的买手在岗最多七八个月,每个人经验都很少,同时平台的规则一直在变,没有人能告诉商家怎么做这个平台,只能自己探索,并靠运气。

实际上,Temu率先开启全品类的全托管模式,商家只需要做好商品生产、发货,并在后台上传商品照片、尺码信息等,后续店铺运营、产品销售、跨境物流等都由平台负责。今年以来,速卖通、Lazada、Shopee和TikTok Shop都相继推出该模式。

图源:Temu官网

对于商家来说,除了选品上需要一点跨境电商经验,其他的都很容易,整个操作系统是中文的,对接的买手也都在国内,完全不懂英文都能做,门槛不高。虽然不用去管客服、物流这些事情,但也失去定价权,甚至连常规数据,商家都无法获得。

他介绍道,至今公司在Temu开了6个店铺,主营户外运动产品,每日发3000~4000件货,一个月约有10万订单,但商家只能看到近30天的销量,具体的数据,比如,销售额、产品的具体销量等,都是不知道的,账是算不明白的。”


图源 Temu官网


这样的模式与传统电商平台的区别在于,“买手”在大数据的加持下成了更为全知全能的角色,通过系统数据掌握什么东西好卖,然后到市场上找到对应款式的产品,迅速的从供应链里面找到最低价的,然后去下单。这将平台大数据和供应链资源的优势,更运用到了极致。


相比传统电商平台的店铺小二,买手与卖家的联络反而更紧密。


“卖家对货品没有掌控权,因此对于产品宣传的许多诉求需要及时联络买手处理,比如我们连修改标题这件事情都不能自己干,要把这个需求提交给买手,让他帮忙修改。”上述商家表示。


买手的“能量”,一些商家颇有体会。“对于(拿货型)的商家,之前买手一般都会控制在每件产品,让你少的赚几毛,多的就赚一块钱两块钱,不会再多了。”一位商家在自媒体上表示。她认为,Temu 新规则出台后,这些商家赚不到钱了。


“全托管是今年的新风口,Temu、SHINE、Tiktok、速卖通‘出海四小龙‘都上线了这一模式。”阿麦告诉《天下网商》,这种重供应链、轻运营的模式,对于他这样能深度定制供应链的商家而言是好事,他可以投入更多精力在产品研发上,而不再被投流、引流等问题牵制。“我们可以尽可能地做差异化,卖 1688 上找不到的款,做出我们自己的专利。”


Temu最畅销的产品(图源 Temu截图)


有商家也对全托管模式持看好态度,“这对于卖家来说一个新的流量渠道,是一个区别于之前所有的电商平台的新流量渠道。”


而新流量渠道,对于希望打入欧美的跨境卖家而言很重要。前几年风行的独立站,如今的流量越来越贵、整个生态开始“劣币驱逐良币”,“有卖家在上面卖‘洲际导弹’、卖高仿大牌包,甚至黑色地带的违禁商品……正常的普通商品反而变得没有市场。”


而最主流的亚马逊,也被行业里调侃成了“三柜”——一柜送、二柜刷、三柜做秒杀,“背后没资金实力支撑,很难在平台中脱颖而出。”


全托管的模式下,相当于是一次重新洗牌,新的大品牌有机会乘着风口跑出来。


但对卖家而言,Temu 模式的弊端也很明显。


首先,卖家没有掌控权,所有的卖家都只是 Temu 的供货商,既不能决定链接定价,也不能决定链接的流量。


其次,货退还是不退,也不是商家决定的,买家要退货,平台同意就退。


而在账期上,Temu 账期更长,因为将商品进入仓库的备货期,这部分货品投入的时间成本都是卖家来承担的,这会加重卖家的现金流压力。


商家介绍,按照 Temu 规则,回款时间是 T+1,也就是用户签收后的一天。但实际产品在上架前要经历进仓、质检等一系列流程,需近一周左右,再加上出货到消费者手中签收要走 15-45 天,总周期会达到 50-60 天甚至更久。


商家最直接的体感是,从账面上看利润是有的,但手里现金流始终是负的。,300 多天下来,手里钱没有变多的,都变少了。


要在Temu的低价竞争中“存活”,商家必须有自己的策略,尤其是贸易商


杭州商家李想销售宠物用品,是第一批加入Temu的商家。去年9月10日,他就经历第一次“爆单”。目前他经营两家店铺,4月订单量达2万,5月约1万订单,订单下滑也是因为Temu“爆仓”,有些产品被迫断货。
不同于很多商家,李想的产品供货价偏高,平均为20~30元,贵的产品能超过100元,在Temu上的售价平均为10美元左右,单价产品利润为10~15元,“进货价一两元的产品,供货价最多加几毛钱。售后损耗起码8个点,赚不了钱。”
原来,他并不单纯从厂商进货,团队会原创产品,或修改现有产品,达到几乎没有同款的状态,“最近我们就对几款产品进行修改,哪怕是爆款也要改,不然出现同款,流量就会被分掉。我们会根据欧美人的喜好(设计),比如他们喜欢带荧光的东西,我们就会跟工厂要求去加反光条。”他介绍道。
由于李想能够做冷门产品甚至独家产品,基本上给到的供货价,Temu都能通过,因全网没有太多同款可以比价,“从去年到现在,我们基本摸清平台属性,知道哪些款好卖,哪些款不好卖,便宜的、毛利低于20%的都砍掉,盯着一些价位的产品去开发。”凭借这套打法,他比一般商家更具备主动权,产品上打出差异化,价格上有竞争优势,领先于平台上很多商家。
阿明也认为做Temu,选品思维很重要,唯有做市场上少见的款,才能争取到利润空间。此外,他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将不同产品进行组合销售,虽然打包比较麻烦,却可以巧妙规避买手严格的核价手段。
上述低价竞争中,李想也曾被“卷”到,但他比较强硬,“如果(店铺)产品有代表性,平台也不会跟你搞得太尴尬,我可以选择不降价,他也不会轻易退货。如果要我降价,我就会明确表示,卖完存货就不再供应这款货品了。”阿明的态度也跟李想相似,平台要求降价、压缩利润的产品,他就清仓后,直接放弃该款产品。
霞光社发现,尽管Temu持续“高压”模式,有跨境电商经验、有供应链的商家仍然能掌握生存之道,他们不会做亏本的生意,一旦发现没有利润空间,都会火速离场。


