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Z123跨境卖家导航
拖动LOGO到书签栏,立即收藏AMZ123
首页跨境头条文章详情

境外所得需两头缴税?东南亚卖家注意:有人被罚126w

1846
2025-06-26 18:25
2025-06-26 18:25
1846



文章速览:

国内颁布电商涉税新规,与跨境强关联

电商卖家税务境内外全面监管


一份金额不小的税务单可能正发往跨境卖家的信箱……


在近期东南亚各国密集出台税务新规的背景下,国内电商涉税新规也开始生效:据新华社报道,最新出炉的《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首次要求互联网平台企业需按季度向税务机关报送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收入数据,标志着电商卖家进入“数据控税”的新阶段。


消息一经传出,跨境圈内迅速掀起热议。众多东南亚卖家心中充满疑惑:新规是否涉及跨境电商行业?在东南亚同步强化税务监管的当下,若已在境外完成税款缴纳,国内是否还需重复缴税?




图片

 涉及跨境?电商税纳入强征管



事实上,东南亚卖家对电商平台代报税务信息并不陌生:例如,越南明确自2025年7月1日起,要求电商平台为卖家代扣代缴税款并向税务机关申报;另据泰媒报道,泰国税务局近期也已与 Lazada、Shopee等头部平台完成收入数据对接,通过数据互通精准核查纳税情况。


图源:Thaiger


但在国内,却是首次释放出明确信号。在国内电商税落地生效前,针对境外收入的税务稽查先一步鸣枪开道,不少从事跨境电商的卖家反映,近期收到了税务部门发出的提醒短信,要求纳税人对自身境内外全部收入进行纳税申报。



与此同时,税务部门的监管系统正通过数据穿透与智能比对,精准狙击企业隐匿收入行为,实现对跨境交易的全链条税收监控。


自2024年度中国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启动以来,湖北、浙江等多地税务部门集中曝光境外收入未申报典型案例。其中,山东一名纳税人就因未依法申报境外所得,最终被追缴税款及滞纳金合计126.38万元





图源:国家税务总局


税务机关逐步织密监管网络的举措,再叠加《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简称《规定》)的落地实施,跨境从业者的税务合规链条正从制度层面与执行层面双向收紧


结合法规原文以及权威解读,小编提取了《规定》中的3项核心重点:


① 平台按季度上报


根据新规,在季度结束后的次月内(今年10月将进行首次申报),互联网平台企业应当向其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身份、收入等涉税信息。此外,境外互联网平台企业若在我国境内提供营利性服务,同样需按规定履行申报义务。


一旦平台因自身原因瞒报、谎报或漏报,情节严重的,将被责令停业整顿,并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② 卖家收入穿上“透视装”


在监管协作层面,工业和信息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多部门正在与税务机关打通信息共享。同时,在税务稽查中,税务机关有权要求互联网平台企业如实提供涉嫌违法的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合同订单、交易明细等涉税信息。这也意味着卖家收入更加透明,以往通过“私卡收汇+第三方平台结汇+内外账”模式隐瞒收入的空间被大大压缩


③ 老实纳税则税负不变


根据司法部、税务总局负责人的解释,《规定》施行并不会对平台企业以及相关从业人员的税负产生太大影响:


👉 平台履行报送义务,自身税负不变;


👉 合规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税负不变;


根据个人所得税规定,中国居民个人的境外所得,若已在境外缴纳税款,可在一定限额内抵免其在中国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中小微企业和低收入者因税收优惠,税负不变;


如,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的商户可免缴增值税,综合年收入12万元以下的从业者在扣除各项费用后,也基本无需缴纳个税。但此前存在隐匿收入等情况的部分商家,由于过去实际税负低于正常水平,今后依法纳税会导致短期税负上升。


👉 在《规定》施行前的涉税信息,按法不溯及既往原则,不需要报送。



虽然《规定》为普适性政策,未单独指明跨境电商领域,但因此便认为跨境生意成“法外飞鱼”可是大错特错!中国电子商务法中明确指出,国家在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同时,也注重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海关、税收、进出境检验检疫、支付结算等管理制度,跨境电商必须遵循相关法律法规。


