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Z123跨境卖家导航
拖动LOGO到书签栏,立即收藏AMZ123
首页跨境头条文章详情

中东电商“最新趋势”丨东南亚电商,不再现金为王?

2733
2021-06-07 21:03
2021-06-07 21:03
2733


疫情让货到付款的比例降到了 20-40%,但东南亚真的能抛弃现金支付吗?

在近几年,东南亚市场一直都是全球移动支付产业的热门发展地区。该地区不仅网络普及度高,同时网络建设也直接从移动平台起步,因此在构建移动支付环境上具有先天优势。2020 年新冠疫情的突然袭来更是让该地区民众开始考虑放弃现金交易,通过无接触支付等方式保障个人健康。


这一情况在市场数据上也有显示。此前谷歌、贝恩和淡马锡发布的 2020 年东南亚数字经济报告显示,东南亚数字支付交易总额在 2020 年达到 6200 亿美元。此外东南亚用户使用电子钱包交易的平均频率在疫情前为 18%,在后疫情时期上升至 25%。


不过,尽管东南亚的移动支付产业发展看似迅猛,但现金支付依然在这一地区占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这实际上和该市场的电商产业发展历史和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对此《白鲸出海》特别编译《The Ken》专栏《Cash isn’t king anymore in SE Asia e-commerce, but it’s far from exile》,帮助读者了解东南亚市场的支付现状以及在未来的可能变化。


疫情让货到付款退居次席。


东南亚的电子商务产业正在发生一些新奇的变化。目前该地区内的新冠疫情依然没有缓解,「Shopee」、「Lazada」、「Tokopedia」和「Zalora」等电商平台仍然为用户提供货到付款(COD)服务。印尼电商平台「Tokopedia」更是在 2020 年 9 月首次添加了货到付款服务,「Lazada」也在 2021 年 4 月正式上线该支付服务。


不过这些电商平台的数据却显示,货到付款仅占它们全部电商交易额的 20%-40%。此外,货到付款处理过程相当繁琐,成本和风险也更高。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平台都不愿意下线货到付款功能呢?


其实东南亚的支付市场格局并不像大部分人想象的那么简单。东南亚的电商市场比较分散和碎片化,因此取消现金支付可能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有一位行业专家表示:“对于电商平台来说,货到付款不是一种可选渠道,而是一种必须具备的主流支付方式。”也就是说,虽然现金交易可能不再占据主导地位,但它也不会很快就退出电商领域。


「aCommerce」CEO保罗·斯里沃拉库尔(Paul Srivorakul) | 图片来源:「aCommerce」


在印尼的一间仓库中,桌子上堆着总额大约 20 万美元的现金。美籍泰国人保罗·斯里沃拉库尔(Paul Srivorakul)则正在着手处理这些现金。


这些现金都是消费者们支付的网购货款,由服务商「aCommerce」的快递派送员和骑手收取。「aCommerce」是一家电商代理公司,也是东南亚同类企业中的头部玩家。该公司总部位于泰国,斯里沃拉库尔则是公司的 CEO。


不过,新冠疫情的突然袭来则让东南亚电商市场发生了剧变。人们意识到纸币上有很多细菌,而纸币流通的时间越长,其被污染的可能性就越大;人们使用纸币的机会越多,自己感染病毒的可能性也越大。正因如此,现金交易也被列入了高风险名单。


对于一个以现金支付为主的市场来说,疫情大大撼动了现金交易的地位。要知道,东南亚市场中70%以上的人口仍没有银行账户。货到付款一度在东南亚电商领域占据主宰,但如今已经快速衰落。


与此同时,东南亚各国政府也正采取激励措施,积极推出新型电子钱包。受其影响,无现金支付开始在东南亚广泛普及,使用率也出现激增,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现金交易造成了冲击。


斯里沃拉库尔指出,五年前,货到付款占整个东南亚电商总交易量的 60%-70%。他表示:“目前货到付款在曼谷等一线城市的平均占比为 20%,在二三线城市的平均比例约为 40%。”他预计,货到付款的交易量占比还会持续下降。


东南亚时尚电商平台「Zalora」的首席运营官罗斯汀•贾瓦迪(Rostin Javadi)也观察到了类似趋势。在 2015 年,货到付款还在该平台的交易总量中占据很大比例;但到了 2018 年,其占比已下降到30%。如今这一比例在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市场徘徊在 20% 左右,在新加坡仅为 5%。


据全球投资银行摩根大通(JP Morgan)预测,到 2023 年,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和新加坡市场中货到付款的电商交易额占比将不到 20%。


货到付款订单的物流过程非常复杂,大量现金的携带和存储也给电商公司增加了成本和风险 | 图片来源:The Ken


货到付款订单的处理成本较高,因此其使用率下降对电商公司是件好事。斯里沃拉库尔透露,货到付款订单的履约成本比预付货款订单要高出 20%-30%。因为货到付款收到的现金越多,电商公司在快递安全措施和车队管理系统方面的投入也就越多。此外如果收件人不及时提货或包裹被拒收,那么货到付款的物流成本还会进一步增加。


对货到付款依赖程度的下降也标志着东南亚线上零售产业日益成熟,电商企业正在全力以赴解决消费者的网购痛点。与此同时,消费者对电子支付也越来越有信心。


不过,目前许多东南亚电商企业似乎并不会减少货到付款的使用率。「Shopee」、「Lazada」、「Tokopedia」和「Zalora」等电商平台仍向客户提供这一支付选项。在疫情暴发之前,「Lazada」曾于 2019 年在马来西亚逐步停用该功能,但后来在 2021 年 4 月又再次启用。


这一情在很大程度上与东南亚地区支付渠道的分散化和不均衡发展有关。以菲律宾为例,约有 70% 的「Zalora」客户仍然将货到付款作为首选支付方式。东南亚物流供应商「Ninja Van」的合作伙伴和销售运营区域主管艾文•特欧(Alvin Teo)表示:“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较为成熟的经济体中,高效的数字支付更为普遍。然而对电商平台来说,货到付款仍然是一种必备的支付方式。”


与大多数人的直觉判断相反,货到付款仍然是东南亚线上零售产业的关键。据预测,东南亚线上零售市场的商品交易总额(GMV)在 2025 年将达到 1720 亿美元。作为处理成本最高的支付方案,货到付款的用户粘性仍然很大,在东南亚电商市场也仍将占有一席之地。


货到付款的牢固基础,和东南亚电商产业历史息息相关。


要想仔细了解货到付款为何能在东南亚市场中拥有如此深厚的群众基础,就需要我们仔细了解这一支付方式在该地区的发展历史。


在 2000-2010 年间,东南亚的电商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而货到付款则有效带动了整个东南亚电商市场的发展。“先收包裹,后付现金”的做法有效解决了网上购物的一些痛点,其中就包括银行服务渗透率低造成的支付渠道不足。