Temu极致低价,也对巨头亚马逊造成冲击

正如 Temu 名字,“Team up,Price down(团结起来,价格下降)”,这一次,Temu 就将赌注押在了中国极致低价的供给与海外下沉市场的空白点之上。


图源 Reuters



但是,Temu的强势崛起,震慑了整个跨境电商行业,欧美电商巨头亚马逊、跨境电商巨头Shein都站出来与Temu“对峙”。
快时尚巨头Shein已深耕欧美市场超过10年,其柔性供应链常为人津津乐道。不足一年就快速抢占市场的Temu,其全托管模式与Shein体系有高度相似之处,但背靠拼多多国内广泛、丰富的供应链,比起Shein的“小单快返”测品方式,Temu的优势似乎更明显,直接以工厂规模生产进行市场竞争,优胜劣汰之下,发展趋势肉眼可见。
两强相遇,必然要打。去年12月与今年3月,Shein两次将Temu告上美国法院,指控后者在营销上的侵权行为。至今尚未有庭审结果。
此外,今年,Shein也开放全品类商家入驻,加入全托管模式阵营。上述多位Temu商家表示,Shein招商经理正在主动联系他们,邀请他们入驻Shein,其中小克已经于6月下旬开通店铺。
东莞的工厂商丹丹告诉霞光社,公司5月也开通了Shein店铺,主营饰品类目,已经开始有订单,“以前都是做线下外贸,现在转型跨境电商,Shein全托管模式适合新手,比较省心,也是我学习跨境电商以来,唯一出单的平台。”但她了解到Temu“压价”厉害,担心“卷不过”,故而未入驻Temu。
为了从品牌独立站往平台模式发展,5月,Shein正式宣布将在全球市场推进平台模式Shein Marketplace。根据Shein招商经理公布的招募信息,Shein招募美国亚马逊年销售额200万美元以上且有美国本土仓储的卖家,开店前3个月免佣金,且由平台承担退货运费。

Temu也对巨头亚马逊造成冲击。
小克对霞光社表示,Temu买手有意引导商家效仿亚马逊的爆款商品。然而,如果Temu商家被发现侵权行为,Temu会下架产品,且冻结商家资金,由商家自行承担后果。
实际上,Temu的低价产品瞄准的用户群体,也与亚马逊的消费者有所重合。最近几个月,亚马逊部分商家的订单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尽管有通货膨胀等综合因素影响,Temu的攻城略地可能也是原因之一。
广州跨境商家迪迪告诉霞光社,她做了好几年亚马逊店铺,销售玩具类目,客单价约16美元,而最近亚马逊流量不稳定,利润率从25%左右下滑到18%,5月销售额从35万美元下降到27万美元。
“就是因为亚马逊流量变差,我才去做Temu,想趁着红利期赚一波。”迪迪说道,现在Temu店铺日均1500订单左右,每单利润能超过5元。由于品控细致,她没有那么大批量的退货,退货率不到5%,经营情况比较稳定。
值得一提的是,亚马逊也开始学习Temu,加入“补贴大战”。6月初,很多商家发现,亚马逊店铺一些商品链接出现20%的折扣码,疑似亚马逊也开始斥资补贴。
霞光社查阅亚马逊卖家中心网站获悉,“亚马逊提供的折扣”计划指出,对于某些商品,亚马逊可能会出资为买家提供折扣,亚马逊会在商品详情页面上显示这类折扣,折扣金额由亚马逊支付。

图源:亚马逊卖家中心
不过,目前看来,亚马逊客单价高的商家,订单量不太受到影响。广州另一位亚马逊商家告诉霞光社,她的产品客单价都在25美元以上,近期流量没有太大波动,“客单价低的(流量)下滑严重。”


Temu能在海外站稳脚跟吗?

虽然超越 SHINE 单月 GMV 的 KPI 提前达成,但事实上,SHINE 已经在跨境领域连续稳步盈利了 4 年多,而 Temu 的模式尚未得到验证,且目前尚处于巨额亏损、烧钱换市场的状态。


《连线》杂志曾对 Temu 做了成本分析,且得到公司内部人士的证实,为打入美国市场,每笔订单平均亏损 30 美元(约合人民币 216.5 元),有金融公司统计,Temu 同时在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多国开展业务,每年亏损额将达到 41.5 亿至 67.3 亿元人民币。


《福布斯》也有报道一位“羊毛党”通过玩游戏、拉新 250 多人的方式,在 Temu 薅了价值 6000 多美元(约合人民币 43391 元)的“羊毛”(包括 4 台 Switch、1台冰淇淋机和大量孩子衣服和玩具),至今没有付过一分钱。


愿花两三百元的成本,只为拉动一个新的消费用户,这样的打法在跨境平台中甚少出现。


Temu海外消费者(图源 Tiktok)


《连线》杂志采访到 Temu 内部人士透露,公司的长期目标是让海外消费者每年从 Temu 购买 30 次,平均订单额为 50 美元,每个用户在 Temu 上的花费平均每年 1500 美元。


已经在跨境电商行业摸爬打滚7年的李想,对Temu的发展模式表示担忧,“以前Wish也很风光,主打性价比,挤压供应商,产品质量必然是不可控的。说白了,商家不会提供特别好的货。”他认为,Temu跟Wish的“走法”很相似。

李想说,身边也有朋友在Temu上尝试卖客单价达299美元的产品,一来空运物流成本极高,二来“卖不动”,无法赚钱,“用户群体是有断层的,高端用户还没进来,大家盯的都是10美元以下的商品。”此前,他日常销售26~27美元的猫窝,在去年圣诞节促销时候,Temu以1~2美元进行销售,“出货量很大,但活动期一过,动销率立刻就掉下去了。这是个问题。”