仅从纳税这一角度来看,国内的个税制度早已从逻辑上与跨境行业形成强绑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在境内有住所,或者虽无住所但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超过183天的个人,均需就其境内外收入依法纳税。


与此同时,中国现行的个税制度采用“属地原则”与“属人原则”双轨制:


👉 属地原则:即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收入,不论纳税人的国籍或身份,都需要纳税。


👉 属人原则:被认定为中国税务居民的个人,其全球范围的收入都应在中国缴纳个税。


例如一位长期base马来西亚的中国跨境卖家,每年回国居住天数超过183天,仍会被认定为中国税务居民,因此他在马来西亚的收入所得均需申报。也就是说,即便收入产生于东南亚,只要经营者符合“纳税居民”认定条件,或收入链路涉及中国境内要素,就无法脱离国内的税法监管。






图片
  双向绞杀“避税天堂”



那么,为何国内在今年持续收紧跨境电商监管呢?问题的核心症结,来自行业规模的爆发式增长与配套政策的滞后性矛盾



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达2.71万亿元,同比增长14%,其中出口规模高达2.15万亿元。如此庞大的市场体量下,平台经济“强流动性、高虚拟化” 的特性却给税收监管带来挑战,平台内卷式竞争、卖家虚假刷单骗取流量,而税务机关却因难以实时掌握交易数据,导致传统监管手段失灵。


近期,江西某法院公开宣判一起跨境电商刷单大案。五名主犯在两年内组织虚假交易,累计处理订单金额达8.2亿元,非法收取服务费超4100万元。据案件披露,该团伙招募大量兼职 “刷手”,利用虚拟IP、模拟真实购物路径等技术手段,批量生成数万条虚假订单,并根据不同跨境平台规则,定制好评内容,伪造物流信息,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



此类乱象泛滥与市场,制定专门行政法规建立信息报送制度已是必然之举:这既能打破数据壁垒、提升监管效能,也能过线上线下统一的税收规则,整顿市场秩序。


监管手段升级后,最直接的影响便是——跨境收入不再是“海外黑匣子”,卖家每笔交易如同安装GPS被实时跟踪。而税务局能掌握跨境业务信息,得益于数据监控网络的全面铺展。


这不仅体现在电商平台数据申报与国内监管机构信息共享,国际税收协作的加码更让跨境税务监管形成闭环。


据彭博社消息,中国对公民海外收入的征税力度正持续升级:继去年聚焦境外资产超1000万美元的高净值群体后,今年监管范围已延伸至中小规模资产持有者。报道还指出一个有趣现象,税务服务机构近期接到的咨询中,境外资产不足100万美元的客户数量显著增加,与去年形成鲜明对比。


图源:彭博社


这一转变的底层逻辑源于CRS(共同申报准则)执行力度的加强。过去,中国税务局无权查阅境外银行、券商、雇主的数据,外国金融机构更不可能主动提供,这无疑为“避税天堂”的存在提供了空间。


直到CRS的落地才彻底打破了这一局面。作为经合组织在2014年推出的跨国金融信息交换机制,CRS要求全球120 +个参与国家 / 地区(含中国内地、中国香港、新加坡等)的金融机构,定期收集非居民客户的账户信息(包括银行存款、证券投资等)并报送至其税务居民国。


换言之,中国税务居民在境外的银行存款、证券投资等金融资产信息,将通过CRS自动交换至国内税务机关。


曾经,不少东南亚卖家试图通过个人店铺等渠道规避税务监管,但如今东南亚各国电商立法的鼓点愈发密集:前有泰国、菲律宾电商市场KYC实名认证、马来西亚分段推进电子发票,今有国内电商税新规强势落地……境内外监管政策如双向收紧的绞索,正通过交易数据留痕、执法力度强化等组合拳,让跨境逃税行为再无藏身之处!