因此,对于习惯于线下实体店购物的东南亚消费者来说,在还没有亲眼看到商品的情况下提前付款就背离了他们已经形成的支付习惯。Facebook 和贝恩公司(Bain & Company)联合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在新冠疫情暴发前的 2019 年,东南亚市场仅占 Facebook 电商业务零售总额的 5%。


不过 Facebook 和贝恩公司在 2019 年出具的一份报告中也表示,到 2025 年东南亚市场数字消费者将增至 3.1 亿人。实际上,东南亚地区在 2020 年就达到了这一目标。


随着网络购物的蓬勃发展,东南亚市场内的无现金支付服务也在迅猛增加;但消费者只要有丝毫疑问和不满,就会立刻退回到货到付款。他们会根据预期风险程度的大小,在货到付款和无现金支付之间进行切换。


杰塞尔•纳马拉特(Jessel Namalata)是菲律宾的一位工艺美术教授,她习惯用信用卡在电商网站上购买商品。通过一个头部电商平台,她在去年入手了一套价值 1250 菲律宾比索(合 26 美元)的烘焙设备。然而这次购物经历却改变了她对预付款的看法。


纳马拉特购买的设备一直没有到货,因此她投诉了商家和平台,但最终也没有得到任何结果和回复——更重要的是她没收到退款。


纳马拉特抱怨道:“我再也不会在网上提前付款了。我从现在开始只会使用货到付款。这确实很麻烦,因为你要提前与快递员协调提货地点,还要取出现金付款。但它也有好处,那就是能让我拿到自己买的东西。”


王晓凤(Pauline Wong)是马来西亚的一位消费者。她表示自己平常都使用信用卡付款,但在新加坡二手电商平台「Carousell」上购买瑜伽服时,她会选择货到付款,因为她想在付款前先检查一下衣服的状况。另一位消费者卡利斯塔·泰欧(Calista Teo)则表示,她仅在当地一家连锁超市的线上平台购物时才使用货到付款,因为这家超市经常在送货当天就售罄或缺货,而退款则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


不管是「aCommerce」的斯里沃拉库尔,还是「Zalora」的贾瓦迪,他们都表示,平台上的新客户往往在最初的几笔订单中使用货到付款支付选项,然后在后续的订单中转向无现金支付。


尽管现金交易在东南亚线下零售业中仍然是中流砥柱,但受网购热潮的兴起以及疫情暴发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正在转向无现金支付 | 数据来源:The Ken


有数据显示,东南亚的在线零售业充斥着各种诈骗风险。在 2020 年的前9个月里,仅在越南就约有3万家电商卖家因交易欺诈、销售假冒伪劣以及违禁物品等违规行为而被关停。


据马来西亚全国消费者投诉中心(NCCC)高级主管巴斯卡兰·西坦帕拉姆(Baskaran Sithamparam)表示,在 2019 至 2020 年期间,马来西亚共收到 13458 起消费者网购投诉,遥遥领先于其他领域。该数据在 2018 年则仅为 10615 起。


马来西亚全国消费者投诉中心对 2019 年和 2020 年的数据进行了汇总。纵观其投诉数据,其中,退款、诈骗和配送等三个问题是消费者投诉最多的问题。这也是消费者们希望“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主要原因。然而即便消费者选择了货到付款,他们也依然无法保证自己不会在网购时被骗。


据报道,2020 年新加坡一名女子在网购平台上花了 40 新元购买商品,但在货到付款后才发现自己买了假货。「Ninja Van」在「Facebook」上曾表示,该平台“确实收到了许多有关货到付款的诈骗投诉”。由于“与物流合作伙伴签订了保密合同”,收件人无法在付款之前打开包裹,也因此难以亲自验货。


「Facebook」和「WhatsApp」等社交电商的发展也进一步加深了东南亚消费者的不信任感,虽然卖家能够提供多种商品和诱人的价格,但它们的可信度不够高,退货服务也不够透明。这进一步驱使消费者固守在货到付款这一传统渠道。

对于电商企业而言,消费者的保守让它们只能继续保留乃至发展货到付款服务,但继续发展货到付款服务的难度也很高。


不同角色玩家眼里的货到付款。


「Zalora」的配送中心 | 图片来源:Zalora


「Zalora」是进入东南亚地区的首批电商平台之一,早在 2012 年就已经上线。回想起最初与“最后一公里”物流配送公司讨论搭建货到付款服务体系的情形,该平台首席运营官贾瓦迪颇有感触。在那之前,很多配送公司都没处理过货到付款订单。


他表示:“我们需要与配送公司合作,共同创建一个 API 接口,将需要收取的现金数额等信息共享给快递员;然后还要建立一个转账程序,方便快递员将资金货款转给平台。”


其他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安全风险,比如让快递员将现金小额分批存入银行,这样他们就不需要携带太多现金。在菲律宾等市场的一些城市,消费者们的货到付款订单量相当多,但银行分支机构又比较少,因此现金就必须存放在物流中心的保险箱中,定期用装甲车运走。


与此同时,货到付款也让配送企业担心起了包裹本身的安全问题。「Ninja Van」首席运营官 Joel Ong 表示,由于快递员可能会辨别并偷走高价值包裹,因此该公司在仓库中专门划出了一个处理区域,并设有一个专门的车队来处理这类商品。


贾瓦迪表示:“货到付款订单处理起来比较麻烦,但只要实现流程化操作,包裹配送起来就相当顺利。”对于某些平台来说,例如「Zalora」,货到付款订单的物流成本“并不算太高”。贾瓦迪指出,货到付款在某些情况下比许多无现金支付订单的费用更低,因为无现金支付服务会产生一些交易费和网关接入费用,每笔订单抽成约为 1.5%-4%。


与此同时,几家支持货到付款的物流公司目前也降低了价格门槛;这些企业主要承担处理拒收包裹等额外费用,「Zalora」则需要承担对帐等处理费用。不过贾瓦迪表示,货到付款订单的拒收率只有“个位数”,因此「Zalora」将这部分费用视为其“商业成本”的一部分。


相比之下,那些没有风投公司巨额资金支持的卖家则更难消化货到付款所带来的额外成本。对于小型独立卖家来说,延迟付款会直接影响现金流;物流公司收取的货款也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回流,这中间产生的时间差足够造成许多困扰。


马来西亚一位销售日志文件和艺术材料的卖家表示,对像她这样的小企业来说,货到付款的风险太大,而且物流上的多次反复难免会损坏商品。


印度尼西亚的在线卖家也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了类似的言论,呼吁电商平台取消货到付款选项。此前在今年 5 月初,有两段视频在社交媒体上疯传。视频中的收件人在收到不满意的快件后情绪爆发,其中一个收件人甚至拿枪威胁配送员。


那么除了现金交易,还有什么可行的选择呢?在东南亚这种以移动服务优先的市场,很多人难以提供自己的信用证明,也就没有资格获得银行服务。在这样的市场中,什么样的支付服务才可以接替现金的地位?