上述Insider报道认为,Temu正在替代美国本地一元店美元树(Dollar Tree)的位置,人们不再需要开车去一元店买东西,打开手机App就能立刻在线购物。科尔尼咨询公司通信、媒体和技术业务副合伙人Michael Felice说道,“如果Temu能够证明其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我相信这就是美国电子商务中仍然存在的空白。”

尽管处于不断的争议之中,拼多多当年也靠“砍一刀”发展起来,如今也成为中国主流电商平台,柳杰评价道,“以前大家也觉得拼多多的东西很差,但它现在的确起来了,大家也会在拼多多上买电器、手机等高客单价的商品。”

他认为,凭借“资本的力量”,Temu或也能在海外站稳脚跟。

*文中Amy、柳杰、阿明、小克、李想、丹丹、迪迪等均为化名


参考来源:

[1]Temu is America's new dollar store,Insider

[2]A Once-Obscure Chinese Startup Overtakes Shein In US,Bloomberg News

[3]《拼多多海外业务Temu上半年GMV逼近30亿美元》,36氪未来消费

[4]Temu Is Losing Millions of Dollars to Send You Cheap Socks,WIRED

[5]腾讯光霞社

[6]澎湃网

封面来源:TUME官网

免责声明
本文链接:
本文经作者许可发布在AMZ123跨境头条,如有疑问,请联系客服。
最新热门报告作者标签
俄国Yandex推出季节性商品免费仓储政策,物流成本再降50%
AMZ123获悉,近日,据外媒报道,2025年8月1日起,俄罗斯电商平台Yandex Market将正式推行一项新政策,为卖家在其仓储系统中提供部分季节性商品的免费存储服务。该举措旨在帮助卖家节省物流成本,同时抓住季节性销售高峰期,提升整体销售表现。根据平台统计数据,夏季用户对体育用品和园艺相关商品的需求显著上升。因此,该类商品的免费仓储服务将持续至8月31日,而用于庭院和花园的相关商品则可享受免费仓储至9月30日。进入8月,俄罗斯市场将迎来传统的“返校季”消费热潮。为配合这一关键销售节点,Yandex Market也为相关商品提供优惠仓储支持。
亚马逊驳斥“涨价指控”,列100项降价款自证
AMZ123获悉,7月20日,《华尔街日报》发文指出,自特朗普政府上调进口关税以来,亚马逊平台的日常必需品价格出现明显上涨。该报道基于对近2500种日常必需品的追踪调研,数据显示2025年1月20日至7月1日期间,亚马逊美国站多款低价商品价格异动。其中,除臭剂、蛋白奶昔、宠物护理用品等品类价格均有所上涨,即便是标注“美国制造”(Made in the USA)的本土产品亦未能幸免,而进口商品及采用进口零部件的本地组装产品,涨价幅度则更为显著。针对上述指控,亚马逊于7月25日正式发文回应,明确表示该报道存在分析缺陷,其结论与市场实际情况严重不符。
沃尔玛更新美妆商品上架标准,未获品牌授权将被禁售
AMZ123获悉,近日,沃尔玛更新了其《禁售商品政策》,将美容与个人护理类产品正式纳入新的限制范围。这一政策调整对平台卖家将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根据新规定,未来在该品类中售卖商品的资格将被严格限制,仅限于品牌所有者或获得品牌正式授权的卖家,且必须提交完整合规的文件证明。沃尔玛表示,美容与个人护理品类的商品上架权限将仅开放给特定卖家、品牌拥有者以及授权经销商。公司将主动联系符合要求的部分卖家,邀请其参与新设立的“产品增强审核计划”。未收到相关通知的卖家将被视为不符合要求,无法继续在该平台销售相关商品。为了获得销售资格,卖家必须具备平台销售经验,能够证明其在自有渠道中具备稳定的销售记录。
TikTok Shop马来商品日均搜索突破1亿次,三次大促均实现大幅增长
AMZ123获悉,近日,TikTok举办了TikTok Shop年度峰会。数据显示,TikTok Shop马来西亚平台目前每日本地商品搜索量已突破1亿次。本次TikTok Shop峰会推出了多项旨在促进卖家增长的新功能和工具,包括GMV Max、广告创作者联盟(Affiliate Creatives for Ads, ACA)、机会中心(Opportunity Center)、新品折扣(New Arrival Discount)、商品数据同步(Product Data Synchronisation)、联盟链接(Affiliate Link)以及“明星创作者”徽章。
速看!10月跨境出口新规生效
10月跨境出口新规生效一、跨境出口实名申报新规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优化企业所得税预缴纳税申报有关事项的公告》(2025年第17号),对现行的企业所得税预缴纳税申报表进行了调整。根据公告第七条的规定,以代理方式从事出口业务的企业,需在进行企业所得税预缴申报的同时,提交“实际委托出口方”的详细信息以及具体的出口金额。如果企业未能按照要求如实报送相关信息,那么代理方将被认定为自营出口方,需对全部出口金额缴纳企业所得税。
各大站点费用上涨,平台进入收割期?东南亚跨境到底还能不能干了?
近期,东南亚跨境圈格外热闹,主要源于Shopee、Lazada两大平台在马来西亚、泰国和印尼三大核心站点接连出台的多项费用调整政策: Shopee马来西亚:对每笔订单收取0.50令吉的“平台支持费”,此政策已于7月16日生效Shopee泰国:8月1日起调整佣金体系,将原需额外付费的FSS(免运)和CCB(返现)服务并入基础服务;9月1日起新增1.07泰铢/单的“平台基础设施费”Shopee印尼:对所有卖家每笔完成订单收取1250印尼盾的订单处理费,此政策已于7月20日生效Lazada印尼:8月1日起,对每笔成功确认订单收取1250印尼盾的订单处理费;对参与免费配送最高费用计划的非电子类卖家,按商品售价加收1.5%