8.27深圳拉美-文章页底部
TikTok、Facebook、谷歌、Twitter广告服务,0门槛抢占全球流量!
极速开户+优化投流+风险保障+效果跟踪,仅需4步,轻松撬动亿万海外流量,让品牌销量翻倍增长!
已成功开通5000+账户
二维码
免责声明
本文链接:
本文经作者许可发布在AMZ123跨境头条,如有疑问,请联系客服。
最新热门报告作者标签
全球GMV达262亿美元!2025上半年TikTok Shop报告出炉
AMZ123获悉,近日,Momentum Works和Tabcut合作发布了《2025年上半年TikTok Shop美国市场:发展趋势、关键转变与未来动向》报告。本文系统梳理了TikTok Shop美国市场的最新发展情况,涵盖平台GMV结构、热门品类和价格趋势、卖家活跃度与集中度,以及内容创作者、短视频与直播带货的表现和变化,剖析了美国市场的增长潜力与面临的挑战。一、上半年TikTok Shop全球GMV翻倍,印尼成最大市场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TikTok Shop全球GMV达262亿美元,同比增长100%。
2025年印尼电商报告:TikTok Shop使用率增长两倍
AMZ123获悉,近日,印尼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协会(APJII)公布了《2025年印尼互联网概况》调查结果。数据显示,印尼的互联网普及率已达80.66%,相当于全国28.44亿人口中约有2.29亿人为网民,较2024年增长了1.16个百分点。一、印尼互联网普及程度根据报告,互联网已深度融入印尼民众日常生活。社交媒体使用时间占比最多(24.8%);其次为获取新闻信息(15.04%)、进行线上交易(14.95%)和消费娱乐内容(14.68%)。使用互联网的用户中有35.75%每天上网时长为4至6小时,另有13.47%上网时间达7至10小时。互联网普及程度在地域和人口群体中呈现不均衡态势。
Shopify日本消费趋势:高温与节庆活动推动夏季商品销售飙升
AMZ123获悉,近日,Shopify日本发布的最新趋势数据显示,2025年夏季,日本消费者的购物行为在高温天气和丰富的夏季活动影响下出现显著变化。从2025年6月1日至7月31日,该平台上与避暑、防晒和季节性庆典相关的商品销售出现大幅增长,反映出消费需求正随气候和节日活动同步调整。6-7月Shopify日本平台数据与前一阶段(4月1日至5月31日)进行对比分析,通气性强、穿着舒适的夏季衣物最受欢迎。其中,“Jogger短裤”销量增长了1398.4%,而透气性良好的“Boy shorts”内衣也录得615.9%的增长。
TikTok Shop日本首月GMV破1600万:是风口还是虚火?
6月30日,TikTok Shop正式在日本上线。仅仅一个月过去,平台就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GMV超1600万人民币,并在日本各大跨境圈引发热议。这是否意味着日本将成为TikTok电商下一个爆发市场?“发现式电商”(Discovery E-Commerce)在理性消费的日本又是否跑得通?对于卖家而言,TikTok Shop Japan是风口、蓝海,还是又一场高门槛博弈?本文将从市场表现、模式分析、潜力评估、运营建议四个方面,为你深入解读TikTok Shop在日本的走向与机会。
一纸命令宣告4.2万枚商标生死簿,中国卖家的品牌在合规铁锤下迎来审判
一、事件回溯:4.2万商标暴雷始末1. 违规代理引爆系统性造假2025年2月24日,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发布531页《补充陈述理由令》,指控三家深圳代理机构——XX成长、必X道、XX公司在2010-2023年(主要集中在2017-2022年)代理的4.2万件商标中存在: (1)伪造律师签名与资质:虚构美国执业律师身份提交申请; (2)提交虚假使用证据:如PS产品图、捏造销售记录; (3)隐瞒代理参与:规避USPTO对代理资质的审查。 此举导致所有涉案商标的注册决定基于“错误事实假设”,构成根本性欺诈。
Ozon Q2财报公布:营收同比激增87%,活跃买家超6000万
