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被问最多的几个问题

2024年被问最多的几个问题
一.写公众号收获了什么?
这个问题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被提及。今天公开聊一聊。
收获1: 接近牛逼的人,就会走牛逼的路。链接更多优秀的人,尽量让自己处在一个积极向上的环境中。
先举几个例子!
几个月前想要找个付费经理合作一个项目,并不是每个经理都有相关权限,所以需要去对接很多付费经理,所以在社群问大家,是否有付费经理联系方式私信推送我下。
结果几分钟时间,我被推送了十几个付费经理的联系方式。
我遇到某些问题的时候,如果知道某个大佬针对这个问题有独特见解。可以马上请教,得到的回复都是非常仔细并且全面。
大家都知道一句话:你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和谁在一起!
如果我是跟偶像雷军混的话,就算是司机,混的可能远远比现在更好。但是回头看,大家觉得我跟雷军混的概率有多大?可以说是零。因为我跟雷军没有任何链接的可能。
而写公众号进行输出,是存在一个链接的可能性的。可能是某个产品的供应链,可能是某电商公司的BOSS,可能是某软件的运营推广经理,可能是刚入行的新人小白。
并且任何人都可以是我的老师,特别是遇到越来越多的人之后,这个感觉愈加的感触深刻。对运营,推广,管理,AI应用,甚至某个做事思维,以前会觉得自己各个方面还行。而现在接触越多,了解越多,觉得自己还是很菜。
借用V哥一句话:当我们知道的越多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知道的越少。但是当我们知道的足够多的时候,才会发现真正正确并且有用的信息就越少。
现在自己好像打开天宫一角,发现自己很多不知道,还需要吸收消化最后才能浓缩成精华。
回到这个问题:写公众号或者输出收获了什么?
接近牛逼的人,就会走牛逼的路。链接更多优秀的人,尽量让自己处在一个积极向上的环境中。通过文章通过输出让更多人的认识自己,得到链接牛人的机会。多靠近一些优秀的,比自己厉害的人,看他们是如何做决策、他们是如何思考的。朝着牛人的那个逻辑去做,去思考,甚至有时候弄不懂原因的情况下先模仿,模仿过程中自然会有体会,这时候我们就一定能够慢慢变得越来越好。
收获2: 输出倒逼输入。
将人类大脑看成是一个容器,通过阅读书籍,浏览网站,查看视频等各种方式获取知识就是输入,也就是往容器里注水。随着对世界的了解越来越多,容器就会被填得越来越满,直到有一天容器全满了。当然这时候也无法再吸收知识了。
为了大脑能够循环起来,就可以打开水龙头释放知识。当然这时候的知识就需要通过自我理解消化后形成自己的东西,这样才能通过水龙头流出。所以无论水龙头打开多小,都远远比关上重要,打开就意味着活水。打开水龙头后就可以输入更多的知识,这样容器才能装得下。当水龙头的流速比流入的速度更快的时候,就开始倒逼自己去吸收更多知识不然脑袋要空空如也了。
二.为什么文章是流水账?
