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卖家,什么时候发下一批货?

,最新红利解读&市场机遇解码,一键解锁韩国电商届的“巨无霸”>>>
说白了,谁也不想做小白鼠,所以目前更多人的态度都是观望和试探。
只是目前对我们来说,Q1的货款加上账期,之后可能要发的薪资这里,都是已经有预备和结算了的。现金链这里,有点压力,但至少没那么严重。幸好是小团队,而且没大手大脚的乱搞,所以现金流转的问题,多少有点老底。
和口罩时候不同的是,当时是柜子供不应求,周期拉长,造成的费用超高。1.5W,2W都有。看着是吓人,影响还真是有上限。
现在,海运价格,货代报价也在涨,更大的问题则是有的货代说他们最近要发的货填不满一个柜子。当关税没变化的时候,所谓物流费用的增长,多少都是能预知和调剂的。口罩时期,物流增长对利润的影响也没这么大。高客单价,低客单价,销量,促销,捆绑……总是有办法的。
直接面对如今这么一个很恶心人的状况。不发货,面临多个平台断货,发货,面临扣押罚款的风险。怎么办?赌运气?
走“灰清”的确不是个长久之策,目前这个趋势,即使继续把报关的锅都甩给货代,让他们来负责交税。看着我们只是涨了点运费。可后续的风险,一旦被查扣罚款。还是会转到自己头上。
一级一级的算账吧,首先,运费这些至少还是比口罩时期要低一些,加上可能要补的关税。如果产品利润能支持,或者整体正常运营需要临时输血,那该发的还是得继续发。
算下现在美区那边的库存,再比较下现在的物流时间和周期,看看货代的通关概率等其他因素。大概率,这个所谓的90天内,少不得还得发一次货。至少把账算下来,不赔这个批次的本就行。
今年年初选择扩张的同行,这些天的日子是真的不那么好过。已经有人在跟我抱怨所谓劳资关系的问题了。没辙,我们现在的劳动法也好,劳动合同也好,更多保证的对象,都不是老板,这是事实。当我们自己还是个打工者的时候,体会不到这些。当我们自己也走上这条路的时候,看着每个月倒计时,要准备支付的薪资。谁敢说压力不大。
特别是现在这种业务不稳定的时候,真正能到户头的费用不稳定的时候,甚至某个周期的收入可能无法养活团队的时候。就问哪个老板不是自己输血去养团队,同时拼命给自己打鸡血呢。
说没有“黑心老板”是假的。说都是,也是假的。最近接触的人,基本都是这些忧心忡忡的负责人,小卖家本尊,甚至是没有退路的个体创业者。别说什么贩卖焦虑。现在就是难啊。
只是没辙,选择了这条路,就只能把一边把苦水都自己咽下,一边继续向前推进。
和诸位,共勉。























说白了,谁也不想做小白鼠,所以目前更多人的态度都是观望和试探。
只是目前对我们来说,Q1的货款加上账期,之后可能要发的薪资这里,都是已经有预备和结算了的。现金链这里,有点压力,但至少没那么严重。幸好是小团队,而且没大手大脚的乱搞,所以现金流转的问题,多少有点老底。
和口罩时候不同的是,当时是柜子供不应求,周期拉长,造成的费用超高。1.5W,2W都有。看着是吓人,影响还真是有上限。
现在,海运价格,货代报价也在涨,更大的问题则是有的货代说他们最近要发的货填不满一个柜子。当关税没变化的时候,所谓物流费用的增长,多少都是能预知和调剂的。口罩时期,物流增长对利润的影响也没这么大。高客单价,低客单价,销量,促销,捆绑……总是有办法的。
直接面对如今这么一个很恶心人的状况。不发货,面临多个平台断货,发货,面临扣押罚款的风险。怎么办?赌运气?
走“灰清”的确不是个长久之策,目前这个趋势,即使继续把报关的锅都甩给货代,让他们来负责交税。看着我们只是涨了点运费。可后续的风险,一旦被查扣罚款。还是会转到自己头上。
一级一级的算账吧,首先,运费这些至少还是比口罩时期要低一些,加上可能要补的关税。如果产品利润能支持,或者整体正常运营需要临时输血,那该发的还是得继续发。
算下现在美区那边的库存,再比较下现在的物流时间和周期,看看货代的通关概率等其他因素。大概率,这个所谓的90天内,少不得还得发一次货。至少把账算下来,不赔这个批次的本就行。
今年年初选择扩张的同行,这些天的日子是真的不那么好过。已经有人在跟我抱怨所谓劳资关系的问题了。没辙,我们现在的劳动法也好,劳动合同也好,更多保证的对象,都不是老板,这是事实。当我们自己还是个打工者的时候,体会不到这些。当我们自己也走上这条路的时候,看着每个月倒计时,要准备支付的薪资。谁敢说压力不大。
特别是现在这种业务不稳定的时候,真正能到户头的费用不稳定的时候,甚至某个周期的收入可能无法养活团队的时候。就问哪个老板不是自己输血去养团队,同时拼命给自己打鸡血呢。
说没有“黑心老板”是假的。说都是,也是假的。最近接触的人,基本都是这些忧心忡忡的负责人,小卖家本尊,甚至是没有退路的个体创业者。别说什么贩卖焦虑。现在就是难啊。
只是没辙,选择了这条路,就只能把一边把苦水都自己咽下,一边继续向前推进。
和诸位,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