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突然!亚马逊“买家评论”功能将永久关闭,卖家差评处理或迎来大麻烦!

最近,亚马逊又有大动作!
平台公告显示,“买家评论”功能将于2025年9月30日正式停用!
也就是说,从那天起,我们再也无法通过“买家评论”页面第一时间处理差评了!
一、用了5年的实用工具,说没就没了?
亚马逊后台已经发布提示:
“卖家平台中的‘买家评论’产品将于2025年9月30日弃用,若需继续监控商品评论,请使用‘买家之声’。”
这个“买家评论”功能我们卖家再熟悉不过——一键查看所有ASIN的买家反馈,尤其是差评,快速发站内信沟通、补偿、甚至删评,非常实用。
但现在,这个入口被砍了,我们处理差评的路径一下子变窄,操作成本陡然增加。
二、功能下线,差评应对难度直线飙升!
以前,只要买家给了3星或以下的评价,我们可以在48小时内在“买家评论”页面看到,并且页面会保留这条差评90天,这给我们留出了充足的时间:
主动联系买家
站内信道歉或解释
发放退款或补偿,尝试沟通修改评论
很多时候,卖家靠这套流程成功挽回了不少差评,甚至在合规前提下让买家撤评。
但从今年9月起,这套流程将彻底失效!
今后想联系差评买家,只能走售后客服、申诉通道等绕路,流程复杂,成功率低、耗时还长,对运营效率是一大打击。
三、“买家之声”能否接过重任?目前来看还差得远
亚马逊建议我们转用“买家之声”功能来替代“买家评论”。
但问题来了:这个功能并不在“品牌”模块,而藏在“绩效”模块下,位置就已经不太友好。
打开“买家之声”,我们能看到的,是系统给产品打的一个绩效等级,从“极好”到“极差”共5个层级:
极好:明显优于同类商品
良好:优于同类商品
一般:与同类商品相当
不合格:低于同类商品
极差:明显低于同类商品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宏观数据:
比如某ASIN的不满意订单比例、趋势图等。
但这些信息并没有具体的评论内容,也不能看到是哪一条评论导致评分下降,更没有买家信息,更谈不上沟通了。
所以目前来看,“买家之声”**在实操上完全无法取代“买家评论”**的作用。
四、问题一堆,但亚马逊还没给出明确回应
关于本次功能调整,亚马逊并未做出详细解释,但我们作为卖家,至少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合并后是否仍能看到买家详细评论?
如果不能,那我们获取用户反馈的唯一窗口就断了,无法第一时间知道产品问题在哪,影响后续改进与优化。
2. 买家之声页面操作是否方便?
目前的版本偏“数据看板”类型,对多数中小卖家来说并不好上手。
如果未来无法提供清晰的买家反馈页面,将进一步拉高运营门槛。
五、接下来卖家怎么应对?
虽然调整还没正式实施,但留给我们的准备时间不多了,建议大家从现在开始着手:
熟悉“买家之声”的功能和逻辑,了解各层级评分的标准和触发机制;
在功能下线前,把近期的负面评论尽量处理完毕;
关注亚马逊官方后续对“买家之声”功能的更新,看是否会新增沟通入口或优化展示方式;
考虑第三方工具是否有替代方案可参考,补上“评论追踪+主动沟通”的缺口;
加强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从源头降低差评率,才是最根本的解决办法。
小结
这次“买家评论”功能的永久下线,对卖家来说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尤其对于那些靠积极售后处理差评、维护店铺评分的卖家来说,影响更为直接。
未来可能是一个“不能靠沟通、只能靠产品”的时代。
越早适应新规则,就越能在变化中站稳脚跟!






















最近,亚马逊又有大动作!
平台公告显示,“买家评论”功能将于2025年9月30日正式停用!
也就是说,从那天起,我们再也无法通过“买家评论”页面第一时间处理差评了!
一、用了5年的实用工具,说没就没了?
亚马逊后台已经发布提示:
“卖家平台中的‘买家评论’产品将于2025年9月30日弃用,若需继续监控商品评论,请使用‘买家之声’。”
这个“买家评论”功能我们卖家再熟悉不过——一键查看所有ASIN的买家反馈,尤其是差评,快速发站内信沟通、补偿、甚至删评,非常实用。
但现在,这个入口被砍了,我们处理差评的路径一下子变窄,操作成本陡然增加。
二、功能下线,差评应对难度直线飙升!
以前,只要买家给了3星或以下的评价,我们可以在48小时内在“买家评论”页面看到,并且页面会保留这条差评90天,这给我们留出了充足的时间:
主动联系买家
站内信道歉或解释
发放退款或补偿,尝试沟通修改评论
很多时候,卖家靠这套流程成功挽回了不少差评,甚至在合规前提下让买家撤评。
但从今年9月起,这套流程将彻底失效!
今后想联系差评买家,只能走售后客服、申诉通道等绕路,流程复杂,成功率低、耗时还长,对运营效率是一大打击。
三、“买家之声”能否接过重任?目前来看还差得远
亚马逊建议我们转用“买家之声”功能来替代“买家评论”。
但问题来了:这个功能并不在“品牌”模块,而藏在“绩效”模块下,位置就已经不太友好。
打开“买家之声”,我们能看到的,是系统给产品打的一个绩效等级,从“极好”到“极差”共5个层级:
极好:明显优于同类商品
良好:优于同类商品
一般:与同类商品相当
不合格:低于同类商品
极差:明显低于同类商品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宏观数据:
比如某ASIN的不满意订单比例、趋势图等。
但这些信息并没有具体的评论内容,也不能看到是哪一条评论导致评分下降,更没有买家信息,更谈不上沟通了。
所以目前来看,“买家之声”**在实操上完全无法取代“买家评论”**的作用。
四、问题一堆,但亚马逊还没给出明确回应
关于本次功能调整,亚马逊并未做出详细解释,但我们作为卖家,至少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合并后是否仍能看到买家详细评论?
如果不能,那我们获取用户反馈的唯一窗口就断了,无法第一时间知道产品问题在哪,影响后续改进与优化。
2. 买家之声页面操作是否方便?
目前的版本偏“数据看板”类型,对多数中小卖家来说并不好上手。
如果未来无法提供清晰的买家反馈页面,将进一步拉高运营门槛。
五、接下来卖家怎么应对?
虽然调整还没正式实施,但留给我们的准备时间不多了,建议大家从现在开始着手:
熟悉“买家之声”的功能和逻辑,了解各层级评分的标准和触发机制;
在功能下线前,把近期的负面评论尽量处理完毕;
关注亚马逊官方后续对“买家之声”功能的更新,看是否会新增沟通入口或优化展示方式;
考虑第三方工具是否有替代方案可参考,补上“评论追踪+主动沟通”的缺口;
加强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从源头降低差评率,才是最根本的解决办法。
小结
这次“买家评论”功能的永久下线,对卖家来说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尤其对于那些靠积极售后处理差评、维护店铺评分的卖家来说,影响更为直接。
未来可能是一个“不能靠沟通、只能靠产品”的时代。
越早适应新规则,就越能在变化中站稳脚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