未来属于无现金支付,但服务和流程急需完善。


电子钱包最有可能填补货到付款的缺口。用户只需下载一款简单的应用程序,就可以在实体店给电子钱包充值。马来西亚本土电子钱包「Touch ' n Go」就允许用户在 7-Eleven 便利店购买充值卡。


早在 2019 年,波士顿咨询公司(BCG)曾对 5000 名东南亚消费者开展了一项调查。调查显示,近一半拥有银行账户的受访者都在使用电子钱包,这一比例在 2025 年预计将达到 84%。不过,这些消费者主要将电子钱包用于叫车和手机充值;其中印尼和泰国消费者使用电子钱包进行网购的比例最低,分别仅为 25% 和 16%。


除此之外,电子钱包在东南亚市场目前也仅仅改变了城市消费者的支付习惯。波士顿咨询公司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阿帕纳·巴拉(Aparna Bharadwaj)表示,电子钱包应用的用户目前是主要拥有银行账户的富裕阶层城市居民,而“对于无银行账户人群而言,它的意义并没有那么大”。


波士顿咨询公司(BCG)的调查显示,东南亚市场的电子钱包依然主要面向城市中有银行账户的人群 | 数据来源:The Ken

目前,东南亚地区的无银行账户人群仍然只能使用现金。但是巴拉认为,随着越来越多的资金涌入电子支付领域,这种情况很快就会发生变化。以新加坡例在 2020 年第一季度中,其金融科技投资总额为6800 万美元;而到了第二季度,这一投资额就跃升至 2.78 亿美元。


随着各路资金的涌入,电子支付行业也开始开疆拓土,从城市客户向乡村地区消费群辐射,扩大市场占有率。


「Facebook」数字用户和技术行业主管弗拉(Dhruv Vohra)表示,在过去 10 年里,货到付款为东南亚消费者带来了在线购物热潮。在接下来的 10 年里,东南亚的支付产业重点将变成为消费者提供无缝的线上体验。“我们正在进入技术驱动的“新物流”时代,甚至连风投资金也开始进入物流、支付和客户关系管理(CRM)优化等领域。”


弗拉认为,在追求无缝化网购体验的过程中,货到付款这一支付渠道将逐渐失去吸引力。目前电商公司都在争相进行 IPO,同时也在争取扩大利润空间。在这种情况下,货到付款有可能会慢慢消失。


为了让消费者真正信任线上支付,电子商务公司必须与时俱进,改进升级自身流程,如制定更为顺畅的退款流程等。「Zalora」就推出了 30 天无理由退货政策,此外提供了一系列免费送货服务。Shopee官方商城「Shopee Mall」和 Lazada 旗下的「LazMall」则增加了卖家身份验证,试图提升消费者的信心。


与此同时,随着物流行业吸引的投资不断增加,商品的配送时间也大大缩短。许多东南亚大城市都普遍配有当日送达服务。包裹的配送速度越快,顾客对每笔订单的担忧就越少,也就更加信任数字支付。此外很多许多电商平台也在推出电子钱包,为客户提供现金返还、折扣优惠和独家交易等奖励措施。


2019 年,电商比价网站 iPrice 联合包裹追踪软件平台 Parcel Perform 对东南亚 8 万名网购消费者进行了一项调查。调查发现,34% 的受访者对其物流配送经历表示不满。超过 90% 的客户投诉和负面反馈都与延迟发货等问题有关。


这也就是说,在短时间内,货到付款在东南亚电商市场中的地位仍然牢不可破。很多电子商务公司向《The Ken》反映,它们不打算缩减货到付款订单的数量。


这些平台认为货到付款已经成为电商生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公司甚至还推出了更加多样化的货到付款服务。「Shopee」在菲律宾就允许顾客在收到包裹后,再通过平台旗下电子钱包「ShopeePay」结算款项。


《The Ken》曾询问「Lazada」为何今年在马来西亚重新启用货到付款支付服务。对此该平台的一位发言人表示,这样做是为了让所有市场、尤其是农村消费者“能够在疫情期间享受到电子商务带来的便利和安全”。


2020 年,印尼电商独角兽「Tokopedia」也新增了货到付款服务。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威廉·塔努维贾亚(William Tanuwijaya)曾在 2017 年认为这一方式并不可行。他在当时说道,作为一个由超过 1.7 万个岛屿组成的群岛国家,一旦顾客在货到后拒收商品,那么物流配送成本将会大幅上涨。


当被问及为什么又推出货到付款选项时,「Tokopedia」物流部助理副总裁埃德温•梅罗亚(Edwin Mailoa)表示,该平台每月有超过 1 亿人次的访客都不能轻松使用电子钱包。他说道:“我们希望保持平台的包容性,无论客户有没有银行账户,都能够在我们平台上购物。”


对于资金紧张的消费者来说,货到付款还让他们在下单和付款期间有了喘息的机会。「Ninja Van」区域主管特欧表示,货到付款在这一点上类似分期购物,这让消费者有时间来安排资金或重新考虑自己的下单情况。


如今,许多电商公司正在陆续推出分期购物(BNPL)服务。「Zalora」从今年 2 月开始与分期购物公司 Rely 合作,为客户提供三个月的免息分期支付方案,客户可将订单分成三个月结清。


最后,《The Ken》采访过的所有电商公司都认为,货到付款并不会完全退出东南亚市场。在数字零售世界里,现金可能不再是主角,但顾客就是上帝,他们对现金交易的需求仍然很强劲。毕竟货到付款带给消费者的安全感,是其他支付方式所无法提供的。