不需要别人评价,我自己也知道单篇文章的深度是不够的,所有不少人觉得价值不高。今年年中的时候,我深度思考过是否需要改变策略,降低更新频率一周输出一篇质量相对更高的内容。后来被自己否定了。
原因1: 变成周更,最后变成月更,然后断更。现在执行的是工作日更新,有点强迫自己的意思,我承认自己没那么坚持。而我已经没有其他了,只剩下坚持了,还抛弃坚持,将一无所有。如果做个类比,深度文章好比100个俯卧撑,简单思考后的输出是10个俯卧撑。每天做100个俯卧撑很难坚持,而每天10个俯卧撑就相对更容易。每天10个俯卧撑也是积累,积累的越多,每天20个俯卧撑就水到渠成了。
原因2: 第一性原理。马斯克通过运用第一性原理,重新定义了电动汽车和航天技术。明确输出的第一目的是做积累,虽然内容只是浅浅的一个点,但是达到目的了。把自己的关注点放在最重要的事情,被说水文又如何。借用一句话:我能坚持写一年,他连坚持骂我一年都做不到。
网上看到下面这段话,之前分享过。我自己再细嚼慢咽理解一次,同时再次分享给大家。
先去做,做成一堆狗屎,再慢慢改。一个粗糙的开始就是最好的开始。想做一件事情,你可以非常懒惰的去做,非常粗糙的去做,丢掉一切得失的去做,不要等自己完美了再开始。先去混,混上一段时间,你就会发现你这个技能就突飞猛进了。只要开始了,后面越来越上手起来就越有正面反馈,无从下手的时候就随便糊弄一下,假装游刃有余就好了。这就是由低到高,由慢到快,量变决定质变的过程,干的烂总比不干要好,先完成再完美。
三.如何做好时间管理
关于时间的几句话,平时对自己不断强调暗示,分享给大家。
时间是世间最公平的东西,每个人都是24小时。 (不一样的是利用率) 每个人都说自己很忙,其实你在混。 (包括我) 明确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时间优先安排。 (每个阶段重要的事情不同) 时间很贵,最高效利用是投资自己。 (牛马是暂时的,未来是自己的) 通过积累实现技能的熟练度,提高效率。 (无法一步登天,只有滴水穿石) 借助外力节省时间。 (人之所以是人,是因为人会使用工具)
对时间的理解深刻了,做事情的顺序,逻辑,方式方法提升了,相同时间产出的结果更多了,所谓的时间管理就达到目的了。
2025年的目标:SOP和AI结合
SOP的全称即标准操作流程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是指为实现特定操作或工作流程所制定的详细的步骤和规范。
如果说SOP是高效高质量完成工作的秘籍1.0的话,SOP和AI结合将是秘籍2.0。
SOP是把重复性的工作流程化,把流程的步骤标准化,让复杂简单化,从而让效率大大提高,保证工作的质量。AI的介入会将SOP中已经简单化标准化的步骤更新高效完成。AI可以帮助完成SOP中的收集和分析工作中的数据,借助RPA可以自动执行某些固定的工作步骤,最后还可以给SOP的完成度进行监控并且反馈。
各位AI大佬,等我学习尝试后可能会骚扰你哦,提前先说声感谢!
如果你也想改变自己,也想通过写文章链接更多优秀的人,可以找我聊聊哦。一群人一起进步一起成长,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
祝大家2025年大卖!






















2024年被问最多的几个问题
一.写公众号收获了什么?
这个问题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被提及。今天公开聊一聊。
收获1: 接近牛逼的人,就会走牛逼的路。链接更多优秀的人,尽量让自己处在一个积极向上的环境中。
先举几个例子!
几个月前想要找个付费经理合作一个项目,并不是每个经理都有相关权限,所以需要去对接很多付费经理,所以在社群问大家,是否有付费经理联系方式私信推送我下。
结果几分钟时间,我被推送了十几个付费经理的联系方式。
我遇到某些问题的时候,如果知道某个大佬针对这个问题有独特见解。可以马上请教,得到的回复都是非常仔细并且全面。
大家都知道一句话:你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和谁在一起!
如果我是跟偶像雷军混的话,就算是司机,混的可能远远比现在更好。但是回头看,大家觉得我跟雷军混的概率有多大?可以说是零。因为我跟雷军没有任何链接的可能。
而写公众号进行输出,是存在一个链接的可能性的。可能是某个产品的供应链,可能是某电商公司的BOSS,可能是某软件的运营推广经理,可能是刚入行的新人小白。
并且任何人都可以是我的老师,特别是遇到越来越多的人之后,这个感觉愈加的感触深刻。对运营,推广,管理,AI应用,甚至某个做事思维,以前会觉得自己各个方面还行。而现在接触越多,了解越多,觉得自己还是很菜。
借用V哥一句话:当我们知道的越多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知道的越少。但是当我们知道的足够多的时候,才会发现真正正确并且有用的信息就越少。
现在自己好像打开天宫一角,发现自己很多不知道,还需要吸收消化最后才能浓缩成精华。
回到这个问题:写公众号或者输出收获了什么?