川普政府发钱了!新生儿可自动领$1,000,无收入门槛
2025年7月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长达近千页的预算方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其中一项重点内容就是设立“特朗普账户(Trump Account)”,为未来出生的美国儿童提供金融起步支持。新生儿自动开户,账户内可领$1,000根据新政策,从2025年1月1日至2028年12月31日出生的美国本土儿童,将自动获得一个“特朗普账户”,并由政府一次性注入1,000美元,无需申请、无须父母提交收入证明,唯一条件是有有效的社会安全号码(SSN)。此举旨在帮助下一代更早进入投资理财轨道,为将来上大学、购房等人生阶段打下基础。
电商物流需要的是有弹性的供应链!
如今,在 618、双十一等国内电商大促节日期间,我们很少再听到物流快递公司爆仓的消息。这是否意味着国内电商包裹停止增长了呢?从数据来看,包裹量一直在持续增长。2023 年全年突破了 1200 亿件,2024 年全年突破了 1400 亿件,同比增长接近 20% 左右。截止 2025 年 7 月 9 日,更是相比去年提前 35 天突破了千亿件,依然保持着较高的增长态势。包裹量不断攀升,可在重大促销或节庆时,物流公司却不再爆仓,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探究。一方面,近些年随着大数据、AI、智能化设备等技术的应用,整个快递物流行业的效率在不断提升。
卖家爆问的亚马逊10大热点问题,官方最全解答来了
*配图为模拟数字,仅作参考*配图为模拟数字,仅作参考
月活跃用户量曾暴跌54%,Temu美国业务转型受阻
AMZ123获悉,据《金融时报》报道,自特朗普政府取消小额包裹免税政策后,Temu便尝试通过寻找美国供应商重建在线零售业务,然而这一努力却因亚马逊在电商市场的主导地位而步履维艰。两位知情人士透露,在近期的会议中,美国企业和卖家已明确告知Temu:其平台销售的品牌产品价格不得低于亚马逊。一家大型第三方销售商的高管直言:"我们已跟他们说清楚,不能靠同款产品低价竞争亚马逊,必须提供有实质性差异的商品。"对于正寻求商业模式转型的Temu而言,这样的协商结果无疑是不小的打击。自美国关税政策调整后,Temu的业务明显陷入停滞。
注意!月底亚马逊这两个后台功能将停用,卖家如何应对?
又一项重磅政策落地!最近,亚马逊后台发布了两个重磅通知:“买家评论”功能将在9月30日正式下线Listings Feeds接口将于7月31日彻底停用别看只是两个功能下线,但对卖家的运营节奏和售后处理来说,影响不小,特别是还没升级系统的卖家,可能会在旺季前遭遇“断更”风险!买家评论要说再见了,差评处理窗口或将关闭不少卖家最近都收到提示:后台“买家评论”功能将在2025年9月30日正式关闭,亚马逊建议大家改用“买家之声”模块继续监控评论。这个“买家之声”到底能不能替代“买家评论”?目前来看,还差点火候。
亚马逊近期新政策
亚马逊近期新政策一、买家评论下线很多卖家可能已经注意到,亚马逊后台那个我们用了很久的买家评论功能,明确通知要被停用了,说是转移到买家之声的仪表板。平台为什么要这么做?官方没细说,但我们做运营的都能感觉到,这不仅仅是一个功能的替换。以前的买家评论功能虽然简单,但非常直接,哪个买家留了差评,订单号是多少,我们都能看到,然后就可以马上联系买家,了解具体情况。不管是产品瑕疵还是物流问题,我们都有一个主动解决问题的机会,处理得好,差评甚至可能被修改。但现在这个新的买家之声完全变了味。它不再给你看具体的买家和订单,而是给出一个宏观的客户体验健康度,把你的产品评为极好、良好或者不合格。
从“加速”到“慢跑”,跨境电商迈入下半场
2025年上半年,跨境电商行业在动荡中前行。随着美国对多个国家商品加征关税,全球贸易政策开始频繁波动,叠加商品价格上涨、物流成本上行,供应链稳定性遭受多重考验。这一系列变化不仅冲击出口节奏,也深刻影响了海外市场的消费需求。跨境电商从业者正站在巨变的分岔口:一边是政策与成本双重压力下的利润紧缩,另一边则是全球市场需求分化、竞争格局重塑带来的全新挑战。
2025选品到底该看哪些维度?当我们纠结一个品类是否值得进场的时候,本质是在考虑什么?
匿名用户我的C位今年来逐渐把精力转到选品上,当我们考虑一个类目是否能做和是否值得做时,我们实际是在考虑什么呢?比如一些品类,整体量和趋势不错,毛利率和利润估算一番还不错,不是那种头部垄断型品类,单量分布相对均匀。从评分看,市场好像已经被满足,像这种类目还可以去做吗?切入点是很让人头疼的问题,至今没有总结出一套可行的判断方法和标准。
阿里国际AI解决方案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SAIL之星
AMZ123获悉,7月26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SAIL奖揭晓,阿里国际跨境电商AI解决方案Marco获颁本届SAIL之星,成为该领域的首个获得者。据了解,Marco由阿里国际AI Business团队研发,支持30余种语言,覆盖电商全链路60多个场景,涵盖生成式大模型及AI agent等技术,可用于解决商家在营销、合规、售后等方面的问题,相关能力均可在阿里国际AI开放平台Aidge上试用。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Marco日均调用量达10亿次,为2023的1000倍。业内分析认为,这使得跨境电商成为第一个实现规模级AI应用的行业。目前,阿里国际旗下所有电商平台均已接入AI解决方案。