AMZ123获悉,近日,俄罗斯电商平台Ozon公布了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财务报告。受益于电商和金融科技业务的持续拓展,本季度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并首次实现净利润为正,同时上调了全年业绩指引。以下为Q2财务亮点:①总营收同比增长87%,达到2276亿卢布,主要得益于服务收入和利息收入的显著增长。②毛利润同比增长近四倍,达到575亿卢布。毛利润占GMV(含服务)的比重同比提升3.5个百分点,至6.0%,得益于营收增长、物流成本优化以及金融科技业务的发展。③调整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Adjusted EBITDA)为392亿卢布,而2024年同期为负值1亿卢布。
亚马逊又一重磅标题新规,或已于8月实施!
前不久,亚马逊公布了其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报告期内,其净销售额达1677亿美元,同比增长13%;净利润为182亿美元,同比增长25.8%,均超出市场预期。尽管该季度业绩斐然,但亚马逊对于第三季度的业绩预期依旧相对保守,暴露出其存在着一定的增长焦虑。在宏观增长承压的背景下,近期亚马逊前台页面的迭代节奏加快,常常令卖家感到措手不及。AMZ123了解到,8月7日早,多位卖家发现,亚马逊前台的优惠券展示发生了一项重大变化:曾经的“Save XX% with coupon”绿标已被“Coupon price $XX”取代。具体而言,亚马逊取消了前台商品页面原本的折扣说明,转而直接显示消费者的最终支付价格。
刚刚!亚马逊优惠券Coupon迎来重大改版!
亚马逊最近又“动刀”了,这次动的,是大家熟悉的——优惠券展示样式。前脚刚习惯新版样式,后脚又来了新改版。没错,优惠券这波改版,和你产品的曝光、点击、转化都有关系,特别是做折扣引流的卖家,更是得盯紧。新版优惠券展示长啥样?还记得几个月前,亚马逊把原本的“Save 50% with coupon”展示样式,换成了更直观的“You pay $14.99 with coupon”吗?当时很多卖家拍手叫好,因为新样式直接展示出最终到手价,用户少了计算步骤,点击率也跟着水涨船高。
亚马逊又偷偷改界面了!优惠券加了颜色标签,这波操作直接影响你的单量…
最近刷前台的宝子有没有发现?优惠券界面大变样!以前满屏的折扣信息看得头大,现在一眼就能看到实付价,还加了绿色、粉色标签,这波改版对卖家来说,既是机会也是坑,赶紧来看~改版前后差太多!买家下单更快了▪️ 以前:优惠券信息堆成山,“满 2 减 20%”“输码再省 5%”… 买家得自己算最终价,嫌麻烦直接划走(我就遇到过,算到头疼放弃购买)▪️ 现在:直接显示 “Coupon price XXX”,原价 50 刀的东西,用券后 35 刀,还标着 “省 15 刀”,颜色标签(绿色 / 粉色)框起来超显眼,买家不用动脑就能冲举个栗子:之前卖户外帐篷,买家总问 “用券后到底多少钱”,现在界面直接标 30.99 刀(省 9 刀
百元神器爆改家庭按摩床!卖给老外赚12倍差价
最近,小红薯上刮起一股“邪修”风。并非什么武功修炼秘籍,而是指那些能达成某个目的的冷门捷径。这些邪修大法涵盖了各种领域,有的是新奇的做事方法,比如用约会软件找工作?有的则是独具特色的冷门好物。这些邪修产品之所以能在小红薯上受到热议,大多是戳中了消费者的某个痛点或痒点,背后极有可能隐藏着巨大的商机,堪称利基选品的优质来源。一起来看:邪修书签有一种高效纸质书阅读法很流行,用不同颜色的贴纸贴在书页侧面,实现知识点分类和快速回顾的效果。传统的长条便签贴容易弯折、脱落,露出部分长短不一也不够整齐美观;圆点贴的弊端则是当读者打开书的瞬间,无法立刻知晓标注的重点在哪一面,还得再花费时间去查看确认,这无疑增加了阅读的繁琐程度。
亚马逊又一重磅标题新规,或已于8月实施!
前不久,亚马逊公布了其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报告期内,其净销售额达1677亿美元,同比增长13%;净利润为182亿美元,同比增长25.8%,均超出市场预期。尽管该季度业绩斐然,但亚马逊对于第三季度的业绩预期依旧相对保守,暴露出其存在着一定的增长焦虑。在宏观增长承压的背景下,近期亚马逊前台页面的迭代节奏加快,常常令卖家感到措手不及。AMZ123了解到,8月7日早,多位卖家发现,亚马逊前台的优惠券展示发生了一项重大变化:曾经的“Save XX% with coupon”绿标已被“Coupon price $XX”取代。具体而言,亚马逊取消了前台商品页面原本的折扣说明,转而直接显示消费者的最终支付价格。