接近牛逼的人,就会走牛逼的路。链接更多优秀的人,尽量让自己处在一个积极向上的环境中。通过文章通过输出让更多人的认识自己,得到链接牛人的机会。多靠近一些优秀的,比自己厉害的人,看他们是如何做决策、他们是如何思考的。朝着牛人的那个逻辑去做,去思考,甚至有时候弄不懂原因的情况下先模仿,模仿过程中自然会有体会,这时候我们就一定能够慢慢变得越来越好。
收获2: 输出倒逼输入。
将人类大脑看成是一个容器,通过阅读书籍,浏览网站,查看视频等各种方式获取知识就是输入,也就是往容器里注水。随着对世界的了解越来越多,容器就会被填得越来越满,直到有一天容器全满了。当然这时候也无法再吸收知识了。
为了大脑能够循环起来,就可以打开水龙头释放知识。当然这时候的知识就需要通过自我理解消化后形成自己的东西,这样才能通过水龙头流出。所以无论水龙头打开多小,都远远比关上重要,打开就意味着活水。打开水龙头后就可以输入更多的知识,这样容器才能装得下。当水龙头的流速比流入的速度更快的时候,就开始倒逼自己去吸收更多知识不然脑袋要空空如也了。
二.为什么文章是流水账?
不需要别人评价,我自己也知道单篇文章的深度是不够的,所有不少人觉得价值不高。今年年中的时候,我深度思考过是否需要改变策略,降低更新频率一周输出一篇质量相对更高的内容。后来被自己否定了。
原因1: 变成周更,最后变成月更,然后断更。现在执行的是工作日更新,有点强迫自己的意思,我承认自己没那么坚持。而我已经没有其他了,只剩下坚持了,还抛弃坚持,将一无所有。如果做个类比,深度文章好比100个俯卧撑,简单思考后的输出是10个俯卧撑。每天做100个俯卧撑很难坚持,而每天10个俯卧撑就相对更容易。每天10个俯卧撑也是积累,积累的越多,每天20个俯卧撑就水到渠成了。
原因2: 第一性原理。马斯克通过运用第一性原理,重新定义了电动汽车和航天技术。明确输出的第一目的是做积累,虽然内容只是浅浅的一个点,但是达到目的了。把自己的关注点放在最重要的事情,被说水文又如何。借用一句话:我能坚持写一年,他连坚持骂我一年都做不到。
网上看到下面这段话,之前分享过。我自己再细嚼慢咽理解一次,同时再次分享给大家。
先去做,做成一堆狗屎,再慢慢改。一个粗糙的开始就是最好的开始。想做一件事情,你可以非常懒惰的去做,非常粗糙的去做,丢掉一切得失的去做,不要等自己完美了再开始。先去混,混上一段时间,你就会发现你这个技能就突飞猛进了。只要开始了,后面越来越上手起来就越有正面反馈,无从下手的时候就随便糊弄一下,假装游刃有余就好了。这就是由低到高,由慢到快,量变决定质变的过程,干的烂总比不干要好,先完成再完美。
三.如何做好时间管理
关于时间的几句话,平时对自己不断强调暗示,分享给大家。
时间是世间最公平的东西,每个人都是24小时。 (不一样的是利用率) 每个人都说自己很忙,其实你在混。 (包括我) 明确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时间优先安排。 (每个阶段重要的事情不同) 时间很贵,最高效利用是投资自己。 (牛马是暂时的,未来是自己的) 通过积累实现技能的熟练度,提高效率。 (无法一步登天,只有滴水穿石) 借助外力节省时间。 (人之所以是人,是因为人会使用工具)
对时间的理解深刻了,做事情的顺序,逻辑,方式方法提升了,相同时间产出的结果更多了,所谓的时间管理就达到目的了。
2025年的目标:SOP和AI结合
SOP的全称即标准操作流程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是指为实现特定操作或工作流程所制定的详细的步骤和规范。
如果说SOP是高效高质量完成工作的秘籍1.0的话,SOP和AI结合将是秘籍2.0。
SOP是把重复性的工作流程化,把流程的步骤标准化,让复杂简单化,从而让效率大大提高,保证工作的质量。AI的介入会将SOP中已经简单化标准化的步骤更新高效完成。AI可以帮助完成SOP中的收集和分析工作中的数据,借助RPA可以自动执行某些固定的工作步骤,最后还可以给SOP的完成度进行监控并且反馈。
各位AI大佬,等我学习尝试后可能会骚扰你哦,提前先说声感谢!
如果你也想改变自己,也想通过写文章链接更多优秀的人,可以找我聊聊哦。一群人一起进步一起成长,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
祝大家2025年大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