开局遇冷后强势攀升,2025亚马逊Prime Day美妆表现亮眼
AMZ123获悉,据外媒报道,2025年亚马逊Prime Day期间,美妆产品销售额在开局缓慢后迅速攀升,整体表现亮眼。这场促销活动不仅推动了销售额增长,还呈现出诸多新的消费趋势与市场特征。从整体销售规模看,Adobe Analytics数据显示,本次Prime Day总销售额达241亿美元,同比增长30.3%,这超过了两个“黑色星期五”的销售额。管理多个品类品牌的Momentum Commerce(在亚马逊上年销售额约70亿美元)透露,本次Prime Day开局略显平缓,活动开始后四小时内,销售额较去年同期下降近14%。
《2025全球电商消费趋势及选品洞察报告》PDF下载
为了让企业精准把握市场动向、真正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亚马逊全新发布2025全球十大消费趋势报告,有助于企业在新的未来发掘更多潜在消费需求,促进产品创新。
《2025亚马逊全球开店时尚品类电商选品洞察报告》PDF下载
根据权威机构Statista的报告,全球时尚产业体量大、增速稳,从2021年到2029年间将实现3.4%的年复合增长率,预计将于2029年达到3.4万亿美金的年销售规模。同时服装和鞋类产业在未来仍会保持一定的稳定增速。
《2025年中国品牌全球影响力报告》PDF下载
自2020/21年开始跟踪和排名中国品牌以来,在全球舞台上,中国品牌的增长大大加快。我们的数据显示,在社交渠道、电商平台和官方网站的流量、关注者数量和互动方面均取得了显著增长。
《2024中国塑料及相关行业海外拓展现状与趋势分析报告》PDF下载
“出海”不仅为中国企业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有效缓解国内市场内卷带来的压力,更是企业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塑造卓越品牌形象的关键举措·通过多元化市场布局,企业能够更好地应对单一市场波动带来的挑战,确保业务的稳定与持续增长。
《2024年3C消费电子出海解决方案白皮书》PDF下载
3C 消费电子全球市场分布呈现出成熟市场如北美、欧洲等地区消费规模大、需求稳定且注重产品体验与创新,而高潜市场如中东、东南亚、拉美等地区则增长迅速、潜力巨大,正逐步成为行业新的增长点。
《中国企业在欧盟发展报告(2024-2025)》PDF下载
欧洲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企业在德国、匈牙利、西班牙等地设立了大量的研发中心、设计中心、数据中心、安全设施和生产基地,在为欧盟贡献税收、投资和就业机会的同时,也在产业升级、技术革新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这些项目的落地,使双方经贸合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也助力中欧关系长远发展。
《2025年中国对外贸易潜力产品分析报告》PDF下载
贸易潜力产品指一国对外贸易中具有潜在贸易优势和发展空间的产品,贸易潜力产品包括的范畴有很多,既包括国内生产技术已经成熟但海外市场尚未完全开发的产品,也包括国内技术趋于成熟但尚未达到出口阶段的产品。
《2026春夏女鞋色彩趋势预测》PDF下载
随着消费者将目光转向百搭、耐看、治愈的色彩,深色仍然至关重要。值得注意的是,社媒对于色彩中性色的趋势愈发强烈。在此趋势下,受创新混搭文化启发彩色中性色势必会日益流行。基调色目前任是市场主流,如沙色、浆果红、南瓜布丁,既可保持配色创新,又承载着基础人群需求。
AMZ123卖家导航
这个人很懒,还没有自我介绍
AMZ123会员
「AMZ123会员」为出海者推出的一站式私享服务
跨境电商干货集结
跨境电商干货集结,是结合亚马逊跨境电商卖家交流群内大家在交流过程中最常遇到的问题,进行收集整理,汇总解答,将会持续更新大家当前最常遇见的问题。欢迎大家加入跨境电商干货集结卖家交流群一起探讨。
侃侃跨境那些事儿
不侃废话,挣钱要紧!
亚马逊全球开店
亚马逊全球开店官方公众号,致力于为中国跨境卖家提供最新,最全亚马逊全球开店资讯,运营干货分享及开店支持。
亿邦动力网
消除一切电商知识鸿沟,每日发布独家重磅新闻。
跨境数据中心
聚合海量跨境数据,输出跨境研究智慧。
跨境平台资讯
AMZ123旗下跨境电商平台新闻栏目,专注全球跨境电商平台热点事件,为广大卖家提供跨境电商平台最新动态、最热新闻。
首页
跨境头条
文章详情
热门活动
跨境资讯
跨境资讯
跨境早报
跨境社群
品类交流群
宠物品类交流群宠物品类交流群
加入
宠物品类交流群
扫码进群
家居品类交流群家居品类交流群
加入
家居品类交流群
扫码进群
母婴用品交流群母婴用品交流群
加入
母婴用品交流群
扫码进群
品类交流群
加入
跨境资料
亚马逊运营干货包亚马逊运营干货包
加入
亚马逊运营干货包
扫码进群
TikTok运营干货包TikTok运营干货包
加入
TikTok运营干货包
扫码进群
跨境电商行业报告跨境电商行业报告
加入
跨境电商行业报告
扫码进群
跨境资料
加入
官方社区
跨境电商交流群跨境电商交流群
加入
跨境电商交流群
扫码进群
亚马逊卖家交流群亚马逊卖家交流群
加入
亚马逊卖家交流群
扫码进群
独立站卖家交流群独立站卖家交流群
加入
独立站卖家交流群
扫码进群
官方社区
加入
立即扫码咨询
立即扫码咨询
Temu 超额完成“KPI”,获得不可思议的成功?
小笨鸟
2023-07-06 11:08
5484