永远不要期望仅靠广告出单!先理解广告投放的目的、运作机制和衡量标准是什么?亚马逊如何分发广告?
蒙铁力我的C位什么是第一性原理(First Principles)从最基本的事实或公理出发,剥离所有假设和表象,直接探究事物的本质。不依赖经验或类比,而是追溯到无法再拆解的 “元问题”。通过层层追溯,找到问题发生的最底层原因(而非表面现象),常用工具包括 “5Why 分析法”“鱼骨图” 等。认知第一性原理以后,再去拆解广告,发现广告的本质。1. 广告的目的:为什么要投放广告?广告的最基本存在理由是什么?最基本的目的是 获取更多曝光机会,驱动销售。
近七日销量超2万件,宠物喷雾按摩梳登顶美区TikTok新品榜
8月第1周资讯1. 近七日销量超2万件,宠物喷雾按摩梳登顶美区TikTok新品榜2. TikTok Shop英区爆发,跃居英国第三大电商平台3. TikTok广告整合亚马逊结账系统,购物体验再升级4. 墨西哥低价值商品关税飙升至33.5%,跨境电商面临挑战5. TikTok搜索功能商业化加速,日搜索量超过1亿次6. TikTok推出商品价格预审机制,违规定价将无法上架7. Shopee与TikTok Shop成印尼主导电商平台8. 美国对印度商品加征25%关税,整体税率升至50%o1.近七日销量超2万件,宠物喷雾按摩梳登顶美区TikTok新品榜近期,随着宠物护理需求的持续增长,Pet Steam Brush(宠物
接下来的亚马逊,是情绪价值的比拼
昨天刷短视频,看到一个做宠物用品的亚马逊卖家分享他的故事。去年他家狗狗生病时,他熬夜照顾的那段经历,后来成了他最爆款产品的灵感来源。那款宠物智能监控器单月销售额突破了80万美金。这让我想起一个问题:为什么同样的产品,有些卖家能卖出天价,有些却只能在价格战中挣扎?答案可能不在功能参数里,而在那些看不见的情绪共鸣中。2025年的跨境电商,技术门槛越来越低,供应链越来越透明,真正的护城河变成了一个更柔软的东西——情绪价值。01功能性产品的天花板已经很明显了前几天和一个做蓝牙耳机的朋友聊天,他很困惑。产品质量没问题,价格也有优势,但就是卖不过那些大品牌。
一纸命令宣告4.2万枚商标生死簿,中国卖家的品牌在合规铁锤下迎来审判
一、事件回溯:4.2万商标暴雷始末1. 违规代理引爆系统性造假2025年2月24日,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发布531页《补充陈述理由令》,指控三家深圳代理机构——XX成长、必X道、XX公司在2010-2023年(主要集中在2017-2022年)代理的4.2万件商标中存在: (1)伪造律师签名与资质:虚构美国执业律师身份提交申请; (2)提交虚假使用证据:如PS产品图、捏造销售记录; (3)隐瞒代理参与:规避USPTO对代理资质的审查。 此举导致所有涉案商标的注册决定基于“错误事实假设”,构成根本性欺诈。
《TikTok Shop 2024年健康类目报告(东南亚各站点)》PDF下载
泰国站健康品类细分市场成交主要集中在膳食补充剂、医疗用品及替代药物等,前两者成交GMV约5000万美元,但从价格梯队集中度来看,主要集中在30-50美元,医疗用品尤其明显,30-50美元价格段占医疗用品整年GMV约64%:在即食部分>100美元的品质市场约占整体70%,虽整体市场较小,但可重点关注高端市场
《TikTok Shop 2024年运动户外类目报告(欧美)》PDF下载
美国市场运动户外类GMV近一年进入TOP5门槛虽仅占TOP10份额的6%,但近半年增速约为30%凭借美国运动类深厚的客群,未来市场有望进一步提升
《TikTok Shop 2024年运动户外类目报告(东南亚)》PDF下载
运动户外品类在东南亚各站点近一年GMV各站点平均在1500万美元以上,尤其以泰国站领先优势明显;但近一年各品类排名仅马来站排名在TOP10,运动户外品类在东南亚站点相对容量较小,需要进一步培育市场和客户消费习惯
《2025年中国宠物食品出海分析报告》PDF下载