文丨白鲸出海



免责声明
本文链接:
本文经作者许可发布在AMZ123跨境头条,如有疑问,请联系客服。
最新热门报告作者标签
Temu联手奥地利邮政,中东欧市场布局加速
AMZ123获悉,近日,Temu宣布与奥地利邮政深化合作,计划于年内推出便捷取送货服务(PUDO)。PUDO服务允许消费者在便利店、储物柜等指定地点自助取件和寄件,此举将大幅提升配送灵活性,消费者可根据个人行程安排取件时间,同时,退货流程也将变得更加便捷。奥地利邮政在欧洲物流领域颇具影响力,年营业额达31亿欧元,拥有完善的物流网络和丰富的运营经验。与此同时,Temu还邀请本地卖家采用“本对本”履约方式,通过本地仓库发货,不仅能减少配送时间,还能降低物流风险。除物流升级外,Temu在欧洲市场还推出多项针对性举措。
7日销量破万,国产“浇花神器”登顶TikTok榜一
又一国产“神器”爆单,TikTok卖家两周赚了70w
25-cv-07899,Nello Supercalm商标&版权匿名维权!238店被TRO冻结!
本案是Sullivan 律所7月初代理的一起匿名商标维权案件,目前已申请PI初步禁令,涉案的238店已成功被TRO冻结!品牌方为Vitalize Official LLC,一家保健领域企业,在美国注册有6个商标以及多个版权图案,均与保健饮品相关,未经授权使用,则会构成侵权。已收到本案TRO传票的卖家需在21天内尽快联系律师处理,避免后续原告申请缺席判决后划扣账户资金,造成进一步损失!有销售相似产品,但暂未收到传票的卖家,可联系我们获取名单进行排查。
亚马逊、eBay英国需登记电子产品销售数据,2026年将缴纳回收费
AMZ123获悉,近日,英国环境部(Defra)宣布,自2025年8月起,包括亚马逊和eBay在内的外国电商企业在向英国消费者销售电子产品时,必须按照新规向环境署(Environment Agency)报送销售数据,并承担电子废弃物回收费用。此前,英国本土企业如Currys、Argos、Apple Retail UK、Tesco和Microsoft已向环境署基金缴纳电子产品回收处理费用,但通过在线平台销售的境外企业一直未纳入此类缴费范围。根据新规定,亚马逊、eBay等在线平台必须注册并报送在英国销售的家用电子产品信息。这些数据将用于计算企业每年应承担的回收费用。
5.3万件美标被撤!亚马逊卖家应对商标暴雷事件深度解析
如果你在美国申请过商标,可能正踩在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的‘暴雷清单’上!2025年夏季,USPTO针对深圳某服务商的系列执法行动,又称“商标暴雷事件”,迎来了一系列最新命令。这次命令涉及的约5.3万件商标全部作废,服务商被永久禁业。卖家不知道服务商不合规也不能免责,投入的钱、时间和品牌权益可能全部打水漂。本文约稿中国和美国执业律师北京安杰世泽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于雯竹女士深度解析相关政策,旨在完整回溯并深度解析此案,为中国跨境电商提供具有实操性的合规指引。USPTO一直致力于打击商标申请时的欺诈行为,特别是外国代理机构的违规行为。
美国Best Buy时隔九年再开放第三方平台,全球卖家可入驻
AMZ123获悉,近日,据外媒报道,美国知名消费电子产品零售商百思买(Best Buy)时隔九年再度开放第三方平台,其网站和APP均向全球卖家敞开大门。Best Buy首席客户、产品和履行官杰森·邦菲格(Jason Bonfig)在声明中表示,公司的一切策略均围绕客户及其技术需求展开,鉴于客户在市场中进行大量消费电子产品交易,故做此平台调整。首席市场和电商官Frank Bedo也指出,推出Marketplace平台,引入第三方卖家,能够为市场提供从稀缺配件到小众电子产品及生活方式品牌等更广泛的产品。
乐天韩国推出订阅配送,提供小额购物免运费服务
AMZ123获悉,近日,据外媒报道,乐天线上购物平台Lotte Mart ZETTA正式推出订阅型配送服务ZETTA Pass。该服务自8月18日启动,旨在通过“免配送费”和“新鲜日常”的理念,在高物价时代帮助消费者降低购物成本并提升便利性。订阅ZETTA Pass的用户每月支付2,900韩元,即可在单笔订单满15,000韩元时享受不限次数的免配送服务。而此前普通用户需满40,000韩元方可享受免运费。此举让经常小额采购的消费者能够更轻松地进行线上购物,同时也便于顾客按需少量购买新鲜食材,以确保最大程度的新鲜度。
雨季不等人!东南亚Shopee 8月卖什么能狂出单?热销品类+选品策略详解,卖家速看!
Shopee宣布自2025年8月18日起调整跨境直邮现货商品发货政策。主要变更包括:现货订单备货时长(DTS)从2个工作日缩短为1个工作日(中午12点前订单需当日完成);迟发货率(LSR)罚分门槛从10%放宽至20%;快速发货率(FHR)考核时间节点从下午2点提前至中午12点。新规适用于8月18日及之后生成的订单,首次罚分将于8月25日产生。平台提醒卖家需在8月23日前将现存现货商品DTS手动调整为1个工作日,之后系统将自动更新。台湾站点卖家需注意,8月11-18日期间无法创建新秒杀活动,18日后需满足DTS为1天的要求方可继续创建。此次调整旨在提升卖家竞争力,同时优化买家购物体验。
美国爆火的“情绪挂件”,在TikTok卖了70w+!
670w围观的“整顿职场”神器,TikTok狂销18000!
9月起,TikTok将强制卖家使用AI广告工具GMV Max
AMZ123获悉,近日,据外媒报道,自9月1日起,所有在TikTok Shop上投放付费广告的品牌必须使用其名为GMV Max的人工智能广告工具。据了解,GMV Max于2024年推出,旨在通过算法自动化管理广告投放,以最大化销售额。品牌商仅需选择想要推广的商品、设定预算和投资回报目标,之后广告投放将完全由TikTok的算法接管,包括优化现有广告或生成新广告。这一变化在广告行业引发了分歧。一些大品牌和代理商担心,过度依赖算法会削弱广告主对广告策略的掌控,同时降低其获取投放数据的透明度,而目前GMV Max尚未完全证明对所有广告主都有效。
零申报警告!税务局开始“点名”这些卖家
此前AMZ123在文章中提到,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互联网平台企业报送涉税信息有关事项的公告》(2025年第15号)明确规定,所有为中国卖家提供服务的电商平台,无论境内外,都必须依法报送两类涉税信息:一是卖家的身份信息(如卖家名称、纳税人识别号、店铺ID等);二是收入信息(包括销售总额、退款金额、净收入、订单数量等)。如今,据人民日报等官方媒体报道,相关平台企业已经按照要求报送了基本信息,而对于未报送的平台,税务部门将通过约谈进行提醒。随着税务局对上述信息的逐步收集,卖家们的“隐形风险”开始暴露。
亚马逊旺季物流新政发布,备战黑五网一
AMZ123获悉,随着黑五网一及圣诞购物高峰的临近,亚马逊近日发布了2025年旺季物流政策。首先在配送费用方面,2025年10月15日至2026年1月14日期间,亚马逊将实施旺季配送费。其中,美国、加拿大站的费率与2024年持平(具体如下图所示),其余各站点卖家需自行通过“亚马逊物流收入计算器”或“费用预览报告”,查询变更后的配送费率,并借助“建议最低库存”和“FBA销售预测”等工具,预估商品需求,提前做好成本规划。图源:亚马逊另外,入仓截止日期也已同步发布:黑五网一促销提交截止为 10 月 28 日,对应库存入仓截止时间为10月9、10月20和10月30日。卖家有必要对其密切关注,避免因延迟入仓影响销售。
销量腰斩!亚马逊又一新政来了
2025年亚马逊的调整,正悄然重塑跨境卖家的运营逻辑。从前台改版到评论合规,从扫号验证潮到促销规则更新,政策导向的每一次变动都可能成为影响销售走向的关键因素。随着政策频繁调整带来的不确定性增加,亚马逊卖家们的业务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Coupang最新政策&补贴红利直通,亿级大卖揭秘新手快速出单法则,8.21|深圳·龙岗【Coupang蓝海启航私享会】,助力0-1弯道超车AMZ123获悉,2025年5月至8月期间,多个亚马逊海外卖家在美国站论坛上反映销售额出现了大幅下滑,其中不少卖家的销售额同比降幅在60%至80%区间:“我以前一天能卖出40到60单,现在基本上只有3单。
