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亚马逊新卖家的一封信

,最新红利解读&市场机遇解码,一键解锁韩国电商届的“巨无霸”>>>
Hi,新卖家
听说你想做跨境电商,想做亚马逊?今天,我想跟你说说心里话,分享一些这些年来的真实感受。不是为了打击你的积极性,而是希望你能清醒地看待这个行业。
当你看到这封信,先别急着行动,问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做亚马逊呢?
事实上,很多亚马逊新手都是盲目入场的。他们大多数想的是做亚马逊可以赚钱,跨境电商的市场没有那么卷。但是,你们不知道,做亚马逊背后的一些门门道道有哪些,接下来我给大家讲讲。
第一个你需要了解的真相:FBM一件代发的模式已经不可行,铺货时代已经结束。
不要相信外面说的做FBM还能够赚钱,从中国一件代发,每个月还能赚好多的钱,这个事情已经翻篇了。我可以告诉你一个事实,当初靠铺货起家的公司,现在大部分都转型了,包括那些大卖家。所以,铺货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不要想着现在还能铺货,一件代发。
最直观的算一笔账:你发一个产品到美国,邮费要80-100块,再加上还有关税,你的综合成本估计到100-150块,这就是20多美金了。这样一来,你的产品定价就很麻烦,定高了卖不出去,定低了自己亏钱,定的不上不下,还要跟一帮FBA卖家卷,你想一想,你的优势在哪里?
去年我一个学员非要尝试这条路,说他找到了低成本货源,能控制好成本。结果三个月后因为物流延误和买家投诉,账号健康度直接跌入危险区。最可怕的是退货率,一旦买家不满意要退货,你基本上是钱货两空,别想货能够退回来的。
第二个你需要明白的事实:品牌注册和合规成本是必须投入的,不容忽视。
首先,我要跟你说说为什么要注册一个美国商标,并进行品牌备案。因为现在亚马逊上的商品早已数不胜数,是一个存量时代,在这个背景下,大家卖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图片和视频的表现力。
所以,注册一个美国商标或目标国家的商标,你才能开通亚马逊产品的A+(详情页)以及品牌故事/品牌旗舰店/高级A+等权限,这些权限的打开都是为了让你的商品有更好的视觉展现力。
接下来,再跟你讲讲合规,什么是合规,就是要正儿八经的营业执照和店铺资料,不去用那些灰的黑的手段,不做违规的产品。这里还有一点要提醒大家的是,一定要正儿八经的营业执照和店铺资料,不要去买店经营,因为一旦遇到什么审核,你的店铺都因没有办法过审核被关停。
我亲眼见过太多被封号的惨剧。一位朋友花5万买了个"据说"有好评价的老店,结果两周内就被永久关闭,连申诉机会都没有。调查才发现那店铺有刷单黑历史。他那段时间每天都睡不好觉,最后投资全打了水漂,连库存都没能拿回来。
亚马逊的算法和监控系统越来越智能,它能关联识别同IP、同设备、同地址的多个账号,甚至能通过交易模式识别关联账号。一旦你的账号被标记为高风险,后续的审核会更加严格。合规投入看似是成本,实际上是保护你长期经营的保险。
第三个你要做好准备的现实:时间周期已经大幅拉长,短期见效的时代已经过去。
时间成本也高了不少。首先,你要做FBA模式,那把一批货从中国发到美国要20-30天,加上转运亚马逊仓库,亚马逊仓库给你上架,估计还要半个月的时间,这个时间接近2个月。然后接下来你还要把链接、广告、评价测试与收集,也要一个月的时间把。