随着养宠规模的扩大和宠物主人对宠物健康关注度的提升,宠物食品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预计未来几年,中国宠物食品行业将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 消费者对高端、天然、有机宠物食品的需求将持续攀升,推动宠物食品行业向高端化、精细化方向发展。科技的进步将为宠物食品行业的发展带来 新的机遇,如智能化设备的应用、大数据分析等,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控制水平。
《2025年美妆出海:开拓北美美丽新征程》PDF下载
美国美妆市场总值及增长趋势 市场分析:2023 年美国美妆市场总值超过 560 亿美元,预计到 2027 年将突破 700 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 6% 电商渠道的发展对美妆行业的影响 电商渠道占比:美妆产品的在线销售在整体市场中占比超过 30%,其中大约 70% 的消费者在网上购买美妆产品
《2025年美国消费电子行业趋势白皮书》PDF下载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产业链深度重构与数字技术革命交织激荡。中国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战略牵引,开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大航海时代”,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在此进程中中美经贸关系既牵动着全球经济复苏的关键变量,更映射出大国竞合的时代命题。
《2024中国宠物产业出海分析报告》PDF下载
随着宠物福利意识的不断提升,宠物用品市场正朝着更加多样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无论是宠物的食品和饮水、健康护理,还是它们的睡眠和娱乐用品,这些产品不仅满足了宠物的基本生理和心理需求,同时也为宠物主人提供了更加愉快的陪伴体验。
《全球市场百宝书-泰国》PDF下载
从 2001 年至2015 年,收入最低的50%群体的平均收入翻了一番,预计 2023 年泰国专业人士薪资涨幅高达30%(晋升薪资涨幅高达 15%,具备“即来即用”技能的人才的跳槽薪资涨幅高达30%)
跨境科普达人
科普各种跨境小知识,科普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跨境学院
跨境电商大小事,尽在跨境学院。
AMZ123选品观察员
选品推荐及选品技巧分享。
跨境电商干货集结
跨境电商干货集结,是结合亚马逊跨境电商卖家交流群内大家在交流过程中最常遇到的问题,进行收集整理,汇总解答,将会持续更新大家当前最常遇见的问题。欢迎大家加入跨境电商干货集结卖家交流群一起探讨。
跨境数据中心
聚合海量跨境数据,输出跨境研究智慧。
侃侃跨境那些事儿
不侃废话,挣钱要紧!
AMZ123跨境电商
专注跨境行业热点事件报道,每日坚持推送原创深度热文
AMZ123会员
「AMZ123会员」为出海者推出的一站式私享服务
首页
跨境头条
文章详情
热门活动
跨境资讯
跨境资讯
跨境早报
跨境社群
品类交流群
宠物品类交流群宠物品类交流群
加入
宠物品类交流群
扫码进群
家居品类交流群家居品类交流群
加入
家居品类交流群
扫码进群
母婴用品交流群母婴用品交流群
加入
母婴用品交流群
扫码进群
品类交流群
加入
跨境资料
亚马逊运营干货包亚马逊运营干货包
加入
亚马逊运营干货包
扫码进群
TikTok运营干货包TikTok运营干货包
加入
TikTok运营干货包
扫码进群
跨境电商行业报告跨境电商行业报告
加入
跨境电商行业报告
扫码进群
跨境资料
加入
官方社区
跨境电商交流群跨境电商交流群
加入
跨境电商交流群
扫码进群
亚马逊卖家交流群亚马逊卖家交流群
加入
亚马逊卖家交流群
扫码进群
独立站卖家交流群独立站卖家交流群
加入
独立站卖家交流群
扫码进群
官方社区
加入
立即扫码咨询
立即扫码咨询
境外所得需两头缴税?东南亚卖家注意:有人被罚126w
东南亚电商观察
2025-06-26 18:25
1845