8月亚马逊重拳整顿,发货新规已经实施!
这两天有两个重磅政策悄然落地,一个来自亚马逊英国站,另一个则是美国USPS。别看消息不大,但如果你没留意,轻则货发不出去,重则直接被系统判违规,账户受限。这篇文章带你快速梳理一下,8月18日后,跨境卖家有哪些发货动作必须调整。亚马逊英国站正式执行发货新规,IEN成刚需今年5月起,英国站的发货规则就发生了改变,所有发往英国亚马逊仓库(FC)的货件,必须提供有效的进口条目编号(IEN)。这不是建议,是强制!而从8月18日开始,这一要求已实质落地强化,系统将严格限制未提供IEN的货件创建权,影响发货节奏。
竞品降价5天冲排名,提价后不开广告也能稳居小类前20,关键词稳占首页!这是如何做到的?
匿名用户我的C位到货之后没有开启广告,用降价的模式推排名,4.23降价5.99,是当时市面上最低价,5.99的价格持续了5天, 排名冲到小类20内,4.27号提价6.99,提价之后并没有开广告,排名一直稳定在小类20左右,关键词都跑到第一页比较靠前的位置,请教大家是如何做到的?「 精彩回帖 」匿名用户赞同来自: 一个人的旅行Z从Keepa 曲线来看,新品上架初期已经通过降价取得一个很好的效果,整体排名,转化点击都呈现增长的情况,符合算法的要求可以大致的判断出降价后的价格对于消费者有极大的影响力。
2025.08.20亚马逊选品推荐(仅供参考):桌面装饰
2025.08.20亚马逊选品推荐(仅供参考):桌面装饰站 点:北美站,美国产品名:桌面装饰专利:未经过查询采购:国内1688工厂价1个23元亚马逊售价:14.99+2.99美金重量:重量约260G运费:FBM运费40人民币左右FBM:净1200元左右;模式:适合FBM和FBA,(所有价格都是建议参考)单量:在卖卖家精灵中显示上架时间2025年08月05日。
《2025上半年TikTok Shop调研报告-TT123》PDF下载
2025年上半年,在特朗普加征超高关税、TikTok不卖就禁法案3度延期等诸多动荡里,逆风而行的TikTok Shop依旧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2025年上半年,TikTokShop全球GMV突破232亿美元,距离年初设定的100%增长目标更近一步。
《TikTok Shop 2024年健康类目报告(东南亚各站点)》PDF下载
泰国站健康品类细分市场成交主要集中在膳食补充剂、医疗用品及替代药物等,前两者成交GMV约5000万美元,但从价格梯队集中度来看,主要集中在30-50美元,医疗用品尤其明显,30-50美元价格段占医疗用品整年GMV约64%:在即食部分>100美元的品质市场约占整体70%,虽整体市场较小,但可重点关注高端市场
《TikTok Shop 2024年运动户外类目报告(欧美)》PDF下载
美国市场运动户外类GMV近一年进入TOP5门槛虽仅占TOP10份额的6%,但近半年增速约为30%凭借美国运动类深厚的客群,未来市场有望进一步提升
《TikTok Shop 2024年运动户外类目报告(东南亚)》PDF下载
运动户外品类在东南亚各站点近一年GMV各站点平均在1500万美元以上,尤其以泰国站领先优势明显;但近一年各品类排名仅马来站排名在TOP10,运动户外品类在东南亚站点相对容量较小,需要进一步培育市场和客户消费习惯
《2025年中国宠物食品出海分析报告》PDF下载
随着养宠规模的扩大和宠物主人对宠物健康关注度的提升,宠物食品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预计未来几年,中国宠物食品行业将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 消费者对高端、天然、有机宠物食品的需求将持续攀升,推动宠物食品行业向高端化、精细化方向发展。科技的进步将为宠物食品行业的发展带来 新的机遇,如智能化设备的应用、大数据分析等,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控制水平。
《2025年美妆出海:开拓北美美丽新征程》PDF下载
美国美妆市场总值及增长趋势 市场分析:2023 年美国美妆市场总值超过 560 亿美元,预计到 2027 年将突破 700 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 6% 电商渠道的发展对美妆行业的影响 电商渠道占比:美妆产品的在线销售在整体市场中占比超过 30%,其中大约 70% 的消费者在网上购买美妆产品
《2025年美国消费电子行业趋势白皮书》PDF下载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产业链深度重构与数字技术革命交织激荡。中国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战略牵引,开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大航海时代”,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在此进程中中美经贸关系既牵动着全球经济复苏的关键变量,更映射出大国竞合的时代命题。
《2024中国宠物产业出海分析报告》PDF下载
随着宠物福利意识的不断提升,宠物用品市场正朝着更加多样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无论是宠物的食品和饮水、健康护理,还是它们的睡眠和娱乐用品,这些产品不仅满足了宠物的基本生理和心理需求,同时也为宠物主人提供了更加愉快的陪伴体验。
侃侃跨境那些事儿
不侃废话,挣钱要紧!
AMZ123选品观察员
选品推荐及选品技巧分享。
跨境电商干货集结
跨境电商干货集结,是结合亚马逊跨境电商卖家交流群内大家在交流过程中最常遇到的问题,进行收集整理,汇总解答,将会持续更新大家当前最常遇见的问题。欢迎大家加入跨境电商干货集结卖家交流群一起探讨。
欧洲电商资讯
AMZ123旗下欧洲跨境电商新闻栏目,专注欧洲跨境电商热点资讯,为广大卖家提供欧洲跨境电商最新动态、最热新闻。
跨境科普达人
科普各种跨境小知识,科普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亚马逊资讯
AMZ123旗下亚马逊资讯发布平台,专注亚马逊全球热点事件,为广大卖家提供亚马逊最新动态、最热新闻。
AMZ123跨境电商
专注跨境行业热点事件报道,每日坚持推送原创深度热文
跨境学院
跨境电商大小事,尽在跨境学院。
首页
跨境头条
文章详情
热门活动
跨境资讯
跨境资讯
跨境早报
跨境社群
品类交流群
宠物品类交流群宠物品类交流群
加入
宠物品类交流群
扫码进群
家居品类交流群家居品类交流群
加入
家居品类交流群
扫码进群
母婴用品交流群母婴用品交流群
加入
母婴用品交流群
扫码进群
品类交流群
加入
跨境资料
亚马逊运营干货包亚马逊运营干货包
加入
亚马逊运营干货包
扫码进群
TikTok运营干货包TikTok运营干货包
加入
TikTok运营干货包
扫码进群
跨境电商行业报告跨境电商行业报告
加入
跨境电商行业报告
扫码进群
跨境资料
加入
官方社区
跨境电商交流群跨境电商交流群
加入
跨境电商交流群
扫码进群
亚马逊卖家交流群亚马逊卖家交流群
加入
亚马逊卖家交流群
扫码进群
独立站卖家交流群独立站卖家交流群
加入
独立站卖家交流群
扫码进群
官方社区
加入
立即扫码咨询
立即扫码咨询
中东电商“最新趋势”丨东南亚电商,不再现金为王?
Usky全酋通物流
2021-06-07 21:03
2733