很多新手不明白一个道理:亚马逊的成功很少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持续的优化和投入。一个产品从0到1比从1到10要困难得多,尤其是在没有历史数据和评价的情况下,获取初始流量成本极高。你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和资金储备来度过这段"死亡谷"。
所以,现在推一个新品,3个月才是开始,6个月才能看到一点数据,一年说不定才能看到一点利润。从这个点来看,你一年也做不了几个品,所以你如果此刻还在琢磨做什么品,那还不如先发几个品试试,观望比一两个品没有打起来的成本更大。
第四个也是最重要的建议:寻找专业指导,低成本入场是新手的最佳选择。
新手最好有人带带,一定要低成本切入。新人进场,一不懂选品,二不懂广告,有的甚至还没有一点电商基础,这样的人大概率会亏钱退场。
在亚马逊这个生态里,有太多看不见的"潜规则"和经验技巧。比如什么时间段调整价格效果最好,哪些类目的季节性波动规律,甚至连产品图片的背景色和展示角度都有讲究。这些细节看似微不足道,实际上却能决定一个产品的成败。
所以,与其说把钱亏在产品或广告上退场,还不如花点小钱来报名我的亚马逊教练服务,最起码能够带你低成本进场,哪怕有一个点让你不亏钱,也把这个学费赚回来了。我现在提供两种教练服务模式:成长教练和精英教练,都是一对一指导,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定制成长路径。
更重要的是,有一个在行业这么多年的老手跟你沟通交流,帮你把关,能够避免很多致命错误。一个小小的经验分享,往往能帮你节省数千美金的学费。在亚马逊这个竞技场上,经验就是最宝贵的财富,而这种经验往往是用真金白银换来的。
我见过太多怀揣发财梦而来,却满盘皆输而去的新手了。他们失败的原因,往往不是产品选择出了问题,而是对整个行业的认知存在严重偏差。亚马逊确实充满机会,但绝非"随便选个产品上架就能躺赚"的淘金地。
我想用几点真诚的建议来结束这封信:先小规模试水,别一上来就押上全部积蓄;找个有实战经验的人指点迷津,避免走弯路;做好长期战斗的准备,不要期待短期内就能看到丰厚回报。记住,做亚马逊没有捷径,只有正确的方法和足够的耐心。
希望我的这些话能为你指明一些方向,少走一些弯路。无论你最终是否选择入局亚马逊,理性的决策总比盲目的冲动更有价值。






















Hi,新卖家
听说你想做跨境电商,想做亚马逊?今天,我想跟你说说心里话,分享一些这些年来的真实感受。不是为了打击你的积极性,而是希望你能清醒地看待这个行业。
当你看到这封信,先别急着行动,问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做亚马逊呢?
事实上,很多亚马逊新手都是盲目入场的。他们大多数想的是做亚马逊可以赚钱,跨境电商的市场没有那么卷。但是,你们不知道,做亚马逊背后的一些门门道道有哪些,接下来我给大家讲讲。
第一个你需要了解的真相:FBM一件代发的模式已经不可行,铺货时代已经结束。
不要相信外面说的做FBM还能够赚钱,从中国一件代发,每个月还能赚好多的钱,这个事情已经翻篇了。我可以告诉你一个事实,当初靠铺货起家的公司,现在大部分都转型了,包括那些大卖家。所以,铺货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不要想着现在还能铺货,一件代发。
最直观的算一笔账:你发一个产品到美国,邮费要80-100块,再加上还有关税,你的综合成本估计到100-150块,这就是20多美金了。这样一来,你的产品定价就很麻烦,定高了卖不出去,定低了自己亏钱,定的不上不下,还要跟一帮FBA卖家卷,你想一想,你的优势在哪里?