文章速览:

国内颁布电商涉税新规,与跨境强关联

电商卖家税务境内外全面监管


一份金额不小的税务单可能正发往跨境卖家的信箱……


在近期东南亚各国密集出台税务新规的背景下,国内电商涉税新规也开始生效:据新华社报道,最新出炉的《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首次要求互联网平台企业需按季度向税务机关报送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收入数据,标志着电商卖家进入“数据控税”的新阶段。


消息一经传出,跨境圈内迅速掀起热议。众多东南亚卖家心中充满疑惑:新规是否涉及跨境电商行业?在东南亚同步强化税务监管的当下,若已在境外完成税款缴纳,国内是否还需重复缴税?




图片

 涉及跨境?电商税纳入强征管



事实上,东南亚卖家对电商平台代报税务信息并不陌生:例如,越南明确自2025年7月1日起,要求电商平台为卖家代扣代缴税款并向税务机关申报;另据泰媒报道,泰国税务局近期也已与 Lazada、Shopee等头部平台完成收入数据对接,通过数据互通精准核查纳税情况。


图源:Thaiger


但在国内,却是首次释放出明确信号。在国内电商税落地生效前,针对境外收入的税务稽查先一步鸣枪开道,不少从事跨境电商的卖家反映,近期收到了税务部门发出的提醒短信,要求纳税人对自身境内外全部收入进行纳税申报。



与此同时,税务部门的监管系统正通过数据穿透与智能比对,精准狙击企业隐匿收入行为,实现对跨境交易的全链条税收监控。


自2024年度中国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启动以来,湖北、浙江等多地税务部门集中曝光境外收入未申报典型案例。其中,山东一名纳税人就因未依法申报境外所得,最终被追缴税款及滞纳金合计126.38万元





图源:国家税务总局


税务机关逐步织密监管网络的举措,再叠加《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简称《规定》)的落地实施,跨境从业者的税务合规链条正从制度层面与执行层面双向收紧


结合法规原文以及权威解读,小编提取了《规定》中的3项核心重点:


① 平台按季度上报


根据新规,在季度结束后的次月内(今年10月将进行首次申报),互联网平台企业应当向其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身份、收入等涉税信息。此外,境外互联网平台企业若在我国境内提供营利性服务,同样需按规定履行申报义务。


一旦平台因自身原因瞒报、谎报或漏报,情节严重的,将被责令停业整顿,并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② 卖家收入穿上“透视装”


在监管协作层面,工业和信息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多部门正在与税务机关打通信息共享。同时,在税务稽查中,税务机关有权要求互联网平台企业如实提供涉嫌违法的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合同订单、交易明细等涉税信息。这也意味着卖家收入更加透明,以往通过“私卡收汇+第三方平台结汇+内外账”模式隐瞒收入的空间被大大压缩


③ 老实纳税则税负不变


根据司法部、税务总局负责人的解释,《规定》施行并不会对平台企业以及相关从业人员的税负产生太大影响:


👉 平台履行报送义务,自身税负不变;


👉 合规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税负不变;


根据个人所得税规定,中国居民个人的境外所得,若已在境外缴纳税款,可在一定限额内抵免其在中国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中小微企业和低收入者因税收优惠,税负不变;


如,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的商户可免缴增值税,综合年收入12万元以下的从业者在扣除各项费用后,也基本无需缴纳个税。但此前存在隐匿收入等情况的部分商家,由于过去实际税负低于正常水平,今后依法纳税会导致短期税负上升。


👉 在《规定》施行前的涉税信息,按法不溯及既往原则,不需要报送。



虽然《规定》为普适性政策,未单独指明跨境电商领域,但因此便认为跨境生意成“法外飞鱼”可是大错特错!中国电子商务法中明确指出,国家在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同时,也注重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海关、税收、进出境检验检疫、支付结算等管理制度,跨境电商必须遵循相关法律法规。