疫情让货到付款的比例降到了 20-40%,但东南亚真的能抛弃现金支付吗?

在近几年,东南亚市场一直都是全球移动支付产业的热门发展地区。该地区不仅网络普及度高,同时网络建设也直接从移动平台起步,因此在构建移动支付环境上具有先天优势。2020 年新冠疫情的突然袭来更是让该地区民众开始考虑放弃现金交易,通过无接触支付等方式保障个人健康。


这一情况在市场数据上也有显示。此前谷歌、贝恩和淡马锡发布的 2020 年东南亚数字经济报告显示,东南亚数字支付交易总额在 2020 年达到 6200 亿美元。此外东南亚用户使用电子钱包交易的平均频率在疫情前为 18%,在后疫情时期上升至 25%。


不过,尽管东南亚的移动支付产业发展看似迅猛,但现金支付依然在这一地区占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这实际上和该市场的电商产业发展历史和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对此《白鲸出海》特别编译《The Ken》专栏《Cash isn’t king anymore in SE Asia e-commerce, but it’s far from exile》,帮助读者了解东南亚市场的支付现状以及在未来的可能变化。


疫情让货到付款退居次席。


东南亚的电子商务产业正在发生一些新奇的变化。目前该地区内的新冠疫情依然没有缓解,「Shopee」、「Lazada」、「Tokopedia」和「Zalora」等电商平台仍然为用户提供货到付款(COD)服务。印尼电商平台「Tokopedia」更是在 2020 年 9 月首次添加了货到付款服务,「Lazada」也在 2021 年 4 月正式上线该支付服务。


不过这些电商平台的数据却显示,货到付款仅占它们全部电商交易额的 20%-40%。此外,货到付款处理过程相当繁琐,成本和风险也更高。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平台都不愿意下线货到付款功能呢?


其实东南亚的支付市场格局并不像大部分人想象的那么简单。东南亚的电商市场比较分散和碎片化,因此取消现金支付可能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有一位行业专家表示:“对于电商平台来说,货到付款不是一种可选渠道,而是一种必须具备的主流支付方式。”也就是说,虽然现金交易可能不再占据主导地位,但它也不会很快就退出电商领域。


「aCommerce」CEO保罗·斯里沃拉库尔(Paul Srivorakul) | 图片来源:「aCommerce」


在印尼的一间仓库中,桌子上堆着总额大约 20 万美元的现金。美籍泰国人保罗·斯里沃拉库尔(Paul Srivorakul)则正在着手处理这些现金。


这些现金都是消费者们支付的网购货款,由服务商「aCommerce」的快递派送员和骑手收取。「aCommerce」是一家电商代理公司,也是东南亚同类企业中的头部玩家。该公司总部位于泰国,斯里沃拉库尔则是公司的 CEO。


不过,新冠疫情的突然袭来则让东南亚电商市场发生了剧变。人们意识到纸币上有很多细菌,而纸币流通的时间越长,其被污染的可能性就越大;人们使用纸币的机会越多,自己感染病毒的可能性也越大。正因如此,现金交易也被列入了高风险名单。


对于一个以现金支付为主的市场来说,疫情大大撼动了现金交易的地位。要知道,东南亚市场中70%以上的人口仍没有银行账户。货到付款一度在东南亚电商领域占据主宰,但如今已经快速衰落。


与此同时,东南亚各国政府也正采取激励措施,积极推出新型电子钱包。受其影响,无现金支付开始在东南亚广泛普及,使用率也出现激增,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现金交易造成了冲击。


斯里沃拉库尔指出,五年前,货到付款占整个东南亚电商总交易量的 60%-70%。他表示:“目前货到付款在曼谷等一线城市的平均占比为 20%,在二三线城市的平均比例约为 40%。”他预计,货到付款的交易量占比还会持续下降。


东南亚时尚电商平台「Zalora」的首席运营官罗斯汀•贾瓦迪(Rostin Javadi)也观察到了类似趋势。在 2015 年,货到付款还在该平台的交易总量中占据很大比例;但到了 2018 年,其占比已下降到30%。如今这一比例在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市场徘徊在 20% 左右,在新加坡仅为 5%。


据全球投资银行摩根大通(JP Morgan)预测,到 2023 年,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和新加坡市场中货到付款的电商交易额占比将不到 20%。


货到付款订单的物流过程非常复杂,大量现金的携带和存储也给电商公司增加了成本和风险 | 图片来源:The Ken


货到付款订单的处理成本较高,因此其使用率下降对电商公司是件好事。斯里沃拉库尔透露,货到付款订单的履约成本比预付货款订单要高出 20%-30%。因为货到付款收到的现金越多,电商公司在快递安全措施和车队管理系统方面的投入也就越多。此外如果收件人不及时提货或包裹被拒收,那么货到付款的物流成本还会进一步增加。


对货到付款依赖程度的下降也标志着东南亚线上零售产业日益成熟,电商企业正在全力以赴解决消费者的网购痛点。与此同时,消费者对电子支付也越来越有信心。


不过,目前许多东南亚电商企业似乎并不会减少货到付款的使用率。「Shopee」、「Lazada」、「Tokopedia」和「Zalora」等电商平台仍向客户提供这一支付选项。在疫情暴发之前,「Lazada」曾于 2019 年在马来西亚逐步停用该功能,但后来在 2021 年 4 月又再次启用。


这一情在很大程度上与东南亚地区支付渠道的分散化和不均衡发展有关。以菲律宾为例,约有 70% 的「Zalora」客户仍然将货到付款作为首选支付方式。东南亚物流供应商「Ninja Van」的合作伙伴和销售运营区域主管艾文•特欧(Alvin Teo)表示:“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较为成熟的经济体中,高效的数字支付更为普遍。然而对电商平台来说,货到付款仍然是一种必备的支付方式。”