Temu 无疑是今年跨境圈的话题王者。


用“狂飙突进”形容它毫不夸张。短短 10 个月,拼多多跨境团队将一个从零起步的 APP,做成不可忽视的商业焦点。


最近,英国苏格兰格拉的家庭主妇Amy收到了拼多多跨境电商平台Temu寄来的免费礼物——收纳柜和水管。


原来,她在Temu的手机App里玩“养鱼”游戏,每天“喂鱼粮”,邀请朋友下单持续了一个月,“收成”这两件礼物。


Amy表示,游戏的目的,就是让你推荐下单买东西。所以她每天都在向身边朋友推荐Temu,邀请他们下载、注册。

Amy收到的收纳柜


作为拼多多旗下的跨境电商平台,Temu正将拼多多的下沉玩法输送到全球各地。


今年2月,Temu在超级碗期间投放了两个30秒广告,口号“像亿万富翁一样购物”("shop like a billionaire.")获得广泛关注,大约耗资1400万美元。这次投放效果明显,多位Temu商家表示,2、3月份平台流量逐步上涨,订单量增加,以致“爆仓”,商家需要“抢库容”,才能正常备货。


彭博Second Measure在分析数十亿信用卡和借记卡交易的数据后指出,5月美国人在Temu的消费支出比在Shein高出了近20%。如今,Temu在美国App Store的购物类应用中排名第一,而第二名、第三名分别是Shein、亚马逊。除此之外,Temu在其他市场如英国、澳洲等市场也受到广泛欢迎。


在全球16个国家和地区病毒式裂变传播之下,如今 Temu 下载量超过 7000 万次,访问量超越 SHEIN、速卖通、Wish 等平台,成为跨境电商 App 的新晋“顶流”。


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在美速卖通、Temu、SHEIN、Wish访问量对比(图源 Insider intelligence)


这样的速度,甚至超过了 Temu 自己设定的“KPI”。按照Temu的目标,今年 9 月 1 日(即成立一年内)成交额至少有一天能超越 SHEIN,而这一设想提前 4 个月就已在美国市场中实现。以至于有海外电商行业分析师感叹,这是“有史以来扩张速度最快的电商平台”。


调研机构 YipitData 数据披露,Temu 5 月 GMV 达 6.35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45.6 亿元)。如果这一数据属实,按照 SHINE 去年成交额估算,Temu 约已达到它的六分之一。


近日,《天下网商》对话第一批入驻 Temu 的卖家,试图拆解这头“巨兽”狂飙背后的模式。


宽松的开始

95 后的凯丽是最早入驻 Temu 的卖家之一。


从 2020 年入局跨境电商的她,在深圳盘下了一间小办公室,靠着中国源头工厂的货源做独立站等跨境平台。


2022 年 8 月,她得知 Temu 即将上线美国,她通过咨询了解到,即便是罚款,“也可能不是直接罚,而是当问题产品超过了 5% 或者 3% 的售后比例,才会进行惩罚。”虽然与事实有出入,但,凯丽决定加入 Temu。


她发现平台的消费者活跃度很高。


“为了了解 Temu 的实际活跃度,我在网站数据研究平台 Similar web 对比了亚马逊、SHEIN、速卖通、ebay等网站的数据,从跳出率来看,Temu 优于大部分网站,仅次于亚马逊,这也意味着,Temu 确实吸引到了有购买意愿的活跃用户。”


Teum网站数据与速卖通、Amazon、SHEIN、ebay对比(图源 Similar web)


上线之后,凯丽有一条链接一天能有几十个订单,她认为应该在 Temu 快速铺店占位,在去年 10 月、11 月,她与团队在 Temu“光速”开了十几个店铺。


快速行动,让凯丽吃到甜头。“最早店铺目前占总 GMV 的 50%,第二梯队开的三个店占 30%,其实我们头部的三四个店就已经占全部 GMV 的 80% 左右,早开店有优势,店铺之间也会呈现马太效应。”


在 Temu 上,她的品类客单价近 100 元人民币(约合 13.9 美元),属于平台上中高客单价的商品,聚焦垂直品类的打法,让她在几个月里脱颖而出成为 KA(关键客户)商家。多个国家站点的飞轮转动,目前她在 Temu 平台已经可以做到月均出货过万单。


“即使不算增长,按销量持平算,预计我们在 Temu 今年可以有超过 1000 万元人民币的 GMV。”凯丽说。


出单快、操作易、流量高,加上初始低门槛和新平台红利……这些对于卖家而言诱惑明显。自去年 9 月上线之后,Temu 几乎成为跨境行业最热门的话题,大多数做跨境的商家都跃跃欲试。


“五环外outside”曾有报道,在位于广州番禺总部奥园大厦楼下的卸货区,Temu 商家寄送的审版新产品自年初以来不断增多,一个快递公司一天至少有 1000 单审版的快递,这些快递背后,是大量卖家在跑步入场。


“超级”买手

苏州商家柳杰此前他做过Shopee,后又做TikTok Shop,今年3月正式开始做Temu。他说去年9月就申请开通Temu店铺,直到12月店铺才审批通过,“(Temu)口碑一直不太好,但好几个朋友做了,3月我也开始做。”

他指出,Temu这个平台太新了,每个人都在摸索期,比如平台的买手在岗最多七八个月,每个人经验都很少,同时平台的规则一直在变,没有人能告诉商家怎么做这个平台,只能自己探索,并靠运气。

实际上,Temu率先开启全品类的全托管模式,商家只需要做好商品生产、发货,并在后台上传商品照片、尺码信息等,后续店铺运营、产品销售、跨境物流等都由平台负责。今年以来,速卖通、Lazada、Shopee和TikTok Shop都相继推出该模式。

图源:Temu官网

对于商家来说,除了选品上需要一点跨境电商经验,其他的都很容易,整个操作系统是中文的,对接的买手也都在国内,完全不懂英文都能做,门槛不高。虽然不用去管客服、物流这些事情,但也失去定价权,甚至连常规数据,商家都无法获得。

他介绍道,至今公司在Temu开了6个店铺,主营户外运动产品,每日发3000~4000件货,一个月约有10万订单,但商家只能看到近30天的销量,具体的数据,比如,销售额、产品的具体销量等,都是不知道的,账是算不明白的。”


图源 Temu官网


这样的模式与传统电商平台的区别在于,“买手”在大数据的加持下成了更为全知全能的角色,通过系统数据掌握什么东西好卖,然后到市场上找到对应款式的产品,迅速的从供应链里面找到最低价的,然后去下单。这将平台大数据和供应链资源的优势,更运用到了极致。


相比传统电商平台的店铺小二,买手与卖家的联络反而更紧密。


“卖家对货品没有掌控权,因此对于产品宣传的许多诉求需要及时联络买手处理,比如我们连修改标题这件事情都不能自己干,要把这个需求提交给买手,让他帮忙修改。”上述商家表示。


买手的“能量”,一些商家颇有体会。“对于(拿货型)的商家,之前买手一般都会控制在每件产品,让你少的赚几毛,多的就赚一块钱两块钱,不会再多了。”一位商家在自媒体上表示。她认为,Temu 新规则出台后,这些商家赚不到钱了。