仅从纳税这一角度来看,国内的个税制度早已从逻辑上与跨境行业形成强绑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在境内有住所,或者虽无住所但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超过183天的个人,均需就其境内外收入依法纳税。


与此同时,中国现行的个税制度采用“属地原则”与“属人原则”双轨制:


👉 属地原则:即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收入,不论纳税人的国籍或身份,都需要纳税。


👉 属人原则:被认定为中国税务居民的个人,其全球范围的收入都应在中国缴纳个税。


例如一位长期base马来西亚的中国跨境卖家,每年回国居住天数超过183天,仍会被认定为中国税务居民,因此他在马来西亚的收入所得均需申报。也就是说,即便收入产生于东南亚,只要经营者符合“纳税居民”认定条件,或收入链路涉及中国境内要素,就无法脱离国内的税法监管。






图片
  双向绞杀“避税天堂”



那么,为何国内在今年持续收紧跨境电商监管呢?问题的核心症结,来自行业规模的爆发式增长与配套政策的滞后性矛盾



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达2.71万亿元,同比增长14%,其中出口规模高达2.15万亿元。如此庞大的市场体量下,平台经济“强流动性、高虚拟化” 的特性却给税收监管带来挑战,平台内卷式竞争、卖家虚假刷单骗取流量,而税务机关却因难以实时掌握交易数据,导致传统监管手段失灵。


近期,江西某法院公开宣判一起跨境电商刷单大案。五名主犯在两年内组织虚假交易,累计处理订单金额达8.2亿元,非法收取服务费超4100万元。据案件披露,该团伙招募大量兼职 “刷手”,利用虚拟IP、模拟真实购物路径等技术手段,批量生成数万条虚假订单,并根据不同跨境平台规则,定制好评内容,伪造物流信息,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



此类乱象泛滥与市场,制定专门行政法规建立信息报送制度已是必然之举:这既能打破数据壁垒、提升监管效能,也能过线上线下统一的税收规则,整顿市场秩序。


监管手段升级后,最直接的影响便是——跨境收入不再是“海外黑匣子”,卖家每笔交易如同安装GPS被实时跟踪。而税务局能掌握跨境业务信息,得益于数据监控网络的全面铺展。


这不仅体现在电商平台数据申报与国内监管机构信息共享,国际税收协作的加码更让跨境税务监管形成闭环。


据彭博社消息,中国对公民海外收入的征税力度正持续升级:继去年聚焦境外资产超1000万美元的高净值群体后,今年监管范围已延伸至中小规模资产持有者。报道还指出一个有趣现象,税务服务机构近期接到的咨询中,境外资产不足100万美元的客户数量显著增加,与去年形成鲜明对比。


图源:彭博社


这一转变的底层逻辑源于CRS(共同申报准则)执行力度的加强。过去,中国税务局无权查阅境外银行、券商、雇主的数据,外国金融机构更不可能主动提供,这无疑为“避税天堂”的存在提供了空间。


直到CRS的落地才彻底打破了这一局面。作为经合组织在2014年推出的跨国金融信息交换机制,CRS要求全球120 +个参与国家 / 地区(含中国内地、中国香港、新加坡等)的金融机构,定期收集非居民客户的账户信息(包括银行存款、证券投资等)并报送至其税务居民国。


换言之,中国税务居民在境外的银行存款、证券投资等金融资产信息,将通过CRS自动交换至国内税务机关。


曾经,不少东南亚卖家试图通过个人店铺等渠道规避税务监管,但如今东南亚各国电商立法的鼓点愈发密集:前有泰国、菲律宾电商市场KYC实名认证、马来西亚分段推进电子发票,今有国内电商税新规强势落地……境内外监管政策如双向收紧的绞索,正通过交易数据留痕、执法力度强化等组合拳,让跨境逃税行为再无藏身之处!

1
咨询
官方微信群
官方客服

扫码添加,立即咨询

加群
官方微信群
官方微信群

扫码添加,拉你进群

更多
订阅号服务号跨境资讯
二维码

为你推送和解读最前沿、最有料的跨境电商资讯

二维码

90% 亚马逊卖家都在关注的微信公众号

二维码

精选今日跨境电商头条资讯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