与大多数人的直觉判断相反,货到付款仍然是东南亚线上零售产业的关键。据预测,东南亚线上零售市场的商品交易总额(GMV)在 2025 年将达到 1720 亿美元。作为处理成本最高的支付方案,货到付款的用户粘性仍然很大,在东南亚电商市场也仍将占有一席之地。


货到付款的牢固基础,和东南亚电商产业历史息息相关。


要想仔细了解货到付款为何能在东南亚市场中拥有如此深厚的群众基础,就需要我们仔细了解这一支付方式在该地区的发展历史。


在 2000-2010 年间,东南亚的电商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而货到付款则有效带动了整个东南亚电商市场的发展。“先收包裹,后付现金”的做法有效解决了网上购物的一些痛点,其中就包括银行服务渗透率低造成的支付渠道不足。


因此,对于习惯于线下实体店购物的东南亚消费者来说,在还没有亲眼看到商品的情况下提前付款就背离了他们已经形成的支付习惯。Facebook 和贝恩公司(Bain & Company)联合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在新冠疫情暴发前的 2019 年,东南亚市场仅占 Facebook 电商业务零售总额的 5%。


不过 Facebook 和贝恩公司在 2019 年出具的一份报告中也表示,到 2025 年东南亚市场数字消费者将增至 3.1 亿人。实际上,东南亚地区在 2020 年就达到了这一目标。


随着网络购物的蓬勃发展,东南亚市场内的无现金支付服务也在迅猛增加;但消费者只要有丝毫疑问和不满,就会立刻退回到货到付款。他们会根据预期风险程度的大小,在货到付款和无现金支付之间进行切换。


杰塞尔•纳马拉特(Jessel Namalata)是菲律宾的一位工艺美术教授,她习惯用信用卡在电商网站上购买商品。通过一个头部电商平台,她在去年入手了一套价值 1250 菲律宾比索(合 26 美元)的烘焙设备。然而这次购物经历却改变了她对预付款的看法。


纳马拉特购买的设备一直没有到货,因此她投诉了商家和平台,但最终也没有得到任何结果和回复——更重要的是她没收到退款。


纳马拉特抱怨道:“我再也不会在网上提前付款了。我从现在开始只会使用货到付款。这确实很麻烦,因为你要提前与快递员协调提货地点,还要取出现金付款。但它也有好处,那就是能让我拿到自己买的东西。”


王晓凤(Pauline Wong)是马来西亚的一位消费者。她表示自己平常都使用信用卡付款,但在新加坡二手电商平台「Carousell」上购买瑜伽服时,她会选择货到付款,因为她想在付款前先检查一下衣服的状况。另一位消费者卡利斯塔·泰欧(Calista Teo)则表示,她仅在当地一家连锁超市的线上平台购物时才使用货到付款,因为这家超市经常在送货当天就售罄或缺货,而退款则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


不管是「aCommerce」的斯里沃拉库尔,还是「Zalora」的贾瓦迪,他们都表示,平台上的新客户往往在最初的几笔订单中使用货到付款支付选项,然后在后续的订单中转向无现金支付。


尽管现金交易在东南亚线下零售业中仍然是中流砥柱,但受网购热潮的兴起以及疫情暴发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正在转向无现金支付 | 数据来源:The Ken


有数据显示,东南亚的在线零售业充斥着各种诈骗风险。在 2020 年的前9个月里,仅在越南就约有3万家电商卖家因交易欺诈、销售假冒伪劣以及违禁物品等违规行为而被关停。


据马来西亚全国消费者投诉中心(NCCC)高级主管巴斯卡兰·西坦帕拉姆(Baskaran Sithamparam)表示,在 2019 至 2020 年期间,马来西亚共收到 13458 起消费者网购投诉,遥遥领先于其他领域。该数据在 2018 年则仅为 10615 起。


马来西亚全国消费者投诉中心对 2019 年和 2020 年的数据进行了汇总。纵观其投诉数据,其中,退款、诈骗和配送等三个问题是消费者投诉最多的问题。这也是消费者们希望“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主要原因。然而即便消费者选择了货到付款,他们也依然无法保证自己不会在网购时被骗。


据报道,2020 年新加坡一名女子在网购平台上花了 40 新元购买商品,但在货到付款后才发现自己买了假货。「Ninja Van」在「Facebook」上曾表示,该平台“确实收到了许多有关货到付款的诈骗投诉”。由于“与物流合作伙伴签订了保密合同”,收件人无法在付款之前打开包裹,也因此难以亲自验货。


「Facebook」和「WhatsApp」等社交电商的发展也进一步加深了东南亚消费者的不信任感,虽然卖家能够提供多种商品和诱人的价格,但它们的可信度不够高,退货服务也不够透明。这进一步驱使消费者固守在货到付款这一传统渠道。

对于电商企业而言,消费者的保守让它们只能继续保留乃至发展货到付款服务,但继续发展货到付款服务的难度也很高。


不同角色玩家眼里的货到付款。


「Zalora」的配送中心 | 图片来源:Zalora


「Zalora」是进入东南亚地区的首批电商平台之一,早在 2012 年就已经上线。回想起最初与“最后一公里”物流配送公司讨论搭建货到付款服务体系的情形,该平台首席运营官贾瓦迪颇有感触。在那之前,很多配送公司都没处理过货到付款订单。


他表示:“我们需要与配送公司合作,共同创建一个 API 接口,将需要收取的现金数额等信息共享给快递员;然后还要建立一个转账程序,方便快递员将资金货款转给平台。”


其他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安全风险,比如让快递员将现金小额分批存入银行,这样他们就不需要携带太多现金。在菲律宾等市场的一些城市,消费者们的货到付款订单量相当多,但银行分支机构又比较少,因此现金就必须存放在物流中心的保险箱中,定期用装甲车运走。


与此同时,货到付款也让配送企业担心起了包裹本身的安全问题。「Ninja Van」首席运营官 Joel Ong 表示,由于快递员可能会辨别并偷走高价值包裹,因此该公司在仓库中专门划出了一个处理区域,并设有一个专门的车队来处理这类商品。


贾瓦迪表示:“货到付款订单处理起来比较麻烦,但只要实现流程化操作,包裹配送起来就相当顺利。”对于某些平台来说,例如「Zalora」,货到付款订单的物流成本“并不算太高”。贾瓦迪指出,货到付款在某些情况下比许多无现金支付订单的费用更低,因为无现金支付服务会产生一些交易费和网关接入费用,每笔订单抽成约为 1.5%-4%。


与此同时,几家支持货到付款的物流公司目前也降低了价格门槛;这些企业主要承担处理拒收包裹等额外费用,「Zalora」则需要承担对帐等处理费用。不过贾瓦迪表示,货到付款订单的拒收率只有“个位数”,因此「Zalora」将这部分费用视为其“商业成本”的一部分。


相比之下,那些没有风投公司巨额资金支持的卖家则更难消化货到付款所带来的额外成本。对于小型独立卖家来说,延迟付款会直接影响现金流;物流公司收取的货款也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回流,这中间产生的时间差足够造成许多困扰。


马来西亚一位销售日志文件和艺术材料的卖家表示,对像她这样的小企业来说,货到付款的风险太大,而且物流上的多次反复难免会损坏商品。


印度尼西亚的在线卖家也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了类似的言论,呼吁电商平台取消货到付款选项。此前在今年 5 月初,有两段视频在社交媒体上疯传。视频中的收件人在收到不满意的快件后情绪爆发,其中一个收件人甚至拿枪威胁配送员。


那么除了现金交易,还有什么可行的选择呢?在东南亚这种以移动服务优先的市场,很多人难以提供自己的信用证明,也就没有资格获得银行服务。在这样的市场中,什么样的支付服务才可以接替现金的地位?