“全托管是今年的新风口,Temu、SHINE、Tiktok、速卖通‘出海四小龙‘都上线了这一模式。”阿麦告诉《天下网商》,这种重供应链、轻运营的模式,对于他这样能深度定制供应链的商家而言是好事,他可以投入更多精力在产品研发上,而不再被投流、引流等问题牵制。“我们可以尽可能地做差异化,卖 1688 上找不到的款,做出我们自己的专利。”


Temu最畅销的产品(图源 Temu截图)


有商家也对全托管模式持看好态度,“这对于卖家来说一个新的流量渠道,是一个区别于之前所有的电商平台的新流量渠道。”


而新流量渠道,对于希望打入欧美的跨境卖家而言很重要。前几年风行的独立站,如今的流量越来越贵、整个生态开始“劣币驱逐良币”,“有卖家在上面卖‘洲际导弹’、卖高仿大牌包,甚至黑色地带的违禁商品……正常的普通商品反而变得没有市场。”


而最主流的亚马逊,也被行业里调侃成了“三柜”——一柜送、二柜刷、三柜做秒杀,“背后没资金实力支撑,很难在平台中脱颖而出。”


全托管的模式下,相当于是一次重新洗牌,新的大品牌有机会乘着风口跑出来。


但对卖家而言,Temu 模式的弊端也很明显。


首先,卖家没有掌控权,所有的卖家都只是 Temu 的供货商,既不能决定链接定价,也不能决定链接的流量。


其次,货退还是不退,也不是商家决定的,买家要退货,平台同意就退。


而在账期上,Temu 账期更长,因为将商品进入仓库的备货期,这部分货品投入的时间成本都是卖家来承担的,这会加重卖家的现金流压力。


商家介绍,按照 Temu 规则,回款时间是 T+1,也就是用户签收后的一天。但实际产品在上架前要经历进仓、质检等一系列流程,需近一周左右,再加上出货到消费者手中签收要走 15-45 天,总周期会达到 50-60 天甚至更久。


商家最直接的体感是,从账面上看利润是有的,但手里现金流始终是负的。,300 多天下来,手里钱没有变多的,都变少了。


要在Temu的低价竞争中“存活”,商家必须有自己的策略,尤其是贸易商


杭州商家李想销售宠物用品,是第一批加入Temu的商家。去年9月10日,他就经历第一次“爆单”。目前他经营两家店铺,4月订单量达2万,5月约1万订单,订单下滑也是因为Temu“爆仓”,有些产品被迫断货。
不同于很多商家,李想的产品供货价偏高,平均为20~30元,贵的产品能超过100元,在Temu上的售价平均为10美元左右,单价产品利润为10~15元,“进货价一两元的产品,供货价最多加几毛钱。售后损耗起码8个点,赚不了钱。”
原来,他并不单纯从厂商进货,团队会原创产品,或修改现有产品,达到几乎没有同款的状态,“最近我们就对几款产品进行修改,哪怕是爆款也要改,不然出现同款,流量就会被分掉。我们会根据欧美人的喜好(设计),比如他们喜欢带荧光的东西,我们就会跟工厂要求去加反光条。”他介绍道。
由于李想能够做冷门产品甚至独家产品,基本上给到的供货价,Temu都能通过,因全网没有太多同款可以比价,“从去年到现在,我们基本摸清平台属性,知道哪些款好卖,哪些款不好卖,便宜的、毛利低于20%的都砍掉,盯着一些价位的产品去开发。”凭借这套打法,他比一般商家更具备主动权,产品上打出差异化,价格上有竞争优势,领先于平台上很多商家。
阿明也认为做Temu,选品思维很重要,唯有做市场上少见的款,才能争取到利润空间。此外,他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将不同产品进行组合销售,虽然打包比较麻烦,却可以巧妙规避买手严格的核价手段。
上述低价竞争中,李想也曾被“卷”到,但他比较强硬,“如果(店铺)产品有代表性,平台也不会跟你搞得太尴尬,我可以选择不降价,他也不会轻易退货。如果要我降价,我就会明确表示,卖完存货就不再供应这款货品了。”阿明的态度也跟李想相似,平台要求降价、压缩利润的产品,他就清仓后,直接放弃该款产品。
霞光社发现,尽管Temu持续“高压”模式,有跨境电商经验、有供应链的商家仍然能掌握生存之道,他们不会做亏本的生意,一旦发现没有利润空间,都会火速离场。


Temu极致低价,也对巨头亚马逊造成冲击

正如 Temu 名字,“Team up,Price down(团结起来,价格下降)”,这一次,Temu 就将赌注押在了中国极致低价的供给与海外下沉市场的空白点之上。


图源 Reuters



但是,Temu的强势崛起,震慑了整个跨境电商行业,欧美电商巨头亚马逊、跨境电商巨头Shein都站出来与Temu“对峙”。
快时尚巨头Shein已深耕欧美市场超过10年,其柔性供应链常为人津津乐道。不足一年就快速抢占市场的Temu,其全托管模式与Shein体系有高度相似之处,但背靠拼多多国内广泛、丰富的供应链,比起Shein的“小单快返”测品方式,Temu的优势似乎更明显,直接以工厂规模生产进行市场竞争,优胜劣汰之下,发展趋势肉眼可见。
两强相遇,必然要打。去年12月与今年3月,Shein两次将Temu告上美国法院,指控后者在营销上的侵权行为。至今尚未有庭审结果。
此外,今年,Shein也开放全品类商家入驻,加入全托管模式阵营。上述多位Temu商家表示,Shein招商经理正在主动联系他们,邀请他们入驻Shein,其中小克已经于6月下旬开通店铺。
东莞的工厂商丹丹告诉霞光社,公司5月也开通了Shein店铺,主营饰品类目,已经开始有订单,“以前都是做线下外贸,现在转型跨境电商,Shein全托管模式适合新手,比较省心,也是我学习跨境电商以来,唯一出单的平台。”但她了解到Temu“压价”厉害,担心“卷不过”,故而未入驻Temu。
为了从品牌独立站往平台模式发展,5月,Shein正式宣布将在全球市场推进平台模式Shein Marketplace。根据Shein招商经理公布的招募信息,Shein招募美国亚马逊年销售额200万美元以上且有美国本土仓储的卖家,开店前3个月免佣金,且由平台承担退货运费。

