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亚马逊又一波视频验证来袭!这些卖家或成高危目标?

亚马逊“每逢大促必作妖”的设定太稳了。
时间来到6月底,Prime Day 已经进入最后准备阶段,又有多位亚马逊卖家表示被要求进行 “真实性视频验证” 。许多自认为合规经营的商家,也因被判定 “存在潜在风险” 而卷入其中。
视频验证风暴再起?
据了解,部分亚马逊卖家( 新老账户都有涉及)最近收到了平台发来的邮件,邮件中援引《商业解决方案协议》第 3 条内容,告知卖家:其账户已进入审核流程,需按要求配合相关验证工作 。

在审核流程推进期间,卖家暂时无法进行资金提现操作,账户内资金将处于冻结留存状态。而对于尚未完成履约的订单,卖家仍需严格按照平台要求按时发货、跟进物流等全流程服务。若未能妥善处理这些订单,极有可能导致账户评级下降,甚至面临更严格的监管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一旦卖家触发审核,亚马逊只给14天的处理时间。若超过14天仍未完成虚拟视频验证,卖家的账号将会被冻结。
而就在一个月前,也有部分卖家收到类似的通知:“5月29日之前完成店铺视频验证,否则将面临无法继续销售的困境。”
至于为什么亚马逊在5、6月开展大规模的账户检查,多数卖家猜测,因为“Prime Day 来了”。
据行业数据统计,在过去的 Prime Day 活动期间,因违规操作被平台处罚的卖家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因此,亚马逊此次大规模开展 “真实性视频验证”,或许是旨在提前排查潜在风险,将违规行为扼杀在萌芽状态。
哪些卖家易成 “重点关注对象”?
新注册卖家
新注册的卖家往往是视频验证的重点对象。为了防止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新账号进行违规操作,平台对新注册店铺的审核格外严格。
数据异常波动卖家
在亚马逊庞大的数据分析系统面前,任何异常的数据波动都难以遁形。那些短期内店铺销量突然暴增、订单转化率与过往数据严重不符,或者退货率居高不下的卖家,极易引起平台的警觉。
卖家售卖无标识或无注册商标产品
无注册商标的产品,容易与已注册商标的产品在外观、功能等方面出现相似性,引发侵权纠纷。平台一旦发现可能存在侵权风险,便会通过视频验证,要求卖家证明产品的原创性或合法授权来源。
有人投诉
竞争对手或者品牌方。多是品牌方或者品牌方的代理律师团队,对品牌线进行审查;被买家投诉,仿其他大牌产品,外观极其相似,但详情页含有误导内容,被买家认为是假冒商品。
以上情形是综合部分卖家的遭遇举例,仅供大家参考。还有一些卖家因为其他问题也遇到了平台要求视频验证的情况,这边就不一一列举。
卖家应对视频验证的全方位策略
前期准备:未雨绸缪是关键
材料准备:
卖家要提前准备好齐全且准确的材料。公司法定代表人需准备清晰有效的身份证件,确保身份证上的信息与注册店铺时提交的完全一致。
完整准确的公司营业执照必不可少,要保证营业执照处于正常经营状态,且各项信息清晰可辨,没有模糊或涂改的痕迹。
银行对账单也是重要的证明材料,它能够直观地反映卖家的资金往来和经营状况,对账单应包含店铺注册公司的名称、账号信息以及近期的资金流水明细,以体现经营的持续性。
运营情况梳理:
卖家要对自己店铺的运营情况做到了如指掌。熟悉店铺的创建时间、第一笔订单的成交时间与金额,这能帮助卖家在验证过程中准确回答审核人员的问题。
清楚主要销售的产品品类、热门产品及其特点,包括产品的优势、市场定位等;了解供应商信息,如供应商的名称、合作时间、供货质量等。
掌握库存管理情况,包括库存数量、库存地点、库存周转率等,这些细节都可能在视频验证过程中被问及,只有提前做好充分准备,才能在面对审核时游刃有余。
验证过程:沉着冷静保顺利
与审核人员进行视频沟通时,卖家要保持良好的沟通态度和专业形象。
回答问题时,要清晰、准确、诚实,避免含糊其辞或前后矛盾。如果遇到不理解的问题,可以礼貌地请审核人员重复或解释,确保准确理解问题后再作答。
对于审核人员提出的质疑或要求提供的补充材料,要积极配合,及时提供相关证明文件,并详细说明情况。在整个验证过程中,要保持耐心和冷静,即使遇到一些突发情况或不合理的要求,也不要与审核人员发生争执,以免影响验证结果。
验证完成后,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亚马逊会在一周内回复审核结果。卖家要密切关注亚马逊后台的通知信息,及时了解验证进度和结果。
如果验证未通过,要认真查看平台给出的未通过原因,并根据原因进行针对性的整改。对于存在争议的情况,可以通过亚马逊的申诉渠道进行申诉,准备充分的证据材料,争取重新审核的机会。
Prime Day激战正酣,提前预祝各位亚马逊卖家订单如雪片般飞来,销售额一路狂飙!在全力冲刺业绩时,合规这条底线绝不可触碰。确保商品合规、广告合规,远离侵权风险,让爆单之路行稳致远






