未来属于无现金支付,但服务和流程急需完善。


电子钱包最有可能填补货到付款的缺口。用户只需下载一款简单的应用程序,就可以在实体店给电子钱包充值。马来西亚本土电子钱包「Touch ' n Go」就允许用户在 7-Eleven 便利店购买充值卡。


早在 2019 年,波士顿咨询公司(BCG)曾对 5000 名东南亚消费者开展了一项调查。调查显示,近一半拥有银行账户的受访者都在使用电子钱包,这一比例在 2025 年预计将达到 84%。不过,这些消费者主要将电子钱包用于叫车和手机充值;其中印尼和泰国消费者使用电子钱包进行网购的比例最低,分别仅为 25% 和 16%。


除此之外,电子钱包在东南亚市场目前也仅仅改变了城市消费者的支付习惯。波士顿咨询公司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阿帕纳·巴拉(Aparna Bharadwaj)表示,电子钱包应用的用户目前是主要拥有银行账户的富裕阶层城市居民,而“对于无银行账户人群而言,它的意义并没有那么大”。


波士顿咨询公司(BCG)的调查显示,东南亚市场的电子钱包依然主要面向城市中有银行账户的人群 | 数据来源:The Ken

目前,东南亚地区的无银行账户人群仍然只能使用现金。但是巴拉认为,随着越来越多的资金涌入电子支付领域,这种情况很快就会发生变化。以新加坡例在 2020 年第一季度中,其金融科技投资总额为6800 万美元;而到了第二季度,这一投资额就跃升至 2.78 亿美元。


随着各路资金的涌入,电子支付行业也开始开疆拓土,从城市客户向乡村地区消费群辐射,扩大市场占有率。


「Facebook」数字用户和技术行业主管弗拉(Dhruv Vohra)表示,在过去 10 年里,货到付款为东南亚消费者带来了在线购物热潮。在接下来的 10 年里,东南亚的支付产业重点将变成为消费者提供无缝的线上体验。“我们正在进入技术驱动的“新物流”时代,甚至连风投资金也开始进入物流、支付和客户关系管理(CRM)优化等领域。”


弗拉认为,在追求无缝化网购体验的过程中,货到付款这一支付渠道将逐渐失去吸引力。目前电商公司都在争相进行 IPO,同时也在争取扩大利润空间。在这种情况下,货到付款有可能会慢慢消失。


为了让消费者真正信任线上支付,电子商务公司必须与时俱进,改进升级自身流程,如制定更为顺畅的退款流程等。「Zalora」就推出了 30 天无理由退货政策,此外提供了一系列免费送货服务。Shopee官方商城「Shopee Mall」和 Lazada 旗下的「LazMall」则增加了卖家身份验证,试图提升消费者的信心。


与此同时,随着物流行业吸引的投资不断增加,商品的配送时间也大大缩短。许多东南亚大城市都普遍配有当日送达服务。包裹的配送速度越快,顾客对每笔订单的担忧就越少,也就更加信任数字支付。此外很多许多电商平台也在推出电子钱包,为客户提供现金返还、折扣优惠和独家交易等奖励措施。


2019 年,电商比价网站 iPrice 联合包裹追踪软件平台 Parcel Perform 对东南亚 8 万名网购消费者进行了一项调查。调查发现,34% 的受访者对其物流配送经历表示不满。超过 90% 的客户投诉和负面反馈都与延迟发货等问题有关。


这也就是说,在短时间内,货到付款在东南亚电商市场中的地位仍然牢不可破。很多电子商务公司向《The Ken》反映,它们不打算缩减货到付款订单的数量。


这些平台认为货到付款已经成为电商生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公司甚至还推出了更加多样化的货到付款服务。「Shopee」在菲律宾就允许顾客在收到包裹后,再通过平台旗下电子钱包「ShopeePay」结算款项。


《The Ken》曾询问「Lazada」为何今年在马来西亚重新启用货到付款支付服务。对此该平台的一位发言人表示,这样做是为了让所有市场、尤其是农村消费者“能够在疫情期间享受到电子商务带来的便利和安全”。


2020 年,印尼电商独角兽「Tokopedia」也新增了货到付款服务。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威廉·塔努维贾亚(William Tanuwijaya)曾在 2017 年认为这一方式并不可行。他在当时说道,作为一个由超过 1.7 万个岛屿组成的群岛国家,一旦顾客在货到后拒收商品,那么物流配送成本将会大幅上涨。


当被问及为什么又推出货到付款选项时,「Tokopedia」物流部助理副总裁埃德温•梅罗亚(Edwin Mailoa)表示,该平台每月有超过 1 亿人次的访客都不能轻松使用电子钱包。他说道:“我们希望保持平台的包容性,无论客户有没有银行账户,都能够在我们平台上购物。”


对于资金紧张的消费者来说,货到付款还让他们在下单和付款期间有了喘息的机会。「Ninja Van」区域主管特欧表示,货到付款在这一点上类似分期购物,这让消费者有时间来安排资金或重新考虑自己的下单情况。


如今,许多电商公司正在陆续推出分期购物(BNPL)服务。「Zalora」从今年 2 月开始与分期购物公司 Rely 合作,为客户提供三个月的免息分期支付方案,客户可将订单分成三个月结清。


最后,《The Ken》采访过的所有电商公司都认为,货到付款并不会完全退出东南亚市场。在数字零售世界里,现金可能不再是主角,但顾客就是上帝,他们对现金交易的需求仍然很强劲。毕竟货到付款带给消费者的安全感,是其他支付方式所无法提供的。


文丨白鲸出海



咨询
官方微信群
官方客服

扫码添加,立即咨询

加群
官方微信群
官方微信群

扫码添加,拉你进群

更多
订阅号服务号跨境资讯
二维码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最有料的跨境电商资讯

二维码

90% 亚马逊卖家都在关注的微信公众号

二维码

精选今日跨境电商头条资讯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