Temu也对巨头亚马逊造成冲击。
小克对霞光社表示,Temu买手有意引导商家效仿亚马逊的爆款商品。然而,如果Temu商家被发现侵权行为,Temu会下架产品,且冻结商家资金,由商家自行承担后果。
实际上,Temu的低价产品瞄准的用户群体,也与亚马逊的消费者有所重合。最近几个月,亚马逊部分商家的订单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尽管有通货膨胀等综合因素影响,Temu的攻城略地可能也是原因之一。
广州跨境商家迪迪告诉霞光社,她做了好几年亚马逊店铺,销售玩具类目,客单价约16美元,而最近亚马逊流量不稳定,利润率从25%左右下滑到18%,5月销售额从35万美元下降到27万美元。
“就是因为亚马逊流量变差,我才去做Temu,想趁着红利期赚一波。”迪迪说道,现在Temu店铺日均1500订单左右,每单利润能超过5元。由于品控细致,她没有那么大批量的退货,退货率不到5%,经营情况比较稳定。
值得一提的是,亚马逊也开始学习Temu,加入“补贴大战”。6月初,很多商家发现,亚马逊店铺一些商品链接出现20%的折扣码,疑似亚马逊也开始斥资补贴。
霞光社查阅亚马逊卖家中心网站获悉,“亚马逊提供的折扣”计划指出,对于某些商品,亚马逊可能会出资为买家提供折扣,亚马逊会在商品详情页面上显示这类折扣,折扣金额由亚马逊支付。

图源:亚马逊卖家中心
不过,目前看来,亚马逊客单价高的商家,订单量不太受到影响。广州另一位亚马逊商家告诉霞光社,她的产品客单价都在25美元以上,近期流量没有太大波动,“客单价低的(流量)下滑严重。”


Temu能在海外站稳脚跟吗?

虽然超越 SHINE 单月 GMV 的 KPI 提前达成,但事实上,SHINE 已经在跨境领域连续稳步盈利了 4 年多,而 Temu 的模式尚未得到验证,且目前尚处于巨额亏损、烧钱换市场的状态。


《连线》杂志曾对 Temu 做了成本分析,且得到公司内部人士的证实,为打入美国市场,每笔订单平均亏损 30 美元(约合人民币 216.5 元),有金融公司统计,Temu 同时在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多国开展业务,每年亏损额将达到 41.5 亿至 67.3 亿元人民币。


《福布斯》也有报道一位“羊毛党”通过玩游戏、拉新 250 多人的方式,在 Temu 薅了价值 6000 多美元(约合人民币 43391 元)的“羊毛”(包括 4 台 Switch、1台冰淇淋机和大量孩子衣服和玩具),至今没有付过一分钱。


愿花两三百元的成本,只为拉动一个新的消费用户,这样的打法在跨境平台中甚少出现。


Temu海外消费者(图源 Tiktok)


《连线》杂志采访到 Temu 内部人士透露,公司的长期目标是让海外消费者每年从 Temu 购买 30 次,平均订单额为 50 美元,每个用户在 Temu 上的花费平均每年 1500 美元。


已经在跨境电商行业摸爬打滚7年的李想,对Temu的发展模式表示担忧,“以前Wish也很风光,主打性价比,挤压供应商,产品质量必然是不可控的。说白了,商家不会提供特别好的货。”他认为,Temu跟Wish的“走法”很相似。

李想说,身边也有朋友在Temu上尝试卖客单价达299美元的产品,一来空运物流成本极高,二来“卖不动”,无法赚钱,“用户群体是有断层的,高端用户还没进来,大家盯的都是10美元以下的商品。”此前,他日常销售26~27美元的猫窝,在去年圣诞节促销时候,Temu以1~2美元进行销售,“出货量很大,但活动期一过,动销率立刻就掉下去了。这是个问题。”

上述Insider报道认为,Temu正在替代美国本地一元店美元树(Dollar Tree)的位置,人们不再需要开车去一元店买东西,打开手机App就能立刻在线购物。科尔尼咨询公司通信、媒体和技术业务副合伙人Michael Felice说道,“如果Temu能够证明其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我相信这就是美国电子商务中仍然存在的空白。”

尽管处于不断的争议之中,拼多多当年也靠“砍一刀”发展起来,如今也成为中国主流电商平台,柳杰评价道,“以前大家也觉得拼多多的东西很差,但它现在的确起来了,大家也会在拼多多上买电器、手机等高客单价的商品。”

他认为,凭借“资本的力量”,Temu或也能在海外站稳脚跟。

*文中Amy、柳杰、阿明、小克、李想、丹丹、迪迪等均为化名


参考来源:

[1]Temu is America's new dollar store,Insider

[2]A Once-Obscure Chinese Startup Overtakes Shein In US,Bloomberg News

[3]《拼多多海外业务Temu上半年GMV逼近30亿美元》,36氪未来消费

[4]Temu Is Losing Millions of Dollars to Send You Cheap Socks,WIRED

[5]腾讯光霞社

[6]澎湃网

封面来源:TUME官网

TikTok开户服务
TikTok开户服务
TT123推出的TikTok广告开户服务,深度洞察TikTok平台的流量优势与用户行为,帮助客户快速完成广告账户注册、资质审核及账户搭建,缩短启动周期,助您精准触达全球亿万活跃用户
立即咨询
交流群
全球电商平台开店交流群
扫码入群
咨询
官方微信群
官方客服

扫码添加,立即咨询

加群
官方微信群
官方微信群

扫码添加,拉你进群

更多
订阅号服务号跨境资讯
二维码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最有料的跨境电商资讯

二维码

90% 亚马逊卖家都在关注的微信公众号

二维码

精选今日跨境电商头条资讯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