亚马逊“每逢大促必作妖”的设定太稳了。
时间来到6月底,Prime Day 已经进入最后准备阶段,又有多位亚马逊卖家表示被要求进行 “真实性视频验证” 。许多自认为合规经营的商家,也因被判定 “存在潜在风险” 而卷入其中。
视频验证风暴再起?
据了解,部分亚马逊卖家( 新老账户都有涉及)最近收到了平台发来的邮件,邮件中援引《商业解决方案协议》第 3 条内容,告知卖家:其账户已进入审核流程,需按要求配合相关验证工作 。

在审核流程推进期间,卖家暂时无法进行资金提现操作,账户内资金将处于冻结留存状态。而对于尚未完成履约的订单,卖家仍需严格按照平台要求按时发货、跟进物流等全流程服务。若未能妥善处理这些订单,极有可能导致账户评级下降,甚至面临更严格的监管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一旦卖家触发审核,亚马逊只给14天的处理时间。若超过14天仍未完成虚拟视频验证,卖家的账号将会被冻结。
而就在一个月前,也有部分卖家收到类似的通知:“5月29日之前完成店铺视频验证,否则将面临无法继续销售的困境。”
至于为什么亚马逊在5、6月开展大规模的账户检查,多数卖家猜测,因为“Prime Day 来了”。
据行业数据统计,在过去的 Prime Day 活动期间,因违规操作被平台处罚的卖家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因此,亚马逊此次大规模开展 “真实性视频验证”,或许是旨在提前排查潜在风险,将违规行为扼杀在萌芽状态。
哪些卖家易成 “重点关注对象”?
新注册卖家
新注册的卖家往往是视频验证的重点对象。为了防止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新账号进行违规操作,平台对新注册店铺的审核格外严格。
数据异常波动卖家
在亚马逊庞大的数据分析系统面前,任何异常的数据波动都难以遁形。那些短期内店铺销量突然暴增、订单转化率与过往数据严重不符,或者退货率居高不下的卖家,极易引起平台的警觉。
卖家售卖无标识或无注册商标产品
无注册商标的产品,容易与已注册商标的产品在外观、功能等方面出现相似性,引发侵权纠纷。平台一旦发现可能存在侵权风险,便会通过视频验证,要求卖家证明产品的原创性或合法授权来源。
有人投诉
竞争对手或者品牌方。多是品牌方或者品牌方的代理律师团队,对品牌线进行审查;被买家投诉,仿其他大牌产品,外观极其相似,但详情页含有误导内容,被买家认为是假冒商品。
以上情形是综合部分卖家的遭遇举例,仅供大家参考。还有一些卖家因为其他问题也遇到了平台要求视频验证的情况,这边就不一一列举。
卖家应对视频验证的全方位策略
前期准备:未雨绸缪是关键
材料准备:
卖家要提前准备好齐全且准确的材料。公司法定代表人需准备清晰有效的身份证件,确保身份证上的信息与注册店铺时提交的完全一致。
完整准确的公司营业执照必不可少,要保证营业执照处于正常经营状态,且各项信息清晰可辨,没有模糊或涂改的痕迹。
银行对账单也是重要的证明材料,它能够直观地反映卖家的资金往来和经营状况,对账单应包含店铺注册公司的名称、账号信息以及近期的资金流水明细,以体现经营的持续性。
运营情况梳理:
卖家要对自己店铺的运营情况做到了如指掌。熟悉店铺的创建时间、第一笔订单的成交时间与金额,这能帮助卖家在验证过程中准确回答审核人员的问题。
清楚主要销售的产品品类、热门产品及其特点,包括产品的优势、市场定位等;了解供应商信息,如供应商的名称、合作时间、供货质量等。
掌握库存管理情况,包括库存数量、库存地点、库存周转率等,这些细节都可能在视频验证过程中被问及,只有提前做好充分准备,才能在面对审核时游刃有余。
验证过程:沉着冷静保顺利
与审核人员进行视频沟通时,卖家要保持良好的沟通态度和专业形象。
回答问题时,要清晰、准确、诚实,避免含糊其辞或前后矛盾。如果遇到不理解的问题,可以礼貌地请审核人员重复或解释,确保准确理解问题后再作答。
对于审核人员提出的质疑或要求提供的补充材料,要积极配合,及时提供相关证明文件,并详细说明情况。在整个验证过程中,要保持耐心和冷静,即使遇到一些突发情况或不合理的要求,也不要与审核人员发生争执,以免影响验证结果。
验证完成后,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亚马逊会在一周内回复审核结果。卖家要密切关注亚马逊后台的通知信息,及时了解验证进度和结果。
如果验证未通过,要认真查看平台给出的未通过原因,并根据原因进行针对性的整改。对于存在争议的情况,可以通过亚马逊的申诉渠道进行申诉,准备充分的证据材料,争取重新审核的机会。
Prime Day激战正酣,提前预祝各位亚马逊卖家订单如雪片般飞来,销售额一路狂飙!在全力冲刺业绩时,合规这条底线绝不可触碰。确保商品合规、广告合规,远离侵权风险,让爆单之路行稳致远