去年我一个学员非要尝试这条路,说他找到了低成本货源,能控制好成本。结果三个月后因为物流延误和买家投诉,账号健康度直接跌入危险区。最可怕的是退货率,一旦买家不满意要退货,你基本上是钱货两空,别想货能够退回来的。
第二个你需要明白的事实:品牌注册和合规成本是必须投入的,不容忽视。
首先,我要跟你说说为什么要注册一个美国商标,并进行品牌备案。因为现在亚马逊上的商品早已数不胜数,是一个存量时代,在这个背景下,大家卖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图片和视频的表现力。
所以,注册一个美国商标或目标国家的商标,你才能开通亚马逊产品的A+(详情页)以及品牌故事/品牌旗舰店/高级A+等权限,这些权限的打开都是为了让你的商品有更好的视觉展现力。
接下来,再跟你讲讲合规,什么是合规,就是要正儿八经的营业执照和店铺资料,不去用那些灰的黑的手段,不做违规的产品。这里还有一点要提醒大家的是,一定要正儿八经的营业执照和店铺资料,不要去买店经营,因为一旦遇到什么审核,你的店铺都因没有办法过审核被关停。
我亲眼见过太多被封号的惨剧。一位朋友花5万买了个"据说"有好评价的老店,结果两周内就被永久关闭,连申诉机会都没有。调查才发现那店铺有刷单黑历史。他那段时间每天都睡不好觉,最后投资全打了水漂,连库存都没能拿回来。
亚马逊的算法和监控系统越来越智能,它能关联识别同IP、同设备、同地址的多个账号,甚至能通过交易模式识别关联账号。一旦你的账号被标记为高风险,后续的审核会更加严格。合规投入看似是成本,实际上是保护你长期经营的保险。
第三个你要做好准备的现实:时间周期已经大幅拉长,短期见效的时代已经过去。
时间成本也高了不少。首先,你要做FBA模式,那把一批货从中国发到美国要20-30天,加上转运亚马逊仓库,亚马逊仓库给你上架,估计还要半个月的时间,这个时间接近2个月。然后接下来你还要把链接、广告、评价测试与收集,也要一个月的时间把。
很多新手不明白一个道理:亚马逊的成功很少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持续的优化和投入。一个产品从0到1比从1到10要困难得多,尤其是在没有历史数据和评价的情况下,获取初始流量成本极高。你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和资金储备来度过这段"死亡谷"。
所以,现在推一个新品,3个月才是开始,6个月才能看到一点数据,一年说不定才能看到一点利润。从这个点来看,你一年也做不了几个品,所以你如果此刻还在琢磨做什么品,那还不如先发几个品试试,观望比一两个品没有打起来的成本更大。
第四个也是最重要的建议:寻找专业指导,低成本入场是新手的最佳选择。
新手最好有人带带,一定要低成本切入。新人进场,一不懂选品,二不懂广告,有的甚至还没有一点电商基础,这样的人大概率会亏钱退场。
在亚马逊这个生态里,有太多看不见的"潜规则"和经验技巧。比如什么时间段调整价格效果最好,哪些类目的季节性波动规律,甚至连产品图片的背景色和展示角度都有讲究。这些细节看似微不足道,实际上却能决定一个产品的成败。
所以,与其说把钱亏在产品或广告上退场,还不如花点小钱来报名我的亚马逊教练服务,最起码能够带你低成本进场,哪怕有一个点让你不亏钱,也把这个学费赚回来了。我现在提供两种教练服务模式:成长教练和精英教练,都是一对一指导,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定制成长路径。
更重要的是,有一个在行业这么多年的老手跟你沟通交流,帮你把关,能够避免很多致命错误。一个小小的经验分享,往往能帮你节省数千美金的学费。在亚马逊这个竞技场上,经验就是最宝贵的财富,而这种经验往往是用真金白银换来的。
我见过太多怀揣发财梦而来,却满盘皆输而去的新手了。他们失败的原因,往往不是产品选择出了问题,而是对整个行业的认知存在严重偏差。亚马逊确实充满机会,但绝非"随便选个产品上架就能躺赚"的淘金地。
我想用几点真诚的建议来结束这封信:先小规模试水,别一上来就押上全部积蓄;找个有实战经验的人指点迷津,避免走弯路;做好长期战斗的准备,不要期待短期内就能看到丰厚回报。记住,做亚马逊没有捷径,只有正确的方法和足够的耐心。
希望我的这些话能为你指明一些方向,少走一些弯路。无论你最终是否选择入局亚马逊,理性的决策总比盲目的冲动更有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